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此战,曹操以少胜多,“设奇谋,昼夜会战”,击败黄巾,收获三十万青州兵,人口百余万。他将这些俘虏编练成为自己的军队,又完善屯田制度,为军队提供了充足的粮草。】
评论区
“屯田制度是曹军强大的依靠。”
“屯田是以国家的形式保证生产,比自耕农效率高多了。”
曹操对自己的政策也很是得意:“后遂因此大田,丰足国用,摧灭群逆,克定天下。”
始皇:“屯田……”
蒙恬:“难道是以军队耕种田地?”
秦朝最重要的国策就是耕战,他们很快便想到了关键。
李斯:“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军队的粮草可自行解决。”
萧何:“但军队战斗力会下降,也容易脱离朝廷节制。”
当年王翦征讨楚国的六十万大军全靠咸阳粮草供应,始皇对此也很放心。
若是将士自行解决粮草问题,还需要朝廷吗?还会听皇帝的吗?
始皇:“扶苏,你怎么看?”
扶苏被父皇点出来回答问题,立刻开动大脑,想了个法子:“可保留部分精兵,只选一部分战力不足的军队屯田。”
始皇没有说什么,表情都没有变化,扶苏却心下不安,不知道自己的回答合不合父皇心意。
秦朝前期的战争持续时间不长,并不需要屯田政策。始皇命蒙恬北击匈奴的时候,在边关设置城池,迁徙百姓前往耕种,这是屯田的前身。
西汉文帝时,晁错提出:让将士轮流守边不是长久之计,应该迁徙百姓到边关耕种定居。武帝的时候设置屯田校尉,在西域屯田,将屯田规范化。
西汉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很多百姓没有田地,但京城周边却有很多荒地,刘秀开始在内地屯田。
【屯田政策保证了曹军的粮草,也稳定了北方即将崩溃的经济。】
【公元193年,南阳的袁术联合黑山军和南匈奴进军兖州,刘表派兵断了袁术的粮草,曹操立刻出击,打败了袁术的联军,袁术一路退到了九江郡,对兖州再无威胁。陶谦为缓解袁术的压力,从南边进攻兖州。】
评论区
“袁术占据了淮南,淮南的百姓要遭殃了。”
“袁术可真是个瘟神……”
蒙毅:“此人做了什么,怎么会得到如此评价!”
蒙恬:“还好吾不曾押注此人。”
【曹操挥师东南,进兵徐州,大军连下数十城,在彭城与陶谦激战一场,大胜,陶谦只能退守郯城。曹操纵兵劫掠,在泗水坑杀数万人,泗水为之不流。曹军所过,鸡犬皆尽,乡邑无复行人,给徐州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评论区
“对于杀俘和屠杀百姓的人喜欢不起来。”
“在古代,这种情况还是挺多的吧。”
“这种行为只会让敌人更加誓死坚守,决不投降,看不到任何好处。”
“兵法上讲围师必阙,要给敌人留一点希望,不然他们会做困兽之斗的。”
“而且,这些百姓可都是劳动力,曹操屯田需要人口,怎么就不想将这些人变成自己的。”
始皇也皱起了眉头。
【曹操本想一鼓作气,打下徐州,却因粮草不济,只能退兵。】
【公元194年,曹操的父亲曹嵩前往兖州投靠曹操,路过徐州之时,被陶谦派兵杀害。曹操愤怒之下,再次挥师南下,攻打陶谦,并派陈宫留守兖州。】
评论区
“祸不及家人,陶谦此事做的不地道吧。”
“陶谦是袁术一边的,曹操是袁绍一边的,且两方正在交战中,陶谦在战场吃了亏,就想在战场外讨回来。”
“你敢杀我徐州百姓,我就杀你爹。”
“陶谦根本没有实力与曹操对抗,除了激怒曹操看不到任何好处。”
……
【此次攻打徐州,曹操再次大开杀戒,所过之地,大肆屠戮。曹操在前线势如破竹,大发神威的时候,他的后方却突生变故。】
【留守兖州的陈宫早已对曹操心存不满,暗中劝张邈邀请吕布入兖州。张邈曾得罪过袁绍,袁绍命曹操杀了张邈,虽然曹操并没有答应,但张邈却心中不安。他迎吕布成为兖州牧,成功偷家曹操,最终,留在曹操手中的郡县只有三个。】
评论区
“带兵远征,家被偷了,家人们谁懂啊!”
曹操:……
“留在曹操手里的是鄄城和东郡的范县、东阿,这三个城池是荀彧和程昱、夏侯惇掌管的。”
“陈宫是东郡本地人,与兖州各郡县关系很好,才能带着整个兖州反叛。”
“曹操让陈宫等人留守兖州,说明很信任他们,为什么会突然背叛曹操?”
“是啊,就连荀彧、程昱这样的王佐之才,也只是掌管一座城池,陈宫却手握曹操所有的家底。”
“真是让人始料未及……”
“曹操杀了名士边让,让张邈想起了袁绍曾经派曹操杀他的事,心里渐渐有了嫌隙。”
“曹操能入主兖州全靠陈宫的一张嘴,但得到兖州的曹操却没有回报他,反而重用荀彧、程昱等新来的人,陈宫心里大概是不平衡了。”
“他想要另觅明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曹操恍然大悟:“原来公台是这样想的。”
陈宫都急了:“宫才不是如此贪利忘义之人!”
“边让是当时名士,与孔融、王朗等人交好。”
“这么说就明白了,跟他们是一类人啊……”
孔融:……
王朗:我等怎么了?
“边让恃才傲物,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多次在公共场合诋毁曹操,被杀也是活该。”
“但在当时就很让人诟病了。”
“陈宫是兖州本地人,他想让曹操掌管兖州是想要家乡和平,但曹操却在徐州大肆屠戮,对名士毫无敬意,这不是陈宫想要的主公。”
“陈宫劝张邈抓住时机,招揽吕布,成就大事。”
“吕布是能跟人共事的?”
“吕布有一样好处,他不懂政治,政务方面的事都要依靠陈宫。”
吕布虎目圆睁,仔细的看着天幕上的文字。
“吕布的军事能力也能对抗曹操。”
“但是陈宫选错人了……”
“不然也不会有那样的结局。”
陈宫:天幕细细说说,我的结局到底怎么了?
吕布:凭什么说布不是合适的人,这个天下有何人能胜得过布!
第141章 群雄逐鹿
【眼看着后院起火,基地不保,曹操只能回师东郡,先打吕布。濮阳田氏诈降,打开东城门迎曹操大军入城,曹操放火烧了东门,自断后路,激起将士的勇武之气。】
【吕布则利用早已埋伏好的骑兵冲散青州兵,一时间曹军大乱。吕布手下抓到曹操问他曹操在哪,曹操立刻指向远方:骑黄马的就是,成功凭借自己的机智逃出生天……】
曹操一脸后怕道:“那时真是惊险啊!”
【曹操与吕布交战一百多天,战局焦灼,难分难解。屋漏偏逢连阴雨,这一年天下大旱,蝗虫为灾,食尽禾谷!东郡斗米五十贯,两军粮食短缺,后勤不足,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只能暂时息兵罢战。】
评论区
“曹操失去了整个兖州,袁绍提议让曹操把家人都送到他那里,若不是程昱的劝阻,曹操就把人质送过去了。”
“东汉末年的天灾太多了。”
“天灾也是影响王朝更迭的重要原因。”
“天灾加战乱,当时的人活的太艰难了。”
……
【次年,曹操重整旗鼓,再战吕布,一举攻破定陶、巨鹿,吕布不敌,撤往后方。】
【此时,曹操听说徐州陶谦病逝,便想要趁此机会一举攻破徐州,再回师消灭吕布。】
评论区
“曹操跟徐州仇深似海。”
“那可不,屠了两次,徐州人宁死也不愿意投降曹操。”
“……”
【谋士荀彧劝谏道:兖州才是您的根据地,现在正应该抓紧时机,收割粮食,积蓄实力,先灭吕布,再灭袁术,这样就能控制泗水、淮水流域。若是攻打徐州,吕布必定会趁虚而入。况且,两次屠杀徐州百姓,当地人心不服,要打下来很难。一旦拖得时间长了,就会进退失据,腹背受敌,无家可归!】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意见,放弃攻打徐州。】
评论区
“荀彧,荀文若。”
“王佐之才!”
“吾之子房!”
刘邦:“哈哈哈,天幕居然将其与子房相提并论,也不知他做了什么,有没有这个资格与子房比肩。”
张良含笑看着天幕,他也对这个人很好奇。
“他的某度词条可是政治家,战略家。”
“为一方势力奠定基石,指出方向,谋定未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