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隋朝兴起于关中地区,统治阶级是关陇贵族,在关中根基深厚。而江南是最后完成统一的地方,杨广兴建东都洛阳,修建大运河,本意都是为了增强中央王朝对江南地区的掌控。】
【这些工程也确实带动了南北的经济文化沟通,将扬州打造成了江南地区的经济重镇,但毫无节制的大兴土木,催逼甚急的工期,频繁的沉重徭役也为隋朝敲响了丧钟!】
评论区
“一个皇帝一辈子能完成其中的一项工程就能称得上明君,杨广都完成了,却只能算是暴君!”
【仁寿四年,杨坚尸骨未寒,杨广就征发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挖掘长堑。】
【大业元年,杨广开始修建东都洛阳,以便掌控江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方便转运粮食到关中。这项工程历时十个月,每月征召徭役两百万人,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杨坚:“怎么,朕修建的大兴城不够你霍霍是吗!”
独孤伽罗冷笑:“十个月建一座新城,你可真有想法!”
评论区
“新建的洛阳城有皇宫、皇城和外郭城,南对伊阙,北依邙山,规模宏大,极其奢华!”
“大业元年还没有过完,杨广就下令迁都洛阳。”
“相比起来,明成祖迁都北京用了十八年时间,简直逊毙了。凸(艹皿艹 )”
朱棣嘲讽道:“朕可不想跟隋炀帝相提并论!”
【兴建东都洛阳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但紧张的工期,却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当时因劳累而死的役夫多达十之五六,运送尸体的车排成了一条长龙……】
【为了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杨广还在各地大修宫殿别馆,其中有名的就有显仁宫、江都宫、临江宫、晋阳宫、西苑等。】
评论区
“修建显仁宫的时候,从长江以南、五岭以北运送奇木异石到洛阳,还用海里的珍奇异兽充实园林。”
“天经宫方圆两百里,里面的人造海景就有十余里,海中有神山仙宫,恍若仙境,极其奢华!”
“杨广喜欢奇花异石,曾三次下江南搜寻,在西苑种植,以供赏玩。”
“西苑中的树木凋谢后,就用彩绸做成花叶装饰在树枝上,在洛阳营造四季如春的景色,等待着杨广的临幸。”
“……”
【自大业元年到大业六年,为了开发大运河,杨广征调河南、淮北、淮南、河北等地的百姓和士兵多达三百多万人!】
评论区
“其实隋朝的大运河都是利用自然河道改造,或是疏浚前朝旧河道,只有一小部分是人力开凿的。”
“开皇年间,为了运兵平陈,杨坚就曾下令修建运河。从长安到潼关的广通渠,是开皇年间修建的。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扬州)的邗沟,也是这段时间疏浚的。”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邗沟是孤修建的!”
“平定陈朝后,为了将江南地区的粮食运到京城,以洛阳为中心开凿隋唐大运河。”
“虽然已经有前朝的基础,但这依旧是一项大工程。”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这是需要数十年时间,几代人接力才能完成的项目。”
“杨广却想要在几年内做完,也不知道他在着什么急!”
杨广:朕登基的时候已经三十五岁,朕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前无古人的伟业,难道这不是每一个帝王的追求吗!
四十岁登基的杨坚:……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杨广征召河南、淮北百万民夫修建通济渠,同年征发数十万人修建东汉陈登开凿的邗沟直道,直达长江。】
评论区
“通济渠是从洛阳引洛水到黄河,再沿着夫差修建的运河旧道,引黄河水到淮河。”
“杨广下令三月开工,秋天就得完工,民夫只能昼夜不停地劳作,被折磨至死者多达三分之二!”
【大业四年,征发河北百万民夫修建永济渠,从黄河引支流沁水到达涿州(今北京),完成北段运河。】
评论区
“这段运河是由汉代的屯氏河、大河故渎还有曹操所开的白沟组成的。”
【大业六年,开凿江南运河,从江苏镇江经过苏州到杭州的钱塘江,长八百余里,这是运河南段。】
评论区
“这段运河由春秋时期吴国的运河、秦朝的丹徒水道、还有南朝运河组成。”
第260章 急功近利
【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到余杭。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公里。】
【大运河为南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成为后世王朝统治天下的纽带。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
【此后,运河沿岸城市如同雨后春笋般崛起,江都成为南方的经济中心,洛阳也成为了天下的中心!】
评论区
“杨广可以坐着龙舟从扬州直达涿郡,用时不到一个月。”
“南北朝以来的南北割裂的局面被彻底打破。”
“从统一的角度来说,大运河是功不可没的。”
“罪在当代,功在千秋!”
“可惜,隋朝没有享受到它带来的便利,却被这一条运河折腾的亡国了。”
皮日休:“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始皇若有所思:“相较于修建驰道,水运确实更加便利。”大秦百废待兴,驰道运河都没有。
扶苏:“父皇,不可操之过急啊!”
始皇:“朕自然知晓,朕不会轻视黔首的力量。”
最近才进入咸阳宫担任郎官的陈平建议道:“启禀陛下,若是朝廷的水利工程,不再强制分摊,而是以工钱结算,想来定会有无数农夫趁着农闲之时为自家增加一份收入!”
这样就不是劳役,而是朝廷为百姓增加福利了。
始皇赞同的点点头,但这样的大工程必然需要无数银钱,随即他将目光转向治粟内史与少府。
治粟内史/少府:亚历山大!
【但这些好处却与当时的百姓无关,与隋炀帝杨广也没有多大关系,他仓促修建大运河,只是为了前往江都巡幸游玩。而被征召的民夫却要在监工的鞭打下,昼夜不息的劳作,在劳累与疾病侵袭中,死亡之人高达十之五六。】
评论区
“大业元年,就在杨广开凿通济渠的同时,他带着后宫、诸侯王、卫队等大量人马,沿着运河巡视南方。一路上途径的地方官吏负责提供饮食起居,杨广等人却如同蝗虫过境,将地方的积蓄挥霍一空!”
“从长安到江都,一路上修建的行宫多达四十多座。”
“这些事实都证明了,杨广修建运河的第一目的就是为了自身的享乐!”
“而且,在杨广之前,曹操、桓温、刘裕等人都曾修建、疏浚江淮地区的运河。”
“之后的王朝也不断地派人疏浚。”
“所以将大运河当做杨广的功劳是不合适的,他充其量只是对大运河做过贡献的其中一人。”
“杨广政令急迫,手下官吏更加执行粗暴,譬如:若是运河深度达不到4米,负责这段运河的官吏民夫都要就地活埋。”
“这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以无数民工的生命为代价开通的!”
【而这条运河的寿命也仅有六百多年,南宋之时,随着经济中心南移,淮河以北的通济渠、永济渠逐渐淤塞断流。元明清时期重修大运河时,直接从北京直达杭州,不再绕道洛阳,这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京杭大运河!】
评论区
“京杭大运河大部分河道都不是隋唐大运河的。”
“隋唐大运河寿命六百多年,京杭大运河直到清朝末年才被海运替代。”
……
【运河修建完成后,为了巡幸江都(扬州),杨广下令修造龙舟、楼船数万艘。龙舟高达四十到五十尺,长二百尺,上下分四层,上面有各种殿堂楼阁,金玉为饰,富丽堂皇,如同一座水上宫殿!】
评论区
“这座龙舟上有160个房间,可想而知有多大。”
“因为时间紧急,十之四五的壮丁都因此而死,运送尸体的车来往不绝。”
【杨广带着诸王、百官、宫妃等一二十万人巡游江都,龙舟之后还跟着五千多艘大船,浩浩荡荡,首尾相连,前后长达两百多里。】
【为了拉动这么大的龙舟,还需要八万纤夫,为船只提供动力。】
【整个队伍白天旌旗蔽日,晚上灯火通明。所过郡县要为船队准备宴会用的食物,吃不完的宁可挖坑埋掉也不肯施舍给百姓,运河边的县城都被他们吃空了!】
评论区
“杨广十分有创意的选了一千多名美女,在龙舟前面拉纤。”
“还创造了一个龙舟选美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