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这是大汉立国以来对匈奴作战最大的一次成果,也是真正改变汉匈局势的一次战役,卫青因此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
其部将苏建、张次公随征有功,分别被封为平陵侯、岸头侯。
苏建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但是他儿子就是苏武,苏武牧羊的苏武。
苏建本身也是一个人才,在从关东迁徙10万人屯垦朔方,苏建就被任命主持筑造朔方城事宜,并擢任卫尉。
可以说是一个文武双全,上得了战场打仗杀敌,下得了厅堂处理政务的全能型人才了。
儿子能在匈奴坚守那么多年,本身也是当爹的是以身作则。
元朔六年的时候,卫青再次从定襄出兵攻打匈奴,杀死匈奴一万多人。
而当时苏建与赵信的军队合为一军,共三千多骑兵,然后遇到了匈奴单于的兵马,交战一天多,军队即将全军覆没。
面对军情危急,匈奴厚利诱降,本来就是匈奴降将的赵信,在大汉受封翕侯,享受着荣华富贵,却带着剩余的近八百骑兵,跑到匈奴单于那里投降。
而苏建以几千军队抵挡匈奴单于的几万人马,奋战一天多,坚持到了最后也没有投降,最后逃回了大汉。
有父如此,他的儿子比之更有恒心和毅力。
后来苏建罢免为平民,之后复起,担任代郡太守,最终死在代郡太守的位置上。
父子薪火相传,一代更胜一代人。
而时间往前推一年,也是大汉战果辉煌的一年,数路大军齐出,卫青再一次创造了奇迹,在匈奴人认为大军不可能抵达的时候,从天而降,带着锋利的刀兵收取战果。
当时军对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
当时在宫中的皇帝接到战报,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六千户,节制诸将,位在丞相之上。
卫青的三个儿子也被封为列侯。
这场大战有多辉煌呢?
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都受到武封赏,得封侯爵。
在汉代封侯说难不难,说易不易,难的李广难封,李广也算是功劳颇多的老将,可是始终达不到受封的门槛。
而说容易也容易,一场惊世的大战,就足以摄取无数战果,让大汉封侯者遍地走。
也正是因此,大汉从上到下对打仗充满狂热和渴望。
谁不想跟着卫大将军一战封侯呢?几代的荣华富贵就在眼前,谁不想分一杯羹呢?
而这也是平民百姓最容易出头的机会,读书授官?那需要的时间太漫长了,最后还不一定能成呢?
都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自己未必不是那个将啊?万一呢?那从此就是该换门庭了。
所以,全民好战,军事狂热帝国从此诞生了。
此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吾家有子初长成。
嗯,就是说霍去病长大了。
白泽在让他去从军和不去之后徘徊不定老久,历史在十八岁一战成名的冠军侯确实是风采卓绝,越古迈今,如同奇迹一般,仿佛是上天欲助大汉成就不世伟业而特地降下的绝世将星。
可现实来说,这是它看着长大的孩子,哪怕再多保命符,也是不能让它放下心的。
当然,从来都很有自己主意的霍去病显然并不以谁的意志而改变。
他果断自己偷溜,跟上军队去了战场。
……
(所以说,有些历史注定不会改变哈哈哈。)
(这一年,冠军侯就是要让自己的名字响彻天地。)
白泽:emmm行吧。
第70章 番外2
仅率八百骑兵,远赴匈奴腹地,一战斩首两千余,包括匈奴的不少高官贵族,勇冠全军,被天子封为冠军侯,袭一千六百户。
冠军侯霍去病的名字,为世人所传唱。
谁家儿郎十八功名著?霍郎也。
那一天,无数人家里响起鬼哭狼嚎怒骂声音。
谁人不望子成龙呢?
霍去病初初封侯,意气风发,但也仅仅如此。
因为在他还年幼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自己未来能获得什么样的成就。
他一点也不为此而骄傲,因为他还有更大的目标——他要超越那个他。
于是在隔年,他首次作为主将,以骠骑将军的身份单独领军出征,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地区东部的浑邪王、休屠王部。
在春季攻势中,霍去病率一万骠骑出陇西,“逾乌盭,讨遬濮,涉狐奴”,转战河西五国,后又越过焉支山,转战六天,急行军一千多里,最终在皋兰山下与匈奴军激战,重创匈奴,杀死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歼灭其精锐。
其中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全部被俘。
此役,汉军共斩首八千九百六十级,并俘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战后,霍去病因功加封食邑二千二百户。
这本以为是足够彪悍的战绩了,可是还是在这一年的夏季,霍去病再次领军出兵,与合骑侯公孙敖从北地郡率军分路进军。
由于公孙敖迷路迟到,未能与霍去病会和。
在这个时候,已经成为孤军的霍去病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认为机不可失,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于是选择孤军深入。
他远涉浚稽山南的湖泽,越过居延海,小月氏,攻抵祁连山,最终俘获单于单桓、酋涂王,收降其相国、都尉以下的降者二千五百人。
在此役中,汉军共斩首匈奴军首级三万二百级,生擒匈奴五王,五王母,匈奴单于的阏氏及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让匈奴的实力受到一次极大的打击。
当时天子得到捷报后,立刻加封霍去病食邑五千四百户。
而跟随霍去病出征至小月氏的校尉都被封为左庶长。
赵破奴、高不识及仆朋更是被加以封侯,上一次带领全军获得大胜,得以大规模受封的还是他的舅舅长平侯卫青。
无数人感慨江山代有人才出。
不过这时候大概依然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是一个属于卫霍的时代。
在他们面前,群星也要暗淡无光。
只有成为骄阳的汉武帝,才能驾驭他们,才能在他们面前不失本色。
(弹幕曰:换作你带宋,皇帝就是那些群星璀璨的文臣武将的陪衬。)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战后,伊稚斜单于恼怒于浑邪王多次的败绩,于是想将其召至单于庭而后诛杀。
浑邪王得讯,马上联合休屠王等筹划投降汉朝事宜,并遣使告知汉廷。
天子得到讯息后,担心这是诈降,于是在秋季命霍去病率大军迎接浑邪王等。
在汉军渡过黄河,抵达浑邪王大营附近时,浑邪王麾下部分降众不愿投降,密谋逃跑。
在这样紧急的关头,霍去病再次展现他惊人的魄力和勇气,他率部驰入匈奴军中,与浑邪王相见,斩杀企图逃亡的军士八千人,“降异国之王三十二”。
随后,霍去病先将浑邪王单独送往长安,再统领其部众四万余人归汉。
这一役后,西北边境几乎没有匈奴进犯。
朝廷于是减少了陇西、北地、上郡戍守的兵力,这也使全国百姓的徭役负担得到宽缓。
虽然大汉日新月异,足够富裕,百姓都能吃饱穿暖,但是在以人力为主要动力的古代,徭役依然无法避免。
而匈奴被大大削弱,驻军得以减少,兵役自然也就得以缓解,这称得上功德一件。
也正是经过这一战,汉朝彻底控制了河西地区,也为打通内地通往西域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匈奴更是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在一次次的大战中,匈奴节节败退,而大汉气势如虹,军民上下一心,都想要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彻底击垮匈奴,让匈奴从此不再有奢望战胜大汉的机会。
是以,隔年春天,皇帝再次发动大军,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命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人,兵分两路,跨漠远征,共同打击匈奴。
由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
卫青大军出塞一千多里后,与伊稚斜主力正面遭遇。
当时有神兽白泽随军,天气晴好,风和日丽,在早有准备的情况下,大败匈奴,斩首两万余,并且还活捉伊稚斜!
天子大喜,为卫青再度加封。
彼时,霍去病率五万骑兵,以将军李敢等为大校,出代郡、右北平郡,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大破匈奴军,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八十三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乘胜追至狼居胥山,而后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