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陆时还体验过炎炎烈土下挑粪浇菜地,尽管吴忠华捏着鼻子,但粪桶传来的恶臭味,还是让他忍不住呕吐起来。
与山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里,陆时明白这些孩童拥有的是真正的童年,与大自然真正亲密互动的童年,身上带着很多原生的东西,有春天的桃花,夏天的知了,秋天的烤地瓜、冬天的冰柱子……
陆时也切身与过淳朴的乡里乡亲打过交道,也见过为一个鸡蛋大骂出口的妯娌,还有满腔热血的校长……
但大山里的人,很多人都会幻想着山外面的大都市的模样,哪怕是田里耕作的老人闲暇时也会好奇夜色下的大都市是否真如电视剧里那般灯火璀璨。
这条私信让陆时想了好多。
陆时想起了支教时那个沉迷小说的女生,她今年入读了南京一所大学的中文系,前几天给陆时发来了消息:“好多同学对我的印象就是学习特别努力,真相其实是我不知道如何品尝大学生活,只会学习,常常在教学楼、图书馆转悠,至于体育馆、游泳馆、看电影的大礼堂……这些离我原来的人生太遥远,一直望而生却,不敢轻易进入。”
陆时也想起了大四毕业季那会,室友苗林春是乡下小地方出来的,他说过这样一句话,“毕业找工作,准确的说就是机会主义,因为那些虚无缥缈的梦想,抵不过必须赶紧工作帮家里还债,让年迈的父母早一天停下忙碌,我的世界就是如此真实又具体。所以我的就业没有目标,没有手段,更没有规划工作之后。”后来苗林春选择了家里所有人都认为对的决定,永远的铁饭碗,考公进入体制内。
陆时还想起了他的铁粉,齐恒,同样是小地方走出来的,他曾向陆时吐槽:“就算工作这么多年了,我也完全不会所谓的向上社交,天然看到老板就想逃。在我的字典里,把自已的工作做好就是对于那些赏识自已的老板最好的报答。有人指点我说你情商太低了,可情商这玩意从来没有人教过,完全不会。”那会他还干着正经的朝九晚五的工作。
……
陆时想着大山里的孩子早点看到外面不一样的世界,会不会更好些?多年后的一个瞬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突然意识到了某种东西,并不是教育的闭环和滞后性,而是教育在年少时给其留下的骨,在这一刻被自已的血与肉填充丰满。这次出行会不会让这群孩子生长出更坚硬的骨骼?
陆时正想得出神,感觉背上猛然被重重拍了一下。
一回头,卢希安朝他扑过来,说道:“眉头紧锁的,想什么呢?账号目前看来不是做得还行吗?”
“你看。”陆时把手机递给卢希安,示意让他看网友刚刚发来的求助信息。
卢希安把这则信息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说道:“这事你自已拿主意吧,不然某人又得说我自私了,不过还是谨慎点好。”
“你这人,咋这么爱记仇。”陆时的语气里带着些许撒娇的意味。
卢希安扬了下眉,调侃道:“不是吗?”
陆时说不过他,迅速地撤退,说道:“我还忙一会,你早点休息吧。”
卢希安忍不住笑了一下,接着去睡觉了。
陆时加了给他发私信的那位支教老师的微信,点开支教老师的朋友圈,认认真真地查看每一条内容,试图去解读,就像做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那般认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看完你朋友圈,了解还是比较深,无论是你的精神还是孩子们纯洁的眼神都很令我触动。和你说实话吧,早些年,我也在贵州毕节的金沙县那块支教过一阵子,孩子们很可爱。答应过孩子们的事,一定要做到。我打算个人全资赞助,不需要孩子们穿印有什么图文的衣服之类的,你们自已想穿什么就穿什么。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给我个合理的银行账号吧。”
“时哥,我替孩子们感谢您。应该是打到县教育局,有正规发票的。我马上给局长打电话,稍等。”
“好,听你的。”
隔天,支教老师给陆时发来一段视频。
支教老师把学生们叫到一个小办公室里,学生开门进来那会,夜的寒气袭来,学生们打了一个冷噤,望着老师头顶的电灯泡,仿佛渴望灯泡的颜色惨淡的红丝可以稍微暖不暖他们的心。
支教老师张嘴就呼出一层白气,对学生们说:“下面,我宣布一件事情,非常重要,关系到你们每个人,认真听好,由于某种原因,我就不能继续带你们在这里训练了,因为那时候,我们十个人都在北京呢。”
“在北京”这几个字一出口,师生就激动得抱成一团,喜极而泣。
视频里的内容大概就是这样的。
陆时想着让学生们的这趟研学之旅自然一点,遇到的人和事都是自然而然遇见与发生的,所以就没有参与其中。
整个研学途中,支教老师时不时地会给陆时发来一些视频或者文字,算是报备实时状况吧,毕竟陆时是出资方。
陆时一直认为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让学生先认识世界、认识自已,然后再耐心无声地陪学生去找寻爱与信仰的过程。它并不是让学生一定要活成什么样,而是可以活在任何样子里。
在陆时看来,这位支教老师比他自已优秀伟大许多,对得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而且对教育这份事业也更纯粹,至少在差不多的年纪,长年呆在贵州毕节,陆时知道自已是做不到的,因为那时的他在大山外有牵挂与眷恋。
想到牵挂与眷恋,陆时回头看了看正在沙发上回工作邮件的卢希安,说道:“泡脚养生时间到了。”
最近,俩人都迷上了药草泡脚养生,不可思议。
泡完脚,卢希安去把泡脚桶里的水往马桶里倒。好死不死的是,他忘了,药包还在里头,马桶一下子给堵了。
陆时被气笑了:“……你说说你能干点儿啥。”
大半夜的,俩人折腾了一个多小时,用了各种方法,没辙。
只能第二天,叫了物业过来,把马桶拆了通下水道。
物业通好后,给卢希安拍了个视频,他转给了陆时。
陆时秒回:“这就是我的年度感动视频。”
陆时记起前几天粉丝朋友向陆时介绍了一家早餐老店“老二粥粉面”,在叠南路那边,推荐语其中一部分是这样的:“牛肉肠粉做招牌,肠粉皮薄绵密,包裹着片片新鲜牛肉片,吃起来感觉柔韧十足又滑溜;和着店家配制的酱油感觉好鲜,不咸微甜,不滞腻。”
想起后天卢希安休息,陆时给他发了句:“既然,麻烦事已经解决了,给你个奖励,后天请你搓一顿好的。”
陆时拉着卢希安早早地来到店铺附近。这家城中村早餐店的门面平淡无奇,是老板自家建的房子首层店铺。
可他们等了许久,店铺都没开门,周边街坊告诉他们店家临时有事,今天应该是不营业了。
“回家吧。”陆时说。
“看来,老天还是更想要你做给我吃。”卢希安故意把老天二字咬重了些。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打道回府。
途中,他们在马路边他看到一个小伙,身子单薄,脚踩着小山堆似的瓶子堆里的瓶子,一个接着一个地踩瘪,扔进旁边的大麻袋里。
俩人走过去,陆时先开口问道:“你捡了这么多瓶子啊。”
“对啊。”小伙答道。
“你这么早来啊。”
“对啊,不捡没有饭吃。”
“需要帮忙吗?”
“不用。”
“我看你很熟练哦。”
“哼,天天捡的。我26了,15岁就开始流浪了。”
“你出来流浪,家里人知不知道?”
“不知道。我又不联系他,我手机没卡,也没身份证,手机平时就用来蹭人家wi-fi玩玩游戏。”
一开始没加入对话的卢希安对小伙的回答很是惊讶,忍不住开口问:“你不想回家吗?你住哪里?”
“不想回家,回家能干什么。都是睡的,睡路边,冷的话,看到别人把衣服丢在垃圾桶就捡着穿。”
陆时问:“这些,你今天就拿去卖吗?可以卖多少钱?”
“对啊,不卖没钱吃饭。应该卖到40元钱吧,从零点捡到凌晨三点。”
“哦。”
“卖了就吃饭,吃完就去挂壁房。”
“什么叫挂壁房?”
“挂壁房就是住的地方,就10元钱的挂壁房,住在顶楼,只有一张床,墙后面是厕所,没有门。”
“你没有租房住吗?”
“没钱。”
“那吃饭,你怎么解决?。”
“一天买一包小快乐,三个馒头就饱了。吃饱了就坐在路边看美女,这就是大快乐。”
“小快乐是什么?”卢希安满脸疑惑。
“就这个。”小伙从兜里掏出一包半瘪的烟,
“都这样了,你还抽11元一包的烟呀。”卢希安的话语里带着些许的惊叹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