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十常侍推动了汉朝的灭亡,是引发汉末动乱的主要原因。”
  刘秀突然有些无力,他对刘庄说:“朕本来想着知道了大汉灭亡的原因,就能避免这一危机,只是没想到……”
  刘庄:“只是父皇没想到,后世子孙不肖,便是除掉了所有的隐患,都比不过一个昏君来的严重。”
  刘秀:“是啊,十常侍都是宦官,没有张让、王甫,还会有其他人,他们是杀不干净的,除非不要宦官!”
  可是那样,又要担心有人会替皇帝生孩子了。
  刘庄:“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
  始皇想起了已经被分尸的赵高,他虽然不是宦官,却与宦官一个性质,都是借着皇帝的宠幸得到权势地位,因为离皇权最近,便生出不可一世的野心,想要将皇权收入囊中。
  始皇不由的对身边的近侍多了一份警惕之心。
  历史证明,他的儿女们都是老实的笨蛋,他身边却充斥着野心家。
  与其便宜了别人,不如将自己的儿女派出去,锻炼一番。
  “宦官!”宣帝刘询默念这这两个字,想着自己晚年为何要重用他们,他不由的生出了警惕之心,将此事刻在自己的案几上。
  不可有丝毫懈怠之心!
  第129章 东汉末年
  【光和元年(178年),刘宏在董太后与中常侍的教唆下公开标价卖官,他比桓帝更有“创新精神”,如同一个精明的商人一样,将官职分为不同的等级,比如:地方官比京官的价格高一倍,县官的价格则以当地富庶情况来规定,便是官员升迁也要交一笔钱。】
  【官位的标价以官吏的年俸为准,年俸两千石的官职标价两千万钱,官位的价格是官吏年收入的一万倍!】
  评论区
  “这样的人当官以后,怎么可能为百姓做事呢,他们第一件事就是将自己卖官的花销赚回来。”
  “敲骨吸髓,巧取豪夺,横征暴敛,百姓只能被动的承受他们一层层的盘剥……”
  始皇:“一万倍!”
  这是将官职当做敛财的手段了吧。
  刘彻都不知该如何吐槽了,整个天下都是你的,你却为了些钱财将万民置于水火之中!
  他就算是打匈奴,修皇陵,建宫殿园林,也不曾对百姓竭泽而渔。
  他只会对豪强、诸侯王下手,刘猪猪自认为是这样的!
  【有的官职比较抢手,那就竞标吧,出价最高的人可以中标上任。】
  【就连段颖、张温这样功勋卓著的名将也得交够了钱才能上任。】
  评论区
  “段颖、张奂、皇甫规并称凉州三明,多次攻破羌乱,身先士卒,守护大汉边疆,因军功封为列侯。”
  “他行军以仁爱为本,亲自为士兵包扎伤口,嘘寒问暖,在边境十年未曾睡过一个好觉,与将士同甘共苦,所以,他麾下的将士都愿意跟随他出征,为其死战!”
  “但是,他进入朝廷为官后,为了自己的富贵,党附宦官,大肆捕杀太学生和党人,两次官至太尉。”
  “直到权宦王甫罪行揭露,段颖才被牵连下狱,饮鸩而死。”
  霍去病:“原还以为这是后世的名将,没想到啊……”
  卫青:“虽有军功,却品行不端,一心追求权势富贵,有此结果也算罪有应得!”
  尚在凉州为将的段颖出了一身冷汗,可是,时事如此,若是不依附宦官,他这个将军还能当的下去吗!
  汉武帝却看到了他们没注意到的地方:“仅仅是平定羌乱,便用了十年,这可是十年的赋税徭役。”
  “这个张温也不是无名之辈,他率军讨伐韩遂马腾叛乱时,董卓、孙坚都在他的麾下。”
  “后来,董卓得势后,张温不甘心屈居其下,被董卓当成了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三国演义》里面的名场面。”
  “后汉书评价张温,虽有功劳名誉,却是靠贿赂得来的三公之位。”
  张温面红耳赤,强自争辩道,本公的权势地位都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凭什么说我是靠贿赂得的三公……
  【不止是卖官鬻爵,便是官员升迁、调任都要预先交三分之一的标价,也就是说,官吏上任之前要先交相当于他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
  【许多官员因为交不起如此天价的“做官费”而吓得弃官而逃。】
  评论区
  “不止如此,如果买官的人有钱,还会加价。”
  “真是将奸商的本性发挥的淋漓尽致,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
  “在大汉,刘宏看上的东西就是他的,天上掉下来一个铜板,都得姓刘!(^·^)”
  刘邦看的目瞪口呆:“这小子上辈子一定是个奸商吧!”
  汉武帝:“他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难道北方零星的叛乱需要这么多银钱!”
  桑弘羊还在计算,灵帝的收入与国库的缺口,主父偃却幽幽的补充了一句:“诸君是不是忘了,这是个昏君,他得到的钱财,怎么可能放进国库!”
  始皇:“汉朝都变成这样了,居然还没有灭亡,难道汉末就没有陈胜吴广吗!”
  ……
  【刘宏卖官的收入并没有进入国库,而是拿去自己享乐,他将所有银钱都拿来兴建西园。他每日挖空心思玩耍享乐,身边的宦官也一门心思的逢迎。】
  【刘宏没有见过驴,一个小黄门便找了四头驴进宫,刘宏一见便爱不释手,每日驾着驴车在宫中游玩。】
  评论区
  “皇帝随便的一个举动,就会有人群起效仿,一时间,京城驴价暴涨!”
  灵帝刘宏眼前一亮:“朕要将附近所有驴都买下来,倒手卖给百官,这可是一本万利啊。”
  ……
  韩非子:“当年商纣王用象牙筷子吃饭,箕子惊恐,觉得商朝快要完了。因为用象牙筷子吃饭必不能用陶土做的盘盏,要搭配犀牛做成的杯子,还要吃山珍海味,住九尺高台,建宏伟宫殿,穿锦衣华服……后来,商朝果然很快便亡了!”
  【驴车的风潮尚未过去,刘宏又有了新花样,他给狗穿上官服官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称呼其为“好一个狗官”!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
  评论区
  “经典的驴车狗官。”
  汉末百官:……
  曾经对着儒生的帽子撒尿的刘邦:“朕是为了打击士大夫的威望,树立皇帝的威严,你就只是为了好玩!”
  【刘宏在后宫仿造街市建立各种摊贩商店,让宫女嫔妃扮做商人叫卖,又让人扮成顾客,好不热闹,刘宏在其中流连忘返,玩的不亦乐乎。】
  评论区
  “坊市里面的东西都是奇珍异宝,被人偷偷的拿走,刘宏根本就不知道。”
  刘宏:什么,居然有人敢偷朕的钱!
  吕雉斜了刘邦一眼,刘邦面色有些不渝,他虽然也一比一仿造了沛县的街道,但那是为了尽孝,让他爹住在长安不要想家,可不是为了自己玩。
  刘邦显然忘记了自己在集市中赌钱斗狗的“美好时光”了。
  【中平三年(186年),刘宏在西园修建了一千多间房屋,铺上苔藓,引渠水种植荷花,这种荷花只有晚上才会开放,名为“望舒荷”,意为望着月宫仙子的荷花。在这个恍如仙境的花园中,刘宏让宫女脱光了衣服,赤身裸体嬉戏游玩,刘宏还给这个花园命名为“裸游馆”。】
  评论区
  “186年,黄巾起义已经爆发了吧!”
  “是的,不知他哪里还有心思玩这些花样。”
  “后宫采女数千,一日花费数百金,这些都要百姓血汗供养。”
  “后世那些昏君的作为都是跟刘宏学的吧。”
  ……
  刘宏的一系列昏君行径让他前面的皇帝们目瞪口呆。
  始皇瞪大了眼睛:“这样的人也能当皇帝!这样的人也能跟朕一样并列为皇帝!”
  他觉得皇帝的名号被玷污了。
  汉武帝:“还好这不是朕的子孙,不然,朕宁愿断子绝孙!”
  景帝刘启:……“给你个机会,再说一次!”
  刘秀不自觉的想到过去的事:“当年,陈胜吴广的口号是——天下百姓苦秦久矣!”
  如今应该说:天下百姓苦汉久已!
  ……
  刘宏满不在乎道:“天下安稳无事,朕当然可以垂拱而治,不问世事。”
  张让忙奉承道:“陛下是圣明天子,自有黄天庇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于是刘宏再次说服了自己,心安理得的在西园游玩。
  【汉末的百姓太苦了,他们忍过了梁冀的残暴不仁,忍过了五侯的嚣张跋扈,忍过了桓帝的尸位素餐,还要继续忍受灵帝的不问政事,忍受买官上位之人的一层层盘剥……】
  【他们终于忍不下去了!】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太平道教主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天下十三州中就有八州百姓揭竿而起,响应张角,各地州郡瞬间失守,官吏被杀,府库被抢,东汉的丧钟被敲响,终于震碎了沉浸在美梦中的灵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