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69章 直播后续
  直播结束了,历朝历代的人们又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迹。
  但秦汉就不一样了,天幕一次提供了这么大的信息量,只是解读便要花费不少时间。
  始皇派蒙毅立刻出发,前往楚地,将天幕提到的人都带回来。
  随后,又颁布《招贤令》,通传天下,凡有才有德之人,都可以到咸阳参加考核,通过考核便能成为大秦的官吏。招贤令上特意注明:不论男女,不论身份!
  虽然考核制度还没有搭起框架,但总要预先摆出朝廷的态度,安定人心,也给学子们留下充足的准备时间。
  不过,始皇提到的考核与科举制不同。孝公曾颁布《招贤令》,凡是有才有德之人都可以走到国君面前,面陈自己的主张,孝公一个个亲自考核,这才发现了商鞅的才能。
  始皇预感到此次入咸阳的学子定然很多,他不可能一个个召见,先用考核筛选一遍,将滥竽充数之人筛掉,剩下的人才有资格进入咸阳宫!
  “李斯,扶苏,你二人负责完善考核制度,题目以秦法……”顿了一下,始皇继续道:“还有诸子百家学说为主,拟定好的题目给朕过目。”
  李斯,扶苏:“唯!”
  始皇:“能者多劳,李斯,修改秦律之事也由你负责,王相,淳于越相助。三月后,拿出初稿在朝堂审议。”
  李斯:“……”陛下这是生怕我们打不起来吗?一个法家,一个儒家,再加一个两不相帮的王相,这秦律何时才能修改完善啊!摔!
  李斯强忍着吐槽的冲动,为自己争取道:“陛下,待到萧何张良等人入朝,能派几人帮臣吗?”
  他们似乎没有特别偏向的学说,虽然汉初实行黄老之学,但这二人可不一定是道家。再者,道家一向不争强好胜,想来新同僚定能成为自己的助力!
  始皇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同意了他的提议:“可。”
  始皇接着下令,“张苍,将天幕的信息分类整理后,你便去治粟内史报到吧,先做个太仓令。至于后续记录之事,便由叔孙博士负责吧。”
  张苍很高兴,虽然他后来成为了汉臣,但陛下还愿意重用他,这就够了,他定要做到大秦的“计相”!
  至于另一个主角叔孙通就有些五味杂陈了,他还以为要带着这一身伤病去监牢等死呢,没想到陛下居然会放过他。“小臣领命,谢陛下开恩,小臣定当誓死报效,不负陛下所托!”
  始皇嘴唇微勾,他特意将叔孙通高高抬起,可不只是为了重用他,这个人太灵活了,几乎没有底线。用的好了,可以成为改造儒家的利器,用得不好,便会成为大秦的蛀虫,就看谁棋高一着了!
  对于叔孙通的破格提拔,最愤愤不平的当属淳于越领头的齐国儒家。他们俨然将叔孙通当做了儒家的叛徒,异端。
  淳于越已经打定主意要向鲁国儒家领头人孔鲋去信,质问他叔孙通这样的叛徒他们准备怎么处理!
  秦国朝堂上也不是只有齐国儒家,燕国、鲁国、魏国的儒家子弟自动抱团,隐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第三足就是势单力孤的叔孙通。
  叔孙通:师父,师公,救命啊!要死人啦!
  原本铁板一块的儒家不再无懈可击!
  处理完朝堂上的事,李斯上奏,“禀陛下,赵高尚且关押在廷尉监中,不知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始皇都快忘记赵高其人了,李斯也不想提醒陛下想起那些糟心事,但他现在还是廷尉,负责刑狱,职责之内,责无旁怠!
  始皇沉吟片刻,命令道:“赵高,不思皇恩,贪婪狡诈,胆大妄为,令赵高俱五刑,夷三族,李斯监刑!”
  李斯悄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陛下的命令中没有提到“谋朝篡位”,是因为赵高还没有做那些事吧,“臣遵旨!”
  哼!赵高,你也有今天!
  李斯恢复工作状态,又变成了过去那个工作狂,一件事接着一件,“陛下,还有那些方士,现关押在廷尉监中,不知该如何处置?”
  始皇思索片刻,突然提问道:“扶苏,你认为当如何处置?”
  扶苏恭敬道:“回父皇,儿臣……儿臣依旧不赞同将所有人都处以极刑……”这一句话,扶苏说的磕磕绊绊,但他不能欺骗父皇。
  始皇没有做声,等着扶苏的解释,蒙恬等臣子纷纷皱眉,为扶苏捏了一把汗,这孩子真是不记教训,什么话都敢说啊!
  扶苏接着解释道:“父皇,天幕曾说海外有大片的土地,有丰富的资源,我大秦总要走出探索海洋的第一步。要想入海,就要有能抗住风浪的大船,还要有经验丰富的航海者,徐福便是最好的人选,只要有一员大将监视,徐福定不敢弄虚作假。”
  “至于其他方士,虽不知他们有什么样的能力,但父皇可以暂且留下他们的性命,以观后效。唯有侯生卢生二人胆敢欺骗父皇,按律当斩,还可作为杀鸡儆猴的那只鸡,警告其余方士,令其不敢作乱。”
  始皇盯着扶苏,久久没有说话,扶苏有些紧张,但他自认说的都是心里话,坦然的面对父皇。
  始皇终于笑了,扶苏依旧出于仁心留下方士的性命,但他能想到这些人还有其他用处,大有长进。
  “很好,你思考问题越发周全了。少府正在改造大船,将徐福带过去,充作小吏。其他方士先关押在廷尉监,他们若是另有才能,也能与徐福一般待遇。至于卢生侯生……先关着吧!”
  始皇正值壮年,对于晚年痴迷求长生的自己无法共情,对于被方士欺骗之事,只觉得丢脸——朕英明神武一辈子,居然被人骗了!
  徐福得到了有限的自由,被关押的方士开始绞尽脑汁地想,除了炼丹自己还会什么?
  汉初
  天幕结束后,群臣纷纷告退,韩信也跟着离开了,显然现在没有人有心思探讨匈奴犯边之事,刘氏皇位传承才是天大的事!
  吕雉回到自己的椒房殿,便看到一个女子跪在殿门前,吕雉脚步顿了一下,随后若无其事的让她起身,进殿。
  跪着的正是薄姬,她担心保不住自己的儿子,只能来求皇后,也只有皇后才有能力做到!毕竟,刘恒没有与刘盈直接争夺皇位,而是被群臣拥立的,她们之间便少了一重对立。
  吕雉与薄姬相对而坐,薄姬恳求道:“妾求殿下保住恒儿,妾愿再不与恒儿相见,以后,他便是您的孩子。”
  薄姬果然聪明,她看出了刘盈不堪大任,即将被放弃,而刘恒则是未来可期。
  与聪明人交谈总是很愉快的,吕雉也不兜圈子,直接说道:“本宫可以将恒儿捧到太子之位上,可以在其成年后便将天下交给他,还会将刘盈外派就藩,不会对他的皇位构成威胁。只是,本宫也有条件!”
  薄姬心中大喜过望,只要自家儿子能好好的,便是她没了这条命也没关系。天幕所讲皇后的施政方针,她听得懵懵懂懂,根本无法分辨好坏,她清楚的意识到自己没有皇后这样的能力,无法替儿子守住天下!
  “殿下但请吩咐,妾莫敢不从!”
  吕雉安抚道,“你也不必担心,若是本宫杀了你,岂不是为将来留下隐患,本宫只想与你和恒儿做个交易。”
  吕雉的直白让薄姬心下稍安。
  只听吕雉道:“本宫要你立下协议,将来不得对吕家、刘盈、鲁元的子嗣下手!当然,本宫也会约束好他们,不会为吕家封王。”
  薄姬保证道,“这是自然,天幕也说了,恒儿是个爱体面的,只要我们将协议公之于众,恒儿便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抹黑自己的名声!”
  这可真是亲娘,了解自己的儿子,无意中也坑了刘恒一把。只希望将来吕家和刘盈的子嗣能安分守己,不然刘恒这个白莲花有的是办法让他们吃哑巴亏。
  吕雉满意的点点头,“那便由陛下做个见证吧。”
  薄姬惊呼,“陛下!”
  只见不知何时刘邦也来到了椒房殿,听着自家妻妾旁若无人的商谈。薄姬背对着门外,吕雉却笑语嫣然的看着他,好像她们在商谈的不是刘家江山一样!
  不用再纠结继承人问题,刘邦也算松了一口气,他死后,天下只能交给皇后,若是不能让皇后改变主意,怕是他死也无法瞑目。
  刘邦道:“你们商谈好了。”
  吕雉点头,“就等着陛下来做个见证了。”
  刘邦洒然一笑,“好,这份协议便由朕来撰写吧!”
  秦·昭襄王时期。
  白起威名赫赫,虽然已经年老,却依旧把赵王吓得不轻,赵王派出自家儿子亲自出城解释,白起这才相信。
  白起将自己带来的亲兵散开,寻找王孙的踪迹,白起的到来,让那些寻找嬴异人的探子也不敢活动了,嬴异人这才从藏身处冒出头来,潜回秦营。
  接到小王孙,白起快马加鞭带着他们回到秦国,这个世界的小嬴政能够跟在昭襄王嬴稷身边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不知会变成什么样的性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