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安时处顺> 第33章

第33章

  面试那日,苗林春理了理西装领带,走入考场,抽到了16号,按照经验,这个号一般是上午最后一个或者下午第一个。但统计来人时,他意外发现有两人缺考,和周围人一沟通,是第三名和第六名没来,一下心里大定。岗位招2个人,第四名的笔试成绩同他差10多分,只要他面试稳定在77分及以上,基本没有被翻盘的。
  分数出来了,未到77分,苗林春心里火急火燎的,第四名若是翻盘,怎么办?在路边的沙县小吃,他点了一份葱油拌面,面条油腻不已,他草草扒了几口,回去的路上,甚至在人行道上闯了红灯。
  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高考是“轻舟已过万重山”,是给十年一个结果,是一群人的狂欢;考研是“将登太行雪满山”,是给自已一个结果,是一个人的奋战;考公是“虽千万人吾往矣”,是给未来一个结果,是一批人的厮杀。
  在厮杀中一次次败下阵来,其实,说不上遗憾,毕竟尽全力了,更多的是委屈。苗林春觉得这个结果委屈了那个满怀希望挑灯做题的自已。
  就在快要抵达家的时候,苗林春的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他掏出手机一看,屏幕上显示着“第四名”的来电。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好奇和期待,他迅速按下接听键。
  两人先是简单地寒暄了几句,然后便直接切入主题——核对彼此的分数。当听到对方报出的面试分数时,苗林春的嘴角微微上扬,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对方的这个分数与自已相比简直相差甚远。不过,他还是非常礼貌地表达了祝贺之情,并鼓励对方不要气馁,未来还有很多机会。
  没过几个小时,又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传到了苗林春的耳中:苗林春得知在自习室认识的陈晓婉真的逆风翻盘,上岸了,拥有了新的身份。
  电话两端的男女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望向窗外,他们惊讶地发现,街道两旁原本含苞待放的花朵此刻已然绽放开来,而且开得如此绚烂夺目、热烈奔放。
  微风拂过,花瓣轻轻摇曳,似乎也在为这两个年轻人送上最美好的祝福。
  两个年轻人的感情也开始慢慢升温。
  体检的时候还出现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当时显示尿酸过高,陈晓婉安慰了苗林春的情绪,也让他没有那么紧张了。后来,复检的时候就通过了,等着入职。
  “这个世界上,或许真存在不管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的梦想。但如果一百倍的努力,能够换取以一个呼吸的距离欣赏它……那么,我就会去做。”这是苗林春在备考路上一直用来激励自已撑下去的话。
  多年后,某个深夜,陆时与室友们在群组里面闲聊着。话题不知不觉间就转到了毕业季那段时光,大家当初满满的冲劲仿佛还历历在目。
  就在这时,陆时想起了读研期间参加的一次专业交流会。会上,师生们都积极分享着自已的想法:
  “人生的路有很多种,大家在毕业之前有很多的选择,我建议大家都去试一试,而不是被逼着去卷一卷。如果大家认定只有考公、考研考博、考编才是人生最体面的选择的话,那么这就是教育的一种溃败。”
  “我以前不想去社交,不知道怎么和人相处,觉得学术可以自已弄。或许考研是显性困境,社交困境这种更值得关注的问题则被湮没了。”
  “我沉默,想辩解,想说关于我的未来和以后,想告诉大家我的热爱、追求、年轻,我就是有着不安分的、想去探索的心,想去创业开店。”
  ……
  而卢希安头脑里回忆起的是刚实习那会的狼狈与坚持。
  实习第一天上班,穿了一件略显成熟的衬衣,却被通知到项目场地报到,团队成员集中在简陋的会议室工作。
  除了穿着正式外,他感觉,每个人脸上都写着焦虑和疲惫。
  会议室里,文件堆积如山,空气中也弥漫着复印机的墨粉味。卢希安坐在自已的位置上,试图融入这个充满挑战的环境。
  没有经验的实习生进入投行只能先从“小黑工”做起。所谓“小黑工”,就是没有工资,不走正规招聘流程的实习生。由于大多数“小黑工”都是由公司员工直接招聘,它的门槛相对较低,许多大一大二想进投行的学生都能尝试。
  相对于“不太正式”的“小黑工”,卢希安通过了正式渠道的面试,能拿到最多3000元的月薪,算是“日常实习生” ,可以跟着团队进入项目地工作,接触到核心业务。
  大部分实习生还是会安排在财务这块,因为审计、财务这块的工作量是最大的。但会比审计宏观,不会盯着那些报表的科目或者很细节的内容,会更关注整个收入的大风险或者收入大变动。
  虽然投行员工一直顶着高薪的光环,但对于实习生卢希安来说,则过着相对拮据的生活。
  有次出差已经是晚上10点,起飞前客户突然需要卢希安负责的一份文件,并且要在12点前提交上去,连请人帮忙的时间都没给他留。在飞机上啥也做不了,卢希安只能在脑子里疯狂路演思路,手心不断冒汗。落地时,留给他的时间不足1小时,他只能在人来人往的航站楼里,就近找个角落里蹲着,争分夺秒地工作。
  在出租车、高铁上工作是家常便饭,甚至在饭桌上掏出电脑,就着工作下饭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除了繁忙的工作本身,还要说服自已适应其他的一些事情。
  比如,有次两个部门一起点外卖,现场有十几个正式员工和三个实习生,点了满满两大桌菜,席上大家你来我往,一派和谐。可结束时,正式员工仿佛约好了一般,集体扭头就走,只余遍地狼藉和三个凌乱的实习生。那一瞬间,卢希安心中充斥着被当“保姆”用的羞辱感。
  在这种环境下工作,真的很考验精神承受能力,支撑卢希安卷生卷死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可预见的高回报,以及心中那股执念:他不要做那只四处逃窜的灶马蟋,而要成为高空的雄鹰。
  其实,实习期也有遇到过不错的人。
  vp正在会议上侃侃而谈,结果卢希安突然发现自已检查了n遍才发给vp的ppt上页码没有更新,是乱序的,很明显的低级错误。
  当时卢希安脸立刻红透,完全不记得是如何结束会议的。回到工位上,满脑子是羞愧。
  “……这么简单基础的事情,我怎么就漏看了呢,我真的太傻了。”给陆时发这条消息时,卢希安手都恐慌抖了三抖。
  但实际上,在会议室上vp已经发现了问题,但对此并没有深究。后来vp平和地告诉他:“初入职场不可避免会犯错。要向前看,学习如何解决问题规避再犯错,专注于即将到来的任务。以后多使用工具检查。不管是什么工作,客户都只会根据你上交的东西评价你。你只是个实习生,如果这没有妨碍到工作,那么你做得很好。如果这妨碍了工作,那么我就会和你谈谈,表明我欣赏他的积极性和干劲,但是作为实习生就需要在这两者之前保持良好的平衡。明确期望并在未达标时进行沟通是你的工作。”
  这一点,戳中了实习生卢希安的心声。多年后,他成为领导,也是如此告诫实习生们的。
  实习期间某个凌晨,怕吵醒陆时,卢希安偷偷起床,动作很轻,幅度很小,来到书桌旁,写下了一段语无伦次的文字:关于我们的努力,可能的未来以及存在的价值,我们从无意义,我们不可能毫无意义……
  第二天卢希安早早去上班了,陆时在书桌上那张写了几行字的稿纸空白处回应着:
  山高不?高。人生有些大山,始终无法攀越,遇到的许多困难都如一座座高山。海深不?深。深到鱼虾混杂,暗流涌动,你我只是一只小鱼,大海无边,人生无常,会遇见比我们庞大很多倍的鲸,遇见差点就把自已吞噬的浪。
  但是,你若决定灿烂,山无遮,海无拦。
  你,我,我们都不可能毫无意义……
  第14章
  时间再次回到现在。
  如果在校园时代的风光,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长大后,则需要在各种说不清原因的行为里作出抉择。
  即将三十岁的陆时也许追求的也只不过是排除掉一个错误答案
  就业环境极度紧张,比陆时想的更糟糕。
  理想固然值得歌颂,但现实也应该得到尊重。
  进了个求职群,29岁的陆时想看看群里有没有合适的工作机会。群里有蛮多人交流,发布一些招聘信息,互帮互助,偶尔也会水个群,吐槽一番。
  群友@寒潭说:“7月1号的时候,那天是我28岁生日,突然发现自已一事无成。没有女朋友,没有房子,也没有一份好的工作。都说三十而立,如果按这个世界标准鉴定,我的确很无能。”
  群友@伊万说:“上次想跳槽的时候。找了好几家公司,发现他们的要求都是30岁以下。”
  群友@洋阳说:“上次半夜刷淘宝的时候。我在一个小城市,拿着死工资,商场的一件连衣裙恨不得抵我半个月工资。想辞职去大城市,但我已经快30了,真是没有北漂的勇气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