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李世民:“见土地之广,谓万弃而无虞;睹天下之安,谓千年而永治。不知处广以思狭,则广可长广;居治而忘危,则治无常治。是犹将适越者指沙漠以遵途,欲登山者涉舟航而觅路!”
  苏辙:“武帝之为人,好善而不择人,苟安而无远虑,虽贤人满朝,而贾充、荀勖之流以为腹心,使吴尚在,相持而不敢肆,虽为贤君可也。吴亡之后,荒于女色,蔽于庸子,疏贤臣,近小人,去武备,崇藩国,所以兆亡国之祸者,不可胜数,此则灭吴之所从致也。”
  【司马炎之后继承皇位的是太子司马衷,就是大名顶顶的“傻子”皇帝。这不是后人的以讹传讹,春秋笔法。史书记载,有一年晋朝爆发天灾,当地百姓没有粮食吃,大臣上奏皇帝,司马衷却反问:“没有粮食,他们怎么不吃肉糜呢?”自此“何不食肉糜”便成为司马衷的标签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扶苏一个战术后仰,这样的人都能做太子,还能顺利登基为帝!
  突然觉得太子这个位置不香了……
  【这样一个智商有缺陷的人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又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怎样沉重的灾难?】
  【司马炎有二十六个儿子,皇后杨艳所出的嫡长子早夭,司马衷便是他的嫡次子。嫡长子继承制讲究立嫡以长不以贤,但司马衷的智商问题是个硬伤,司马炎对此心知肚明,也曾动过废立太子的想法,但他最终还是掐灭了这个念头,只因为群臣推崇的新太子人选让他更加不满。】
  评论区
  “司马炎时常担心司马衷的智商问题,便出了份卷子给他做,司马衷做不出来,只能求助场外,靠着作弊得了高分,司马炎便拿着这个试卷向群臣炫耀:我儿子智商没有问题!”
  汉武帝震惊:“一国太子居然是这样选拔的!”
  对太子的要求居然仅仅是智商没有问题!
  刘询:“这皇帝也太好糊弄了。”
  连自己的儿子都看不清,如何能识别朝臣的忠奸!
  刘秀:“司马炎将整个天下当做儿戏。”
  他以为天下是他的玩物吗!
  ……
  【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王夫之曾评价,“西晋之亡,亡于齐王攸之见疑而废以死也。攸而存,杨氏不得以擅国,贾氏不得以逞奸,八王不得以生乱”。这个齐王攸便是司马炎的同母弟,被司马懿看做继承人培养,曾过继给伯父司马师的司马攸。】
  【司马攸自幼聪慧,性情温和,有治理一方的才能,是当时楷模,深得人心,他的才能和名望都远高于司马炎。】
  【司马师无子,司马攸被过继给司马师,立为世子,是当时整个司马集团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可惜司马师早逝,司马攸年仅十岁,无法服众,司马昭继承了哥哥司马师的政治遗产。在司马昭死前也曾想要将位置还给大哥一脉,但他最后还是在两个儿子中选择了嫡长子司马炎。】
  评论区
  “过继出去的就不算是他的儿子了。”
  “司马攸的名望能力都远超司马炎,只能说时运不济。”
  “若是司马攸继承司马氏,说不定司马炎会抢了弟弟的皇位。”
  “司马攸虽有名望,但他远没有司马炎的狡诈大胆。”
  ……
  【灭吴之后司马炎身患疾病,太子又是公认的无能“诸子并弱,太子不令”,“朝臣内外,皆属意于攸”,朝中众人纷纷希望司马攸继承皇位,以张华、和峤、任恺等一批正臣谏臣都支持司马攸,而贾充、王恂、荀勖、冯紞等阿谀奉承之辈则深恐司马攸上位,自己的权势一朝倾覆。】
  【于是,他们联合起来催促司马攸就藩,此举正中司马炎下怀,他有那么多儿子,本就不想将自己的皇位让给弟弟——废掉司马衷可以,但立司马攸不行!】
  【无数朝臣为司马攸求情,都被司马炎下狱流放,更有人因此气死。】
  【司马攸严于律己,温和自持,见到这么多人因自己而死,心中郁结一病不起。太医前去诊治却一口断定他没有生病。在司马炎的催促下,司马攸踏上了就藩之路,却在离开洛阳不久便呕血而死,终年三十六岁!】
  评论区
  “听到弟弟病亡的消息,司马炎悲痛欲绝,奸臣冯紞却说:齐王名过其实,却得到天下民心,他的病逝是社稷之福,你不要太伤心!司马炎立刻收泪而止,他的眼泪堪称收放自如啊。”
  “司马炎想的肯定是终于没有人抢自己的皇位了,高兴~”
  始皇摇摇头,司马攸并不是一个好的继承人,他就连奋力一争的魄力都没有,就像是……
  始皇看向下首的长子扶苏。
  ——就像是历史上自刎而死的扶苏一样,被儒家教傻了。
  【在儒家文化中,父死子继比兄终弟及更加名正言顺,为了保证自己占据礼法的正义性,司马炎只能力保司马衷,力保“嫡长子继承制”。】
  评论区
  “自司马攸死后,司马炎再次动了废太子的念头,毕竟太子智商有问题满朝皆知。他想要改立司马衷的同母弟弟司马柬,司马柬为人沉着聪明,有远见卓识,深受司马炎的喜爱,司马炎甚至将司马攸过去的齐王府给司马柬居住。”
  “司马柬就是第二个司马攸。”
  “可惜已经晚了,司马衷虽然不聪明,却也有了自己的拥趸。”
  “某些朝臣怕是很高兴拥有一个傻子皇帝吧……”
  【为了保住儿子的储君之位,皇后杨艳也使出了浑身解数,他给司马衷聘娶了贾充的女儿贾南风为太子妃,又在临死前力推自己的堂妹杨芷为皇后。】
  【贾充是晋朝开国功臣,当街嗜杀魏帝曹髦的始作俑者,在朝中权势极大。虽然依附于他的人都是“无公方之操,不能正身率下,专以谄媚取容”的谄媚小人,但这股政治力量却不容小觑。】
  曹操咬牙切齿:“贾充!”
  孤倒要看看,这样一个奸臣之女如何能够母仪天下,又会将晋朝带到什么样的深渊!
  第209章 八王之乱
  评论区
  “贾充是曹魏豫州刺史贾逵的幼子,贾逵在任期间多有政绩,组织民众大兴水利,疏浚河流,世称贾侯渠。他去世后,豫州吏民自发建祠祭祀,深得民心,但贾充却与父亲完全相反。”
  贾逵瞳孔地震,这个贾充居然是他的儿子,这……
  “某深受陛下厚恩,为曹魏忠臣,没想到子孙不肖,断绝祭祀。”他断定贾充这样的小人不会有好下场,还会连累整个家族。
  要不,还是不要让他出生了吧。
  曹操:“贾梁道(贾逵)德才兼备,性情刚烈,屡立功勋,其子却不如彘犬。”
  “贾充是司马氏的忠实拥趸,司马炎登基后,贾充勾结朝中奸险小人,培植党羽,结党营私,排挤朝中忠直之臣,却深得司马炎的宠信。”
  曹操嗤笑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他目光冰冷的看着绑缚在阶下的司马懿,这话就是说给司马懿听的。
  “贾充死后,得到的谥号为“荒”,但被司马炎驳回,司马炎给了他“武”的谥号,还依着霍光的先例,给他风光大葬。”
  霍光无比嫌弃:我的名声啊,脏了……
  司马懿快要被荒唐的孙子气死了:“贾充不只是曹魏的悖逆之臣,也是晋朝的罪人!”
  这样一个奸险小人,当成一把刀用用就算了,司马炎居然真心实意的宠信他……
  【在除掉心腹之患司马攸后,司马炎开启了自己的养老生活,在外大封宗室,在内重用国丈杨骏,开外戚专权之风。】
  【杨骏把持朝政,提拔心腹,排斥异己。然而此时的司马炎就连身边的人都无法掌控了,他只能在临死前任命汝南王司马亮与杨骏同为辅政大臣,希望他们能够互相制衡,便于新帝掌握朝政。】
  【但他不曾料到,杨骏胆敢私藏遗诏,与皇后杨芷联合伪造遗诏,以杨骏为辅政大臣,独断专行,擅权秉国!】
  评论区
  “曹丕登基后,彻底断了外戚掌权的机会,以至于权臣上位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司马炎把曹魏当做了自己的错题集。”
  曹丕:“朕是吸取两汉的教训。”
  他也在反思自己的政策:没有宗室,没有外戚,就只剩下了权臣,反倒不如汉朝三方制衡来的稳定。
  “司马炎还为自己的决定沾沾自喜,觉得杨骏绝不会背叛自己。”
  “他认为霍光王莽那样手段强硬的权臣才会挟持皇帝,而杨骏平庸无能,根本做不出这样的事。再加上杨骏没有儿子,便是得到权利又能留给谁呢。”
  始皇无语:“没有能力就不会生异心吗!”赵高只有一个女儿还想过把将皇帝瘾呢。
  刘彻:“聪明人才会权衡利弊,愚蠢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杨骏可不像聪明人。”
  聪明人司马懿也看不下去了:“志大才疏,才是庸人的通病。”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