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为表彰两人的功劳,汉武帝设置大司马一职,位在诸公之上,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霍去病为大司马骠骑将军,共同管理日常军政事务。】
  评论区
  “汉家战士三十万,将军兼领霍嫖姚。”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陛下之寿三千霜。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年轻的杜甫兴奋的对李白道:“太白兄,这是你的诗!”
  李白痛饮一口美酒,歌道:“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王维:“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谢士元:“嫖姚勋业迥无前,卜葬还容附帝阡。不畏石麟荒草没,山形犹见象祈连。”
  王安石:……
  【当然,这样的大战,汉军的损失也很大,出征时的十四万匹马仅余三万返回……】
  评论区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卫霍发起的战争人数往往比较少,战场缴获却极多,武帝后期的战争才是真的得不偿失呢。”
  桑弘羊心头滴血,这么大的损失,大汉的国库还能支撑的住吗?
  刘邦:“经此一役,匈奴人再不敢来我大汉放肆了!”
  萧何:“打仗就是打后勤,不知武帝可有办法支撑这么大的财政压力。”若是因此引得民不聊生可就不好了……
  韩信关注的是军事谋略,他对卫青霍去病这两位后辈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匈奴人往往集中兵力来去如风,我大汉只能被动挨打,无法有效防御。卫霍二人从不以兵力见长,他们都是亲率数万骑兵长途奔袭,直捣王庭,只要匈奴王庭被打散,便无法组织有利的反击了。”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
  刘邦好奇道:“淮阴侯能做到吗?”
  韩信反问道:“卫霍二人的胜利乃是因为两点,其一是在草原长途奔袭能找到敌军的方位,其二便是强大的骑兵!您能给臣一万骑兵吗?”
  刘邦:……
  是啊,总不能用指望步兵的两条腿在草原上跟骑兵比速度吧。
  文帝朝的百官已经确信,卫霍这样的战役便是学了也学不会,没看到李广已经学废了吗!
  文帝无奈道:“看来,我等能做的便是壮大大汉国力,为后人铺路了。”
  第81章 汉武大帝
  【经过大汉与匈奴的一系列战争,卫青霍去病迅速崛起,便是没有外戚的身份,卫家也是汉武朝的第一大家族,卫氏一门五人封侯,卫子夫为皇后,卫青迎娶平阳公主。当时天下间流传着一首为卫子夫写下的歌谣:“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评论区
  “好霸气的姐姐,我喜欢!(星星眼.jpg)”
  “卫子夫在两汉的皇后中算是低调的了,她从没有参与朝政,后宫也管理的井井有条,让武帝没有后顾之忧。”
  “卫青的经历可以写成一个小说,功成名就后迎娶主家……”
  早在元光四年平阳侯曹寿去世后,平阳公主第一次守寡,此时的她已经二嫁夏侯颇——难道夏侯颇也会早逝,我还要三嫁!
  【就在这样的烈火烹油繁花着锦之时,卫家迎来了重大打击——元狩六年,年仅二十四岁的冠军侯霍去病突然离世!】
  未央宫欢快的气氛瞬间被按下暂停键,所有人都在看着冠军侯。
  霍去病:……
  卫子夫喊了一声:“太医!”
  武帝反应了过来,立刻招呼近侍宣太医前来诊治。
  卫青皱着眉头:“去病,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霍去病:“陛下,姨母,舅父,臣并不觉得有哪里不舒服。”
  武帝不赞同道:“你自己感觉不出来,还是得让太医诊治一番,便是没有生病也要注意保养身体。”
  六年,仅仅六年时间,我还有那么多事没有做,老天便要夺走我的生命吗!
  霍去病:“不如听听天幕怎么说,也好对症下药。”
  【霍去病的去世记载不详,不过最有可能的猜测便是因病逝世。霍去病时常转战千里,孤军深入,这对他的身体造成了巨大的负担。再加上行军途中饮食不卫生,易感瘟病,感染疾病后,又没有好好调养,他的身体早已不堪重负!】
  评论区
  “霍去病就是老天给汉武帝的限时卡,时间到了,就收回去了。”
  “冠军侯的一生只有短短的二十四年,却做到了所有人都做不到的事,若是以冠军侯为主角写一本小说,一定会有人说作者没有逻辑胡编乱造,但现实很多时候比小说还要魔幻!”
  ……
  武帝与卫青对视一眼,有些犹豫不知如何开口,霍去病却当机立断道,“陛下,臣不可能不上战场的!”
  卫青:“去病,你的行军方式太过激烈,谁都受不了啊。”
  霍去病急道:“舅舅知道的,快速行军是对付匈奴做好的方式,只有利用他们最擅长的骑兵突袭才能在草原上占据优势,我不可能放弃这样的方式,选择笨重的两军对垒!”
  卫青当然明白,这也是他一直以来对付匈奴的战略。
  武帝纠结很久,还是下定决心,“去病,朕命令你上一次战场必须自京中修养两年,不能连续出征。朕还要彻底消灭匈奴,打通河西走廊,你难道不想纵横西域,建立更大的功业吗!”
  霍去病不再争辩,如果能活着,他当然不想早逝,但若是以后余生碌碌无为,他宁愿死在最绚烂辉煌的年纪!
  【霍去病去世后,谥号“景桓”——克敌服远,英勇作战,扩充疆土!这是对一个武将最好的赞誉。对于他的早逝,武帝非常悲痛,特命其陪葬茂陵,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了祁连山的模样,还在其墓前树立了十多个石像,最中间一个便是“马踏匈奴”,这些石像历经千年风霜,依旧在为后人彰显着少年将军的风采!】
  评论区
  “班固:骠骑冠军,飚勇纷纭,长驱六举,电击雷震,饮马翰海,封狼居山,西规大河,列郡祈连。”
  天幕上出现了现代的茂陵博物馆景区,霍去病的墓前摆满了各种花花绿绿的祭品,绿树成荫,游人如织。
  虽然……但是……
  霍去病睁大了眼睛:这是我的坟墓啊,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在我坟头上游玩!
  平行时空的古人大开眼界,后人就不觉得忌讳吗?不怕惊扰先人安眠吗?不怕冠军侯半夜去找你吗?
  还有这样的好事!如果真有这样的事,怕是后人会兴奋地将冠军侯墓地踏平!
  【霍去病出身寒微,成长于帝王之侧,却从未沉溺于荣华富贵,他始终将国家的安危与建功立业放在第一位,武帝曾为霍去病修建一座豪华的宅邸,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始皇:这个后辈(汉武帝)真是好运气,朕要不要立一个皇后,说不定也能带来几个人才呢……
  评论区
  “曹植:固夫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黄震:凡看卫霍传,须合李广看。卫霍深入二千里,声振华夷,今看其传,不值一钱。李广每战辄北,困踬终身,今看其传,英风如在。史氏抑扬予夺之妙,岂常手可望哉?”
  “上面的大佬说的对,司马大大的《史记》中将卫霍两位将军记载在同一个列传中,难道霍去病不值得一个单独的列传吗?”
  “而且还是《佞幸列传》……”
  扶苏也看不下去了:“这样为国尽忠的英雄人物怎能仅以其出身肆意褒贬!”
  刘邦叱骂道:“这帮子儒生,他们于国有何贡献,居然如此折辱一位大将!”
  汉武帝将案上的酒爵摔在地上,清脆的声音吓坏了在一旁记录的司马谈,他手腕颤颤抖,一个竹简报废了……
  “《史记》中评价卫青柔顺媚上,评价霍去病不知体恤士兵。”
  “虽然我非常尊重司马迁大大,但能不能不要贬低我的男神,知道你要抬举李广,但他有什么亮眼的战绩吗?强行抬咖只会遭人反感!”
  “本来李广只是武帝朝很普通的一个将领,若不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浓墨重彩的赞美,还单独开了一个篇章《李将军列传》,谁知道他是谁啊!”
  “感觉卫霍两位将军都被武帝连累了,司马迁大大真正仇视的是汉武帝吧!”
  “……”武帝双目微眯,盯着天幕上的评论,他语气平静道:“司马太史,你来解释一下。”他想起了天幕之前提过的宫刑,司马迁不会是因此才恨朕吧……
  司马谈满头大汗,战战兢兢道:“陛下,臣也不知小儿会写什么。况且,臣乃是太史令,掌管天文历算,并不是史官,想来小儿也只是私下写一些文字,不是什么正经的史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