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始皇位面,招贤令发布后,陆陆续续有学子来到咸阳,他们发表策论,辩论讲学,为尚武的咸阳城带来一股浓厚的文风。
一周后,前往楚地的蒙毅终于回来了,他不仅带回来了沛县的刘邦、萧何、吕雉等人,还有意外收获——项家叔侄、少年韩信!
始皇本来已经为他们安排好了位置,项羽韩信都被他放到蒙恬的麾下去北边打匈奴,没想到这二人现在都还只是个小少年……
“项羽,韩信,就留在咸阳宫做个郎官吧,特许你们随意出入军营,与诸位将军学习兵法谋略。”
项羽韩信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都是浓浓的胜负欲!“臣领旨!”
蒙毅无奈扶额,这两人在路上就开始别苗头。他们都是半大少年,都不肯服输,对于天幕说的结局都不想承认。一路上除了有志一同的打了刘邦一顿,便是互相比试,比完骑马比角斗,比完角斗比兵法……
凡是需要武力的,项羽都赢了,凡是需要动脑的,韩信都是赢家!
想到将来他们都会成为兄长的属下,蒙毅就对兄长充满了同情……
孩子可以轻轻放过,对于成年人,始皇就要好好审审了:“项梁,你为何会选择来咸阳,就不怕朕将你项家一网打尽吗!”
项梁行礼道:“回陛下,是草民不自量力,妄想复国。如今幻想破灭,总要为这一大家子找一条出路。陛下不计前嫌,愿意用项家,项梁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
不论他心里怎么想,这些话说的还是挺顺耳的。
始皇又问刘季:“你便是刘邦!”
刘季嬉皮笑脸的答道:“陛下还是叫草民刘季吧,叫刘老三也行,草民还没有改名呢,也不打算改名了!”
这话是说要与另一个世界的汉高祖做个切割,刘季就是刘季,不会变成刘邦,让始皇放心。
看着这个刘季,始皇便能想到另一个汉高祖说愿意叫自己爹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让人恨不得踹他一脚……
始皇:“刘季,你也先做个郎官,日后跟着长公子扶苏。”
扶苏还在震惊中没有回过神来呢,在咸阳宫中长大的他第一次见这样的人,如同市井无赖一样,站没站样,坐没坐样,这样的人为什么能成为天下之主?
说句大不敬的话,他印象中的祖爷爷昭襄王突然就有了模板!
始皇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改改扶苏太过君子的性格。
天幕讲汉初人杰之时,多次提到刘邦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崛起,从未放弃希望,一个能开创四百年王朝的开国皇帝怎么可能是个简单的人。
就连我们教员都称赞他是“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一个”。
接下来,始皇又将萧何安排为王绾的属官,吕雉安排做李斯的属官,樊哙、曹参等人皆有官职,待他们熟悉了大秦朝廷的运作规律,便能独当一面了。
吕雉的心里终于安定了下来,始皇的一视同仁,让她看到了一位帝王的胸怀!
可惜,始皇一直盼着的张良还没有到,这是他给扶苏准备的第二位老师。
张良已经到了咸阳,他还想多看看咸阳的风貌,没有立刻进宫。在探访的路上,他遇到了与他目的一样的陈平,两人便结伴而行。
就在这时,天幕亮了起来,新的直播开始了。
第70章 汉武大帝
七天过去了,天幕开始了新的直播,从第一次直播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天幕下的观众已经习惯了边做自己的事,边看天幕。只要没有提到自己,就能做一只瓜田里的猹,欢乐的吃瓜。
文帝刘恒思考了很久,他一心为国为民,却没有想到自己的政策有这么多弊端,最后还是让治下百姓饱受苦难。
他想起了“废盗铸令”时,贾谊曾上书反对,而他不予采纳。想起了越发嚣张的诸侯王,与此起彼伏的民间起义……
刘恒下令:“召贾谊回京!”
直播开始之前,贾谊刚刚回到京城,君臣二人一番深谈。刘恒没有探问鬼神之事,而是问起了民间百姓的生活,贾谊秉公直言,将自己一路上看到的情景一一道来,刘恒越发愧疚!
恰在此时,天幕开始了,刘恒召文武百官入朝。
这次天幕要讲的是大汉,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值得抄录研究。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空白竹简,百官欲哭无泪,下朝后,自己这双手还能要吗?
汉武帝刘彻既紧张,又兴奋,他的大朝尚未结束,便将所有大臣都留在未央宫中,还命人去后宫传皇后卫子夫,与年仅六岁的长子刘据。
武帝朝经过多日研究,对于纸张已经有了眉目,只不过纸张洇墨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竹简依旧是记录文字的主要载体。
与武帝朝不同的是秦朝,始皇帝时期,拥有天下最好的工匠墨家与公输家,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有了成品,博士们的桌案前都放着薄薄的一摞纸张。
始皇:“汉朝是距离大秦最近的时代,汉朝遇到的问题,我大秦也一样会遇到。”所以,秦朝的君臣也是如临大敌,无比专注。
天幕的开场便是一场金戈铁马的战争,汉军与匈奴人在草原上浴血厮杀,年轻的将军纵马驰骋,意气风发。远在千里之外的国都长安,天子与群臣正对着地图推演战场局势。运送粮草给养的车队源源不断的北上,还有人来往于西域之间,换取大汉急缺的千里马……军民上下一心,只为打赢这一仗!
这时,天幕上响起了一道霸气的声音,“我汉室七十年来,对匈奴屡战屡败,以致士气蹉跎,国威沦丧。这种局面,以后必须彻底扭转!朕此战,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世人和匈奴人,从此以后,攻守易形了!寇可往,我亦可往!”
饰演汉武帝的演员威严天成,君临天下,这句话让天幕下的观众叫好声雷动,无数人被汉武大帝的气势所折服。
评论区也刷屏一样出现了一连串的“寇可往,我亦可往!”
很快,天幕上一切声音都消失了,黑色的屏幕上缓缓浮现了三行文字——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久的名字!】
刘彻情不自禁的站了起来,他胸腔震荡,抑制不住的笑声传遍了未央宫内外,群臣也自豪无比,为他们能参与这份伟大的功业而自豪!
刘邦击节而赞:“好!”文帝激动不已,景帝将自家小太子抱起来,向每一个文臣武将炫耀!
始皇也有一瞬恍惚,随之而来的便是淡淡的委屈,天幕不是说最喜欢朕吗?怎么这般夸赞那汉武帝……
大秦的群臣看着天幕中那个天子强大的气势,仿佛看到了自家陛下,心中惊骇不已!
后世的儒家学子有人愤愤不平,有人面色发青,有人欲言又止,他们想骂“穷兵黩武”,“骄奢淫逸”,“大兴土木”,看到身边人都在赞叹汉武帝,却又不敢出声……
【我们都说我们是汉族人,说汉语,写汉字。这个“汉”,是汉朝的汉,更是汉武帝的汉!】
【秦皇筑骨,汉武画魂!始皇统一六国实现了华夏大地地域上、形式上的大一统,汉武帝则建立了政治上,思想上的大一统!】
刘彻得了便宜还卖乖,“天幕突然这么夸朕,还挺不习惯的……”以前不都是用“巫蛊之祸”“罪己诏”戳朕的心窝子吗!
主父偃立刻恭维:“臣为陛下贺,陛下英明神武,得天独厚,正是不世出的明君!”
群臣立刻跟进:“臣为陛下贺!”
刘彻哈哈大笑:“好,诸卿都有功劳!”
【文化上,汉武帝“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建立了统一的思想认同,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军事上,他挥师千里,进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大汉的威胁,基本奠定了后世中国的疆域版图;开辟了“丝绸之路”,连接西域,打通了中西文化的隔阂。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分化诸侯王的势力,打击相权,强化皇权。经济上,为了解决财政问题推行了一系列“新政”,被后世王朝所沿用。】
刘彻还沉浸在兴奋的情绪中,他跟身边的卫青喋喋不休的说着自己的看法,猜测天幕接下来的话题。
卫青很想提醒他,天幕说话总是正反两面都会提到,小心天幕的“但是”!
天幕没有直接接着讲汉武帝,却插入了上个视频的话题。
【上次直播结束后,小希看到很多观众在评论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认为小希对文帝的评价充满偏见,认为文景之治是历史上有名的治世,文帝也是能排在明君榜前十的皇帝!】
【在这里,小希要做个解释,文景时期的治世是相对于其他天下动乱,朝政腐败时期来说的,如果仅以当时百姓的生活水平来看,远远达不到治世的程度。】
【我们研究历史要以史料与实物为依据,根据《汉书》、《史记》中的记载:减免田赋,地主获利最大;入栗拜爵,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所以这些政策出发点虽是好的,却在事实上助长了土地兼并,贫富差距,使得社会矛盾越发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