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凌星把肠绕圈摆满,他的容器做的大,一盘能摆三斤肉肠,一共二十一根。
肉肠本就有油脂,高温激发下,受热部分很快就油汪汪的,香气也随之飘来。
肉香油香相结合,很快就吸引了食客们的视线,追问凌星这是什么怎么卖。
烤肠需要翻面,凌星拿竹夹子一个个翻,笑着回答食客们的问题。
“这是烤肠,一根六文钱,纯肉肠里面加了香料,可香呢。”
“烤好会切点出来试吃,大家伙到时候尝尝,觉得好吃再买啊。”
食客们的问题都得到解答,纷纷安静下来,就等着烤肠好。
烤肠越烤香气越浓,给人馋的不行,吞咽着口水眼睛紧盯着。
咋还不好啊!
想吃的很!
终于烤好后,排在前面的食客受不住香气,也不差钱,直接要了根烤肠。
不好吃大不了下次不买呗,他们是真的等不及凌星切开,再试吃尝味道。
这样香的东西,再难吃又能难吃到哪里去啊!
后面的食客也一个意思,最后凌星压根没能留下试吃的烤肠,二十一根,很快就卖个干净。
烤好的烤肠外焦里嫩,肠衣微微裂开,一口咬下去,还能爆汁。
凌星提前提醒过,冷冷慢点吃。
架不住食客们等不及,十个九个被烫,但没一个把烤肠放下的。
全都是斯哈斯哈,在嘴里把烤肠炒一遍,时刻准备咬第二口。
“凌掌柜,我要十根烤肠。”
最开始吃到烤肠的食客从烤肠的美味中回神,先下手为强。
他是老顾客了,是知道小吃铺子里的吃食,有时候需要靠下手快才能抢到的。
剩下的两斤烤肠,一共就十四根,凌星把它们摆上。
“成,还有最后四根谁要?”
后面的人还在想着怎么就剩下这么点了?结果就是被第一个食客截胡,“那我全要了吧。”
就这十四根,带回去都不够家里一人一根的。
凌记小吃铺子啥都好,就是东西太便宜,做的也少。
搞得就算是他们,也得排队买。
不过排队也有排队的好处,能遇见不少人,聊着聊着,还可以拉近些关系。
虽然真正有钱有权的也不会在这排队,但结交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也足够了。
没买到的食客肯定是有怨气的,凌星想到烤肠是有受众,可也没想到会卖这么快。
转念一想,又觉得正常。
毕竟他是第一个这么卖的,食客们又都不差钱。好吃的新品,就是会一下子买很多尝鲜。
想来等个把月后,卖烤肠的多了,就不会出现卖不过来的情况。
他安抚着食客,“烤肠今日定的少,待会我就去香肠铺子多定点,明天早上就卖,备的足足的,肯定不叫大家白跑。”
有了这话,食客们不再说什么,反正就等一天的事。
最后十四根烤肠卖完,凌星说话算话,揣着钱就去香肠铺子预定明天的量。
他估摸了一下,五十斤,三百五十根肠肯定是够卖一天的。
鲜肠一斤三十文钱,凌星定价六文一根,一斤总盈利是十二文。
定价不算高,依旧走的薄利多销。
这样一来,后面就算是换地方,普通食客也都能消费的起。
有钱人再多,也没普通人多啊。
小吏认得凌星,毕竟只有他一个人一口气买五斤鲜肠。
也就一晚上功夫,今日又来要五十斤。
这在香肠里都是大订单了,更别提鲜肠。
搞得小吏反复询问三遍确认,是不是真的要这么多。
凌星把银子掏出来,一两银子另五百文。
铜钱每一百文串成一串,共五串。
“我银子都准备好了。”
昨天是提前交所有的钱,今天凌星就带齐银子来的。
小吏两眼盯柜台上的银子,这可都是业绩啊!
他只拿了五吊铜钱,“铺子里买五十斤以上,都可以只收三分之一的定金。后续不要,定金不退。”
凌星到底是做生意的,能先给定金,就没有非要提前把钱给齐全的。
他收好柜台上剩下的银子和铜钱,还有五十斤鲜肠的凭证,上面盖着缩小的官印。
这印无人敢仿冒,抓住了就是杀头的大罪。
五十斤鲜肠重量可观,第二日凌星是带着伙计和独轮车去的。
天蒙蒙亮,就开始烤肠。
不出凌星所料,五十斤的烤肠,今天卖了个一干二净。
还有些不够卖,隔天又多定了十斤。
五月底的时候,天气变得闷热。
食客们对烤肠的热情没有消退,不过凌星铺子里的烤肠售量,定在了一日二十斤左右。
因为在凌记小吃铺子出火山石烤肠后的七天,县里就多了几个卖烤肠的。也是火山石,专门托商队寻的。
如果不是要寻火山石,第二天其他家的烤肠就出来了。
凌星早有预料,对铺子里烤肠生意已经很满意。
小半个月的时间,他卖烤肠就赚了近六两。
加上其他的几样营生,五月盈利九十两。
去除一应其他花销,一成商税、伙计月钱、药钱、日常嚼用、学费这些,五月凌星到手有四十五两。
若是月盈利过百两,商税也需要再加一成。
估计他离提高商税的日子也不远了。
虽然铺子后面平均每天只卖二十斤烤肠,不如一开始卖那么多。但即便是按着每日二十斤的量来算,烤肠的生意后面每月最少也能赚七两银子呢。
卖烤肠本就是顺带的,没想靠它发什么财。多出的这些收益,凌星已经很满意。
天越来越热,他铺子里还缺少点喝的,准备做点冰饮。
每月收入还能再多些。
月底都是算账的时候,林清渝拿着香肠铺子的账本同样满意的点头。
没想到鲜肠还真是卖起来了。
看着每天销量不是很多,但积少成多,整体销量在铺子里还挺可观。
鲜肠保存时间虽短,不过天冷点的时候,也是能存三天左右。
到时候要是下面各个镇上都有烤肠摊位,鲜肠销售额还能再翻。
但比起能储存更久,可以大批量去其他地方售卖的香肠来说,鲜肠在云水县卖的再好,也比不上香肠。
可惜了,现在还不能大规模出售香肠。
想到这里林清渝就气。
该死的周拓,有本事别叫本官抓住你的小辫子!
第79章
绒花存货量眼看越来越多, 徐有芳知道不能再拖,得去一趟县里。
沈呈山放下家里的活,跟着徐有芳一起去。听说要去县里,谢青崖停一天生意, 要与二老同去。
王隽身体不太好, 用的药镇上没有,要去县里药铺抓药。
温度渐高, 他新做了一批驱蛇虫药粉, 顺便给凌星带去, 也能见见好友。
沈家二老自是答应,三人运气好, 刚到镇门口, 就有去县里的牛车。
上牛车后,人轻快许多。
谢青崖知道凌星铺子还有住处地址,到县里时便和沈家二老分开, 他要先去抓药。
等抓好药,会去铺子找凌星。
沈家二老也有要事, 三人各自离开,忙自己的事。
徐有芳和沈呈山没有直接去找凌星,而是自行去了首饰铺子。
他们终归是念过书,识字知礼。也善于和人打交道, 并不会露怯。
二人穿着不显贵, 却干净整洁, 无补丁。
头发梳的也好, 沈呈山绑着绣青松山峦的发带,徐有芳发髻上别着朵雾蓝色的绒花。
首饰铺子的伙计一双眼睛最能识人,只一眼, 就看出二人衣着虽质朴,气质却与进铺子的有权有钱之人有些相似。琢磨着估计是能买得起首饰的顾客,立即笑脸相迎。
“二位有什么需要,可尽管与我说。”
沈呈山直言道:“我们不是来买首饰,而是与掌柜谈绒花的生意。”
以为伙计不知道绒花,徐有芳正要配合,让伙计看他头上绒花。
随即就听伙计惊喜道:“还请二位稍等!我这就去喊掌柜的。”
刘记首饰铺在云水县是数一数二的大铺子,背靠府城,掌柜名唤刘峰,是府城首富刘家的家仆。
“掌柜的!掌柜的!云霞镇来人,说是要和咱们谈绒花生意!”
刘峰手一抖,手里的鱼食尽数落在缸中,荷叶下的锦鲤长大嘴巴吃着鱼食。
“你确定是来谈绒花生意的?”
伙计最善察言观色,瞧出刘峰神色不太对劲,收起笑点头,“是,他们亲口说的。”
刘峰神色越发古怪。
县里有头有脸的夫人小姐还有哥儿们,从去年起,就戴起绒花。
来处很容易打听到,是云霞镇流出来的。
知道来处后,县里几家首饰铺子早就派人去镇上打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