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这是另一个时空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他居然是这样的人。
  他只觉得自己的眼睛被吵到了,并不想认这样的好大儿!
  在沛县等着秦军上门的刘季也惊了一下……这是另一个自己,他在另一个世界倒是不用顾忌始皇,被坑的可是老子啊!
  此时天幕上的画面换成了一幅地图。
  【还是以欧洲为例,就在秦帝国建立时,欧洲也迎来了自己的大一统。此时正是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共和国与迦太基为了争夺地中海的控制权,打了三次布匿战争。最终罗马胜利,成为地中海霸主,公元1世纪前后罗马共和国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的罗马帝国。】
  地图随之变化,将地中海整个圈了起来。
  【由于罗马帝国过于庞大,有五百万平方公里,难以集中治理,三百多年后,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又过了15年,西罗马被附近的日耳曼人灭亡,分裂成无数个小国家,从此欧洲再也未曾统一。】
  五百万平方公里,很大吗?
  秦始皇:好吧,确是比我秦朝大一些。此时,秦朝尚未征服百越,国土面积只有214万平方公里。
  不过,朕如今也是有世界地图的人,见识过天地的广阔,眼界更加开阔了,真想将所有土地都插上我大秦的旗帜!
  【如今,整个欧洲面积1040万平方公里,还不及唐朝全胜时期大,却分裂成了44个国家。】
  唐太宗绷不住了:我大唐的疆域竟能达到千万平方公里!
  贞观朝臣也惊呆了,他们无法想象那是怎样一个庞大的帝国……
  李治:哈哈哈,阿耶,这都是小意思,到时候稚奴带你去看看极西之海(里海),听说那里的水都是咸的。
  【所以,大一统不是必然,而是历史的偶然,是秦始皇的选择!】
  【缔造了这样伟大的功绩,秦始皇自然想将自己的成就昭告天地,这时齐鲁士人给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答案——泰山封禅!】
  【只有具有大功德的天下之主才有资格封禅泰山,秦始皇自然很心动,这就为儒家提供了一个台阶,他们将自己包装好的封禅学说兜售给秦始皇,并制定了一系列礼仪,譬如要恭敬的请示上天,不能破坏泰山一草一木等等。】
  【但这与秦始皇向天地昭告自己的功德的想法背道而驰,最终,秦始皇没有用儒家的说法,自行上山。恰巧,这天遇到了暴风雨,齐鲁士人便公然嘲笑始皇,因为不遵守他们制定的礼仪,所以被上天降罪。此后,还被后世的儒家讥笑否定了两千年。】
  秦始皇:“儒家!”
  一些胆小的儒生已经承受不住这样的压力,跪倒在地,只有淳于越等人还站在阶下,似是与始皇对抗,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
  【但后世封禅的皇帝,又有哪个遵守了儒家礼仪。】
  【汉武帝将泰山封禅当做登山成仙的过程,无数方士参与其中。泰山封禅有受命于天的寓意,汉武帝却创立了五年一次的制度,每隔五年,就去泰山散个步。可是,哪里有多次受命于天的皇帝。】
  刘彻轻蔑一笑:有用的学说才是好的学说,若是不能为朕所用,任你说的天花乱坠,也无用。
  不过,自己都这样努力了,还是没有成仙,难道朕真的没有仙缘?
  【到光武帝时封禅以高帝后配祭,生生将授天之命变成了宗庙祭祀。】
  刘秀:朕还没去呢,怎么就被剧透了。
  【唐高宗李治又将祭地的仪式交给了自己的皇后,将天子主祭公卿亚献,变成了皇后亚献。唐玄宗封禅时多次狂风大作,差点中止仪式。】
  李治:看来,媚娘能更进一步也有自己的推波助澜,只是,未来到底发生了何事,为何会有皇后亚献?
  贞观朝的君臣则是突如其来的消息创到了。
  “唐高宗李治!”
  李世民惊道:“是稚奴!”
  为何后继的皇帝会是稚奴,高明呢?青雀呢?
  太子李承乾眼神有些暗淡,原来阿耶最后选择的居然是小九,一定是自己太让阿耶失望了吧。
  李泰刚升起争储之心就被天幕剧透,那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屁孩居然是下一任皇帝,那自己呢?
  可惜,天幕并没有停下来讲解,李世民只能吩咐群臣:“寻找合适的时机发送评论和打赏,一定要将主播的注意力引到我大唐,朕迫不及待想知道之后发生的事了。”
  群臣也亟待解惑,他们知道的都是一些支离破碎的消息,什么“安史之乱”,“一代女帝”,现在又知道了太子将来会被废……心里像是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太难熬了。
  长孙皇后看着自己怀里的正在吐泡泡的小九,想了想,还是起身去了前殿,陛下此刻定然想见见稚奴……
  第36章 千古一帝
  【宋真宗为了封禅大肆编造天书祥瑞,强行碰瓷,直接败坏了泰山的名气,后世再也没有帝王去泰山封禅。不知前面封禅的五位帝王知道这件事后,会不会后悔与宋真宗并列。】
  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到底做了什么,天幕展开说说,为何后世帝王宁可不去泰山封禅也不与其为伍!
  秦始皇:封禅尚未开始,儒生的方案与自己所想差距很大,事后还要给朕扣黑锅,朕还有必要去封禅吗?
  若是朕不去封禅,后世还会有帝王重视泰山吗!
  就该让他们知道,泰山封禅的荣耀都是朕带来的,泰山是因为朕这个始皇帝去过而尊贵!
  宋朝皇帝都觉得很丢脸,后世的帝王也太不给面子了吧,虽然他们也不想去泰山……
  宋真宗:“朕真的有祥瑞,皇后你知道的。”
  刘娥:“嗯嗯……”等将来定要将那满满一库房的祥瑞给处理了。
  【泰山封禅给了秦始皇莫大的成就感,如何长久地拥有这人间帝王的至高无上的尊严与威风,成为秦始皇封禅泰山后的追求和愿望,构成了他多次东巡海上求仙的强大动力。再加上燕齐方士颇具欺骗性的描述,使秦始皇对个人生命的无限延续充满了憧憬与希望,最终上演了一场千古一帝身死求仙途中而不悟的悲剧……】
  秦始皇:……
  天幕口下留情啊!
  此时的始皇刚刚统一天下,满腔热情都用在建设大一统的帝国上,虽有泰山封禅之心,但还没有开始沉迷修仙。
  准备去咸阳的方士默默停下了脚步——有危险,快跑!
  已经在咸阳的方士面面相觑,自从秦灭六国,六国王室不存,他们想要赚取荣华富贵便只能来咸阳,他们在咸阳市集装神弄鬼,以期吸引秦皇的注意。
  天可怜见,他们还什么都没做呢,这……还有机会活着离开咸阳吗?
  【最开始,是燕齐方士进言说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有“不死之药”,服后便可“长生不老”。】
  徐福:没错,东海确实有仙山,史书有载,我也曾亲眼见到过。
  【别人卖保健品是想骗钱,方士卖丹药想骗的是始皇帝的命啊。】
  秦始皇:“先将咸阳的方士控制起来。”至于怎么处置,就看他们做了什么。
  方士:吾命休矣!
  【秦始皇也不是随随便便就相信方士的。当时,在齐地和燕地,笃信仙山存在的方士有很多。战国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时,便有大批齐、燕方士入海求蓬莱仙药,当然他们什么都没找到。但秦始皇是什么人,他可是开天辟地第一个皇帝,他的功绩前无古人,他认为凭自己的功绩一定能得到仙丹。】
  秦始皇傲然抬头:难道不是吗!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这是李白的游仙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这里的瀛洲指的就是海外仙山,但它在大海之上,难以寻找。】
  李白:游仙诗!未来的我见到神仙了!
  【其实,只要学过初中物理都知道,所谓的仙山不过就是海市蜃楼罢了。】
  【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在海上和陆地上都能看到,而且同一地点会重复出现,出现的时间也是有规律的。常年居住在海边的方士,定然已经掌握了这种规律。燕齐方士为了寻仙问药和名利财富不遗余力的向始皇安利,希望始皇投资他们寻仙的项目,自然要拿出一些“真凭实据”的。所以,始皇可能真的亲眼看到了那三座“仙山”,才会笃信不疑。】
  秦始皇面露震惊:什么意思,难道仙山的现世可以计算出来?
  何为仙踪,就是凡人力不能及,若是人能算出来,那还叫仙山吗!
  【海市蜃楼的形成与当时的天气形势、气象条件、地理位置、地球物理等有密切联系。简单解释一下,物理学中讲过光线总是沿直线传播的,但这有一个先置条件,便是在“同种介质”中。现实中,当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时,所产生的折射角度是不同的,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就会产生蜃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