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但是万一……
  他心浮气躁,外加在朝廷上被战报刺激的臣子们一个个又开始明里暗里的劝谏了。
  于是刘彻又来到了上林苑,到处溜达,想要看看能不能碰见神兽。
  一处清澈的水潭,浑身毛发白得发亮的白兽半匍匐在地,闭目休息。
  远处的刘彻眼睛发亮,找到了,神兽——
  “神兽。”刘彻没有贸然走过去,毕竟,谁在休息被打扰了都不会有什么好心情,比如他自己。
  他让人原地休整,找了个不远不近的位置,然后也坐在草地上坐下休息。
  白泽睁开眸子,看着他。
  “神兽,许久不见。”刘彻露出一个笑容,挥了挥手。
  “汉帝,汝在找吾?”虽然是问句,但是却是很肯定的语气。
  “能一睹神兽真容,令彻久久不能忘,心向往之,故而让人寻觅神兽踪迹。”刘彻说的很诚恳。
  他第一次见到活的神兽,多稀罕啊,所以想要再见见,这是实话。
  “倒是实话。”白泽站了起来,垂头喝了口水潭清澈可见的水。
  刘彻笑呵呵的在一旁等。
  “汉帝,汝想从吾身上得到什么呢?”
  得到什么?刘彻想要很多,想要长生,想大汉永垂不朽,想要说一不二,大权在握……可是最后他却只问道:“朕想知道,朕有生之年,可能一雪前耻,让匈奴不能再威胁到大汉。”
  大汉和匈奴是世仇,这份仇从大汉立国之初就结下了,每一个大汉的掌权者做梦都想叫匈奴以血还血,以牙还牙。
  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何况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哪怕没有这个世仇,匈奴盘踞一侧,虎视眈眈,威胁大汉的存亡。
  不灭匈奴,他一日不能安心。
  白泽扫了他一眼,颔首,“能。”
  刘彻心花怒放,好好好!
  “朕看书上说,神兽白泽无所不知,还想再问神兽一个问题。”刘彻先捧再露出小心机。
  白泽轻轻撅了后蹄,“吾能知四合八荒,古往今来一切事情,可是,又凭何告诉汝呢?”
  刘彻眯了眯眼,“彻愿供奉神兽。”
  “供奉?”白泽摇摇头,“花里胡俏,吾并无此需求。”
  “吾不喜欢不劳而获之徒。”白泽似乎思考什么,然后道:“如果汝能答对吾的问题,那么吾便告诉汝想要知道的事情。”
  “彻回答神兽一个问题,神兽告诉彻一个答案,很公平。”刘彻愉悦道,公平嘛?很好,这样的存在,有遵守的规矩是好事。
  哪怕这个规定是它自己设定的,随时可以反悔。
  白泽眼睛微转,便有了想法。
  “问:大汉养士三百载,可有壮士将扶倾,以下人物中哪个在大汉倾颓时没有扶将倾呢?
  1.曹操2.刘备3.孙权4.诸葛亮”
  啊?
  啊啊啊?
  刘彻万万没想到,就是想知道他的将星在哪里,还能从白泽口中知道这么劲爆的事情,大汉要亡了?
  呸呸呸,不对,大汉还有两百年呢!
  不是,三百年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了,就看对比谁了。刘彻扶额,算了这个不急于一时,他也管不到两百年后的事情。
  他还有时间考虑大汉怎么就亡国,现在把握眼前的机会比较重要。
  四选一,谁没有扶将倾啊?刘彻眼神一冷,哼。
  第一个曹操,姓曹……难道是平阳侯家的后代吗?说起来平阳侯曹寿还是他姐夫呢,这个有可能。
  刘备,一看就是他老刘家的后裔,这个肯定没问题。
  孙权,孙……朝廷上也有几个姓孙的臣子,但是没什么印象啊。
  诸葛亮,姓诸葛的也没什么印象。
  那就3和4二选一好了。
  两百年后谁也不认识,刘彻一顿瞎分析,最后闭眼选——“那就3吧。”真的就是纯靠蒙了。
  白泽眼里露出一个笑意,“哦,确定吗?不改了?”
  “当然。”都选了,就算白泽这么说,刘彻也还是坚定自己选择,了不起就是没回答对,暂时不能知道他未来的大将军是谁嘛,他可以继续磨神兽呗。
  白泽有点感叹,“难怪后世都说你运气很好。”
  “恭喜——答对了。”
  哈哈哈。刘彻就知道自己是天命之子,瞎蒙也对。
  “这四个人里面,唯一没有试图拯救过大汉的只有孙权。”毕竟孙权接收他哥的地盘后就一直盘踞江东,当时诸侯割据的局面也基本成型了,救不了,没救了,管好自己就不错了。
  刘彻留意到神兽的用词,唯一没有试图拯救过,就是有人试图救过,后面又放弃了是吗?
  他心里有点莫名的小情绪,彼时的大汉,又是如何了呢?
  但他很快就收拾好情绪,笑意盈盈道:“那神兽可要说话算话,告诉彻,那将星的谁。”
  白泽轻轻一笑,道:“汝想要问的问题,其实答案已经出现了。”它抬了抬爪子,“汝很快便能知道了。”
  刘彻:啊???
  没多久,三百里加急的喜报就呈现到刘彻面前:“启奏陛下,车骑将军卫青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此一战中斩杀匈奴数百人,大胜而归。”
  第5章 卫青
  卫青一回朝,就进宫面见天子。
  “仲卿,你果然没有辜负朕的期望。”刘彻一把扶住卫青正要行礼的动作,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大笑。
  斩获颅首数百其实不算什么,但是直捣龙城却不一样,意义不凡,对于刘彻而言可谓注入一剂强有力的定心剂。
  在三路军队连续失利的情况下,他都要不报希望了,结果卫青却真的给了他惊喜。
  最重要的是,这一场战争让刘彻看见了打败匈奴的希望。
  茫茫沙漠是匈奴最天然有力的屏障,大汉军队历来都难以客场作战,一直是被动的防守,等待匈奴的进攻。
  这也是大汉长期以来应对匈奴的方式,简称挨打。
  可是现在,卫青却能带着军队在沙漠中奔赴千里,在没有办法保证后勤和后援支持的时候情况下直捣龙城,杀匈奴一个措手不及。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漠不再是大汉难以克服的禁地,意味着主动权不再掌握在匈奴人的手上,这让刘彻怎么能不高兴。
  而且龙城还是匈奴的祭天圣地,在政治地位上意义不凡,被卫青这么一捣鼓,嘿嘿,匈奴脸面没有了,士气也要被严重打击了好吧。
  连老巢被偷了,这前面三把看起来也没什么了。
  “卫青,也就是你给朕长脸了,不然那些家伙又要吵得朕头疼了。”刘彻想到那些看见战报终于不大声说话的家伙的样子,就解气又欣慰。
  卫青已经知道其他三路军队的结果,他不骄不躁道:“只是主力不在龙城,让臣捡了个便宜罢了。”
  在其他三路大军失利的情况下,只有他一个人有所收获,他自然不好表示得太高兴,容易碍别人的眼。
  这是卫青的为人准则。
  但是卫青心里确实庆幸,还好他总算没有辜负陛下的信任,他是知道他作为一路军队主将多招人闲话,是陛下力排众议,给他机会。
  陛下对匈奴的野心是那么明显,那些年他当陛下近侍时,多少次陛下看着地图,和他说着远大的抱负。
  陛下说他很想扫除匈奴这个威胁大汉几代的强敌,想要让大汉再无人敢欺,想要和亲这样的事情终止于他这一代,想要用匈奴的血刷清几代的耻辱……彼时那样的挥斥方遒,那样的意气风发。
  当时卫青就想要从军,想要为陛下征战沙场,让匈奴远遁,不再能威胁大汉。
  卫青出身卑微,因为姐姐才被爱屋及乌,成为陛下的近侍。又因为因为陛下的看中,得以受到更好的教导和历练。
  可以说陛下就是他的半个老师,陛下的志向也就是他的志向。
  陛下指定他为这次四路领军将领之一时,是真的相信他的才华。
  当时卫青就想,无论如何,这个机会他一定要抓住。
  如果这样的给陛下丢脸,那么他也没有颜面再待在陛下身边了。
  卫青完全能想象,若是此次四路军队都无功而返,大败而归,那么陛下不知道要面对多少朝臣的非议。
  一意孤行、用人不当、不听劝谏、劳民伤财……多少名头都会往陛下头上砸。
  索性他还算没有辜负陛下……第一次上战场就深入大漠,现在回想,连他自己都庆幸自己身上是有几分幸运在的。
  哪怕做再多准备,再多功课,再觉得自己了解匈奴和沙漠,可是真正进入大漠,看见满天黄沙的感觉又完全不同。
  那是人力对抗天力。
  匈奴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且壮大到如今这个地步,老实说,若不是敌人,连他都要敬佩了。
  可是,他们是敌人,所以哪怕再佩服再阴险,他也要做该做的事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