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公元304年,氐族首领李雄占据成都,建立成汉。】
评论区
“李雄是带着流民攻陷成都,占据蜀地的。”
“李雄性情宽厚,选贤任能,重视教育,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政治清明,夷汉一家。但他又志在天下,乐衷于开疆拓土,穷兵黩武,国力无法支撑。”
“李雄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了侄子,埋下了皇权之争的隐患。”
“成汉立国43年,最终被桓温灭国。”
【同年,匈奴贵族刘渊建立汉赵。刘渊是冒顿单于的后代,因汉匈和亲政策,这一支匈奴贵族都以刘为姓。】
刘邦震惊了:“他们是认乃公为祖了!”
我居然成了死对头子孙后代的老祖宗,这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
【灵帝年间,南匈奴单于之子于扶罗率兵援助东汉讨伐黄巾军,恰逢老单于被国人围杀,于扶罗便将部众留在中原,自称单于。】
【于扶罗死后,他的弟弟继承单于之位,他的儿子刘豹被任命为左贤王,刘豹便是刘渊的父亲。】
曹操猛地抬头:“刘豹!”
匈奴被他一分为五,刘豹便是他任命的左部统帅。
【刘渊生于公元251年的山西忻州,这一年,司马懿去世,司马师掌握魏国大权。刘渊少时喜好读书,精通五经,名声很好。青年时期曾在魏都为质,得司马昭青眼,司马炎也对他很是欣赏。】
【刘渊既有游牧民族的悍勇,又自幼受到汉族文化的熏陶,文武双全,比之汉朝的金日磾更胜一筹。很多人建议司马炎要么重用刘渊,要么便将其除掉,不然将来必成大患。司马炎却没有杀刘渊,反倒将其放了回去。】
评论区
“司马炎一定会后悔的。”
“这下魏惠王不孤单了。”
魏惠王:……
当年公叔痤建议魏惠王要么重用商鞅,要么杀了商鞅,魏惠王什么都没有做……
【刘豹死后,刘渊成为匈奴的左部帅,匈奴虽然被曹操一分为五,但他们依旧聚集在晋阳的汾水和涧水之间,彼此之间联系密切。刘渊上任后,严明法纪,惩恶扬善,乐善好施,以诚待人,匈奴五部豪杰纷纷投奔到其门下,就连汉人中的大儒名士都慕名而来。】
曹操:明白了,匈奴仅仅分为五部还不够,必须将其分散到天下九州。
【到晋惠帝继位时,刘渊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五部大都督,匈奴在刘渊的手下再次成为一个统一的民族。】
【八王之乱中,司马氏骨肉相残,天下一片动荡。刘渊率领匈奴骑兵,响应成都王司马颖的号召,参与内战。但刘渊的目标早已不是统一匈奴,而是整个天下!】
【司马颖兵败后,刘渊并未撤军,他正式举起反旗。公元304年,刘渊自立为汉王,国号大汉,史称汉赵、前赵。他追封刘禅为孝怀皇帝,祭祀汉高祖以下的汉朝皇帝,为自己更进一步执掌中原大地打造舆论基础。】
评论区
“刘渊对外自称是汉朝皇室的外甥,因为冒顿曾与刘邦结为兄弟,兄长的大汉灭亡了,弟弟的后人来继承就是理所当然的。”
“他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刘邦,最不济也要做下一个曹操。”
刘邦嘴角抽搐,“乃公不要这样的后代!”
吕雉淡淡道:“人家也不是真想认你,不过是想要招揽中原人心罢了。”
刘彻则是哈哈大笑:“畅快!大汉虽然灭亡,但人心思汉,便是匈奴人也将大汉视为正统!”
能得到敌人的真心臣服才是最让他高兴的。
刘备有些无语:“阿斗这样的皇帝都有人追封……”汉赵还想要长久吗?
只有二世而亡的秦朝君臣对此眼红不已。
扶苏嘟囔道:“汉朝怎么没完没了……”
【刘渊打着汉家旗帜,招揽人心,击败司马腾、刘琨,一举攻克河东,收复王弥、石勒、汲桑等势力,鲜卑族各部率部归降,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
刘渊:什么叫招揽人心,孤本就是汉家外甥,身上流着汉室血脉,怎么就不能恢复祖宗基业了!
【公元308年,刘渊称帝,迁都平阳。对内健全中央机构,加强中央集权,对外不断征伐,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
【他命令儿子刘聪和王弥进攻洛阳,初时如入无人之境,但刘聪大意轻敌,被西晋大军偷袭,大败而回。第二次进攻洛阳,刘聪再次被晋军偷袭,无功而返。】
【公元310年,刘渊驾崩,太子刘和继位。谁知刘渊尚未入土,刘聪便发动兵变,斩杀刘和,自立为帝。】
评论区
“刘渊是第一个在中原称帝的游牧民族。”
“刘渊对待普通百姓还是不错的,他针对的敌人只有司马氏,很少滥杀无辜。”
“但他的儿子就不行了……”
“刘和刚一上位就想要除掉掌握重兵的四王,可惜他还没有动手就被人察觉,刘聪率先发难,弑君自立。”
“匈奴本来就是能者居之,刘渊学习中原设立的太子,并没有得到匈奴人的认可。”
……
刘渊拧眉,稍后又恢复淡定,匈奴本就没有王位继承法,刘和保不住皇位是他无能,只要皇位还在自家儿子手中就问题不大。
刘渊:“聪儿自幼聪慧,通晓百家学说,谙熟兵法,文武双全,又能收复五部人心,本就是孤诸子中最有能力者。”
中原都讲究立嫡以长不以贤,刘和是长子,才被他立为皇帝。
如此看来中原的东西也不是什么都需要学的。
【刘聪继位后仅三月,便派遣刘曜、王弥继续攻打洛阳,公元311年,洛阳失陷,晋怀帝司马炽被俘,无数王公士民被屠杀。316年,长安失陷,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西晋灭亡,北方中原大地尽归汉国统治。】
刘邦神色复杂,这个后代他是真不想认,但那也是“大汉”啊!
【灭亡西晋后,刘聪立长子刘粲为相国、大单于,总理国事,他则开始享受他的“丰功伟业”。他躲进后宫贪图享乐,骄奢淫逸,残忍暴虐。宠幸宦官,诛杀公卿。一时间,汉国纲纪全无,贪污横行,大军粮草不济,后宫美人却能一掷千金。】
评论区
“刘聪做的离谱的事太多了。”
“刘聪对他的嫡母单太后有种超乎寻常的感情,不仅立单太后为皇太后,还立单太后之子刘乂为皇太弟,作为继承人培养。直到刘乂发现这段不伦之情,规劝母亲,单太后羞愤而死,刘乂也被刘聪厌弃。”
“原来这么早就有小妈文学了……”
“刘聪第三任皇后刘娥是难得的贤后,敢劝谏皇帝,刘渊也能听进去她的谏言。廷尉陈元达劝谏刘聪,刘聪恼怒想要杀人,刘娥上书求情后,刘聪立刻认错,说他最近好像疯了,喜怒无常,陈元达是忠臣,怎么能杀!”
“可惜刘娥寿命太短了,刘娥死后,刘聪的后宫就乱了套,他居然同时立了十一个皇后,四个有名号的,另外七人佩戴皇后印绶,堪称空前绝后。”
第218章 五胡乱华
刘备嘴角抽搐:“什么空前绝后,是不知礼教,不通伦常吧!”
诸葛亮:“后为君王正妻,帅六宫之人。国朝中,外事五权,内事五枚,五枚均为‘后’所执掌。”
刘渊额头青筋暴起,将刘聪抓到自己跟前,拿起手中的马鞭就抽了上去。
“汉人有句话说得好,棍棒底下出孝子,你就是被打的少了!”
外有东晋隔江相望,匈奴内部的各部族也有二心……不过占据北方之地,怎么就敢肆意妄为,骄傲自满。
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要将这么多民族融合为一,更是难上加难!
原本看着那么懂事的孩子,怎么登基后就昏了头!
至于天幕八卦的后妈文学,刘渊倒不在意。匈奴的传统本就是儿子继承父亲的一切财产,也能继承父亲除生母以外的所有女人,所以这是对匈奴传统习俗的复辟,无关礼教伦常。
他想要将匈奴融入汉人之中,学习汉人文化制度,成为中原王朝,而不是被人赶回草原继续居无定所的放牧!
【此时的汉赵并不能高枕无忧,司马睿在健康建立东晋,北方的汉人纷纷逃亡南方。汉人张轨建立前凉,鲜卑人拓跋猗卢建立代国,鲜卑慕容氏建立燕国。刘聪的部下石勒也在图谋自立,前赵政权岌岌可危……】
张轨:“这是污蔑,老夫是大晋忠臣!”
拓跋猗卢:“孤击败匈奴刘虎,白部鲜卑,幽州王浚,前后两赵都是孤的手下败将,不知孤的代国有没有统一北方大地?”
拓跋猗卢犯了赵武灵王的毛病,他宠爱幼子,废长立幼,长子拓跋六修自然不服,拓跋猗卢率军讨伐长子,结果被自家儿子打败,还被儿子杀了。
【公元318年,被酒色掏空身子的刘聪终于病逝,太子刘粲继位。刘粲早在执政期间便暴露了他的本性,穷奢极欲,醉生梦死,骄纵奢侈,独断专行,刻薄寡恩,不听劝谏。登基后更是荒淫残暴,比其父亲更加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