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所以,后来高句丽为什么会成为隋唐两朝的心腹大患呢?”
“汉末任何一个诸侯都能扫平周围的异族,直到五胡乱华……”
曹操眉头紧蹙:“五胡乱华!”
刘备:“胡人南下了!”
……
【这一战,曹操顺利解决了袁氏的残余势力,却也损失了他最重要的一名谋士——郭嘉!】
评论区
“郭嘉就死在这一战中。”
曹操当即拉着郭嘉的手痛呼:“奉孝!”
曹营的谋士们关系都不错,他们也为郭嘉的早逝痛心不已。
“郭嘉是最懂曹操的谋士,他们就像朋友一样,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若是郭嘉活着,说不定就没有三国了。”
已经三分天下的曹操则默默流泪,“我的奉孝啊!若是你还在,孤早已一统天下。”
【郭嘉,字奉孝,颍川人士。他被后世称为三国最强预言家,三国第一鬼才!】
郭嘉有些不好意思:“惭愧惭愧!”
【他年少时便看出天下必将大乱,守在家中闭门读书,因此名声不显,但当地英杰之士都知道他的才学,如荀彧、戏志才等人都是他的好友。】
【袁绍如日中天之时,郭嘉也曾前往投奔,但与袁绍一番交谈后,他便看清了袁绍的底细。袁绍想要匡扶天下,却不会用人,辅佐这样的人成就大业太难了。当时郭嘉名声不显,袁绍也看不上这个无名小子,郭嘉便离开了冀州。】
袁绍:错失一个亿……
【直到六年后,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戏志才去世,曹操请荀彧推荐一位可以接替戏志才的人才,荀彧便推荐了他的好友郭嘉。】
评论区
“荀彧就是曹操手下的人事主管。”
“曹操麾下的谋士大部分都是荀彧推荐的。”
“若不是荀彧为人足够正直,颍川谋士也没有抱团的习惯,曹操的麾下也会出现袁绍那样争权夺利的情景。”
【曹操与郭嘉一番深谈后,大为欣赏,他高兴地说,这就是能帮我成就大业的人才,郭嘉也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主公。】
曹操:“吾与奉孝真是相见恨晚。”
郭嘉:“得遇主公,是嘉之幸!”
【曹操将郭嘉视为自己的首席谋士,特意设置军师祭酒的职位以示重视。】
【郭嘉也没有辜负曹操的厚爱,官渡之战前,郭嘉提出了“十胜十败”论,坚定了曹操必胜的决心。】
评论区
“郭嘉的十胜论涉及兵法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博大精深!”
“他说袁绍出身士族,被繁琐礼节所束缚,曹操却能因事制宜,不受拘束。”
“汉末大乱是因为桓灵二帝将皇权下放,律法形同虚设,施政太过宽容导致的。而袁绍也是宽以待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曹操却能顺应历史潮流,宽严相济。”
“袁绍外宽内忌,任人唯亲,优柔寡断,沽名钓誉,是非不分,还喜欢听吹捧的话。曹操能唯才是举,不拘一格。以诚待人,刑赏必诺,聚集了一大批擅长实务的人才!”
“袁绍妇人之仁,对于眼前的饥馑贫苦怜悯心痛,却无法看到远处的事物,这不是一个政治家该有的素质。”
“……”
“从这里就能看出,郭嘉不是一个只能解决危机的谋士,而是能高屋建瓴,为曹操提供统一天下的理论支持的人。”
“刘备投靠曹操时,郭嘉建议曹操软禁刘备,既不能担上杀贤士的骂名,也不能放刘备自行发展。”
“可惜,曹操只听了前半段。”
“曹操想收服天下所有英才为自己所用。”
“比如孙权,比如司马懿……”
曹操感叹了一句:“孤真是太爱才了。”
“官渡之战前,曹操想要平定徐州,又担心他出兵后,袁绍会偷袭许都,也是郭嘉断定袁绍优柔寡断,不会立即出兵。刘备在徐州立足未稳,正是收复的最好时机。”
“事实也如他所料,曹操收复徐州后,顺利回到许都,袁绍准备的攻势还没有开始。”
“郭嘉总能准确的预判事情发展,就像是能掐会算一样。”
【官渡之战中,孙策想要趁着曹军被困官渡,许都空虚之际,偷袭许都。若是失去许都,曹操的势力必会分崩离析,一时间,曹操处境堪忧。曹营中许多人开始向袁绍抛媚眼,他们的书信往来频繁,想要为自己谋求一条后路。】
评论区
“曹操为了安抚孙策,在开战前就跟孙家结成了儿女亲家,曹操的侄女嫁给了孙策的弟弟孙匡,他的儿子曹彰也迎娶了孙贲的女儿。”
“所以,汉末的争霸其实都是亲戚在打架(狗头)。”
“他们在战场上打生打死,战后又能坐在一起饮酒谈心,苦的只有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将士们。”
“说的就是曹操和刘备……”
第153章 群雄逐鹿
【郭嘉劝谏说:孙策刚平定江东,杀了无数当地豪杰,他又自恃勇武,轻视安保力量。若是有刺客袭击,他必死无疑。】
孙策冷笑道:“呵呵!某能力格虎豹,区区几个刺客还能杀了某!”
周瑜却满心忧虑:“伯符,先等天幕说完。”
天幕从不会无的放矢,再者,若是郭嘉说的话没有应验,如何会流传到后世。
【事情的发展与郭嘉的预测分毫不差,孙策到了长江边,尚未渡江,便被许贡的门客刺杀了。】
评论区
“孙策去丹徒山打猎,跑得太快,扈从都追不上,结果就落单了。”
“他的面颊中了一箭,死的非常痛苦。”
“这个也太准了吧,居然猜到了死亡方式。”
……
孙策:打脸来的太快,他嘴角的笑意还没有收起来呢,便已隐隐感觉到了面颊的幻痛。
周瑜立刻劝谏道:“主公身边的护卫必须再加一倍,日后不得单独行动。”
孙策无奈道:“天幕都提醒了,吾自然会多加防范。”
周瑜:“百密一疏,便是防得住许贡的门客,伯符平定江东杀了那么多山匪恶霸,谁知道他们会隐藏在哪里呢。”
孙策还想说些什么,周瑜打断道:“伯符想想家人,仲谋还未曾及冠,能担得起江东的未来吗?”
孙策也想起了天幕曾调侃过刘备成为他的妹夫的事,难道是自己死后,仲谋不敌曹操,为了联合刘备才出此下策?
不得不说,孙策猜到了事情的真相!
曹营中人都围着郭嘉,想要讨教一二。
“不曾想,奉孝还能掐会算啊!”
“奉孝为吾等算一算寿数如何?”
郭嘉:“这只是巧合罢了,你们若是想知道将来的命运,不如在天幕上留言,看看天幕会不会透露。”
“算了吧,吾等无名小卒,哪里有名传后世的机会。”
说这句话的人是曹仁,在一旁点头赞同的是程昱、荀攸。
郭嘉满头黑线:“你二人凑什么热闹,想知道什么自己算去……”
我会的你们都会,分明是在取笑我!
一番笑闹之后,曹营中因郭嘉早逝带来的沉重气氛终于消散了。
蒙恬眉头微蹙,不可置信道:“孙策居然死了,死在一个刺客手里!”
蒙毅唇角带笑看着蒙恬:“大兄看好的孙家怕是要不行了。”
扶苏:“不知江东的基业会由谁来继承?”
蒙毅:“孙策死的时候年仅二十六岁,主少国疑,他的子嗣定然无法继位,那就只有他的弟弟了。”
王贲:“一个弱冠之龄的少年,能担得起乱世中的基业吗!”
李斯立刻接道:“只有陛下这样雄才大略之主才能以弱冠之身肩负一国之重!”
王贲都快忘记自家陛下也是及冠亲政的,都是因为陛下威严太盛,让人忽略了他的年纪,总觉得他一生下来便是这般威仪赫赫!
王贲斜眼看着李斯,心中感叹:怪不得人家能成为陛下的爱臣,即便将来背叛陛下还能留下一条性命,真是学不来啊!
……
【建安十二年,曹操欲扫除乌桓对北方边境的威胁,又担心刘表在后方偷袭许都。且刘备在荆州修养多年,积攒了不俗的实力,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他一定会趁着自己率军远征,在背后发难。】
评论区
“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敌人。”
“刘表这个荆州之主太没有存在感了。”
“曹操离开许都后,刘备立刻游说刘表偷袭许都,但刘表犹豫不决没有答应。”
“他跟袁绍犯了同样的错误。”
“失去了最后一次机会。”
“……”
【郭嘉却断定刘表只能空谈,不足为虑。至于刘备,他暂居刘表治下,却比刘表更加受荆州士人欢迎,定会被刘表忌惮,因此刘表不会听刘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