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寡夫郎> 第75章

第75章

  他前世在村子里生活, 整个村子最不能多待的就是村口情报站。
  你要是参与其中还好,若是路过那肯定会成为情报站新的谈资。
  结果凌星还是低估了毫无文娱活动的古代村口情报站的威力。
  即便是站的远一些,也没耽误多少时间, 依旧被这些人精准锁定。
  一老大娘眼里似乎在闪着光,抬头咧着豁口的牙笑道:“哟, 看你们夫夫两在那站了一会了,瞧着是孩子身体不舒服?”
  不得不说老大娘的观察力还挺强,能看出凌星他们是因为凌月停下。
  同时脑补的功力更强,这都什么和什么啊。
  沈回其他的没怎么听, 满脑子都是“夫夫”, 面上是一张酷脸, 实际上耳后红一片。
  被趴在背上的凌月看个正着, 他歪着头眨眨眼,又有些蔫的趴回去,并没有放在心上。
  不等沈回开口说什么, 凌星就拽着人直接走。
  这时候最好就是什么也不要解释,赶紧离开。
  不然说啥都会被拉着讲半天,你要是不从头开始详细解释,保管能给你传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
  直接就走,他们情报有限,反而传不出什么花来。
  私塾里面读书的,都是其他村子来的。
  小溪村本村只有卢秀才的小孙子卢洲在读,除他以外,小溪村就没有其他的孩子在私塾念书。
  因此,中午的时候,孩子们都是带干粮在私塾里吃。
  卢秀才的夫人柳夏,会给他们用锅热一下干粮,也会烧热水给学生们喝。
  凌星对这点还是很满意的,至少能吃口热乎的,也有热水喝。
  这会是私塾午睡的时候,中午吃完睡一会,能保证下午有精神头读书。
  进院子后,凌月就被放下来。
  卢秀才原名卢正清,这会出来先是仔细的看一下凌月的外貌。
  见他脸上没有明显的胎记疤痕,微微点头。
  又问凌月的腿,“这腿之后会瘸吗?”
  凌星道:“大夫说不会。”
  大禹科考延续以前的制度,面有疤痕胎记者不录,身患残疾者不录。
  但若是当官之后面有疤痕,或是身有残疾,只要是不影响政务,不出差错,也不会剥夺官职或者是降职。
  知道凌月的腿会好,卢正清这才考教起凌月的功课。
  他前面听凌星说孩子千字文全都熟悉了,没想到的是不仅是千字文熟悉,诗经也读了一些,有自己的见解。
  眼前的孩子才五岁,就有这样的学识见解,即便是有些底蕴的人家,也少有这样聪慧有灵性的。
  说一句天才都不为过。
  至少再读一阵子,甚至能去考个童生。
  六岁的童生,那可不就是天才。
  一想到还是从他这里考出去的,卢正清这心里就一阵翻腾。
  学生的成绩,夫子的荣耀啊!
  “好,这孩子我收下了。”
  卢正清对凌月实在满意,也没有再多问,直接就把人收下。
  村子里私塾束脩比起镇上那是便宜许多的。
  凌月每个月是两斤猪肉,一斤好面,一斤陈米。
  镇上的束脩起码要翻倍,除了这些还得给铜钱。
  卢正清不要钱,只要米面和肉。
  光是那些,村子里有条件送来的就少。要是再收钱,都没人来了。
  面和米这些反正也能攒起来卖出去,和收钱也差不多。
  临走之前,卢正清写了个单子,是凌月读书时需要用到的书。
  “笔墨纸砚暂时可以不要买特别好的,但若是要入考场,最好还是备一套好一点的。不然会很影响考试。”
  凌星把单子收好,也听进去了卢正清的话,连连点头。
  离开小溪村,凌星对沈回道:“二郎,咱们待会再去一趟镇上去买读书要用的东西。”
  书倒是不用买,王隽给的那堆里面有现成的。
  笔墨纸砚肯定是要买的,不仅是凌月要买,沈回也需要。
  加上沈回今天本就是打算买好读书要用的东西,因为要送凌月去小溪村,上午才没耽误时间,先回来的。
  沈回点头,“好。”
  凌月身体不好,只能先把他送回家,不能带他一起去镇上。
  小家伙心里有些失落,到底是年纪小,还是爱热闹爱逛街的。
  凌星看出来,对凌月道:“等你伤养好一些,哥哥带你还有小五他们一起去镇上玩。”
  凌月愣了一下后,还是遵从内心的真实想法,不太好意思的点点头。
  回到家,凌月直接抓着沈来陪他练习走路。
  从凌月那听说他身体好一些后,大哥夫会带他们去镇上玩的事情,沈来高兴的直接蹦起来。
  他已经好久好久没有去过镇上了。
  因此盯着凌月练习也更加用心,巴不得凌月明天就好。
  凌星去屋里拿钱,明天做汤包的原料已经买了,手里一共有两千五百多文钱。
  去除里面沈回的两成还有家里的一成外,凌星自己能用一千八百一十三文。
  笔墨纸砚本来就不便宜,加上还要拿药,凌星就把钱全都带上。
  沈回暂时不需要买笔墨和砚台,这些他都有。
  之前会出去给人写信看信,冬天还会出去写对联。
  只是最近一直和凌星摆摊,这才没继续做。
  倒是纸需要买一些。
  凌星怕沈回钱不够,就把属于他的五百一十八文先给了沈回。
  徐有芳也掏出两百文,一百文给沈回,一百文给凌星。
  “娘,这钱我不能要。”
  凌星想都没想直接拒绝了。
  家里赚钱不容易,比他还要难。加上现在绣活生意不能做,绒花的量也不够,还在积攒和调整。家里是捉襟见肘的,给沈回也就算,他哪里能收下。
  徐有芳不听凌星的,一把塞他手里,“给你就拿着。过两天绒花就能拿出去卖,娘还要蹭你的摊位,叫你帮着吆喝呢。多的娘也给不了,你拿着给阿月先买点差些的纸,做平时的练习。也算是娘的一番心意,你不收,是嫌弃钱少吗?”
  凌星说不过只好收下。
  “我替阿月多谢娘了。”
  徐有芳抬手摸了一下凌星偏瘦的脸颊,笑着说:“一家人说什么谢不谢的,路上小心,早点回来。”
  镇上卖笔墨纸砚的有书铺和画材铺子。
  书铺的什么价位都有,便宜的也有很多。
  画材铺子里的基本上都是贵价好的。
  凌星二人去的就是书铺。
  镇上只有一家书铺,掌柜的也是熟人。
  见凌星来,掌柜本以为是来问凌月画像收没收回来的。
  没成想是来买东西。
  对于凌星的情况,掌柜的也晓得。
  他直接带着人去便宜的那处,想着凌星前面送的吃食,又翻出一些受潮有痕迹的纸。
  “这些纸品相不好,回去晒晒自己用是完全可以的。这本就是最便宜的,咱都是论斤卖,正常一斤是二十文。都是熟人,也不和你讲虚的,受潮的我十文一斤卖你。”
  凌星对这些不太懂,不过沈回却是清楚。
  读书费钱,就是费在这些地方。
  镇上最便宜的纸,确实是一斤二十文。比较粗糙,会有些洇墨。不过也不是很严重,能用也能看。
  这种受潮了有些痕迹的,其实很受欢迎。
  一般来说没点关系还买不着。
  毕竟能便宜一半呢。
  反正晒晒一样用,就是品相不太好,这又不妨事。
  沈回不动声色的点头,凌星会意,谢过书铺掌柜。一共有十斤,凌星和沈回商量了一下,一人买五斤。
  剩下的笔墨还有砚台,凌星也确实都选了稍微便宜一点的。
  现在手里的钱有限,只能按着卢秀才说的,等凌月参加科考之前,再给他备一套好的。
  笔墨纸砚加起来,凌星一共花了一两银子,还是书铺掌柜给他抹了个零头,才正好花一千文。
  这些东西再便宜,也不会便宜到哪里去。
  好在也能用上一段时间。
  书铺离李大夫的医馆近,正好去抓凌月接下来五天治嗓子的药。
  剩下的五百多文揣好,去粮铺的路上,他心里琢磨着摊子上得再上新吃食。
  不然钱是真的不够用。
  发糕因为发酵方子公开了,凌星不准备再卖。
  糖实在是贵,加上后面肯定会有人琢磨出来,瓜分客源。现在还天热,放不了多久,热乎的吃食其实不如冬天好卖。
  夏天还是卖些凉的有市场。
  前世的时候,凉皮凉面是夏季里大街小巷的火热单品。
  不过做凉面费时费力,凌星没那么多时间去弄,干脆就只弄凉皮。
  洗出来的面筋也能用上,蒸熟了切块放在凉皮里面还能增添味道。
  此事宜早不宜迟,到粮铺后,先买了给卢秀才做束脩的米面后,又另买两斤面粉回去试试做凉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