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得知售卖之人是个哥儿,还是个寡夫。
乍听觉得好拿捏,以为这生意很快就能是他们的,没成想却是个硬骨头。
一番仔细查问下,才知当初县丞妻弟想要这凌哥儿的包子方子,对方硬是没给,还跑去县衙,竟叫他见上了县令。
也不知是用什么法子,林县令还真替他出头。
不仅给他一块牌匾,认可他的生意诚信,还叫周县丞亲自过来处理起歪心思的酒楼掌柜。
那天酒楼外人来人往,好多人看见赵掌柜跪在地上,把自己扇的鼻青脸肿。
打探的人得知凌星与林县令有些关联,直接就打消不该有的念头。
只是礼貌询问要不要卖方子或者是合作。
那时候凌星和沈家都觉得家里一切都刚起步,怕步子跨太大,最后什么都守不住,便都拒绝了。
首饰铺子的人只能叹息着离开,不敢强逼。
回到县里,眼看着绒花热度在县里越来越高,他们也毫无办法,眼睁睁看着钱从眼面前溜走。
几家首饰铺子的掌柜们,做梦都是铺子里能卖绒花。
有钱不赚是傻。
既然云霞镇那边不同意合作,他们又不愿让钱就这么溜走,那就自己照着做。
若是他们自己琢磨出来,别说是县令,就是皇帝来了,也不能说他们什么。
各家派人买了些绒花回来,全送匠人那,叫匠人琢磨怎么做。
以为很快就能弄出来,谁知道第一步找材料,就卡了好几个月。
但找出绒花的绒是什么弄成的后,接下来的制作步骤,就简单许多。
匠人们为绒花美观,埋头苦练花型,配比颜色。终于在五日前,府城传来消息,说铺子里可以批量售卖。
谁知这节骨眼上,云霞镇那边竟然来人,要谈绒花生意……
刘峰啧一声。
心里仔细盘算起来。
如今县里能收云霞镇绒花的,估计只有几家小铺子,还有些首饰摊位。
倒也构不成威胁,看在林县令的份上,还是不把人驱赶走吧。
想通之后,刘峰继续喂鱼,视线找寻莲叶下的鱼,漫不经心道:“叫他们走,咱们铺子不需要绒花。”
不仅是他们铺子不需要,怕是其他两家大铺子也不需要。
他得到消息,那两家也都琢磨出来,不过花型这些还需要再打磨,出的没他们刘记快。
刘记能抢县里头一份的绒花生意。
伙计猜想着,怕是他们铺子已经掌握了如何做出绒花,不然不可能叫人走的。
掌柜不说,他就没有多问。只遵循吩咐,转身离开。
沈呈山和徐有芳被礼貌的请出刘记首饰铺子,二人对视一眼,眉间微皱。
对比之前县里首饰铺子来人时态度,不难猜出,刘记首饰铺子八成已经掌握绒花制作方法。
大首饰铺子能人多,绒花只要找对材料,对有手艺的匠人来说便不会太难,过这么久时间,这些大铺子掌握了绒花手艺,也在所难免。
徐有芳看得开,没多失落,对此事也有所预料。
她对沈呈山道:“另外两家大铺子没有去的必要,咱们直接去小铺子还有摊位。”
大铺子背靠的主家都是有头有脸的,财力雄厚,想要钻研琢磨绒花怎么做,都能立马组建出个队伍来。
这三个铺子做的也是有钱人生意,她做的绒花说实在的,定位本也不是上层人。
而是中下层。
小铺子和摊位,最适合。
事实证明,没有去另外两家大铺子是正确的选择。
徐有芳和沈呈山跑了四家小铺子,八个摊位,成功的把家里的存货全部卖光。
她制作的绒花没有任何的华贵装饰,物美价廉,小铺子和摊位都能卖的动。
对外大批量出售,徐有芳每朵降低一文钱,每半个月会来县城统一送货。
铺子和摊位定价多少,徐有芳并不过问。
与十二家签订契书,去小吃铺子找凌星,都下午了。
谢青崖已经在小吃铺子帮了一上午的忙,凌星给他装不少的东西,用油纸包装好,他走的时候让他带回去。
要赶着天黑前到家,徐有芳和沈呈山都没来得及见沈回他们。
二老只在铺子里吃饭时,和凌星待了半个时辰。大概说一下县城大铺子不会收他们绒花的事,随后便带着凌星给他们包的吃食,和谢青崖一起,坐上牛车离开。
大铺子不收绒花,对沈家来说,其实是有影响。
绒花出货量少,村子的发展就会带不动。
只能再多费力气,去其他镇子,一个个找小铺子和摊位收绒花。
这事落在沈呈山头上,家里人人都有活要忙,地里的活,因家里忙生意,早雇了人来干。
沈呈山不去地里忙活也完全可以。
他在外跑了三天,还是精神抖擞。
比起顶着大太阳在地里干活,显然是顶着大太阳出去找销路更轻松。
因为见的人多,话说的多,人比之前的状态反而更好。
……
又是一年夏季,云水县的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冰价越发的高。
比起去年,今年凌星手里积攒不少银钱,不必再同去年一样,买冰都是挑最便宜省钱的买。
小院也有地窖,面积不算小,有六十平左右。
地窖里堆着些沈来弄的草药,还有小柳村带来的菜蔬,咸菜,以及一些做木匠活的用具外,就没别的东西。
小吃铺子里食材都是当天做当天买,每天都能卖光,即便是天热,也没用上地窖存储。
凌星想趁着天热,在铺子里上新解暑降温的吃食。
今年有钱买冰,小院地窖空间又足,有地方放。
思来想去,准备做冰酥酪。
春雨街的食客都是有钱人,太便宜的东西,他们瞧不上。
冰酥酪做法虽简单,但原料都不便宜。
光米酒酿,价格就不便宜。
米本就价贵,弄成的酒酿,也分等级。普通到精品,一斤的价格区间在三十文至百文。
精品的酒酿凌星是不想的,他买三十文一斤普通的就好。
即便是买最普通的米酒酿,按着做冰酥酪的用甜酒水量比例来算,一斤的米酒酿去除醪糟部分,只能做两碗。
加上牛奶,蜂蜜,白糖,桂花干还有冰的成本,冰酥酪的总成本很高。
好在是在春雨街,贵价也能卖的动。
且云水县也不曾有过冰酥酪,市场打开的话,在春雨街根本不愁卖。
凌星选择做这个,也是因为前世总是听说冰酥酪多美味,便复刻过。
做出来后发现味道是真的很好,夏天吃着也解暑。
小吃铺子交给柳家兄弟还有新雇的伙计,凌星把做冰酥酪要用的原料买齐,回小院试做。
米酒酿压出酒水备用,牛奶煮沸加适量白糖,把表层凝结的奶皮去掉不然会影响口感。
等牛奶放凉倒入米酒搅拌均匀,倒扣小碟盖上,再蒸一刻钟,关火又焖一刻钟。
出锅后放在冰鉴中冰镇半个时辰到一个时辰,吃之前淋上蜂蜜,撒上些桂花干增添风味口感就好。
凌星一共做了六碗,自己尝一碗,味道好极,比起前世复刻的更香醇味美。
应该是这里的原料比前世好的缘由。
剩下的凌星全部分装,拿出去送人。
沈来一直不和家里说在医馆怎么样了,正好带两碗去医馆,一碗给沈来,一碗给裴医。
还能看看沈来如今在医馆到底是什么情况。
剩下的三碗,一碗给林县令,另外两碗给沈回和凌月送去。
县衙在完全相反的方向,凌星把给林县令的那份先放在冰鉴里,等回来再拿。
县学和医馆在同一个方向,凌星先去一条街外的县学。
他没县学学子凭证,并不能入内。县学的规矩没那么严格,是允许外面送吃食进去。
不过要一并交给门房,告知交给哪班哪个学子就可以。
凌星把两个小竹编食盒递给门房,说是吃食,希望能尽快送去。
又另给对方十文钱,小心塞去,“天热辛苦,还请收下买碗冰镇饮子喝。”
这是凌星从铺子里打听来的,关于县学门房不成文的规定。
不管是要门房给学生送什么,都得给他们些跑腿费用。
不能给太多,也不能太少。
多了的话,门房被县学发现会挨罚丢活。少了人家又觉得是打发叫花子,心里不舒服。
六到十文钱是不出错的数,着急送进去的话,给十文,不那么着急的给六文。
积少成多,一天下来,门房靠着跑腿都能赚不少的外快。
尤其是夏季,县学冰量有限,又没冰饮子喝,全都是从外面买,往里送。
多的时候,门房一天能赚四五百文。
门房熟练收好铜钱,笑着点头,“我这就去送,到的时候正好赶上学子们下课休息,能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