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穆宗继位后,白居易也曾被调回京城,授予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职,得到皇帝的赏识。】
  【但可能是看到了朝堂百官汲汲于名利,牛李两党争得你死我活,穆宗忙于纵情享乐,不理朝政,白居易上书谈论政事却得不到重视。】
  【两年后,他怀着无比失望的心情请求外任,随后被任命为杭州刺史。】
  【这次,白居易的心态与贬谪江州时完全不同,离开京城的他心情畅快,在长江边写下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暮江吟》】
  【在杭州任上,白居易见杭州一带的农田经常遭受旱灾,官吏却不肯利用西湖水灌溉,就力排众议,发动民工加高湖堤,修筑堤坝水闸,增加湖水容量,解决了钱塘、盐官之间数十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
  【他还组织百姓疏浚了大历年间杭州刺史李泌在此地开凿的六口井,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用水条件。】
  【事实证明,白居易不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文人,而是一个恪尽职守的父母官。】
  【在白居易的切实改造下,不仅解决了当地的水旱灾害,还将杭州西湖打造成了当地有名的风景区。】
  【白居易就很喜欢在这里散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
  第382章 新乐府诗
  【离开杭州之前,白居易还将一笔俸禄留在府库之中当做基金,以供后来的杭州刺史应急周转,事后再补回原数即可。这笔基金一直运转到唐朝末年,黄巢之乱后,才不知去向。】
  【白居易为杭州百姓做的事,当地人都记得。为了纪念这位父母官,杭州人将西湖的白沙堤命名为“白公堤”,简称“白堤”。】
  【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白堤不是白居易主持修建的,却是因白居易而得名的,他修建的另一个河堤已经无迹可寻了。】
  白居易感动的热泪盈眶,他似乎找到了自己后半生的奋斗方向,或许他的名字不必记录在青史之中,但百姓会记得每一个真心对他们的人!
  评论区
  “白居易早年就在江南游学,后来又在江南为官,对江南的感情很深,他后来还写下了著名的《忆江南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
  【白居易在杭州改造地球的时候,元稹因为得罪牛党李逢吉,被阴谋诬陷,外放到浙东担任观察使,浙东与杭州相去不远,因而,二人诗文唱和更加频繁。】
  评论区
  “元稹在穆宗的支持下登上相位,在唐王朝与地方军阀的斗争中,他主张积极平息骚乱。但觊觎宰相之位的李逢吉与宦官勾结,阴谋诬告元稹谋刺宰相裴度,后来虽然查清了真相,但元稹和裴度都被罢免了宰相之位。”
  元稹有些失落:“还是乐天的眼光独到啊。”
  “在任浙东观察使的六年中,元稹兴修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绩,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戴。”
  白居易:“你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祸福并不是永远对立的!”
  【杭州任满后,白居易被调往苏州担任刺史,虽然因为身体原因仅在此地任职一年,但他的政绩十分卓著。】
  【他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长七里的山塘河,东至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的阊门,西至“吴中第一名胜”虎丘,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直到现在依旧是苏州的四a级景区“山塘街”!】
  评论区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两处好地方,无限好风光……”
  “据说唐伯虎点秋香就发生在这里,康熙乾隆下江南也都曾留恋于此。”
  ……
  【很快,纵情享乐的唐穆宗丹毒发作身亡,他的长子敬宗李湛也沉迷于猎杀狐狸,被宦官所弑。次子李昂被宦官拥立为帝,是为唐文宗。】
  【唐文宗勤政爱民,厉行节俭,与宦官势不两立!】
  【公元827年,文宗继位不久,白居易就被调回朝廷,拜秘书监,次年转刑部侍郎,太子宾客分司东都等职。】
  【元稹也再次得到重用,被任命为尚书左丞,他又恢复了年轻时候做谏官时的锐气,决心整顿政府官员,肃清吏治,将郎官中饱受舆论指责的七人贬谪出京。】
  【可惜,支持他的宰相王播突然去世,牛党党魁李宗闵再度当权,元稹再次被排挤出朝堂……】
  元稹:……
  【公元831年,唐文宗太和五年,元稹去世,享年五十三岁。】
  【白居易为好友写了墓志铭,还留下了一首痛彻心扉的诗:“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梦微之》”】
  元稹眼中含泪,一字一句念着好友对自己的思念:“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白居易: ̄□ ̄||憋问,问就是尴尬!
  【白居易晚年依然活跃于政坛,先后担任了多个职位,最后以刑部尚书之职致仕,为自己的仕途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晚年的白居易明哲保身,不再参与朝堂争斗,成功躲过了太和九年(835年)的甘露之变……】
  【840年,宦官拥立文宗之弟李炎继位为帝,唐武宗李炎灭佛,开创了会昌中兴,846年,李炎服食丹药中毒身亡。】
  【朝堂的风云巨变与白居易没有关系,他在洛阳闲居养老,与刘禹锡相伴唱和。他也开始笃信佛教,还给自己取号“香山居士”。】
  评论区
  “白居易晚年的闲适诗在后世也有很大影响,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态度,以及效法陶渊明的心态,与后世文人的心理十分吻合。”
  “山僧对棋坐,局上竹阴清。映竹无人见,时闻下子声”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宋朝文人取的名号,很多都是从白居易的诗中提取的,比如:醉翁、迂叟、东坡……”
  苏轼:“定似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苏辙:“兄长不是说白居易与元稹诗风不好,怎么又用他来自比呢?”
  苏轼:“大约是被贬之后看到了底层百姓的苦难,才能共情白乐天吧!”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文”。】
  【他的一生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过程,也见证了文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评论区
  “他出生于唐代宗年间,成长于唐德宗年间,德宗末年进士及第,入仕后历经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死在了宣宗登基之后……”
  “好家伙!六朝元老!”
  白居易:……
  平行时空其他朝代都在看唐朝的笑话,只有唐朝的皇帝笑不出来:o(╥﹏╥)o
  “宣宗之后就是晚唐了,怪不得他与晚唐诗人李商隐也有交情。”
  “据说,白居易见到李商隐的诗歌,惊为天人,居然说若是有下辈子愿意投胎做李商隐的儿子。”
  “后来李商隐还给自己大儿子取名为白老,纪念这一段忘年之交!”
  元稹委屈:“你最欣赏的诗人不是我吗?我们不是关系最好的知己吗?”
  白居易玩笑道:“我们是最好的知己,但我最欣赏的诗人是老杜。”本来就不是你!
  ……
  【白居易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创作出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关心百姓民生的诗歌作品,成为唐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
  评论区
  “他的诗歌平易通俗,被称为“老妪能解”,他的很多诗歌都是写给普通百姓看的。”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放言》”
  元好问:“并州未是风流域,五百年中一乐天。”
  ……
  【《旧唐书》称赞白居易是中唐最著名的诗人,文学家,“昔建安才子,始定霸于曹、刘;永明辞宗,先让功于沈、谢。元和主盟,微之、乐天而已。”】
  【《新唐书》则重点夸赞白居易的为人处世,人品高洁:“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