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虽然不许搞封建迷信,要讲唯物主义。
但是老爷子这个级别又躺在病床上,别说屋里没有外人,就是有外人又能说什么。
几个儿女心情沉甸甸的,宽慰了他几句,老爷子又赶人。
把人赶走之后,老爷子让警卫员搀扶他坐起来,他会问:“贺淑珍的事情查清楚之后,他们有没有人去跟唐甜道歉?”
警卫员说不知道。
老爷子让他们立刻去打听。
打听的结果是没有,只有曲峥嵘去过,老爷子就彻底失望了。
他让人拿来纸笔,写起遗嘱。
他以后的遗产,八成归唐甜,两成归曲峥嵘。
他这一生,对不起老姐姐,也对不起曲峥嵘。
为了女儿的幸福,却害了曲峥嵘一辈子。
遗嘱他写了三份,自已留一份,让警卫员给组织交了一份,还写了一封信,把遗嘱放进去,让人寄给了张大娘。
第256章 有办法了
张大娘收到了信,让唐琳给她念。
听完了久久无语。
这老头儿……
不会是时日无多了吧?
她不禁唏嘘,心酸。
她让唐琳代笔,给贺老爷子写回信。
“……这人啊,活好自已的一辈子就行了。”
“儿孙自有儿孙福,他们大了,各有各的想法,不是你能管得了的!”
“老人的话多了,就显得烦人!”
“你也不用觉得对不起谁,不是你做的,你不用愧疚。”
“你已经很好了,天下能有几个当父亲的能和你一样大公无私?”
“我和甜甜都不会怪你,你的遗产我就替甜甜推了……”
“你要好好保护身体啊,你和你的战友们,还有我们广大革命群众不怕艰险,用命和血换来的太平盛世,你得多看几年,看他一点点慢慢变好才划算是不是?
以后去了下面,也好跟老战友们显摆显摆,让他们也知道知道,自已的血没有白流,自已的命没有白丢……”
老太太絮絮叨叨。
把执笔的唐琳说得眼泪汪汪的。
老一辈的人就这么质朴,这个时代的生活和后世比简直差远了,物资也匮乏得很。
但他们,却有着远超后世群众的幸福感。
他们曾经经历过战乱和苦难,对这个重获新生的庞大国家有着最炽烈的感情。
信写完了,张大娘把遗嘱也塞了进去,让唐琳上学的时候把信寄出去。
唐大也一直在门外探头探脑。
唐琳出来的时候他立刻躲一边儿去了,唐琳去念书他又悄悄跟了上去。
“琳琳!”唐大爷追上唐琳。
唐琳停下脚步,谭大爷从兜里掏出两毛钱递给她:“给你买汽水儿喝。”
唐琳严重怀疑这钱老头儿藏的地方不靠谱,就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两步。
“阿爷,我不要!”
“我不能吃独食,您这两毛也不够啊!”
唐大爷僵住了。
多的他也拿不出来啊!
哎……
“爷您想问啥就直说!”她和阿奶都发现阿爷偷听,阿奶就没想搭理他。
老爷子讪讪地问道:“我……我就是想问问老贺头给你奶写信说啥。”
“你说他一个老头子,总给别人的婆娘写信算个啥啊!”
唐琳翻白眼儿。
“阿爷,不然我给您地址,您写信过去骂一顿贺爷爷?”
老爷子怂啊,人家是老首长,他敢骂个屁!
“那啥,你就让阿爷知道知道,阿爷不干啥!”
“那别的老头儿给你阿奶说啥,我可不得知道,万一……万一他想破坏我们的感情然后乘虚而入呢?”
这人老了,耳朵背,趴在门外偷听半天也没听个所以然来。
唐琳也是,也不知道念大声点儿!
这一点,她就不如甜甜!
都是孙女儿,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唐琳:“阿爷,我可不敢跟你说,你想知道就去问阿奶,我可不想被阿奶撵出来。
我爸可不管我们姐弟两个!”
唐大爷心说,我也怕被撵出来啊!
哎!
透风的棉袄。
他就多余追出来问。
哎……
老头儿惆怅!
京市。
唐甜去学校找黎老师,这个点儿是他们下班的点儿。
因着今儿她大虎哥炖了鸡汤,她就给两位老师装了一保温桶,于是就赶着饭点儿来找他们。
“哟,甜甜你今儿来这么早?”黎老师刚出办公室的门,就看见唐甜拿着一个保温桶找来了。
“我大哥炖了鸡汤,我给您和朱老师送来,出门就早了点儿。”
黎老师跟唐甜可不客气,她笑着说:“大虎这孩子看着粗枝大叶的,没想到灶头上的功夫挺好!”
她接过保温桶,唐甜顺势挽住了她的胳膊。
两人一起往食堂走。
得去买馒头回去。
“哎,说农场蔬菜基地出事儿了!
好像是水出了什么问题,把菜全烧死了!”
“真的假的啊?”
“当然是真的,几十万亩地的蔬菜呢!”
“蔬菜公司已经断供两天了!”
“现在正在想办法去别的地方调拨呢,没看食堂今儿都只有咸菜了么。”
“说是后面有一段时间会限量供应。”
“你们说,会不会是敌特出手啊。”
“不能吧,我要是敌特我会搞粮食,搞蔬菜干个屁啊!”
“不吃粮食要饿死,不吃蔬菜又饿不死,大不了多吃几天酱……”
“话也不能这么说,人要是长时间不吃蔬菜容易上火……”
唐甜一听这话,心里顿时有了主意,她正愁怎么给图书馆谋点儿福利呢,这不是机会来了么!
她忙跟几位闲话的老师打听了一下。
黎老师诧异:“你打听这个做什么?”
唐甜笑着说:“这不快国庆了吗,我又刚升职,就想着能不能给图书馆的职工们谋点儿福利。”
“如果京市真的缺蔬菜的话,我就打电话回去问问我们县里有没有多余的蔬菜,能不能凑一车皮,看看京市有没有单位愿意拿物资跟我们置换蔬菜。”
黎老师一听眼睛也跟着亮了:“还得你们年轻人的脑子好使!”
她道:“走,我带你去找后勤主任问问。”
问过后勤主任,确定其他老师议论的都是真事儿。
那几十万亩蔬菜地算是暂时废了,市里已经派了农业专家去解决处理,但要重新恢复生产,少说得年三个月。
但那个时候,又入冬了!
“小同志,你要是能帮我们学校搞一车皮的蔬菜,你说你想要什么物资,我去给你张罗!”
市政府会从附近的城市调拨,但是调拨的量肯定只能维持一个最低标准,他们学校想多分是不可能的。
而且,周边县市都被市里调拨了,其他单位想去薅就薅不到了。
国庆要到了,学校也该给职工老师们发福利。
还有什么福利比紧俏的物资好呢?
他能搞来紧俏物资,就是他的能耐和本事,全校都是要认的!
唐甜没敢把话说死:“我得先打电话回去问问!”
吴主任热情地握着唐甜的手道:“那你赶紧问,不用我办公室的电话?”
“那啥,黎老师,我们出去说话!”
唐甜:“……”
吴主任好会做人啊!
那她就不客气了,她打电话去县大院儿找郑国强。
郑国强就没按时下班过,她这个时候打过去找人一找一个准儿。
唐甜将京市这边儿的情况说明了一下:“我就想着,我们县里有没有蔬菜好资源,若是有,可以发到京市来置换……
铁道上冤枉过我,如果可以置换的话,您可以用这事儿去找铁道上,让他们给我们优惠运费。”
铁道上肯定不能缺蔬菜,他们有运输系统,缺了自已就可以去各地采购。
所以啊,只能找借口让他们优惠运费。
郑国强感动啊!
唐甜这小同志的觉悟真不是一般的高,用自已的私人人情为集体谋福利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的事情了!
又想把她给调到县大院来了!
人才啊!
谁不喜欢呢!
第257章 不是来打秋风的
郑国强立刻让人去通知其他干部先别下班,先开个小会。
得统计县里能拿出多少蔬菜来。
然后研究一下换什么物资回来。
唐甜则给所里打电话,只不过所里没那么忙,领导们都下班了。
不过无所谓,这事儿不着急。
毕竟还得等县里的消息。
她第二天去邮局先给图书馆打了个电话,问馆长的意见,如果馆长愿意给职工谋福利,就以图书馆的名义采购一车皮的蔬菜,发到京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