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扶苏不打算搞铺天盖地的宣传。
  他拍这部剧,只是给自己增加“履历”。在圈子里混久了,他可太懂了,一上来就是资源咖容易被人抨击,循序渐进更好一些。
  反正他不缺资源,不怕自己会因为拍小网剧掉价,以后就很难接到好饼了。
  扶苏给父亲分析:
  “其实圈里都知道,一步一步来,名声会更好。但是他们也不在乎,黑红同样是红,而且慢慢培养太慢了。”
  那些娱乐圈老总是奔着赚钱来的,他们才不会为了艺人的长远规划考虑。所以让他们耽误一两年给艺人打磨的时间,从小剧组一点点往上爬,不可能。
  直接上大制作强捧,然后吸引大量粉丝,快速流量变现,这样性价比高。
  至于艺人被骂资源咖、被骂演技差台词烂,跟他们有什么关系。钱他们是赚到了,其他的都无所谓。
  扶苏不喜欢这个流程。
  他闲得没事为什么要给自己找骂?太子殿下一向是喜欢经营美名的。所以在接戏之前,他还找表演老师学过一段时间,确保自己不会演得差劲。
  秦政听着他的规划,意识到儿子是真打算在娱乐圈长混。
  陛下:……糟心儿子。
  但是想想“自己”之前也因为好奇,答应了签约娱乐公司。这签了可就不是一次两次的拍摄了,而是两三年起步。
  所以他好像也没资格说儿子什么,儿子失忆了,没有古代贵族那种自持身份的老古板想法。
  隔天父子俩去了剧组。
  剧组先举行了开机仪式,然后就是开拍第一场。导演有点迷信,要求他们必须一遍过,这样能有个好兆头。
  男主的扮演者看了看秦政和扶苏:
  “他们两个好像没拍过戏,第一条让他们来拍的话,真的能一遍过吗?”
  他其实想说要不让他先拍,也免得另外两位拍砸了挨骂。他好歹在各大剧组跑过龙套,演过一些边缘小配角啥的,比那两位有经验。
  但导演看过父子俩拍定妆照的样子,一脸笃定地说:
  “肯定可以!”
  只要拿出那天拍定妆照的模样拍,保管出不了岔子。
  男主点点头:
  “那行吧。”
  第一幕拍的是公子扶苏少年时期。
  扶苏虽然已经成年了,个头也高挑。但是站在身高快两米的父亲身边,还是显得有些稚嫩。
  化妆师这次特意给他化了个更显青春年少的妆容,看起来就少年气十足了。
  倒是秦政,导演一开始还觉得秦政太过年轻,回头演中年时期的时候要化老一点。后来见秦政完全可以靠气势,硬生生将自己身上的年轻容貌压制住,看起来丝毫不违和,也就作罢了。
  这会儿倒是不用压制年纪,只有扶苏需要装嫩。
  这部剧的结局其实很有意思。
  因为胡亥是穿越的,他自然不会跟着赵高玩矫诏。而且穿越者知道赵高是个大奸佞,根本不待见对方。
  所以没有发生历史上的那些惨剧,公子扶苏成功继位了。
  穿越者主角忙活一通,发现自己结交的那些汉高祖淮阴侯之类的压根没用。其实他什么都不用干,老老实实当个大秦公子的话,就能安享富贵。
  这给主角气得,脚一滑从台阶上摔下去了。然后就穿越回了现代,一脸懵逼的发现自己正坐在课堂上。
  课上是历史老师在讲解秦朝的知识点,说秦朝第二位皇帝扶苏是个明君。
  主角病中垂死惊坐起:
  “我改变历史了?!”
  然后因为上课睡觉和扰乱课堂纪律,被历史老师训了一顿,让他去外头罚站。
  这是一部轻喜剧来着。
  男主用胡亥的身份闹出了不少笑话,经常做什么都不成功,反而阴差阳错,成全了别的事情。
  主线还是围绕男主展开的,所以父子俩的对手戏不多。男主和配角们的对手戏更多,包括和扶苏的、和秦政的,但是总的来说男配自己的戏份还是偏少的。
  考虑到父亲陛下不喜欢拍戏,扶苏就协调了一下拍摄流程,准备先把他们两个人的戏份集中拍完。
  今天拍的第一幕是秦王教导长子。
  既然是轻喜剧,肯定是以欢快轻松为主基调。所以剧里没怎么刻画父子之间的矛盾和隔阂,也完全没有采用网上流传甚广的“始皇帝父子关系紧张”这种理论,反而朝着温馨里刻画。
  这部剧的核心历史观点是——秦始皇很看重长子,把人丢去边郡也只是为了历练,如果没有人搅局,扶苏会是一个很好的大秦继承人。
  所以剧里会有秦王亲自教儿子治国的桥段,并用各种侧面手法体现扶苏是个很有政治头脑的人。
  这样才能让逻辑自洽,说服观众扶苏能成为结局里历史老师口中的明君。
  这一版剧本是扶苏找人修过的。
  原剧本为了喜剧效果,牺牲了很多逻辑。扶苏觉得不妥,如果为了搞笑就把逻辑给摒弃了,只会成为一个无脑快餐。
  喜剧并不好拍,喜剧剧本也不好写。优秀的剧本还是要注意一些细节才好,而不是随便糊弄着写完。
  搞笑的剧情都集中在男主身上,这大大降低了秦政的拍摄难度。不用始皇帝陛下特意去搞笑就行,陛下做不来这个。
  但是——
  秦政看看儿子握笔的手:
  “你都这么大了,还要朕手把手教你写字,这个剧情是不是不太合适?”
  现在拍的难道不是扶苏十几岁的剧情吗?是十几岁,不是几岁。
  扶苏也觉得不太合适:
  “可是编剧坚持要拍这一幕。”
  如果他们不拍,编剧就要找个小孩子来演幼年扶苏,然后让秦政和对方拍了。
  太子殿下不允许。
  不能变小的太子就很吃亏。
  秦政思索片刻:
  “那把剧情改一改。”
  最后这一段变成了秦王为了考验儿子,丢给了他一堆很难办的奏章。其中一份为难住了儿子,长公子握着笔难以下手批复。
  秦政好整以暇地看着扶苏在那里装模作样的假装不知道该写什么,明明是在看扶苏演戏的热闹,拍出来像是在看长公子被国事难住的热闹。
  殊途同归了属于是。
  扶苏装了半天,他爹还在看热闹,不往下推进剧情。没办法,只好无奈地看了父亲一眼,催促他快点。
  一直举着毛笔手很酸的。
  秦政不仅不动,还明知故问:
  “可是手举酸了?”
  扶苏顺势撒了个娇:
  “这封奏章我不知道该怎么回,阿父教我。”
  秦政这才满意地伸手,握着儿子的手写下了一段批文。
  两人的对话明显是临场发挥。
  很多导演拍戏是忌讳演员自己发挥的,不过这个剧组的导演没什么话语权,他自己也从一开始就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倒是不生气。
  导演认定了这个剧是金主家的大少爷拍来好玩的,拍成什么样都不要紧,少爷玩得开心就行。所以他只管大方向不出错,小细节就不管了。
  这年头加戏咖太多,导演们根本管不过来。偶尔能遇到一个加戏加对方向,让拍摄效果看起来更好的,都算是意外之喜了,总比乱加要强。
  编剧在旁边看得两眼放光:
  “这段加的好!”
  一下子就让人物鲜活起来了,始皇帝陛下故意调侃儿子,引得长公子撒娇。这段放出去之后,不知道又有多少cb粉要磕昏过去。
  一条过,很快又开始拍第二条。
  小网剧一般不会一条拍个好几遍,然后剪辑的时候再挑最合适的用。能过的就定下了,直接用这条,节省时间精力。
  第二条还是拍父子互动,之前说了要集中拍摄两人的戏份。
  而且妆造这些做一次要花不少时间,同样的妆容场景,一般会放在一起拍。扶苏的大部分戏份还是成年后的,少年时期就那么几场,不可能分开拍。
  这次场景里还有第三个人,是幼年时期的胡亥。这个时候男主还没穿越过来,所以胡亥是反派设定。
  但小孩子时期的反派嘛,又干不了什么坏事。所以只是把长兄的东西摔了,然后被长兄拎去找父亲告状。
  扶苏拎着演小胡亥的小演员:
  “父亲,亥弟这般顽劣,是得管管了,不能再纵容下去。”
  小演员张牙舞爪地扑腾:
  “放开我!我才不要你管!”
  秦政看着这小屁孩,实在没办法和胡亥联系起来。这家长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让孩子来演谁不好,演胡亥。
  大约也是因为这孩子实在不像胡亥,秦政倒是不太能代入。所以那些看到本位面的史书记载后,对胡亥升起的厌恶,很难投射到这个孩子身上。
  因而秦政反倒契合了剧情里需要秦王展现出的态度,冷冷淡淡的,不讨厌也不喜欢,只是单纯看一个调皮的小孩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