第1135章
扶苏怀疑那胡人要么之前就是山庄中以仆从身份潜藏的细作,要么便是仗着山庄人多混入其中。便是庄主和管事也不可能把所有仆从都记住,有几个生面孔是很正常的事情。
老庄主赞同:
“小友言之有理,老夫这就命人去准备。”
其实他们之前就准备了犬,但是庄内气味混杂,那狗又不是专门训练出来做这个的,最后也只找到了桥洞的位置。
但现在有了扶苏给的画像,就可以搭配着用了。找到人后再让狗狗过去闻一闻,确定这里是否有少门主留下的气味即可。
接下来的事情,扶苏就没再插手。
他要是表现得太积极,那就太过明显了一些。有的时候,野心最好藏起来,不然会显得很有攻击性,引起旁人的警惕。
大门派里未必没有其他人企图越过三清观成为南派魁首,但他们都没有成功。突然冒出一个奉天门,本来就是外来者容易引人忌惮,行事自然更得小心。
父子俩回到了自己的院落。
傍晚的时候,东河山庄的大庄主亲自过来和他们说明了后续调查到的情况。
大庄主是老庄主的长子,老庄主早就已经隐退,将山庄交给了他负责。不过山庄里显然事务繁杂,从大庄主沧桑的面容也能看出一二。
扶苏示意弟子给他倒茶。
大庄主落座后道了一声失礼:
“凶手已经找到了,可惜逃得太快,未曾抓住。”
扶苏关切道:
“庄主无需自责,凶手诡计多端,这也怪不得你们。”
大庄主无奈地笑了笑。
扶苏又不是受害人家属,自然可以事不关己地说一句“不怪你们”。死亡的少门主父母却不这么想,认为东河山庄没有保护好客人的安全,山庄全责。
大庄主提起:
“确实是北胡人,我们靠着阁下提供的画像搜寻到了一个长相相似的人。对方见被我们围堵,立刻逃窜。”
当时双方一个照面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那人见这么多人找过来,就已经当机立断选择脱逃了。
其实大庄主他们带人过去的时候,是想先调查一下的。
毕竟虽然扶苏说这个人大概率就是凶手,也有抓错的可能性。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大家不想行事那么粗鲁。
结果就是他们打算来询问,那头做贼心虚以为是直接抓人,调头就跑。偏偏他还轻功高强,甚至精通易容乔装等手段,所以最后还是被他逃脱了。
那人逃跑时使用的武学路数是北胡那边的,因为他用出了北胡某个帮派的顶级轻功绝学,非常好认。
后续庄内弟子牵了狗来,试图搜寻那人的位置。可惜没有成功,倒是搜到了那人的藏身之地,在那里找到了被掩盖的血迹。
也就是说,他确实是把少门主绑去了那边,再动手击杀的。一直藏到山庄开始找人的时候,这才选择抛尸。
大庄主分析道:
“他应该不是随便选的受害者。”
扶苏认同:
“凶手知道少门主的脾性,觉得以他的性子出去访友不归家甚至夜不归宿都很正常。却漏算了门主一家曾经说好中午要去拜见故交,提前暴露了此事。”
对方定然有别的安排,比如白天或者傍晚某个时候,把少门主的尸首安置到其他位置,引起恐慌,破坏寿宴。
如果扶苏是他的话,应该会选择傍晚甚至入夜后光线昏暗的时候,把尸体塞到堆放贺礼的地方。
明日的寿宴上,老庄主为了给诸位武林同道面子,是会一项项展示他们赠送的礼物的。到时候尸体被发现,一定会最大程度破坏这次的寿宴。
凶手的安排不一定和扶苏想的一样,但是应该大差不差。
山庄提前开始找人,打乱了凶手的计划。凶手不得已选择紧急抛尸,那么他就会在附近找一个足够隐蔽的位置。
之所以在附近,是因为时间紧。而且山庄里到处都在搜人,他也怕自己带着个尸体到处乱跑会被人看到。
思及此,扶苏问道:
“他的据点可是距离那桥不远?”
大庄主点头:
“就在那附近。”
扶苏露出了果然如此的表情。
所以凶手并不是带着尸体跑到河边,把尸体先找个地方暂藏,然后自己在河边观察是否有人。他的据点就在附近,他可以直接先去河边看,确定没人了再去搬尸体。
这样确实更稳妥一点,避免尸体放在暂藏的位置会被人偶然找到。
大庄主有些懊恼:
“早知如此,之前去寻人的时候就应该手段强硬些。”
他们江湖人以前的行事风格其实就是偏强硬的,遇到这种情况,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人捉住再审问。
若是抓错了人,赔礼道歉就是。要是没抓错呢,正好,也避免人跑了。
但是最近到底临近寿宴,庄内行事风格就没那么不管不顾了。大家想表现得文明一些,来个先礼后兵,结果反而搞砸了事情。
大庄主就觉得,他们这种大老粗还是别学文化人了。画虎不成反类犬,现在凶手也没抓住,还得面对受害人家属的全部怒火。
要是当时抓住了人,好歹还有个能分摊火力的对象。
而且也能逼问对方为什么要对少门主动手,或许是少门主和人结了怨呢?若是如此,就不太能怪山庄了。
少门主与人结怨,闹成现在这个。虽然山庄也有监管不力的错处,但少门主折腾出来的事情坏了老庄主的寿宴,这在江湖人看来就是扯平了。
扶苏定定地看着大庄主:
“你这个想法,恐怕不太好。”
大庄主愣了一下,也反应过来了。
无论如何少门主是受害者,他这么想确实不合适。搞得好像对方被杀害是活该一样,明明事情还没定论。
倘若他真是因为作风问题被害,那确实是他活该。可现在一切还未查明,先预设对方不是什么好人,就不太合适了。
倒不是道德方面的问题,而是大庄主用这个态度去和长刀门的人交涉,只会火上浇油。
大庄主苦笑了一下:
“我活了几十年,倒是不如你个年轻人懂人情世故。”
难怪之前长刀门的人对他态度很差。
恐怕他虽然全程赔礼道歉,细微之处却透出了一丝不服,甚至是怨怼长刀门自己惹了仇人害得他家寿宴出这种状况。
门主夫人是个细心的女子,定然发现了端倪。只是不好发作,便故意开口指责东河山庄这个活动承办方做得不好。
秦政一针见血:
“北胡若是为了挑拨南派武林来的,你们如今的矛盾激化,对他们来说便是已经初见成效了。”
大庄主心中一凛:
“阁下所言甚是!”
他们居然在发现了北胡人是罪魁祸首之后,依然走进了这个圈套。没想到几十年过去,北胡竟从不懂阴谋诡计的粗蛮之辈,变得如此工于心计了。
扶苏听着大庄主气愤的谴责,心中有些无语。
他感慨道:
“庄主真是性情中人。”
大庄主拱手:
“谬赞了。”
扶苏:……孤不是在夸你!
扶苏主要不理解的点在于,大庄主好像已经接手山庄十来年了,结果为人处世还是有这么多瑕疵。
可见要么是东河山庄地位高,让他可以不太在意自己的情商高低、不怕得罪人。要么就是江湖人普遍如此,大家情商都低,也便都不计较这些细枝末节了。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则是武林人士似乎天然对北胡存在一种轻蔑的态度。
当然,这是中原人的通病。
中原最爱把四方叫做蛮夷,高高在上地鄙夷审视他们。打得过蛮夷的时候,优越感极强;打不过蛮夷的时候,依然抱着优越感谴责他们。
扶苏自己也有这个毛病,也就不多说什么了。但是战略上你可以藐视敌人,战术上好歹得重视一下吧?
扶苏看着抱怨过“北胡诡计多端”之后就将之斥为雕虫小技,起身说要去和长刀门的人修复关系,便直接告辞离开的大庄主,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所以,怎么反击北胡?
大庄主光想着修复关系,不落入北胡的圈套,其他的就没有了。反击的方案没有,预防北胡再次作乱的方案也没有,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扶苏无语住了:
“阿父。”
秦政拍了拍他的肩膀:
“江湖人士脑子一根筋,对朝廷来说是件好事。”
扶苏端起蜜水喝了一口顺顺气:
“难怪朝廷管不了武林就不怎么管了,就这么一群人,不管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
对于一个得过且过的皇帝来讲,这种并不能闹出太大麻烦的武林,既然解决不了,那么放着其实危害也不是特别大。
扶苏现在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