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而此时,北齐在几个昏君的倒行逆施之下朝政混乱,政出多门,卖官鬻爵,残害忠良,国朝早已江河日下,唯一能够抵挡北周入侵的大将早已死在高玮的忌惮之下,北齐对北周的防线几乎形同虚设。】
  【公元575年,宇文邕率领十八万大军东征北齐,围攻洛阳,连克北齐三十座城池,却因为身染重病,不得不放弃进攻,班师回朝。此战后,北齐再也无法与北周抗衡!】
  【次年,宇文邕再次东征,以宇文盛、宇文亮、杨坚等人为三军总管,多路并进,攻打北齐的晋州、并州。577年正月,高玮自知不敌,便将皇位传给八岁的儿子,自己成为太上皇。但他依旧无法逃避成为亡国之君的命运,宇文邕带着北周大军攻入邺城,灭亡北齐!】
  评论区
  “晋阳是北齐起家的地方,这里还有一套鲜卑族的政治班底,相当于第二都城,政治意义极为重要。”
  “晋阳的门户平阳即将被攻破的时候,高玮正带着他的宠妃冯小怜在天池打猎,边关的加急情报接连传了三次,当时的丞相硬是拦着,不许打扰皇帝玩乐。”
  “平阳城已经被周军攻下后,高玮带着援军姗姗来迟,就在攻城的关键时刻,他还忙着带宠妃去看神迹,贻误军机,以至于守城的周军成功等到了宇文邕的援军。高玮临阵逃脱,北齐士气溃败,自此一败涂地!”
  “这样的朝代不灭亡还等什么……”
  李商隐:“巧笑知堪敌万机,倾城最在著戎衣。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回。”
  【自此,宇文邕一统北方大地,结束了北方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长江北岸以北的土地尽归北周所有,为后来的隋朝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宇文邕不知该气还是该笑:“隋朝!杨坚是吗!”
  这个时空的杨坚早已被软禁在府,等待着命运的降临。
  【公元578年,宇文邕病倒在北征突厥的途中,他在位十九年,终年三十六岁。】
  宇文邕瞪大了眼睛:“朕马上就要死了!”他的病好不了了……
  太子那个不成器的,一定是他将皇位拱手相让,朕就该早早废了他的太子之位!
  【北齐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以黑暗著称,便是前秦、北魏等少数民族政权也有值得流传千古的美谈,北齐留给我们的却只有残忍腐败。高氏虽是汉族,却信奉鲜卑文化,人为的树立民族矛盾,给北方大地的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北齐的统治者全盘继承了北魏的宫廷政治,北齐末年的辅政大臣多是北魏的宗室、外戚,他们与后宫的陆令萱一样,不遗余力的往上爬。北魏皇帝宠幸奸佞,卖官鬻爵,苛政虐民,大兴土木。以个人喜好治国理政,以家仆奴隶为一县之长,北齐被他们祸害殆尽!】
  【北齐立国二十七年,其暴政淫乱,素有禽兽王朝之称!】
  评论区
  “高氏皇族人均长相英俊,头脑精明,就是所作所为不符合作为一个人的道德标准。”
  “北齐皇室本就不是一夫一妻制,乱伦、通奸、君夺臣妻、父子同妻、兄弟同妻……屡见不鲜。”
  “与中原文化格格不入……”
  董仲舒:“父子之情、人伦之义全然不顾,果然禽兽不如!”
  【宇文邕死后,他的太子宇文赟继位为帝。宇文邕对太子管教极严,时刻派人监视他的言行举止。他死后,宇文赟如同脱缰的野马,极为兴奋,他沉湎酒色,暴虐荒淫,大兴土木,严刑峻法,杀害皇叔宇文宪,在他的手下北周国势日益衰弱。】
  评论区
  “宇文邕时常当着大臣的面体罚打骂宇文赟,甚至以太子之位威胁,但宇文赟反而更加不服管教,主打一个叛逆!”
  “宇文赟面对宇文邕就像是在一个标准的模子里面演戏一样,不敢行差踏错。”
  “宇文邕将一个本来只是有些小毛病的小孩,彻底扭曲成一个无恶不作肆无忌惮的昏君。”
  “宇文赟在父亲灵堂之上脱掉了丧服,饮酒欢乐,庆祝自己登基称帝。”
  “他下诏朝臣的女儿都不能出嫁,以便挑选入宫,他同时立了五个皇后,天元皇后杨丽华,天元帝后朱满月,天中皇后陈月仪,天左皇后尉迟炽繁,天右皇后元乐尚,一举打破了刘聪的记录。”
  宇文邕:朕的马鞭呢!
  【公元579年,宇文赟将皇位禅让给长子宇文阐。自己则广选美女,充实后宫,最后因纵欲过度,病逝于580年,时年二十二岁。】
  评论区
  “原来宇文阐的母亲不是杨丽华啊,杨坚抢的也不是他亲外孙的皇位。”
  “杨丽华是宇文赟的发妻元后,她只有一个女儿。宇文阐的母亲是朱满月,是一个普通宫女,没有外戚势力。”
  “杨丽华极力反对父亲篡权的行为,但她的性格温婉不争,根本没有力量阻挡自己的父亲。”
  “史上唯一一个从太后变成公主的女子。”
  【宇文阐继位时年仅八岁,太后杨丽华之父杨坚挟幼帝以令天下,将千金公主嫁入突厥,稳定北方边境,交好朝中实权大臣,平定尉迟迥之乱,加强中央集权,将朝政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公元581年,独掌大权的左丞相、隋国公、国丈杨坚废黜宇文阐的皇位,建立隋朝,北周正式灭亡,享国二十四年!】
  评论区
  “北周还没有北齐的国祚长。”
  “果然是一对难兄难弟,都在给隋朝做嫁衣。”
  宇文邕:“噗!”
  第245章 南北对峙
  【北周统治者是鲜卑族,却崇尚汉族文化,推崇儒学,以儒家作为思想武器统治北方大地。周武帝更进一步灭佛毁寺,被佛教竭力攻击,但其对社会的发展却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杨坚继承了北周的统治,也继承了北周强大的实力,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割据江南的南陈!】
  【南陈的开国皇帝陈霸先出身寒门,常年在交趾之地平定叛乱,后因为协助平定侯景之乱有功,得以就任扬州刺史。在与王僧辩的交锋中,陈霸先取得了南梁的统治权,于公元557年称帝,国号为陈!】
  评论区
  “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用皇帝自己的姓氏作为国号的正统王朝。”
  刘邦战术后仰:“还能这样!”
  乃公就够没文化了,没想到还有直接用姓氏做国号的!
  陈霸先大呼冤枉:“朕是春秋陈国后裔,颍川陈氏之后,又被前朝封为陈公、陈王,不以此为国号,难道要随意取一个吗!”
  【南陈立国之初就面临着内忧外患,南梁的宗室子弟萧勃在广州起兵,湘州刺史王琳也投靠北齐反攻南陈。而陈霸先在位三年就病逝了,这些麻烦都留给了他的侄子文帝陈蒨。】
  评论区
  “陈霸先的皇陵在南陈灭亡后就被盗掘了,盗墓之人正是王僧辩之子王颁。”
  “王颁是隋灭陈之战的先锋,打下建康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报仇雪恨。”
  “王颁将陈霸先的尸骨焚烧成灰,扔到池塘,招呼上千人喝掉,极尽侮辱之能事!”
  “他就不怕他自己的坟墓也遭到这样的待遇吗!”
  陈霸先冷笑:“成王败寇本是应有之义,但你不要忘了朕可知道你父亲葬在哪!”
  古人事死如事生,王颁的行为历来受人抨击。
  【陈霸先少年时便倜傥大度,志度宏远,明练果断,好读兵书。他生逢乱世,身经百战,以一己之力收拾旧山河。在位三年选贤任能,重视民生,轻徭薄赋,勤俭朴素,致力于维护南朝的社会稳定,政治清明,堪称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评论区
  “陈霸先的势力都是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与杨坚形成鲜明对比。”
  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的杨坚:……
  被回旋镖扫到的五代十国开国之君:……
  “陈霸先靠着一千只鸭子鼓舞士气,以少胜多,战胜了数倍于己的北齐大军。”
  “陈霸先能与刘裕并列为南朝英主!”
  “可惜他的几个儿子都早夭,唯一一个活的长的还被北周俘虏,只能立侄子为嗣。”
  【陈蒨继位后,击败了王琳与北齐的军队,湘州却已经被北周趁虚而入,南陈失去了长江以北的所有土地。】
  【陈蒨起于草莽,深知民间疾苦,在他统治期间,革除奢靡之风,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整顿吏治,兴修水利,致力于恢复南朝经济。】
  评论区
  “据说陈蒨身边有一个美少年叫韩子高,他长得比女人还漂亮,陈蒨对其宠爱异常,片刻不离,还被后世传为男皇后!”
  “楼上的,不信谣不传谣,这些香艳故事都是在后世小说戏曲里面传唱的,比如同人文大手子冯梦龙的《情史》,唐朝李翊的《陈子高传》、明朝王骥德的《男王后》,正史上是没有任何记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