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哼!”武帝不喜欢有人脱离自己的掌控,“将司马迁召回长安,朕要亲自与他理论理论!”
  司马谈:“是,臣遵旨!”
  再次被提起的李广:真是谢谢你啊,老夫现在只想消失在史书中,若不是你,老夫的黑历史如何会流传千年——难道《史记》会颠倒黑白,将老夫迷路全军覆没的败绩记载成大获全胜吗!
  【霍去病对手下士兵也很好,一次武帝赏赐了一坛美酒,霍去病便将其倾倒入泉水中,与诸军共饮,这个地方因此被叫做酒泉,现在是我们的卫星发射基地——】
  天幕上出现了一个矗立在戈壁中的巨剑,巨剑直指长空,有数百米高。随着倒计时的声音结束,一声“发射”,巨剑底部瞬间腾起火焰,推着巨剑刺破大气,飞向太空!
  古人又看到了曾经出现过的浩瀚宇宙,这次却是跟着火箭的视角一点点上升的,他们见证了整个火箭的发射过程,被超越时代的科技的力量所震慑,失去了言语。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现代化的高科技,与两千年前的少年将军以一种奇妙的联系连接在了一起,若是人死后真的有灵,希望冠军侯能看到今天的酒泉!】
  霍去病也被这样的场景所感动,喃喃道:“我看到了……”
  这种极致的浪漫一瞬间便击中了古人的心,无数歌颂现代科技与冠军侯的文学作品问世,这一幅画面定会牢牢的刻在他们的记忆之中!
  【霍去病有超乎寻常的英雄气概,他是汉武帝一手培养提拔的少年将军,寄托着汉武帝的豪情壮志与雄图霸业。自霍去病去世,此后十六年,大汉再未对匈奴发动战争……】
  评论区
  “汉武帝对冠军侯绝对是真爱,李广自杀之后,李敢认为都是卫青的错,怨恨卫青,找上门去打伤了卫青,卫青没有声张也没有追究。但霍去病却没这么好的脾气,他利用行猎的机会射杀了李敢。武帝知道后,直接说李敢是被鹿踩踏死的,真是偏袒的一点都不遮掩。”
  “怪不得会被后世编排茂陵一家三口——卫皇后、霍太子!”
  霍去病倒吸一口凉气,卫青连忙拉着他跪下请罪,汉武帝摆摆手表示不要在意,这些都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朕这点肚量还是有的。
  要是在意天幕上的调侃,朕早就被气死了!
  只是……“为何十六年未发动战争?”
  朕的仲卿呢!
  卫子夫看着“卫皇后”三个字,总觉得另有寓意……
  【十一年后,卫青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早年战场上受的伤早已深入肌理,衰老加伤病掏空了他的身体,他挣扎着进宫向他的陛下告别。那一日,羽林俯首,天子降阶!】
  熟悉的《汉武大帝》的画面再次出现,卫青已经头发花白,身患重病,无法起身,他的轿辇来到宫门口,守卫宫门的羽林卫争抢着为他抬辇。
  武帝听闻卫青前来,出殿迎接,卫青挣扎着,用自己的力量爬上了九重御阶,汉武帝看不下去了,他推开搀扶他的黄门,走下台阶,迎接他的大将军……
  这一幕画面感人至深,无数人为这份君臣之情所动容。
  不少人想到了自家陛下,王翦满含热泪看着始皇,始皇神态自若的看了回去。韩信萧何看了一眼上首的高祖,刘邦撇撇嘴,有些没滋没味。
  卫青长舒一口气,提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了,君臣相得,善始善终,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万幸!
  吕雉却冷笑一声:“卫青、霍去病都死了,卫子夫的依靠没有了,储君地位不稳,大乱将起!”
  呵呵!所有人都在感动于刘彻和卫青的君臣之情,只有吕雉在冷静的思考汉武朝的政治走向。
  卫子夫也紧张的咽了咽口水:最后的落幕,要开始了吗!
  第82章 汉武大帝
  【卫青一生七出匈奴,立下不世之功,却从不居功自傲,遵纪守法,恪尽职守。他权倾朝野却从没有养过门客,也不干预朝政,不结党营私。他的谨慎自守,让他能够身居高位而善始善终,留下了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
  刘邦:“这么宽厚,可不像是乃公的子孙!”
  汉武朝被各种理由诛杀的大臣们:“……”
  【元封五年,卫青病逝,谥号为“烈”——以武立功,秉德尊业!与霍去病一样,他的陵墓也在茂陵之侧,武帝将其塑造为阴山的形状,以纪念其彪炳史册的战功!】
  评论区
  “长平桓桓,上将之元,薄伐猃允,恢我朔边,戎车七征,冲輣闲闲,合围单于,北登阗颜。”
  “班固大大的文章写的太好了!”
  “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横行万里外,胡运百年穷。兵寝星芒落,战解月轮空。严刁息夜斗,辛角罢鸣弓。北风嘶朔马,胡霜切塞鸿。”
  “冯梦龙:卫青握兵数载,宠任无比,而上不疑,下不忌,唯能避权远嫌故。”
  “卫青和霍去病的陵墓距离汉武帝的茂陵只有一千米,这就是真爱吧……”
  “暑假去西安参观茂陵和兵马俑,征集结伴一起的友友……”
  ……
  汉武帝:“朕还活着呢,能不能考虑一下古人的感受!”可惜,他发表评论的资格已经用完了,只能无能狂怒。不过,等这一课题讲完,武帝便能拥有不受限制的评论资格了。
  始皇看着手边的小屏幕移开了视线,终究还是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不过是兵马俑罢了,距离朕的主墓室还远着呢!
  【帝国双璧,既是大汉的守卫者,也是刺向匈奴的神兵利器。卫青清楚地认识到匈奴人的特点,他们聚则为兵,散则为民,仅仅击溃并不能伤及根本,只有彻底歼灭其军队,掳掠其居民牲畜,才能瓦解匈奴的力量。卫青采用以骑兵制骑兵,以机动对机动的新战法,长途奔袭,捕捉战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从根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大汉的军事威胁!】
  蒙恬:“彩!”如今匈奴的势力尚且弱小,若是能将其一举歼灭,冒顿便是有天纵之才,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小韩信和项羽也在激烈的争论,他们都想上战场跟霍去病比一比,看看谁才是真正的少年英才!
  【霍去病与卫青的相继离世,仿佛带走了汉武朝的尚武精神,此后,武帝虽然多次对外作战,却是输多赢少,损失惨重!】
  【此后几年,武帝先是平定南越,又陆续平定西羌、卫氏朝鲜、东越、西南夷,将今天的青海、朝鲜半岛、云贵等地并入大汉版图。攻破车师、楼兰,掳其王,灭其国……】
  天幕上出现了汉朝舆图,原本只有中原地区的地图逐渐扩大。随着天幕的讲解,东西南北四方逐渐被点亮“青海、朝鲜、云贵”……这些地方一一归属大汉治下!
  天幕之下的众多王朝争相记录地图信息,后世的地图都是经过校正的,还有等高线、植被、资源分布、山川河流等备注信息,比皇宫中珍藏的舆图还要详细。
  卫青、霍去病也将自己的生死放到一边,帮着诸位侍中记录地图信息。
  【元鼎六年(前111年),漠北之战十六年后,大汉再次对匈奴用兵,公孙贺赵破奴率两万五千骑,出塞两千里,却一直没有找到匈奴人的踪迹,只能无功而返。】
  桑弘羊计算着所需军费,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下这一笔笔的开支。
  公孙贺心神巨震,连忙跪下请罪,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将领,跟在大将军身后才能有所建树,如何敢独当一面啊!
  而赵破奴还只是大汉军中一个普通的偏将,没有上朝资格。元狩二年他跟着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俘获匈奴王母以下三千多人,因功封侯,逐渐崛起,成为卫霍之后,大汉所能倚重的将领。
  卫子夫则在思量,公孙贺是姐姐的夫婿,算是据儿的支持者,既然陛下还在重用他,说明此时据儿的太子之位还是稳的。
  【元封元年(前110年),刘彻御驾亲征,率十八万大军出塞,匈奴人遁逃漠北,不敢直视汉军锋芒!】
  【太初元年(前104年),李广利率领军队攻打大宛,第一次进攻历时两年,无功而返,士兵仅剩下十分之一。第二次出征,李广利麾下将士六万,汉军到达大宛城下,大宛贵族杀其王,投降汉朝,汉朝得到了三千宝马。但将官侵吞军饷,苛待士兵,非战而死的士兵比比皆是。为安定人心,武帝大肆封赏,军官中位列九卿者三人,两千石俸禄者一百多人,一千石俸禄者一千多人……】
  在汉朝两千石俸禄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干部,武帝心疼的眼都红了,桑弘羊的算盘已经打的快要冒烟了。
  他忍不住劝谏道,“陛下,国库真的没钱了!”
  武帝也心疼他的钱啊,他的仲卿去病打仗的时候从来没有出过这些幺蛾子,也不需要他收拾烂摊子,“李广利!你最好不要出现在朕的面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