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军队都是韩信自己征召的,就不怕士兵只认韩信,不知汉王。
蒙恬分析道:“刘邦刚被项羽打败,家人妻小都被俘虏了。如今,楚汉两军对峙于荥阳,他虽据城而守,但他面对的可是项羽,他受到的压力一定很大。为了缓解自己的压力,自然要将所有精兵派往前线。”
更何况,刘邦的军事才能远不如韩信,一胜一败中对比鲜明,韩信能通过不断的胜利树立威望,刘邦却只能选择从中截胡。
汉高祖刘邦也很是无奈,他不想自己培养军队吗,他的五十六万军队都在彭城一战中被项羽消灭了。
新征召的士兵没有老兵的素质,又多次被楚军打败,士气低落,没有逃跑就不错了。不是谁都像韩信一样,随便找些人就能上战场的。
淮阴侯韩信有些明悟,原来早在那个时候,汉王就开始防着自己了。
可笑,他却一无所知。
【灭赵之战,是韩信打出的经典战役,我们先来看双方兵力对比。韩信张耳统兵数万,多为临时征召的流民百姓,从南向北劳师远征,欲穿过井陉口过太行山,直插赵国腹地。赵王歇和陈馀统率二十万军队,陈兵井陉口,以逸待劳。】
【李左车提议亲率三万精兵截断汉军粮草,赵军只要在井陉坚守不出,汉军前不得战,后不得退,不出十日,汉军必败。可惜,主将陈馀却不肯听他的计策,陈馀信奉儒家学说,他认为正义之师不用奇谋诡计。汉军号称数万,实则不过数千人,千里迢迢奔袭而来,士兵疲惫不堪,若是这样的敌人都不敢堂堂正正的打,自己定会被天下诸侯小觑。】
这是儒家被黑的最惨的一次,上次还是宋襄公的弘水之战。
【自大迂腐的陈馀完全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大魔王。两军对峙中,韩信背水列阵,自断退路,犯了兵家大忌,于是,赵军更加轻视眼前的汉军。交战之时,韩信佯装败下阵来,一路退到了岸边,再往后退就退到河里了,这才止住脚步。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汉军见没有退路只能拼死一战,赵军被死死缠在此处。】
【在他们不知道的地方,韩信早已派出两千轻骑冲入赵军营寨,改旗易帜,将赵军的大旗换成了汉军的旗帜。赵军久攻不下,想要退回营帐,却见营中都是汉军旗帜,以为己方已经大败,纷纷四散溃逃。兵败如山倒,赵王歇和陈馀根本无力挽救残局,汉军大胜,赵国灭亡。】
【这就是成语“背水一战”的由来。】
评论区
“成语大魔王再次上线。”
白起赞道:“置之死地而后生,此子只用未经训练的百姓便打出了如此惊艳的战绩,怪不得能被后人推崇。”
身边副将却道:“将军灭楚的鄢郢之战也有这样的壮举,他不过是拾将军的牙秽罢了,还有那个项羽也是。后人只知项羽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战,却不知将军孤军深入,直插楚国都城是何等的威风。”
白起摇摇头笑道:“承认别人比自己强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要知道,知耻而后勇,说不定,我们这些老前辈也能从后辈身上学到不一样的兵法呢。”
【此战,韩信一举树立了自己的威望,战后,面对部下好奇的目光,韩信解释道,“我们的士兵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与百姓无异,如果给他们留下退路,他们定会因为害怕逃跑。这时候就要置之死地而后生,他们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才会奋力杀敌。”当然更重要的是那两千奇兵,兵法有云:以正胜以奇合。战场之上士兵只能看着上官的令旗行动,赵军大营改旗易帜,给了他们致命一击。】
咸阳宫中诸位武将默不作声,将他们自己放在韩信的位置上,他们可不一定能打出这样的战绩。
毕竟他们统帅的都是久经训练的虎狼之师,而韩信率领的却是未经训练的市井小民啊!
【此战后,韩信对李左车以师生之礼相待,请教灭燕、伐齐之法。李左车也不是迂腐之人,他为韩信献计道:“您一战灭赵,以数万汉军打败二十万赵军,威名震慑天下,但跟随您的士兵却已经很疲惫了。他们本就没有得到多少训练,在战场上为保住性命而死战不退,但他们想到自己被置于死地定然会有所怨怼。您现在要做的就是安抚士兵,犒赏将士,只要做出将要出兵燕国的架势,再派使者前去游说,燕国国小势弱,定会主动来投。到时候在拿燕国为例,说服齐国,齐国也不敢不从。”】
【韩信听从了李左车的建议,派使者赴燕游说,燕王臧荼立刻投降。】
【韩信上奏请封张耳为赵王,镇抚赵国,刘邦答应了。张耳韩信在北方开辟的第二战场果然牵制了项羽的一部分力量,达到了刘邦预先设定的战略目标。】
始皇微微摇摇头,看来这个韩信也是赞成分封制之人,却不知其本心如何,是看不到分封制的弊端,还是有私心,这一切还需要多方考察才能重用。
他可不想将来韩信利用自己的军功要求分封,好不容易才建立的郡县制经不起任何波动。
不过,由此也可窥见韩信的结局,刘邦只要想做独掌天下的帝王,就容不下一个手握重兵的诸侯王,不光韩信,这个赵王张耳也不会有好下场。
更何况,这种事,只能是上位者赏赐下位者,万没有自己请封的。刘邦正在与项羽对峙,殊不知,这件事会不会被他看做是要挟!
始皇的预测很精准,但他没有预料到韩信在政治方面有多么小白,他会被刘邦忌惮,一部分原因是他自作自受。
【正面战场上,刘邦与项羽的对峙中,刘邦屡战屡败,不得不数次逃亡。汉三年六月,刘邦带着夏侯婴两人来到张耳军中,此时,张耳韩信还没有起床,刘邦直接进入营帐夺了他们的印信兵符,又调任诸将,夺了两人的兵权。】
少年韩信有些心疼,恨恨的想:那可是我好不容易才训练出来的精兵,又被你夺走了!
对政治敏感的人却一眼就看出来,刘邦对张耳韩信有所忌惮了,他在不断地削弱他们的力量,树立自己的威望。
【这是韩信第二次被刘邦坑,但显然这不是最后一次。】
居然还有!
韩信也太忠心了吧,这都不反了他!
淮阴侯韩信心中郁郁,却无人能听他诉说,他最好的知己就是萧何,可萧丞相此刻正在宫中陪着刘邦。
他正值壮年,却已经开始回忆过去的时光,那些惊心动魄的日子才过去几年,已经像是上辈子的事了。
当时刘邦项羽两军对峙,很多诸侯都是在楚汉阵营中反复横跳,但韩信从来没有生过二心。他一心忠于汉王,却不知汉王为何总是怀疑他。
第51章 汉初人杰
韩信满腹憋屈无人诉说,刘邦也觉得自己没做错。
你若是真的没有反心,就主动让出军权,做个安享富贵的王侯,让我放心。既不肯让出军权,便是心有不轨!
【汉四年韩信率军攻打齐国,大军走到半路就听说汉王派出郦食其游说齐王,齐王已经决定投降汉王。】
【韩信的谋士蒯彻就对韩信说,“郦食其不过是个说客,凭三寸不烂之舌就空手套白狼得了七十多座城池,将军率军征战多年才得了五十多座城池,难道将军的功劳还比不上一个说客!”】
【韩信认为蒯彻说的很有道理,他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建立更大的功勋,因此将此消息隐瞒了下来,继续出兵。齐国已经决定投降汉王,自然对汉军没有防备,韩信一路顺风,打到了齐国的都城临淄。齐王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他觉得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就将郦食其煮了。】
楚汉之争中,已身在齐国的郦食其:“韩信***,田广***。”
罢了,还是赶紧跑吧,若是被齐王抓到就走不了了。
他什么也没带,悄悄从侧门离开府邸,可他还是晚了一步,齐王田广已经派兵看守住了临淄城门,郦食其出不去了。
作为一个说客,他的偶像可是张仪,那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把楚王团吧团吧卖了还得给他数钱的存在。
郦食其当即开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齐王居然还有时间在我这个小人物身上浪费,殊不知,你已经大祸临头!”
田广冷笑一声:“本王当然更想将韩信烹了,这不是抓不到韩信吗,郦先生就先替他下黄泉探探路吧。”
郦食其已经能看到大殿外烧开的热水,他紧张的咽了口口水,面带忧色道:“小人一死倒是一了百了,但大王将自己的生路也断绝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田广冷笑的看着郦食其,不回应也不打断,似乎在看着他的表演。
郦食其已经明白了眼前的处境,齐王并不是想杀了自己,他想要的还是投降汉王,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毕竟天幕多次提到汉高祖刘邦,天命在汉,这些日子,已有无数人倒向汉军阵营。
但是,自己投诚和被韩信打上门来再投降是不一样的,这关系到日后的待遇问题,是在汉军的监牢里度过余生,还是做一个逍遥自在的诸侯王,田广根本不用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