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怎么你区区一个还不是神仙的道姑,竟然敢这么欺负人?!
  怀揣着对儿子深切的心疼,和对那素昧谋面的道姑的恼怒,钱家大娘一面让钱老汉护住了自家可怜的孩子,该喂饼喂饼、该喂水喂水,一面则是自己大步流星向村子里走去。
  金红色的朝霞落在钱家大娘的肩上,钱六望着自家亲娘那英雄般的背影,绝望了大半宿的脸上,终于舒展出了一丝幸福的希冀。
  娘诶,你老儿子今后的幸福生活,就靠你争取了啊!
  而肩负着“保护可怜小儿子”这一伟大使命的钱家大娘,可谓是大娘讨伐未半而中道崩殂……
  饶有怒气地狠狠灌下一大口水,她“咚”得将村长家的石觥磕在木桌上,怒气冲冲道:“她们仗着会一点妖法,就这么欺负人!”
  “村长媳妇,你赶紧去地里叫他回来,这事儿他当村长的必须管!”
  一锤定音后,钱家大娘就揣起手坐在村长家温暖的屋子里,坦然等待着比自己稍小几岁的村长媳妇去跑前跑后。
  村长媳妇:“……”
  深深吸了一口气,她停下推动纺轮的手,转头礼貌而坚决地婉拒了钱家大娘的要求:“这可不好吧?”
  “神仙把你家老六变得勤劳,可见是心疼你们夫妻俩年纪这么大了还要自己耕田。这不是好事吗?我们要是横加阻拦,才是误了你们家老六的机缘呢。”
  其他聚在村长家身边一起纺布的村中媳妇们也齐齐附和道:“可不是!这真是桩大好事呀!”
  “你该珍惜神仙的法术,赶紧让你家老六多做点活!不然要是哪天他又变回了以前的样子,累的不还是你和你相公?”
  更有甚者,跟没瞧见钱家大娘越来越挂不住的脸色一般,还兴高采烈地讨论起来了:“还想把好事往外推,哪有你这么傻的?这要是我家孩子能碰上这种好事,那我不得高兴坏了!”
  “可不是!这种好事咋没让我遇上呢?她家老六又懒又馋的还不孝顺,还不如把这好事让给我儿!”
  “够了!”没得到预料之中的反应,钱家大娘没好气地挥开凑在身边的女人们,拔腿就往外走,“累的不是你们家孩子,你们当然不着急了,一个个还在这里瞎掰扯!”
  哼,都是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要不是着急救孩子,她非得挠花了她们的脸不可!
  她就不信了,这么大一个村子,就没人愿意和她一起去找那俩道姑的麻烦!
  而在她身后,眼瞅着钱家大娘气呼呼离开的背影,村妇们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或鄙夷或唏嘘或幸灾乐祸的表情。
  “好心好意给她出主意,还倒打一耙……活该她儿子被神仙罚!”
  “当我们傻吗?真跟她去了,那不就是上赶着得罪人家神仙?到时候她儿子没救出来,再把我们给搭进去!”
  “就她这么拎不清,一味宠溺她家那个懒汉儿子,迟早要吃亏!”
  “嗨,管她吃不吃亏呢,吃亏了最好!就她家那个懒汉老六,她还好意思拉着村里小姑娘要给自己选儿媳妇……早点吃亏了,也省得村里姑娘们成天提心吊胆的,碰见他们家人都得赶紧逃!”
  “可不是!”
  伴着钱家这新闹出来的笑话,这一日,聚在村长家里一同纺织的妇人们,可是有了调剂生活的佐料。而托她们的福,仅仅是中午给自家下田汉子送饭的工夫,这新出炉的佐料就迅速在村头村尾传播开了。更有那爱看热闹的乐子人,拿着饼就跑到钱家田地旁,就这钱六汗如雨下辛勤耕耘的珍稀景象,津津有味地吃起了午饭。
  而无论是被钱六调戏过的村中女子,还是被他偷鸡摸狗招惹过的村中男子,在听到钱家大娘的打算后,就都笃定道:“咱们村子,肯定没人愿意和他们家一起去找山上神仙的麻烦!”
  可偏偏,还真有那么一户人家,一听这事,就立即响应了钱家大娘的号召。
  作者有话要说:
  钱家大娘:我儿子好惨!
  第120章
  这积极响应钱家大娘号召的,倒不是她的什么亲朋好友,更不是什么义薄云天的大善人。之所以她一说就应了,实在是无可奈何,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这家人,正是孙三的家人。
  钱六在田地里辛勤耕作的同时,巧了,孙三也在经历一样的事。
  只是不同于钱家老两口是自己在田地里发现自家儿子的,孙家人发现孙三的,却是他的几个妹妹。
  孙三不像钱六,因前面走了好几个哥哥才独享了有心理阴影的爹娘的宠爱。他之所以能在孙家获得独宠,则是因他是个实打实的独苗——上面两个姐姐,下面一堆妹妹。
  对于一心想再生出几个儿子的孙家老两口而言,孙三那一堆妹妹无疑是噩梦般的存在。但对于孙三本人,却是一桩大大的妙处——他可以肆意享受爹娘独一无二的温柔,同时还能拥有一堆免费又听话的奴隶。
  而这些奴隶被他爹娘驯服的,甭管心里服不服气、认不认命,明面上无疑都将他这孙家唯一男丁当做了说一不二的主人,那是半点儿不敢让他受苦受累。
  是以,今早几个还没出嫁的妹妹一在地里见到了她们的“主人”,再一听孙三骂骂咧咧说了事情经过,那是一下就慌了神,忙不迭地跑回家把还在暖和被窝里酣睡的老爹老娘薅了起来。
  老人家上了年纪,本就觉少,昨日儿子还彻夜未归,更是心里惦记着,直到快天亮了才将将入睡。被女儿们一掀被窝,冷气往身上一灌,登时就冻了一个激灵,双眼还闭着,脑子还蒙着,嘴已经张开要骂人了。
  可偏偏,这几个女儿一边拉人,一边还在嘴上催促着他们这对爹娘走快点,说什么哥哥被神仙惩罚了这种大事,她们几个“赔钱货”,那可是不配置喙的,到底还得要爹娘赶紧拿个主意,帮哥哥免除了惩罚才是。
  这话说的确实在理,孙家二老被唬住了,也顾不上骂女儿,套上仅能蔽体的单薄衣服,是水也顾不上喝、饭也顾不上吃,穿上鞋就跟着女儿们跌跌撞撞往地里跑——老孙家的独苗苗呀,爹/娘来救你了!
  不过这救儿子的方法嘛,孙家二老一开始主张的还是自力更生路线。
  不像钱家只有两位老人能做事,孙家除了老人还有几个从小就在地里干活的女儿,多年下来早锻炼出了一身的力气,此时便是妥妥的实用工具人。
  在孙家二老的英明指挥下,几个女儿们先是牢牢抱住了孙三的四肢,企图通过制止他行动的方式,让他停下那辛苦的劳作。最初是成功的,虽然孙三的身体一直在挣扎,但一个懒汉的力量终究抵不过几个勤劳农人的力气,没一会儿,就被牢牢压制住了。
  可还没等孙家二老松口气,孙三絶望的声音就再次响起了:“不!这样不行!”
  原来,被压在地上的他虽然不再种地了,但也根本没能得到预想中摆脱法术自由活动的美好结果。反倒是身体一直在法术的强制下和妹妹们的压制抗衡,比起劳动时有张有弛的节奏,此时全身绷紧了使劲更让他的身体受不住。
  此计不成,孙家二老又生一计。
  心疼地看着在地上哀嚎手疼脚疼哪儿都疼的儿子,孙老爹闭了闭眼,下定决心,递给媳妇儿自己的拐杖:“砸吧!”
  砸吧,把儿子砸晕了,让他睡着,没准就能摆脱惩罚了呢。
  总不能他人都昏过去了,身体还会种田吧?
  那倒不会。
  但问题是——笑死,根本砸不晕。
  明明这儿子平日里在家中看上去就体弱多病,连帮家里运几根妹妹们砍完的柴火都走一步喘十步的,偏偏此时倒是□□得很。他娘狠下心往他头上砸了三下,眼看着额头上包都砸起来了,人还没倒下。
  “啊哟,这可怎么办啊?!”
  孙家二老这下是彻底没法子了,一屁股坐到田埂上,看着儿子不知疲倦般的劳动,心疼得泪簇簇往下流。
  孙家大娘更是气得抓起孙老爹的拐杖就往女儿们身上打,边撒气边骂:“都怪你们!要是勤快点儿把活儿都干完了,还用得着你们哥哥这么累?”
  “早知道就赶紧把你们嫁出去,给你们哥哥换个媳妇儿回来!要不是为了给老孙家找媳妇儿,他至于大晚上的跑这一趟?!”
  把锅全扣在女儿们身上的她俨然忘记了,当初有人看中孙家女儿们上门来提亲时,就是她这个亲娘为了留着女儿们给家里干活儿,才将女儿们的婚事一拖再拖,直把她们都拖成了无人问津的大姑娘。
  孙家女儿们站成一排,面对亲娘的喝骂,躲也不躲,只是垂着头,面色麻木地等待即将落到肩头的拐杖。
  就算躲,又有什么用呢?她们早习惯了,躲闪带来的,只能是无尽的喝骂与责打,还有累了一天还要失去晚饭饿到肚子烧得慌,和大冷天夜里被赶出门只能跑到鸡窝里才勉强入睡的惩罚。
  但这一次,当她们习以为常地紧闭上双眼后,身上却没有传来熟悉的痛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