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最终,李子通以江都为依仗,建立吴国,自立为帝!】
  【此时,李渊已经消灭了薛举、李轨,开始谋求关东,本着远交近攻的策略,李渊派遣使者劝降杜伏威,杜伏威权衡利弊后,在武德二年九月归降唐朝。】
  评论区
  “杜伏威只是名义上的投降,关中与江淮隔着洛阳的王世充,和黄淮地区的农民军,李渊根本无法命令杜伏威,也无法干涉杜伏威的军事行动。”
  “但当时的李唐远没有统一天下之势,老巢太原还被刘武周占据,窦建德、王世充正在蚕食李唐的地盘,李渊能不能保住关中还是个未知数呢,其势力比杜伏威也强不了多少。只能说杜伏威有眼光,一眼就看中了潜力股!”
  “杜伏威并无统一天下的志向,他的起义只是形势所迫,他想要的与翟让一样,在乱世中保全自身而已。”
  杜伏威:天幕深得吾心!
  第276章 隋末乱世
  【得到江都的李子通带着全部兵力进攻沈法兴,沈法兴不敌很快便败了,就在两军死战之时,杜伏威也出手了。他以辅公祏为主将,进攻李子通刚刚得到的丹阳(今南京),但他没有想到沈法兴败的如此之快,丹阳尚未攻下,便迎来了李子通的主力大军!】
  评论区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军,辅公祏背水一战,他下达了严酷的军令:前阵有胆敢后退的,后阵斩前阵,在后方大刀的威胁之下,江淮军人人奋勇,气势压倒了李子通,李子通败退。”
  “结果,辅公祏打的上了头,对李子通的败军紧追不舍。他忘记自己兵力弱小,被逼到绝路上的李子通拼死反击,打败了辅公祏,辅公祏从追击者变成了逃跑者……”
  “无语……”
  “当天晚上,李子通因为胜利产生了轻敌思想。被辅公祏的部下王雄诞偷袭,李子通猝不及防之下,迅速溃败,几万大军一夜之间跑了个干净!”
  “这就是菜鸡互啄吗!”
  平行时空各个朝代的大将:谁说不是呢!
  李世民:“噗……不曾想江淮之地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朕都不知道呢!”
  魏征死亡凝视:“为君者当喜怒不形于色!”
  李世民:“……”
  【此战决定了江淮地区的霸主地位,杜伏威先胜后败最后胜利,击败了十倍于己的李子通主力,整个战役的发展堪称戏剧!】
  【战败后,李子通无奈之下只能放弃江都,向南撤退,江西之地尽归杜伏威所有。李子通势力大减,不敢与杜伏威硬钢,再次将矛头转向沈法兴。沈法兴尚未恢复元气,便被李子通彻底击败,江淮三大势力之一的沈法兴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沈法兴掐指一算,他从起兵到败亡才三年时间:“mmp!”
  【武德三年,唐朝封杜伏威为吴王,赐姓李。武德四年,杜伏威为永绝后患,再次进攻李子通,李子通大败,被杜伏威俘虏,软禁于长安!】
  评论区
  “李子通建立吴国,杜伏威被封为吴王,一山不容二虎,他们终有一战!”
  “李子通被杜伏威打怕了,有些草木皆兵,看到对方军营晚上灯火通明,旗鼓招展,以为对面有十万大军,自行烧了自己的营寨,连夜撤退。”
  李子通不敢置信:“某居然败了!”难道我的余生都要被软禁在长安了吗?
  【自此,杜伏威成为江淮地区的霸主,统一江南之地,他的大老板李唐更是已经消灭王世充、窦建德,天下局势大定,各中小势力纷纷投降唐朝。】
  【武德五年,杜伏威被征召到长安,入朝为官。但就在第二年,留守江淮的辅公祏打着杜伏威的名号起兵反唐!】
  杜伏威像是第一次认识自己的“好”兄弟一样,“某还在长安,你怎么就敢打着某的旗号起兵!”
  辅公祏没有说话,但他心里也颇为不平静:这就是你口中的好兄弟?你去了长安,入朝为官,可曾想过我的未来!
  评论区
  “李世民平定刘黑闼和徐圆郎的叛乱后,便陈兵淮河,在杜伏威的眼前耀武扬威。”
  “此时,能对李唐造成威胁的也就只有杜伏威了,杜伏威不想成为李唐的下一个进攻目标,直接滑跪,上奏请求入朝。”
  “杜伏威将军队交给了义子王雄诞,带着少数亲信朝见李渊,李渊投桃报李,封其为太子太保,位在李元吉之上!”
  “已经被软禁在长安的李子通见杜伏威被留在长安,预计江淮军群龙无首,这是他最好的机会,可惜在他逃跑到蓝田的时候就被唐军发现了。”
  “李子通待下宽厚,深得人心,若是他回到江淮,定能东山再起。”
  “可惜,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唐朝已经统一了北方,南方便翻不起什么风浪!”
  “事情也不出李子通所料,杜伏威一走,江淮就乱了。”
  “杜伏威与辅公祏本是一对好兄弟,他们在江淮军中地位相当,但随着势力壮大,两人的友谊也产生了裂痕……”
  “一个势力只能有一个最高领袖,辅公祏却能与杜伏威并驾齐驱,杜伏威筹谋许久夺了他的兵权,让辅公祏极为不满!”
  “杜伏威入朝后,江淮军的兵权归他的义子王雄诞,政务交托给了辅公祏,还派人监视他。当年的好友居然成了被监视提防的对象,辅公祏自然满心不甘。”
  “于是,辅公祏模仿杜伏威的笔迹,用反间计杀了忠于杜伏威的王雄诞,宣布脱离李唐的统治,起兵称帝!”
  秦王李世民:“本王早就说了杜伏威是被冤枉的,可惜了。”
  李渊:你是在可惜杜伏威吗?你是在给朕上眼药啊!
  【辅公祏在丹阳(今南京)称帝,建国宋,控制住了江淮地区,带着江淮军展开反唐斗争。】
  【武德七年,辅公祏与唐军对峙十个月后,终因寡不敌众,被唐将李孝恭、李靖、李绩等人击败,斩首于丹阳。身在长安的杜伏威也被牵连,忧惧而死。】
  杜伏威大呼冤枉:“某是真的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啊,只想背靠大树好乘凉!”
  辅公祏:“可是寄人篱下的日子哪有那么好过,某已经受够了!”
  杜伏威:“若不是因为你,某还能在长安享受着王公贵族的生活,现在一切都完了,便是投靠李唐,李渊也会怀疑某!”
  王雄诞突然出声:“李渊不可靠,李世民却很可靠啊!”
  杜伏威眼前一亮:“是啊,某只想着李渊,却忘记了李世民,若是投入他的麾下,既能壮大他的势力,又能谋个从龙之臣!”
  【杜伏威与辅公祏起义沉重打击了隋朝的统治,消耗了隋军的有生力量,为李唐平定天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评论区
  “杜伏威死后,他的旧部纷纷与其断了联系,直到贞观年间,李世民登基后才为其平反!”
  杜伏威:“天幕曾说,那李世民如今就在晋阳?”
  辅公祏冷哼:“李世民不过十八岁,你难道真要去投靠他?”
  杜伏威满不在乎:“有志不在年少,李世民有胸襟,有能力,还有天幕的支持,定会取得远超历史的成就!”
  投靠也要趁早啊!
  【自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王薄起义,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平定辅公祏之乱,历时十四年的隋末乱世终于结束了。】
  【这场动乱给天下带来了沉重的灾难,等到唐朝初立之时,天下人口只剩下了两百万户,锐减四分之三!】
  【隋朝已经成为一个历史,在他的废墟上崛起的是一个辉煌的王朝,一个至今依旧会让我们心向往之的朝代!】
  杨坚:别问,问就是心痛……
  独孤伽罗:杨广你真是该死啊!
  评论区
  “我不怀念吃人的封建社会,但我怀念那个万邦来朝的盛唐!”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琉!王维”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杜牧”
  ……
  “如果无法回到过去,我们可以自己成为盛唐!”
  ……
  李世民等唐初的君臣极为骄傲,天幕对古代的帝王将相都视若等闲,却想要回到唐朝,这可是莫大的荣耀!
  李世民:“开元,不知是哪一代子孙的年号?”
  长孙无忌:“公私仓廪俱丰实,繁盛程度远超开皇年间!”
  魏征及时为他们浇了一盆冷水:“这句诗前面可是有个忆昔,这是对过去的回忆。”
  李白:“开元年间,便是如今了,天幕终于提到我等了。”
  高适:“哈哈哈,子美老弟,你的大名也上了天幕,可见,你将来定然功成名就,苟富贵勿相忘!”
  杜甫却笑不出来:“诗词讲究抑扬顿挫,前四句扬起来,后面就该落下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