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白居易被任命为校书郎后自认为得到了皇帝赏识,食君之禄自然要忠君之事,尽到言官的职责以报答陛下的知遇之恩。因此频繁上书言事,乃至于当面指出皇帝的错误。】
  【白居易上书言事大多都被皇帝采纳,然而他直言上谏,也让唐宪宗感到很不高兴,他对李绛抱怨道:“白居易这小子,是朕提拔上来的,他却不断找朕的麻烦,真是让朕很难受啊。”幸而李绛是一个正直之人,他认为这是白居易的一片忠心,进而劝谏宪宗广开言路。】
  第378章 新乐府诗
  【白居易在《卖炭翁》中,将宫市制度的危害公之于众,“名为宫市,而实夺之。”对宦官集团的专横跋扈进行了无情的批判!】
  评论区
  “顺宗改革的时候,曾废除这项政策,甚至还有农户受不了宦官的盘剥压榨,奋起反抗,殴打宦官,并将宦官送官法办的事。”
  “但永贞革新失败后,宪宗皇帝是宦官集团扶持上位的,宫市制度立刻死灰复燃,并愈演愈烈!”
  ……
  【得罪皇帝不可怕,得罪那些扶持宪宗登上帝位的宦官,就捅了马蜂窝,白居易不出意外的被诬陷排挤,罢免了校书郎的职位,只能再次参加吏部组织的考试,才被授予周至县尉一职。】
  【两位至交好友,成了难兄难弟……】
  【白居易秉承着儒家“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处世原则。一方面,他关心人民疾苦;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封建王朝中食禄奉公的官吏。】
  【县尉的职责是在县里缉捕盗贼、征收捐税,这一职务让白居易更加深入贫民百姓之中。百姓承受的苦难让他触目惊心,也让他更加同情底层百姓的生活。】
  【他亲眼看到农夫种田的不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农户种田就是看老天爷的脸色,南风一起,就要尽快收割庄稼。】
  【丰收固然让人喜悦,却没有人看到这背后农民的悲哀。】
  【农人全家出动,争夺天时:“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脚下如同笼蒸,头顶如同火烤,但他们还是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割去,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因为这是在“虎口夺粮”,必须抓紧时间!】
  评论区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杜甫:“一个惜,一个愿,写尽了农人的无奈!”
  ……
  【诗人看到百姓被繁重的赋税压迫的家破人亡,“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这是一个比全家忙于收麦者更低一个层次的人,只能捡别人遗漏的麦穗。】
  【通过对话,白居易了解了贫妇人苦难的根源——繁重的租税!】
  【她们家在去年、前年,也是有地可种、有麦可收的人家,只是后来让捐税弄得走投无路,把家产,土地都折变了,以至于沦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眼下还有麦穗可捡,等秋收过去,就只有去沿街乞讨了。】
  评论区
  “我们可以想象到,今日凄凉可怜的拾麦穗者是昨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而今日辛劳忙碌的刈麦者明日又有可能沦落成凄凉可怜的拾麦者。”
  “而这个贫妇人失去了土地却依旧要承担原本的赋税,明年她就只能沦为流民乞丐了……”
  “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就永远摆脱不了破产的命运!”
  唐宪宗无能狂怒:“难道还能不缴税吗?到时候国库怎么办,军队怎么办!”
  天幕隐含的深意让封建统治者们心惊胆颤,也让普通百姓看到了一丝希望!
  【丰收的年节背后却隐藏着如此悲惨的景象,不由得让诗人触目惊心,白居易反思自身,“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超脱出自身的阶级局限性,真切的站在普通百姓的立场,为自己无功无德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
  【这是对当时害民的赋税制度的批评,是对整个官僚集团的批评,也是一个有良心的封建官吏的人道主义精神!】
  【白居易的这首诗真实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绪,喊出了劳动人民的心声!】
  评论区
  “《多收了三五斗》!”
  “即便没有赋税的压迫,也会丰收成灾、谷贱伤农。”
  “这就是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悲哀,一切产出都在土地上。”
  “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这样的悲剧!”
  ……
  白居易:“发展生产力么?就是天幕说的科学技术?”
  唐宪宗李纯:“如何提高农田产量,养活更多的人?”
  李世民:“你的当务之急是亲贤臣远小人,消灭宦官集团和藩镇割据,而不是想这些不切实际的问题!”
  【除了《观刈麦》,白居易还写了大量的新乐府诗,都是现实主义,讽喻时事的杰出代表!】
  【唐朝政治腐败的根源之一就是宦官专权,他们“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人称是内臣”。】
  【这些原本皇帝的家奴如何能有这么大的权利,当然是来自于皇帝的宠幸,“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他们掌握了军权与政权,骄奢蛮横,为所欲为,“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
  【白居易在《轻肥》一诗中,极言宦官的生活奢靡豪富,却在最后来了一句:“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这样的对比是何等的触目惊心!】
  评论区
  “震撼人心!”
  “这样的鲜明的对比,比发表议论更有说服力。”
  “不患寡而患不均,江南大旱,掌权者却奢靡享受,人心不平,国家如何能安定?”
  ……
  【白居易的《歌舞》与《轻肥》有着同样的思想内核,“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京城岁暮,大雪纷飞,高官大臣们退朝出来,一个个穿朱服紫,好不气派!】
  【而这些公侯不需要担心风雪,不去关心政务,只一心想着游玩赏雪,似乎这才是他们日常最重要的事情,“贵有风雪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正因为富贵者有“风雪兴”,贫穷百姓就免不了“饥寒忧”。】
  评论区
  “唐代中叶,达官贵人奢侈成性,动辄大兴土木,营造园第。”
  “谁家起甲第,朱门大道边?丰屋中栉比,高墙外回环。累累六七堂,栋宇相连延。一堂费百万,郁郁起青烟。《伤宅》”
  ……
  【“日中为乐饮,夜半不能休。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白居易只是客观地描述了现实情况:一面是朱门车马穷奢极侈;另一面是无辜的囚犯冻死狱中……】
  【这些朝廷命官,完全没有把国计民生放在心上,而是整天忙于营建第宅和追逐游玩。这样一帮人窃踞高位,国家的前途、人民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议婚》一诗中,白居易对当时崇尚的婚姻观作了一番评论,“天下无正声,悦耳即为娱。人间无正色,悦目即为姝。”】
  【当时受封建门第观念影响,世人重财轻人,攀附权贵,“贫为时所弃,富为时所趋。”以至于“富家女易嫁”、“贫家女难嫁”。】
  【但钱财与性格并不成正比,富家女“嫁早轻其夫。”而贫家女却“嫁晚孝于姑。”】
  【在《重赋》中,白居易看到皇帝在国库外另设私库,储藏群臣进贡的财物,以供自己享乐之用。地方官员便借机巧立名目,大肆搜刮聚敛,以赋税之盈余的名义向皇帝进贡,从而得到加官晋爵的机会。】
  【“国家定两税,本意在忧人。”但各级官吏却层层盘剥,巧立名目“奈何岁月久,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宠,敛索无冬春。”】
  【而广大普通百姓却在重税压迫下困苦不堪,“岁暮天地闭,阴风生破村。夜深烟火尽,霰雪白纷纷。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
  【这些备受压迫的贫苦百姓终究还是发现了税赋的真相,府库之中“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那些贪官污吏极尽搜刮只是为了“随月献至尊。”】
  【诗人再次替普通百姓大声疾呼:“夺我身上暖,买尔眼前恩。进入琼林库,岁久化为尘!”】
  【在《不致仕》中,诗人讽刺了那些“爱富贵”“恋君恩”,年老体衰依旧贪恋禄位不肯退休的人。】
  评论区
  “可怜八九十,齿坠双眸昏。朝露贪名利,夕阳忧子孙。谁不爱富贵?谁不恋君恩?年高须告老,名遂合退身。”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