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路上引起不少路人的羡慕,那回头率简直了。
到了才村码头,两个人坐在台阶上,各戴一只耳机,一起听着同一首音乐,风从海面吹过来,耳机里刚好播放的是好妹妹乐队的《风从海面吹过来》,歌里写到:“风从海面吹过来/我的心也被暖开/你说你那边鲜花还在开/ 所以我要去看你和大海 。”
就这样呆坐了半个小时,才继续动身。过了好久终于到了玫瑰庄园,园子更像是一个世外桃源,两人一走进园子便闻到了阵阵香气。
百亩花海,除了玫瑰还是玫瑰。日光下,花苞破了饱满的胸怀,青绿的藤枝衬托着鲜艳的花朵,竞相绽放,放眼望去,夺目又美好。漫步于此,整个人都心旷神怡,陆时忍不住弯腰抚摸柔软的花瓣,附身深嗅花香。
卢希安赶紧拿起相机,对准陶醉于花海的陆时,把这个画面捕捉了下来。
“干嘛偷拍我,不要拍啦。”陆时意识到后立即用双手挡着脸。
卢希安狡辩道:“那天露营你不也偷拍我来者,顶多算我俩扯平了。”
“算了,不跟你计较,我们去学做玫瑰鲜花饼吧。”
“在凉亭里坐坐,喝上一杯玫瑰花茶,再去。”
“也行。”
在专业面点师一步一步指导讲解下,两人摩肩擦掌,撸起袖子,准备一展身手。
卢希安在这方面也就只能帮忙打打下手,他看着努力学习的陆时,看着这么多道工序,看着刚出炉的冒着热气、层层起酥的鲜花饼,他在心里嘀咕:“小时好厉害,以前他为我下厨,也是这般认真吧,我却从未留意过。”
切身体验了一番纯手工鲜花饼制作工艺,两人就打道回府了。
次日早上,陆时又收到了一束皱纹纸水仙,这回卡片上的文字选自周杰伦的《花海》的词,“不要你离开/回忆划不开/欠你的宠爱/我在等待重来”。
又呆了几天,陆时想回杭城了,想回小河直街了,想外婆了。
第3章
这些天,苏南没有联系陆时,没去打扰他。
苏南是个资深的咖啡爱好者,离开ilohas后,没过几天,他在小红书的咖啡交流群里遇见一个人,同他一样,是个咖啡发烧友,不知道彼此的名字、相貌、家庭背景,只知道彼此的昵称pinky、mack,就这样遇见了,一见如故,两个人讲了一晚上的话,却又好像什么也没讲,只是觉得那种感觉真的很温暖。
两个人聊了很多,比如风味不同的咖啡豆、设计精巧的咖啡器具,以及形式多种多样的衍生周边产品等。
“你觉得咖啡有性格吗?”
“拿咖啡的制作过程来说,水温的高低,选择器具的不同,也会改变咖啡的味道,就像生活当中,我们做一点小小的改变或者选择,可能是达成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这也是咖啡跟生活相通的一个点。”
“非常赞同,我个人可能比较偏向于中浅烘的豆子,它能更好地呈现来自咖啡产地的风味。”
“我喜欢美式,大家传统意义上认为美式一定要加糖加奶才能喝,其实美式完全能体现豆子本来香气和原味,不需要其他的过多修饰。休息在家时,我喜欢喝着自已做的美式,躺在榻榻米上看看杂志什么的。”
“我也是个家庭咖啡爱好者,不过只是想在家简简单单喝一杯咖啡,我用的是nespresso lattissima one胶囊咖啡机,自带奶泡系统,关键是颜值非常高,哈哈。”
……
最好笑的是,对方以为苏南整晚不想睡觉,就一直陪他聊天,他也一样,不好意思挂电话,但后来才知道对方自已已经困得不行了,于是就讲老郭的段子提神,苏南一听,还以为对方来精神了呢,只好陪着,就这样,两个人“相互折磨”了好几天。苏南觉得和对方聊天就像含着一颗巧克力,很美妙,就想这样简单、温暖的互相陪伴着。
两人一直没点互相关注,能不能同时在线,能不能在群里碰见全靠运气。
周末,苏南在家一边看电视,一边在咖啡交流群里逛逛,看看群友有什么推荐的咖啡店。
pinky恰好也在线,说他人在杭城,刚好知道有家新开的咖啡店,口碑还不错,想要找人一起去看看。他想了想,就答应了。
苏南把自已收拾干净了,穿了一条黑色裤子,随手拿了一件白色西服,衣袖略挽就出门了。
到楼下的时候苏南才看到pinky的消息,“我来接你吧”。
苏南回复:“不用,一会开车过去,二十分钟后到。”
pinky给他发来手机号,发了二分之一咖啡的具体店面地址和桌号。
到了咖啡店,店内以自然为本底,有机结合场地特色,打造了多元复合的咖啡空间,苏南看到对应桌号坐的居然是在ilohas请他喝酒的俊朗男孩,心想这下有点意思了。服务员带苏南过去,苏南面无表情地坐下,告诉服务员:“没事了,麻烦了,谢谢。”
言灿森诧异地看着,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巧合,不敢相信mack就是眼前座位上的男人,就是他在ilohas遇见的那个男人,接着低头发信息,“你到哪了?”
苏南瞟了他一眼,把自已喜欢的咖啡以及甜品写下来,推到他面前说:“我要这些,下单吧。”
“好的”,言灿森小声嘟囔了一句,然后他继续低头发信息,“你到了吗?”
苏南看了一下他发过来的信息,直接打电话过去,言灿森竟然起身去柱子边接电话,他喂了一声。
苏南被逗笑了,说道:“你是不是傻?你回头往七号桌看。”
言灿森汕汕地坐回来,看苏南还在保持着打电话的姿势,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他立刻叫服务员点单,又手忙脚乱的道歉。
“正式认识一下,我叫苏南,随父姓苏,如燕南归,取‘南’。”
“言灿森,阳光灿烂,森系少年。”
“没想到你对咖啡还挺有研究的。”
“彼此彼此,还以为你只会喝酒买醉呢。”
……
这咖啡喝的倒也太平,苏南主动去前台把账结了,吃饱喝足两人就回家了。
夜已深,卧室开着昏暗暖光,苏南收到陆时发来的的消息,说这几天他就准备回杭城了,谢谢关心,他还好。
房里只有一盏台灯亮着,陆时在微微光亮里站立着,呆呆地望着窗外,安静的民宿院落,被风吹着微微摇摆的树丛,还有对面的洱海。
卢希安把在玫瑰庄园里拍的照片洗了出来,过来拿给陆时。他看着插在玻璃花瓶里的皱纹纸水仙,花瓶边放着一本杂志,突然想起什么。
那年七月,卢希安访学交换项目结束回来,一进门,就发现皱纹纸水仙花旁边的那沓稿纸,纸上写满了不规律的“47+53”,疑惑地问:“这数字是什么意思?”
陆时没有回答,而是小跑着过去,紧紧抱着卢希安,卢希安右手揽住他,左手温柔的抚摸着他的头,再把脑袋埋在他脖子里。
那一刻,两人只想尽可能紧紧地抱着彼此。
窗外的风吹着书页沙沙翻动,卢希安回过神来,开口问:“那沓稿纸上的数字,我到现在还是弄不懂,为什么是47+53?”
陆时静静地站在窗前,告诉卢希安:“对面的高楼,在每天零点的时候准时关门、熄灯,两根霓虹灯的光柱,也会在那一刻熄灭。其中一根光柱有几格坏掉了,就每分钟闪47下,而旁边的光柱每分钟闪53下,当自已的眼睛一点点地数着霓虹灯的闪亮时,思念似乎舒缓了,减轻了,捻平了。47+53,就是自已日复一日等着你回来的心情。”
卢希安像是一下子感觉到了陆时那时的寂寞和想念的重量……
“小时是我不好,但最近我真的很忙,等忙完了我们就去旅行放松一下。”
“嗯……”
话一说出口,陆时就想起好几次被卢希安放鸽子,明明约好一起看电影的,可是电影都开场十多分钟了还不见人来,打电话过去只说,“在忙,忘了,下次不会了”就挂掉了,再打过去,便是忙音。
气氛持续发酵,灯光不停闪烁,陆时思绪来到了高潮,读书的时候他努力兼职赚钱,买了一对复古款对戒,他自已的戒指内壁上刻着220,送给卢希安的那枚刻着284。
284和220很简单的两个数字,却有着最美丽的关系。284的因数和是220,而220的因数和是284。这是一对奇妙的数字,就好像一对情侣把自已的心一片片分解并献给心爱的对方,彼此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我的生命里匿隐着你的身影,而你的生命里也藏纳我的灵魂,像极了陆时渴求的感情。
当时,陆时查了很多资料,了解到220和284是发现最早的亲和数,也是最小的亲和数。中世纪曾流行这种成对的护身符,一个刻着220,一个刻着284,用于恋人们祈求爱情的忠贞与永恒,陆时在对戒上刻上这对数也有这重心思在的。
陆时回过头,直勾勾盯着卢希安胸口挂着的复古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