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长孙无忌等人纷纷扶额,虽然这里没有人会透露,但是这种事情不要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啊!
糖糖说干就干,人在大使馆,正逢某个两个使臣吵架,她一个站位,下一秒,一个花瓶被砸了过来,糖糖倒地,看起来满头血,人是就不回来了。
在一边等着冲进去捉拿“凶手”的程咬金和尉迟恭傻眼了,不是,说好碰瓷呢?
怎么真的出事了!!!
老天爷,陛下还不得打死他们。
两个人顿时怒急交叫,场面立刻就失控了。
接到消息的李世民觉得有点荒谬,什么叫做糖糖被砸死了。
李世民勃然大怒,“你被砸死了,糖糖都没事。”然后急匆匆的出宫策马奔腾而去。
此时此刻,略微施展一个小幻术,人已经跑回宫里的糖糖正嘚瑟的翘着二郎腿,嘿呀接下来就等着事情发酵。
(正所谓以彼之身还施彼术,不错不错。)
(这个办法很熟悉啊,懂的都懂。)
(一个轻轻的主播嘎了,为什么?一定撮尔小国对我大唐意图不轨……总而言之,你们嘎定了!)
糖糖抗议,我没嘎。
(代指代指。)
(妈啊我都觉得激动起来了。)
(搞它!)
(搞它!)
(搞它!)
整整齐齐一排的复制黏贴,看起来格外不一样。
糖糖握爪,搞它!
第97章
李世民到现场的时候,只见御医摇了摇头,程咬金和尉迟恭正在暴揍使臣,而长孙无忌皱着眉,不时长吁短叹。
所有人看见他时,都忍不住一惊,皇帝居然亲自出宫了?
几个使臣被揍的差点奄奄一息,唯二两个幸存(被留下审问回话)的更是满脸绝望,那个女孩有这么重要吗???
这件事没办法善了了。
“所以,高丽和岛国使臣联手杀了我大唐的公主。”李世民沉着脸复述,或者说下定论。
糖糖自然不是公主,但是在高层都知道,那是大唐的国运之灵,某种程度上地位比皇帝还重要,眼下糖糖看起来嘎了,但是大唐风和日丽,有脑子的比如长孙无忌自然知道这里面有鬼,毕竟糖糖前脚想要搞事,后脚就被“砸死”,未免太巧合。
也就那两个莽夫才真的信了这个邪。长孙无忌面上悲伤忧虑,心里却拉踩了两位武将。
至于公主的身份,自然是说给外人听的,如此才有理由出兵啊。
高丽和某岛国的使臣一言不合之下打起来,死的却是我们公主,如此巧合,谁敢相信,势必要有人付出代价。
那么这个付出代价的人应该是谁呢?
长孙无忌稍稍一诱导,高丽使臣立刻把责任都推到岛国使臣身上,仿佛自己是盛世大白莲,是无辜的被牵连的,一切都是岛国使臣的错。
好啊。长孙无忌一听就怒了,对着岛国使臣发出三连问:“尔口口声声仰慕我大唐,到了长安却四处打听,是何目的?”“尔谋求不成,是否心怀怨恨,因而杀害我家殿下?”“尔孤身在我大唐,谁给汝担子,对我大唐的殿下动手的?还不从实招来!”
你一个小小的使臣嘴上说着仰慕上国威仪,我好生招待,可你却杀害我国公主,哪来的担子?一定是你们(国家)谋求xx不成,恼羞成怒之下,害死我们公主殿下。可怜殿下还不到韶华之年,却已经仙去,而陛下更是痛失公主,怒而之下,出兵攻打,“一不小心”就把你们这么个小岛国给打下了。
如此,也合情合理吧?
哎,都怪你们太不经打了,我们本来只想出口气而已啊!
长孙无忌默默把糖糖这出戏给编好了,就差一步到位了。
高丽使臣听了都不禁恍然大悟,看着岛国使臣那眼神格外气愤,你们的小心思不要以为我不知道,大家懂的都懂,可你们自己谋求不成却还拖想拖我高丽下水,简直无耻可恨。
这个人证我高丽当定了!高丽使臣正气凛然的想,反正不管岛国是怎么惹到大唐的,死道友不死贫道就对了。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就有了默契,他心里一定,但是依然沉着脸,不发一言。
但是哪怕不开口,他的存在感也无人感忽视,事情也只有从重处理。
高丽使臣在一边叽叽歪歪,当然,矛头直接对准岛国使臣,俨然痛打落水狗的样子。
隐藏在一边看热闹的糖糖一会指指点点程咬金他们打的力度不够,一会对吐槽长孙无忌,不时隔空给岛国使臣一脚,一个人就已经很热闹了!
(高丽也可以趁机干掉!)
(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一块收拾了。)
(赞成+999)
(但是一次对付两个国家,两线作战不太好的。目标有先后,先干掉那谁谁谁,高丽再说呗。)
(说得也是,古代行军打仗不方便,要考虑太多因素了,稳妥起见。)
(主要是一个要靠海军,一个要远赴,都不算是大唐的拿手项目啊!)
(大船整起来!大炮搞起来!)
(冲冲冲!)
糖糖属于是被掰开嘴喂饭了,大家一致让通过让它赶紧学习,给大唐的军工技术提一提。)
糖糖皱起小脸蛋,不是,为什么它堂堂运灵一天到晚都要被灌知识啊。
它一点也不想上课!
糖糖顿时失去看热闹的欲望,低头丧气的开始学习,争取开打前给大唐的水军装备一波。
(糖糖冲——)
第98章
后续糖糖也知道了个大概,岛国使臣被收押了起来,而高丽使臣也被看管,介时带着凶徒和人证一起上船,这是出师有名的“名”。
至于什么时候出师,虽然可以怒而兴兵,但是这和中原陆战还是不一样的。海战显然不是大唐的长项,水军得练一练,而船更是重中之重。
弹幕说要造大炮,就绝不会拖到第二天,当天就有详细的制造过程发出来,糖糖默默抄录,转手给了李世民,让他自己找能工巧匠。
弹幕给的造大炮技术是最基本的版本,太超前他们也担心古代搞不出来。
除了大炮,各种基础的热武器都被密密麻麻的发出来,但凡糖糖不是运灵,指定看不过来,但也是一看就脑阔痛,它实在没有热爱学习的属性啊。
任劳任怨了一段时间,它就发飙不干了,牛马也不是这么使唤的啊。
嗯,主要也是工匠们的接受能力已经暂时饱和,目前都充满干劲的搞制造,糖糖再塞东西也只能存着以后了。
弹幕也纷纷对比一下世界同时间段其他国家的水准,觉得稳超百年妥妥的,于是就放手让糖糖撒欢了。
糖糖一撒欢,可不得了,首先遭殃的就是李承乾和李泰,糖糖时刻记着这两个拖后腿的不争气崽,看见他们就立刻想起来崽崽不能溺爱,于是在弹幕的出谋划策下,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再教育。
别管以后谁当皇帝,先少添乱,不要气死他们耶耶最重要。
折腾两个朋友的同时,想了想,它又把重臣家的小屁孩们都拉出来一起操练。
以后就这些坏崽崽在搞事,就都打
糖糖看着一个个哭爹喊娘的笨蛋们,双手叉腰,俨然就是大姐大的样子。
而重臣们把孩子交出来的时候各个嘴角上钩,深以为孩子打小和运灵搞好关系是一件好事。
双方对此都很满意,至于哭天喊地的小崽们,无人在意。
等糖糖什么数理化政史地,各大试卷练习册通通给他们轮好几遍后,总算玩腻这个游戏。
也就是多扔了一堆书和试卷然后施施然走人罢了。
背后一群小少年少女们盯着她的眼神都要冒火了。
可以吃吃喝喝快快乐乐当纨绔子弟,谁想要拼搏上进去做牛马啊!
糖糖对此表示批评,建设美好大唐,人人有责。
哦,对了,它其实就是换个地方折腾了。
勋贵重臣家的孩子嘛,玩着也没意思。
糖糖的目光已经向下了。
大唐的科举制说起来也不过是刚起步罢了,各方面有待完善,而想和明清一样普及,连普通农家子弟都有机会读书科举当官的,那几率也就比大汉高那么一丢丢吧。
社会是在进步的,以科举制来说,从隋唐到明清,那变化之大,让隋唐来认,不说认不出来,但是也大概会狠狠震惊住了。
这份震惊积极和批判都有。
当然,总体来说,在明清前期,好处是大于坏处的。
这一点看朝廷当官的成分就一目了然。
但是,任何政策的实现都需要时间的积累。
没有根基,再好的政策就是浮云。
哪怕李世民从登基开始就大力推动地方官学的落实,但是从目不识丁到可以参加考试,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跨度,这一点只能用时间来抹平。
反正十年内,都不要指望科举制能出现什么真正的底层百姓出身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