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第118节

三线厂的能干后妈[七零] 第118节

  “怎么样?”
  “可以修,不过得用机床打磨几个关键零件换上。”施向明说。
  “赵老板,事情真相你也听见了。”施向明回头,表情凝重:“张二牛蓄意毁坏他人财务你该去公安局报案还是得去。”
  赵老板连连点头,晓得施向明话里有话,连连保证:“我一会儿就把人送到县城公安局去。”
  施向明这才点头:“你把所有的机器拉到安怀市,我可以帮你重新做一套更高效而且省电的主轴。”
  “谢谢,谢谢!”赵老板大喜,忙问:“您说个地址我明天就找车拉去。”
  “安怀市设计院,找施向明总工程师就行。”
  “设计院!”
  国家单位的总工程师,给他修缝纫机……赵老板光是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两腿发软。
  不过眼下其他人都没机会给赵老板表达感谢,又开着车连夜赶回安怀市。
  事情立即上报到光华街公安局,局里高度重视这个情况,加上老肖退伍军人的身份,立即决定派出两名公安前往禄南县。
  作为被拐孩子家长肯定要一同前往,但胡文丽因气急攻心晕倒在公安局,送往医院一检查竟然已经怀孕两个多月,根本不能长途奔波。
  看胡文丽急得直掉眼泪,王念和张红燕商量之后决定代替她前往禄南县接孩子。
  肖康平有伤在身,男同志们粗心,肯定需要有女同志在回程路上看顾着些。
  王念这一趟走得匆忙,第二天孩子们还没醒就已经坐上了前往禄南的火车。
  一天的硬座到达禄南,再借调县城公安局的老式吉普车开到定台村。
  如今已经取消大锅饭制度,大队也改回了原本村子的名字。
  而定台村在大山深处,根本没有通路,车子开到山脚下就没法再往上开。
  爬山途中几人巧遇个背着药箱子进村的郎中,王念随口问起其目的地,听到答案后心里立刻一动。
  “大夫是去定台村哪家瞧病,我们这也是去定台村走亲戚呢。”王念笑得善意。
  老郎中气喘吁吁地回:“张老大家,听说他家那个上门女婿摔着了腿,让我上门去瞧瞧。”
  王念给老肖打眼色,对方立刻跟着接话。
  “张老大家我也熟,她家大闺女脑袋本来就不好,怎么现在女婿腿又断了。”
  张二牛曾提到过,张老大之所以买上门女婿,是因为大闺女是个傻的,根本没人愿意娶。
  “就是苦了那孩子。”老郎中叹气:“摊上张老大一家子,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我听说那孩子可不是自愿来定台村的。”
  “不自愿又能怎么办,定台村有真家伙……”老郎中比划了个手枪的手势,满面心有余悸:“前年和别村的人抢水源,连大炮都能用上,你说谁敢带走那可怜的娃娃。”
  几人神色均是一凛停下步子,意识到他们冒险进村不是明智之举。
  老郎中也跟着停下来,似笑非笑地看着几人打眉眼官司。
  “你们是那孩子的家人吧?”
  “……”
  “别担心,我不会告状。”老郎中捋了白胡须,笑得慈祥:“要不是我一把老骨头没法救那孩子出来,我早把人送走了。”
  “老大夫您说……我们该怎么办?”王念直接问。
  战争年代遗留下来许多枪支弹药都被老百姓们收在了家里,红星大队的祠堂里都有不少子弹和枪。
  定台村要是团结,别说是他们几人,再来七八个训练有素的公安都不一定能把人抢走。
  老大夫刚才就是故意提醒他们。
  “明着肯定不行,只能偷!”老郎中笑盈盈地说出个令人措手不及的法子:“而且只能女同志去偷,你们男同志要在外边接应。”
  “您的意思是?”
  “来,听老夫跟你们好好说道说道……”
  几人都赶忙凑了过去,听老郎中细细说起方法来。
  定台村大部分都是一个姓,不仅团结而且相当排外,大锅饭时期还发生过村干部想把村里人分编到几个生产队而发生打架的事。
  进村的陌生男人都被监视,只有女性才会让他们放松警惕。
  “所以偷孩子走这事,只能女同志来干!”老郎中最后总结。
  眼下女性就两个,张红燕听到村里人有枪就已经被吓得瑟瑟发抖,进村百分之百露馅。
  那接下来也就……只有王念了。
  “我去。”王念沉声道。
  第62章 惊险的一天
  进村几乎没有一条平坦的力,到处都坑坑洼洼的似乎是专门被人挖过一样。
  大家伙也没完全相信老郎中所说的话,商议之后决定由两名公安带张红燕一起返回县城调派支援以防万一。
  孟成和老肖就在村口埋伏,要是情况不对立刻进村救人。
  因为山路崎岖又住得远,老郎中看完病之后一般会在主人家休息一晚,等二天才返回家中。
  所以拯救肖康平的时间只能定在晚上,而且最好不要惊动定安村人。
  双方t直接对峙,那是下下策。
  商议完成后,王念把两条辫子拆开挽起来,随便抓了两把泥土拍打在身上和裤子,最后老郎中还给了个药囊挂在裤腰上。
  加上略显呆滞的眼神,活脱脱一个农村小媳妇儿形象。
  “一会儿我就说你是我儿媳,家里有……”老郎中看了眼王念,点头:“你就说家里已经两个娃了。”
  “好。”王念接过药箱挂在身上,扶住老郎中:“我们走吧。”
  “见势不对就赶忙往村口跑。”
  进村前,孟成两人又不放心地交代了遍。
  村子依山而建,村口数座排楼沿着路而建,老郎中说这些都是几十年前村里所建的贞节牌坊。
  数座牌坊歌颂着某某女性为夫守洁的光荣事迹,其实只是强加在女性肩膀上的枷锁而已。
  “定台村的人顽固不化,村里寡妇要是没在贞节牌坊上的……都沉塘了。”老郎中叹。
  这种恶习一直到解放初期都还存在,要不是妇女解放运动,村里女性连识字的机会都没有。
  周边村子也因此不愿意跟定台村通婚,谁想把女儿往火坑里推……
  “村里人只能买媳妇,有人受不了就跑……后来就看得越紧,外村人进村都要被监视。”
  老郎中是村里为数不多的熟人,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都找他来帮着看看。
  话说到这,老郎中咳了几声,背着手不再说了。
  村里很安静,瞧不见孩童嬉戏,看不见人劳作,只有几条狗趴在路两边对着他们一阵狂吠。
  片刻后,村头第一家有人从围墙后探头出来,看到是老郎中眼中的警备才消失。
  “罗大夫今天是来看哪家?”那人问。
  “张老大家的上门女婿。”
  那人目光又落到王念身上:“她是谁?”
  “我家老二的媳妇,今天我身子骨不利索,让她搀着点我。”
  那人这才点点头,缩了回去。
  村里的房屋全是黄泥瓦房,一家人说话附近几家在院里都能听得清楚,难怪老郎中说只能晚上行动。
  “罗郎中来啦!”
  第一家男人刚盘问完两人,住在第三家的张老大家已经听到动静打开了门在门口等着。
  说话的是个老妇人,三角眼第一时间就看向王念,目光很是犀利。
  “妹子膝下有几个娃娃?”
  王念笑得腼腆:“有两个娃,小的那个才五岁。”
  老妇人这才露出丝笑意来:“婶子看人准得很,有没有生过孩子一眼就能看得出,婶子一看你就是才生完孩子没几年。”
  难怪老郎中特意交代王念有孩子的事,应该早已经看出她已经当妈了。
  王念还是腼腆地笑笑。
  “罗大夫快进屋,瞧瞧我大女婿,前些天摔到腿,昨天突然发起了高烧……”
  老妇人絮絮叨叨说着情况,罗大夫示意王念背着药箱子进屋,刚走到西厢房门口就被老妇人拦住了去路。
  “妹子就在外边休息会儿,我大女婿毕竟是个男人!”
  老妇人看着笑眯眯的,实则态度强硬,目光中也是半点笑意都没有。
  王念就像是没看出来似的,腼腆地点点头,把药箱子递给罗郎中:“爹,我在外边等你。”
  “天气冷,你找个背风的地方待着别冻感冒了。”罗郎中进屋。
  “妹子去我两个闺女的房间等,罗大夫一时半会儿应该看不完。”老妇人指指东厢房,自己也跟着钻进了屋。
  “外边冷,嫂子进来吧。”
  忽然,东厢房的窗子被推开,一个长得浓眉大眼的姑娘出声。
  王念便转身进了东厢房。
  屋里有两个姑娘,一个正是刚才看到的,而另一个眼神真呆滞长相怪异的姑娘嘿嘿傻笑着正在啃一个布老虎。
  典型的唐氏综合征长相。
  “嫂子别怕,我姐不打人,她就是脑子不怎么灵光。”
  姑娘正在写字,笑盈盈地请王念坐到了窗边的椅子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