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师弟四人带一匹白马进入了大雷音寺,这里重重叠叠的建筑高大威严。进入大雄宝殿后,唐三藏却是显得恭敬乖顺,但是整个人的反应却不是那么恭敬,全程没表现出一点师徒之间的情义,更没有对当年叛乱的解释,而是公事公办的用唐朝高僧的身份来求取真经。
  如来立即把东土大唐给贬低了一番,又说自己有真经,如何如何的好,今日传给你们,先安排你们吃顿饭,吃完饭后再传经。
  唐三藏没异议,先去吃了一顿斋饭,随后目不斜视,没对整个雷音寺各种金碧辉煌的建筑多看一眼,就去了藏经阁等着传经。
  阿难迦叶对着唐三藏伸手要“人事”。
  孙悟空是头一次知道在这关键时刻居然还有人勒索,而且就在这大雷音寺的藏经阁里勒索。
  每当孙悟空觉得自己足够见多识广了,现实总是给他一个当头棒喝!
  唐三藏版本的金蝉当然知道会有这一遭,也不想给,就说自己千里迢迢来这里,别说好处了,好衣服都没一件,你们爱传不传。
  他作为如来这么多年的弟子,就知道如来打的是什么主意。
  传经,传谁的经?
  佛门这么多的佛和菩萨,每一位都有自己的代表经书,比如阐述南海菩萨思想的是《妙法莲华经》,每一部经书阐述了一个大能的思想,在人间对应的就是一个教派分支。这么多经书,传谁的思想,振兴谁的教派?
  这好处如来想独享,所以他的态度是让唐三藏他们赶紧走,赶紧拿着经书到人间,只要翻开,显示的是他的思想和言论,别的佛祖和菩萨就是不乐意也没用,传经已经结束了。
  所以阿难迦叶两位佛祖弟子就是这会没收到什么好处也没为难,利索地给了经书,打发他们赶紧走。
  但是灵山居住了那么多佛,这会儿不可能做得天衣无缝。
  燃灯佛祖很快就知道了,得知取经团队已经离开,他心里明白,作为治世至尊,如来也是要脸的,在这些经书没出灵山之前,上面是没字的,为的就是防止东窗事发被人截住闹出来不好看,让阿难迦叶顶锅,说这两人不用心,传错了经,把白纸给了出去。一旦这经书落入人间,被人看到,白纸就变得有字了,别人说再多也没用,神通再大也不能把所有人的记忆给抹去。
  他就对身后的白雄尊者说:“你去赶上唐三藏师徒,让他们知道他们拿走的是无字经。”
  白雄尊者听了立即飞出去,燃灯佛祖冷笑一声:当初传经的时候说好了,这次传经大家好处均沾,你怎么就一个人吃独食了呢!
  这是不对的啊!
  如来很快知道自己的把戏被拆穿,他的脸皮一直厚,也没当回事儿,于是下令,按照正常的流程传经,吩咐准备典礼。
  大雷音寺里面敲响了钟磬,声音传到了金城,金狮听到了,跟在山下树林里乘凉的大夏说:“灵山钟磬响了,这是召唤大家,想来我师兄他们到了。”
  金狮很激动,大夏也很激动,对他说:“这是你师兄最得意的时候,去看看吧。”
  “我也正有此意。”他站起来俯身和大夏说:“我去去就来,你等我几天。”
  大夏笑着点头。
  大夏在金狮走后在吊床上看着树叶,树叶落下的时候,就是行动的时候了。
  她反手把旁边桌子上的陶杯端起来,对着天空举起来,无声地说:“来,干一杯,今日提前饮庆功酒。”
  第187章 事成
  唐三藏在一天之内第二次进入大雄宝殿,此时整个大雄宝殿佛光璀璨,佛、菩萨、罗汉等陈列满堂,所有佛门中的重要人物都在此地。
  开始正式传经,代表着各方支派的各种经书被拆开传授,从而断绝了某个流派独占中土的念头。大家对这个决定没有任何意见,毕竟要兴旺大家一起兴旺,要沉沦大家一起沉沦,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次唐三藏他们到了藏经阁,阿难迦叶再次索要人事,唐三藏爽快地把吃饭的钵盂送出去了,单单一件紫金钵盂是不够的,唐三藏还许诺唐皇会补上金银,这才拿到了经书。
  不说他们回程路上遭遇的坎坷,他们只有三天时间在长安交代取经的事情。唐三藏把沿途见闻说了,并且把通关文牒给李世民看。李世民对取回来多少经书不感兴趣,只对沿路国家感兴趣,在他看来,经书一文不值,之前的是唐三藏这十几年来的经历。
  至于阿难迦叶索要的人事好处,他也不在意,反而从这件事里看出了天庭和佛门的软肋与底气不足。在心里对他舅姥爷当年灭佛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觐见过李世民后,唐三藏想要用剩下的时间把经书给长安的和尚们介绍一下,在他还没开讲的时候,被云彩里一个嘴臭说话难听的金刚立即用大风摄走,金刚带着他们回了灵山。
  笑话,还是那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无论他讲哪一个支派的经书,他先开口介绍的支派必定会在中土占据上风,压根不能给他开口的机会。
  金狮坐在众佛中间看着五人重新上殿,各依次论功行赏。而后如来开始讲经弘法,大家听得如痴如醉。
  在得到了斗战胜佛的职称之后,孙悟空摸了摸头上的紧箍,确实没有了,他此时归心似箭,想要回花果山去,离开家乡很多年,他想要重新回去称王称祖。然而有个问题,就是唐三藏不想居住在灵山,可是他又没有道场。
  说真的,他更想回到大唐。
  孙悟空大可以一走了之,但是毕竟同行十几年,感情也不是说没有就没有了,他心里还是惦记着唐三藏的落脚之处。孙悟空也知道,金蝉和如来的关系没有表面上看得那么好,所以留金蝉在灵山不是好事儿。
  讲经结束,金狮邀请师兄金蝉到一心寺做客,孙悟空也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于是三人来到了金城。
  今天是个好日子,大夏决定在今日成亲。酒楼的人把饭菜送来,一桌赠送了一壶酒。小猫剪了很多喜字贴起来,大福带着老猫他们放鞭炮,太阳帝君也带了贺礼来,人虽然少,但是也显得小院子里喜气洋洋。
  一切从简,太阳帝君做司仪主持了婚礼,大夏和金狮互相拜了之后就成了夫妻,然后一起吃饭。
  把家里的猫狗算上,这些人真的凑不够两桌,大家轮换说了些吉祥话,婚礼就算过去了,剩下的时间就是喝茶闲聊。
  这就说起了金蝉的道场问题。
  孙悟空虽然一路上都在吐槽老和尚矫情,但是这一路上也十分辛苦,彼此相伴了十几年,也是一段了不得的过往,因此就邀请唐三藏去花果山居住。
  孙悟空说:“花果山有七十二洞,师父你随便找地方住,就是想住水帘洞也行。”
  但是金蝉不愿意,他和孙悟空也不是没分歧,现在住着没什么,日后有分歧了怎么办?
  因此他谢绝了孙悟空的好意想要回东土大唐。太阳帝君就说:“东土不是你想回去就能回去的。”
  东土大唐不是一般地方,那片肥沃的平原是大河从西方一路奔驰向东把沿途昆仑山不周山的泥土冲击到海里形成的肥沃平原,这块后天形成的大地是气运最足的福地,是所有人梦想中的乐土,是天下最兴旺发达的地方。
  多少神仙都想挤到中土去都没能成功,金蝉要是不想费点力气是进不去的然而眼下的时局波谲云诡,真不是个适合进入中原的好时候。
  金狮就说:“何必去东土,金城西边有一座大山,那里就是适合修炼,不如您就去那里吧,咱们距离也近。”
  金蝉低头思考了一下,没立即答应。
  怕他不去,金狮就说:“那地方一直没人,住着也清静。咱们距离近,回头能经常见面。”随后又说了好多话,最终金蝉答应了下来就在金城西边的山里住下,把那里当道场。
  剩下的几天时间大夏和金狮都很忙。
  金狮帮师兄收拾道场,大夏先是送苏方去投胎,带着大福送孙悟空回花果山,又把大福安置在了灵台方寸山。
  特别是在灵台方寸山,大夏忙前忙后,给大福规整了房间,还把里里外外给收拾了一下,重要的是她还把山前山后能吃的能用的都检查了一遍。
  大福感动的同时也很纳闷:“师姐,您以前也不是这样操心的性子啊,你这是怎么了?”很反常啊!
  大夏说:“日后我是大师姐,你们都是弟弟,我当然要照顾你们。放心,天庭的人不敢到师父的道场来抓你的,你在这里住着没事儿的,但是不要乱跑,跑出这灵台方寸山就要出事儿。”
  “我知道,我很乖,你不用担心。”
  大夏叹口气,跟大福说:“师父这么多弟子,最后只能享到你的孝敬。”说完叹口气,满脸的唏嘘。
  “师姐,你到底怎么了?怎么这口气像是在安排后事?”
  “呸呸呸,你才安排后事呢,会不会说话。”
  两人打打闹闹过了一天,像是小时候那样在山里各种蹦跶,爬高上低,看到个树叶都要啃一口尝尝味道。最终大夏告别了大福,对着师父闭关的地方磕头后从山里出来,回到了金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