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也有人想起天幕曾说过的“有亡秦之过,无亡秦之失!”大概就是因为这件事吧。
  【武帝反省自己的过错,停下了征伐的脚步,将大汉的国策重新定为休养生息,稳定了混乱的局面,将即将崩溃的大汉王朝再次拉回正常的轨道上来。】
  评论区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武帝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能力挽狂澜,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的。”
  “武帝本想将政策的转变交给太子刘据,可惜巫蛊之祸打乱了他的布局,这件事只能武帝自己来做,新继位的刘弗陵没有这样的能力,四个辅政大臣也没有这样的权威。”
  “是啊,后代子孙谁敢说武帝做的不对,那就是在否定自己皇位的正统性。”
  “那些酷吏若是没有因为巫蛊之祸而死,看到杀了太子也无法阻止武帝改弦易张,会不会再次铤而走险刺杀武帝啊。”
  “事实上,当时桑弘羊等人根本不理解刘彻的做法,他们的思想还在对外征伐上,根本没有考虑到大汉百姓的承受能力。”
  “武帝挽狂澜于既倒,使大汉再次焕发生机,奠定了昭宣之治的基石。”
  桑弘羊将这些评价都记在心里,他擅长的是经济敛财,知道自己没有多少政治素养,无法理解陛下的宏图大略也很正常。
  武帝看到了连续多年征战带来的恶果,他知道自己能活到七十多岁,心中急躁瞬间消失了。这一次当放慢脚步,对外征战的同时也不能让国人朝不保夕。
  【公元前87年,武帝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他将皇位交给年仅8岁的刘弗陵,又任命霍光、上官桀、金日磾、桑弘羊辅政,带着满心的遗憾与对大汉命运的担忧离开了人世。】
  第93章 汉武大帝
  桑弘羊没想到还能听到自己的名字,他居然逃过了巫蛊之祸,躲过了陛下晚年的混乱朝局,活到了下一朝。
  其他人疑惑的则是霍光是何人?
  霍氏?此人与冠军侯有何关系?
  元朔六年,霍光还是一个小少年,没有被哥哥接到京城,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哥哥是风靡天下的冠军侯,霍去病也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
  评论区
  “阴谋论一点,武帝可能是因为卫家权势太大,才会默许江充陷害太子,他可能是想打压太子的势力,没想到最后翻车了。”
  “楼上的说法我不敢苟同,卫青霍去病已经死了十几年了,卫家也没有出现什么有能力的人才,太子的势力还需要打压么!”
  “再者,当时的太子已经三十多岁,孙子都有了,还能压不住外戚!”
  “太子死了,武帝能选择的只有一个8岁的孩童,这与武帝的政治谋略不符,他希望继任者能够改变穷兵黩武的国策,休养生息平息社会矛盾,这些只有培养多年的太子刘据才能做到。”
  “而且,卫太子刘据的陵墓比武帝茂陵还要高,在古代等级森严的墓葬制度下,可见武帝对太子的思念与悔恨。”
  武帝对后世的猜测出离愤怒,“朕怎么会想要打压卫家!”卫家一切荣誉都是刘彻赋予的,他若想收回易如反掌,根本不必拐弯抹角。
  这点卫青还是有信心的,陛下向来骄傲张扬,想做什么都会摆在明面上,根本不必用阴谋诡计。
  只是,晚年的汉武帝已经被权利浸淫了四十多年,成为彻彻底底的政治生物,会不会忌惮年富力强的太子呢?
  【刘弗陵是武帝最年幼的孩子,其母为钩弋夫人,传说刘弗陵与上古的尧帝一样都是怀胎十四个月而生,因此备受武帝喜爱。】
  评论区
  “科学研究表明,人类怀孕只有280天到十个月,绝对不会超过这个时间的。”
  “如果足月还没有生产,羊水会枯竭,婴儿会窒息而死。”
  “钩弋夫人利用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来糊弄皇帝,武帝正好迷信这些,不过是为了自己儿子造势罢了。”
  “就像刘邦斩白蛇起义,刘彻母亲梦日入怀,都是一个套路。”
  “可是刘弗陵出生时,太子还在位,钩弋夫人就敢传这样的谣言,野心好大!”
  ……
  武帝面色有些发红,他扪心自问,若是当真有个孩子十四个月才出生,他一定会非常重视。
  不会是因为自己的迷信,动摇了太子的地位吧!
  喜欢的小儿子和要继承家业的大儿子怎么能一样呢。
  对此,始皇与武帝很有共同语言,他也只是将胡亥当做不懂事的小孩看待的,谁知过多的宠爱让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卫子夫记下钩弋夫人此人,这人也不知出生了没有,但这次她不会有机会见到陛下了!
  【刘弗陵三岁那年,巫蛊之祸发生,此后数年,武帝都没有立太子。皇三子刘旦主动上书自荐,被暴怒中的武帝斩杀了使者,削减了封地。四子刘胥为人奢侈,喜好游乐,行为举止毫无法度,被排除出储君之位。五子刘髆就是李夫人的儿子,李广利的外甥,因李广利投降匈奴失去竞争权,且因外家被满门抄斩,他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武帝去世前一年便死了。】
  刘彻:好消息,朕以后会有数个子嗣。坏消息,那些皇子一个不如一个。
  “还是朕的据儿最好,有刘家人的决断,也有卫家人的品行。”
  这般对比下来,更没有人怀疑陛下因忌惮太子而纵容江充了,因为其他皇子一个都立不起来。以陛下的理智,不会将大汉天下交给一个不知能不能长大的三岁孩童的。
  可惜,晚年的武帝没有选择。
  【武帝无可奈何只能选择幼子为继承人,在立下刘弗陵为太子后,为防主少母壮霍乱国朝,刘弗陵的生母被直接赐死。】
  卫子夫心里咯噔了一下,不知是什么滋味。
  后宫中看着天幕的美人们浑身一颤,他们看到卫家没落,皇后太子自杀,本来还为自家儿子有可能成为太子而暗暗兴奋。没想到陛下是真的狠,居然杀母立子,她们瞬间失去了世俗的欲望和野心。
  吕雉冷哼一声:“真是你刘家的好儿郎!”
  她心里明白刘彻做的是对的,刘弗陵年纪太小了,钩弋夫人也正值芳龄,若是任由太后秉政,谁知道那个钩弋夫人是下一个宣太后还是赵姬。
  可这并不影响她想到自己的处境,生出同病相怜之感。
  女子何其艰难,即便贵为皇帝之母,依旧命不由己。
  始皇想起了早已被埋在记忆深处的母亲,若是钩弋夫人如赵姬一般……刘彻还真是有决断!
  武帝想到曾经被两宫太后压制的岁月,他明白那是怎样的境况,自然不会给后代留下隐患。
  子弱母壮,必乱天下!无上的权威和无边的享乐,世间没有什么人能不为其所动,再贤德的人也难免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又大权在握的太后,谁人能够止制她……
  已经发生的事,他来不及改变,尚未发生的,他必要握在手中!
  【刘弗陵在位十三年,年仅21岁便去世了,他没有子嗣,身为辅政大臣的霍光选择了武帝的孙子刘贺为新帝,但刘贺为人张扬桀骜,在先帝灵前饮酒吃肉,将皇宫当做游乐场,动物园,随性官吏肆意妄为……二十七天做了一千多件荒唐事,当即被废!】
  评论区
  “刘贺长安一月游,失去了自己的封国,得了个海昏侯的封号。”
  “二十七天的皇帝,是不是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
  “刘贺太心急了,他想将权利抓在自己手里,却没有掂量清楚自己的分量,行事莽撞,被霍光抓住把柄。”
  “关于小宗继承大宗,他的祖宗文帝刘恒已经做了一个完美的表率,居然一点都没有学到。”
  “霍光及朝中重臣有拥立之功,刘贺却一上来就分他们的权利,一点施恩的表示都没有,怎能不让重臣寒心。”
  “……”刘彻刚开始震惊于刘弗陵的夭折:刚刚成年便去世了,朝廷大事岂不是都在辅政大臣手里,也不知这几人会不会辜负朕的信任。
  随后,又看到重臣废立皇帝,“废立皇帝,这岂不是另一个周勃陈平!”
  周勃陈平可是将惠帝的子嗣都开除宗籍,诛杀殆尽,难道朕的子孙也要遭此横祸!
  这是一个大臣该做的事吗!
  刘彻将冰冷的目光投向桑弘羊,找不到霍光等人,只能先拿桑弘羊出气了。
  桑弘羊:陛下的目光快要把我凌迟了,天幕你倒是快点解释清楚啊!
  【刘贺被废,大汉皇位的归属成为最大的问题。就在这这时,有人举荐武帝曾孙刘病已继承皇位,霍光欣然同意,满朝文武尽皆赞同。】
  已改名刘询的刘病已向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表示谢意,霍光也满脸笑意看着尚且稚嫩的天子。
  【刘病已,武帝曾孙,太子刘据唯一存活下来的孙子,出生数月便遭到巫蛊之祸,他在襁褓中被投入监牢,在廷尉监丙吉的保护下悄然长大。刘病已多次病危,都是丙吉四处奔走,为其寻医问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