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伸手抱着宋怀夕,赵昉烨想要的已经拥有了。因此前尘往事也让他烟消云散吧。
  捏着宋怀夕还有些凉意的手,赵昉烨将他握住:“她都和你说了什么?”
  宋怀夕想了想,一般都是他在说话。王淑然好像并不怎么搭话只是静静的听着。
  “娘亲好像不爱说话。”宋怀夕顿了顿接着说:“都是我在说。我是不是很吵?”
  “怎会?”看着他突然有些怀疑的停住,好笑的捏捏他的脸:“那你都说了些什么?”
  “我讲了很多我们之间的事。还说了很多你的事。”
  “那她....说什么了吗?”
  “说了!”宋怀夕记得十分深刻,还有些骄傲似的仰着头道:“娘说以后你都归我管了。”
  实际上原话并非如此,但也大差不差。王淑然虽然不喜欢赵昉烨内心深处对这个孩子还是有愧。如今看见宋怀夕心中也算释然。
  赵昉烨被他的神情逗笑,凑上去吻他:“这还用说吗?我早就归你了。”
  宋怀夕见过王淑然的第二日,下了朝暗卫便出现在赵昉烨的面前。
  “何事?”
  “主子,坤宁宫二位今早已经出了宫门。”
  赵昉烨批红的手一顿,随后便道:“一路护送,至于去了哪里不必告诉朕。”
  “是。”
  往事如风,今人还须相守,看向窗外的萧瑟。很快新的一年就要到来,他们的日子还长。
  宋怀夕拿着点心走进来,赵昉烨朝他招手:“怀夕,过来。”
  自然的走上去窝进赵昉烨的怀里,宋怀夕视线放在面前的桌案上。发现上面都用红纸写了许多个字。
  “这是做什么啊?”
  “挑一个。”
  上面的字宋怀夕一个都不认识,他也不知道要挑什么。
  赵昉烨拿起皇后的徽号,看向正认真认字的宋怀夕:“怀夕,我们再成一次婚好么?”
  庆历六年,正月,赵昉烨即位。改国号为祁。同时册封宋怀夕为中宫皇后。
  祥莺报喜,瑞鹤传福。牵着宋怀夕共受百官朝拜的那一刻。赵昉烨看向还有些稚气的宋怀夕顿觉此生圆满。
  往后朝暮有卿相伴身旁,足矣。
  第131章
  又是一年春时好景。
  赵昉烨和宋怀夕一身寻常百姓的打扮骑马走在京城郊外。
  “赵昉烨,你看有燕子。”二人同骑一匹马。宋怀夕指着天上掠过的黑影。
  燕子低飞身后是伫立在半山桃花丛中的瑞灵寺。平日清幽古朴的寺庙在春日来临之际也变得热闹起来。
  抬头望了一眼,赵昉烨拥着他的腰驾马走在人群中。闲适的点头:“嗯。瞧见了。”
  京郊万物复苏,清风送来桃花清甜的香气。寒冬时节枯黄的草木舒展着绿油油的叶脉。
  春和景明,京城的百姓们也纷纷踏出家门来到郊外踏青。
  向来十分灵验的瑞灵寺更是游人们踏青之旅上不可缺少的地点。此时半山腰上平民百姓达官贵族皆携着家眷朝着寺里走去。
  宋怀夕向来喜欢热闹,也跟着游人们朝着蜿蜒的台阶拾级而上。赵昉烨走在他身后。
  此次出宫,赵昉烨并没有摆帝后的仪仗,而是一切从简。此刻没有什么尊卑。他们如同天下众多的芸芸众生,走在祈求美好愿景的路上。
  宋怀夕一出宫就像是出了笼子的小鸟,兴奋得不行。来到山脚下就一个劲的猛冲,不知道路要一步一步的走。
  “赵昉烨,你快点啊。”宋怀夕在前面蹦蹦跳跳的一边招呼着后面不紧不慢的赵昉烨:“一会儿人太多,去晚了菩萨就记不住我们的愿望了。”
  赵昉烨笑看着他并不多言。依旧慢悠悠的跟在他身后。始终不远不近的和他隔着几个台阶。
  这样不至于太远照看不到他,也不至于太近让他走太快。
  瑞灵寺建在半山腰,看着近在眼前,要爬的阶梯却十分迂回冗长。一开始卯足了劲的宋怀夕很快就没有力气了。
  扶着旁边的栏杆气喘吁吁的:“好累....”
  宋怀夕捏了捏自己酸痛的腿,又累又渴。抬头看向弯弯曲曲的石阶突然打起了退堂鼓。好长啊,为什么会这么长.......
  “累了?”赵昉烨见状,勾唇。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壶给他:“润润唇。”
  抱着水壶咕咚咕咚喝了好几口,宋怀夕才感觉好些。他擦了擦额头和脸上的汗水。白皙的小脸红扑扑的。
  视线看向赵昉烨,赵昉烨神色如常,呼吸平稳。双眸宠溺的看着宋怀夕:“还爬那么快吗?”
  宋怀夕摇摇头,走不动了。将头抵在他胸膛上嘟囔道:“好累....”
  赵昉烨一早就知道他会这样,于是推开他让他站好。在宋怀夕不解的眼神之下背过身蹲在他面前:“上来,是谁说去晚了菩萨听不见愿望的?”
  视线落在那宽阔的肩背上宋怀夕脸上立刻喜笑颜开。他就知道赵昉烨最好了。
  随后十分利落的爬上他的背,乖乖搂好他的脖颈。
  周围还有其他上山的百姓,其中也有情投意合的才子佳人。围观了全程的少女一脸艳羡的看着那个俊美的男人背着他的男妻上山。
  再看看自己身旁一点都不知道心疼人的,搅着手绢故意走的更慢。
  宋怀夕趴在赵昉烨的背上,心中像是吃了蜜一样甜。周围的路人时不时的朝他投来各种各样的眼光。
  宋怀夕都十分坦然,甚至心中还有些小小的骄傲微微仰着脸蛋。天底下最最厉害的人是他的,谁也抢不走。
  赵昉烨背着人走上寺庙,正是午时。顾及到宋怀夕早上没有吃多少。赵昉烨吩咐暗卫去找一间禅房备好膳食。
  寺庙的僧人一见是贵客,立即引着他们二人去了人少幽静的别院。
  这个院落的大殿是用来供奉长明灯的。来此处的人会在住持的引荐下安静虔诚的奉上一盏灯便会离开。
  并不会喧哗,并且能在此处供奉长明灯的人一般非富即贵。寻常人家可没那个财力踏入此处。顶多是在前面的正殿奉上些香火钱。
  宋怀夕看着正殿中佛祖低眉敛目,祥和的看向芸芸众生。便从赵昉烨的背上下来。站在原地拜了拜:“阿弥陀佛。谢谢菩萨保佑。”
  赵昉烨见他一副虔诚的样子,问他:“为何在这里拜,既然要拜怎么不进去?”
  岂料,宋怀夕站在原地十分严肃的摇摇头,认真的说:“不能进去。”
  他今日没有焚香沐浴,佛祖会不高兴的,佛祖不高兴就不会答应他的愿望了。
  说完,宋怀夕看着佛像十分诚恳的又拜了一拜,嘴巴里念念有词。
  赵昉烨见他这样忍俊不禁。没想到对于这些怪力乱神的事宋怀夕还十分当真。
  宋怀夕走累了,赵昉烨看着他用完膳后便哄着他小憩一会儿。冬日无事可做宋怀夕也养成了午后要小憩的习惯。
  给他盖好被子后,赵昉烨走出门。来到方才那座供着长明灯的大殿。
  许是被宋怀夕所感染,赵昉烨一向不信神佛。也动起了要给宋怀夕点一盏长明灯的念头。
  佛祖坐下,一阶一阶的灯台上,琉璃莲花烛台上的灯芯长明,日夜不歇。
  每一盏灯都由僧人们精心护持恭敬供奉。当然每一盏长明灯所需的花销自然也不在少数。
  时间越久,花销便越大。也越珍重。
  每一盏灯上都用簪花小楷写了人名。赵昉烨负手而立漫不经心的一盏盏看去。忽然其中一个让赵昉烨淡然的眸子颤动起来。
  那盏燃着悠然烛火的莲花烛台上用簪花小楷写了三个字:“赵昉烨”
  只是这三个字,字迹不算清秀,有些歪斜像是主人费了很大力才好不容易写好的。
  “施主可是要奉灯?”
  赵昉烨内心的震动还没平息,一个苍老的声音传入耳中。
  身披袈裟的住持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眉目宁静像是一棵古松。
  “这盏灯是何时奉的?何人奉的?”赵昉烨指着写着他名讳的长明灯,语气中带着几分自己都不曾察觉的急迫。
  “哦,这盏?”住持看着琉璃盏上不太好看的字迹记忆十分深刻。
  因为供奉这盏灯的小公子,为了在灯上写下好看的名字。在大殿前练了小半个时辰才终于把字写好,将灯亲手供上。
  更让他深刻的是少年那双干净虔诚的眼睛。
  从主持那里得知了时间,赵昉烨心中涌上一股说不出的情绪。
  原来在汉州疫病肆虐的战场上,他不止有平安符还有长明灯。原来从那时起自己便一直被笨拙而又坚定的爱着。
  赵昉烨走后,那只写着他名讳的长明灯身旁紧贴着另外一盏。宋怀夕三个字,字迹遒劲有力。
  主持望着两盏倚靠在一起的长明灯,苍老清明的眼睛泛起笑意。
  “转世轮回,姻缘天定,世间之事,自有缘法。”
  第132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