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卢希安这才知道老板是要扣押他,不用说,是为了堵他的嘴。卢希安也不是吃素的,年少的遭遇让他练就了一身功夫,用来保护自已,一顿激烈打斗之后杀出重围。
卢希安的领导知道后,立即带了几个同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美创公司找老板交涉。当然,他们也绝不再和这个公司进行任何合作了。
卢希安这段刚入行时的真实工作经历可能和大家平时听到的投行故事相去甚远,但在折射着投行人生的某一个切面。
那段日子卢希安会通宵窝在办公室做材料,搬砖的同时深感自已的搞材料的能力还不如打印员;会去到很偏远的小镇出差,长途路上还要赶制ppt,辗转奔波之后只能下脏乱的苍蝇馆子,忙活了一趟但空手而归……
虽然不是想象中的fancy生活,但卢希安觉得投行依然是那个想追求挑战性和成就感的自已的最理想舞台。
同样选择挑战高压快节奏的投行生活的徐姚,28岁时在投行度过了最忙碌的一年,也就是在那年卢希安升为了managing director。
由于工作紧张,徐姚得了胃病,这种生理上的不适持续一年多了,
闹钟响,徐姚“砰”地从床上弹坐起来 ,极不清醒但是飞速整理好自已,抓上包开始哼哧哼哧朝车站狂奔。一路上听见自已高跟儿鞋敲击地面一连串干脆尖利的声音,心里默默跟旁边小区熟睡的人们说声对不起。凌晨4点半,除了路灯和冷风,鬼都没有。
然而,徐姚她的一天开始了。
5点到达公司打开电脑 ,几乎每隔一两个小时就有要递交的报告,精神自动调到高度紧绷的状态。脑子里时钟滴答滴答,手上键盘噼噼啪啪,她开始抱怨为什么只有两个电脑屏幕而不是四个,然后自言自语着:“早餐算了吧。”
马不停蹄7个小时后,看着周围的同事开始陆陆续续往外走,徐姚忽然觉得胃里空虚得胸口发慌,于是5分钟冲下楼,买个三明治7分钟重新回到工作台,3分钟吃完,然后重新恢复发条状态一直到晚上天黑下班。
这样的工作情形,项目期无一天例外,
最近刚结束一个大项目。徐姚终于有时间去医院做胃镜检查,结果吓了一跳:胆汁反流性胃炎,胃部有渗血点,且胃部糜烂。
她休息了半个月之后,犹豫着是否辞职。
脑袋里两个小人打架的厉害,一个说,她应该继续在这上班,穿香奈尔背普拉达,手机电脑都是苹果顶配,周末去米其林几星餐厅吃饭,出入可以坐英航或者国泰的公务舱,而不是为了省钱买在中东某机场中转的红眼航班。高薪是为了让她更卖命,高档化妆品和包包,是为了让她熬夜不至于太衰老。同时物欲也是激起她干活的动力,安抚被物质和金钱吞噬的内心。这大概多多少少有点“用薪为您服务”那意思。
但另一个声音在提醒她,这真的是她想要的生活吗?高薪和光鲜都是幻觉,出入头等舱,经手上亿项目,和各行业老总谈笑风生,也不代表你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抛开这些光环,说到底,只是个高级苦力,二道贩子而已。
那天公司楼下的餐厅生意特别好,徐姚跟某一桌金融女精英坐的比较近,不小心偷听了很多八卦信息,虽然到最后也不知道她们来自哪家公司,姓甚名谁。
但她知道了,她们那里的stella出差时和副总酒店聊剧本了,但副总并没有兑现承诺,给她那个大客户的资源,而是送了一个gucci包做了补偿,知道了艾米和安迪和大boss都有一腿,她们俩暗地里较劲了很久,还因此大吵过,知道了每年招实习生时,遇到漂亮的女学生,高管们会私下划分资源,这个归你,那个归我……
也突然间,徐对投行的工作再也没有了向往,就在那个下午,在那个金融女们叽叽喳喳的下午。
之后,徐姚毅然离开了投行。辞职的时候,很多同事都不理解徐姚的激流勇退,而她却已经是思考了很久。
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又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只要可以想通生活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留恋物质的得失,就没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人生就是那么奇怪,徐姚在离开投行的时候流眼泪了,并且在几年后的今天,她意识到自已其实还是喜欢投行的工作方式,或者是喜欢这种光环与虚荣,于是又开始从事投行性质的工作。
毕业那会真的是徐姚最为迷茫的时候。投资课上老师讲得案例有多高大上,毕业面临的现实就有多惨淡。
那时候对女生来说,银行最为稳定对口,但是银行的工作却极为重复枯燥,银行柜员她实习的时候都接触过。每天机械化地处理任务,做系统性的输入工作真的是心目中想要挥斥方遒的自已想要的吗?她是最为“安稳”的金融女,但她相信没人会觉得高大上,其实不少人还是通过内推或者经过重重考试才进入了银行体系,但拉储户、朋友圈卖银行纪念币、收藏金条啥的好像是常态。
后来,来了这家公司实习,投行业务忙起来真的很忙,做项目时半夜也会修改ppt,但即便这样忙上几个月,最后很可能也是终止上市,白忙一场。
那个时候徐姚就明白了,很多所谓的金融女很多都是一种社交媒体上的人设罢了。真正厉害的人物几乎不会在社交软件上随意“抛头露面”,人家大多做的都是对公业务,甚至是独立在管理基金。而一些直面消费者、在平台上努力打造自已金融女人设的人可能只是想要变现的短视频或直播博主,她们的真实学历和见识良莠不齐,文案可能都是别人写的,但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漂亮。
每一行都没有自带的光环,如果你看见了光环,那么一定是别人通过不为人知的努力获得的。
徐姚有时也会羡慕拥有一技之长的其他专业的同学,金融因为真正核心岗位人数很少,所以很卷。考研算是最高的分数;考专硕、考cfa算是学费、考试费最高;向往的投行面试者都是北大清华或者常春藤院校,所以,有压力是一定的。
但是,徐姚也不后悔选择金融,因为相对于其他专业,金融的视角是整体和包容的,与其说学到了一门技术,不如说是学到了看问题的眼界和视角,
在许多人看来,徐姚一定是脑子坏掉了,才会这般反复。但,卢希安却很明白这位同学兼同事的选择。
实际上,大部分投行人的生活并非人们所想象。很多能在投行坚持下来的人,都有他们保持生活质量的秘诀。
“当我前行时,我总是至少会踩到一个人的脚趾。一只800磅的大猩猩会坐在哪里答案是:坐在它想坐的地方。这一故事很好地总结了投资银行的生活。每个新来者都是那只800磅重的大猩猩的对手,你必须打出一片天。没有人有时间关心你,没有人在乎你是谁。你进来是占用了公司预算的,你必须为他们赚回这些钱,否则就滚蛋。”这是当年卢希安的直接上级在他们这批新人入职时告诫他们的话,而精品投行也确实需要这种生存方式。
忽然,陆时的口袋动了一下,是外婆的电话:“小时,你们到哪了,这雨还挺大,小心点……”
手机屏幕上滴落的水珠模糊了霓虹,四周水腥气弥漫,
虽然今天的遭遇确实很不好,但在此时,陆时心里却是暖暖的,因为总有一个人默默牵挂着自已,那就是外婆。
卢希安把车子锁住,叫了拖车公司。随后俩人加快了脚步,没多久就到了小卖部,站在门口,抖落身上的雨水,凉意侵蚀着。
外婆看到他们,微笑着说:“孩子们,快进来,别着凉了。”
俩人进了屋内,小卖部里面很温暖,四处洋溢着香甜的饼干味道。
汪曾祺先生曾说“生活,就是努力和喜欢的一切在一起,无论是一朵花的绽放,还是一杯茶的清香,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好。”
陆时瞅着这小旧屋里,他最喜爱的、生活中最不可缺少的的美好不就都在这里吗?
不管是老街区街角的小卖部,还是金融街高楼耸立的cbd,无论在哪,无论哪种生活,都有努力生活着的人,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自已的。
此刻,陆时就觉得这不起眼的小卖部在当下就是最适合他的,屋里的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美好。
进了里屋,外婆打量俩人好一会儿,又凑近了上手检查了一番,确认完俩人都真的没什么大碍,就是淋了点雨。
外婆将手在红围裙上擦了擦,然后柔声开口大道:“来吧,我熬生姜茶给你们喝。”
俩人随着外婆来到厨房。她冲过手,拿起了垫板,在篮子里挑了一个生姜,用清水洗净放在垫板上,右手紧握厨刀,“嗒——嗒——嗒——嗒……”
第16章
“看着电视新闻屏幕里那熊熊大火,都担心死我了,担心死了,担心死了……你们自个儿也吓到了吧?”
“外婆,我们都没事啦,你刚刚也都里里外外检查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