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但他们迷信佛教,追求长生,事死如事生,不会不在意自己的身后事!
  “温韬最有名的事迹就是在唐朝灭亡后,带着大军盗掘唐朝十八帝陵!”
  唐朝二十一个皇帝都紧张的看着天幕,不知谁是那三个幸运儿!
  秦始皇汉武帝作为被扎心的过来人,对此很是淡定。
  “唐朝的帝陵始建于贞观十年,前后修建了十八座规模庞大、气势宏伟的帝陵。从高祖的献陵,太宗的昭陵,九武两位陛下合葬的乾陵,直到唐僖宗的靖陵,共十八座!”
  “除了这十八帝陵,被废除帝位的李重茂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房州,他的陵墓自然不在帝陵中,唐朝最后两个皇帝昭宗的和陵在被追封的孝敬皇帝李弘的恭陵附近,哀帝的温岭却在千里之外的山东。”
  “温韬大掠关中,偷窃陪葬的金银珠宝,在昭陵墓室取出了前朝的图书以及钟繇、王羲之的真迹,据说笔迹如新。”
  李世民都快哭了:“朕的昭陵!这些乱臣贼子竟敢公然做这样禽兽不如之事!”
  长孙无忌也气道:“陛下灭了隋朝也没有侮辱隋朝的陵墓啊!”
  群臣:隋文帝是众所周知的薄葬,隋炀帝的陵墓还是唐朝给他修的,根本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
  不过群臣还是与自家陛下同仇敌忾的怒骂温韬,毕竟他们很多人都陪葬昭陵了,不知能不能幸免……
  “在这十八唐帝陵中,只有李治与武则天的乾陵因风雨大作,没有被盗掘,其他陵墓都没有幸免。”
  李治,武则天:松了一口气!
  唐朝皇帝:“祖宗奶奶,教教我们,你是怎么做到的!”
  其他王朝的皇帝:难道这就是双帝陵的威力?他们要不要试试?
  “此举在五代时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后周太祖郭威就鉴于温韬之祸下令陵墓从简。”
  唐太宗:“果然还是应该一切从简,就是可惜了朕收藏的王羲之真迹……”
  不能想了,一想起来就想哭。
  魏征看不下去了,站出来劝谏道:“陛下,当务之急是颁布更加严厉的令法,打击盗墓贼,再提倡薄葬。有天幕的存在,所有人都知道死后一切成空,只要不陪葬那么多金银财宝,也没有人会处心积虑的盗墓。”
  李世民:“……”
  悲伤的气氛都被破坏了!
  【从公元907年,朱温篡唐自立,到公元923年,后梁灭亡,五代十国的第一个政权仅存续了十七年。】
  【十七年间,后梁和晋的战争持续不断,每年都有无数人死于战场,整个中原地区都被战乱波及,民不聊生……】
  【这场战争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唯一值得一说的点便是李存勖成功消灭了唐朝中后期的河朔三镇,统一了黄河流域!】
  李克用兴奋的拍拍自家儿子的肩膀,勉励道:“亚子,做得好!孤的大唐才是天命所归!”
  李存勖也很高兴。
  【后唐一度被视为能够中兴大唐的存在,且自身实力雄厚,统治版图为五代各国之最,唐庄宗李存勖也为唐哀帝李柷上了谥号,虽然血脉不同,但也算有所继承。】
  旁观的其他位面却十分好奇,这样势如破竹的李存勖,眼看着就要一统天下的后唐,怎么就失败了呢?
  【不过,后唐还是失败了,共传二世四帝,历时仅十四年,还不及后梁的国祚。】
  朱温垂死病中惊坐起:“哈哈哈,朕又可以了!”
  始皇:“扶苏你怎么看?”
  扶苏时不时被父亲抽查,已经习惯了,“父亲,儿以为,若是没有其他势力突然崛起,定然是李存勖出了什么问题。”
  比如突然暴毙,只留下了孤儿寡母。毕竟,十四年换了四个皇帝,这也太快了……
  小少年刘据也在回到老父亲的问题:“儿臣觉得突厥是个大患,就像我们面对的匈奴一样。”
  李承乾以己度人:“该不会……李存勖兴奋过头疯了吧!”
  李世民觉得自家儿子就是可爱,人的变化都是有原因的,天下尚未统一,一个开国之君怎么可能会疯呢!
  谁知,李世民很快就被天幕打脸——
  【失败的原因不在别的,只能怪李存勖灭亡后梁后就仿佛石乐志,整个人都变了……】
  李克用:……
  李存勖:……
  他突然想到天幕最开始出现的那个朝代歌——
  “残皇有五代,伶官舞后庄!”
  第393章 五代十国
  【我们知道,李存勖本是沙陀人,因为他的祖父镇压庞勋兵变有功,被唐朝皇帝赐为李姓,编入宗室谱籍,他的父亲李克用以自己的勇武奠定了晋国的基石。】
  【李克用的正妻刘氏没有孩子,李存勖是李克用与侧妃曹氏所生的庶长子,他自幼善于骑射,胆略过人,心性豁达,深得父亲喜爱。他还爱读《春秋》,略通微言大义,而且精擅音律,可谓文武双全。】
  李克用突然想起自家儿子还有一个不值一提的小爱好——他喜欢唱戏。
  也不知道这件事有没有传到后世……
  评论区
  “李存勖十一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入朝献捷。当时的唐昭宗非常欣赏他,勉励他道:我儿日后必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不要忘了对我大唐尽忠尽孝啊!还称赞他“可亚其父”,将来定能超过他的父亲,也是因此,李存勖得了小名李亚子。”
  “公元906年,朱温攻打沧州,幽州节度使刘仁恭遣使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恼恨刘仁恭的反复无常,不愿意发兵援助。李存勖却劝他的父亲:如今黄河以北能抵挡朱温的只有我们两家,唇亡齿寒,若是刘仁恭被灭,我们的处境定会更加艰难。”
  “李克用采纳了儿子的意见,出兵夺下潞州,迫使朱温分兵援救,解了幽州之围。”
  “后梁朱温去世之前,也曾喟然长叹:生子当如李亚子,李克用虽死犹生啊。我的儿子们跟他一比,简直如同猪狗一般。”
  “这就是五代版本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啊!”
  孙权:……
  【朱温篡唐后,李克用拒不承认后梁政权,仍沿用唐朝的天祐年号,以复兴唐朝的名义与后梁相对抗,成为后梁在北方最大的威胁。】
  【朱温登基后立刻派出十万兵马围攻潞州,修筑夹寨。李克用命周德威援救潞州,但周德威与梁军对峙年余,却始终无法解除潞州之围。】
  【恰逢此时,李克用忧愤病逝,时年二十四岁的李存勖成为新的河东节度使,袭封晋王。】
  【当时李克用的养子李存颢、李存实年长于李存勖,又自恃手握兵权,对李存勖很是不满。】
  【他们不仅称病不见,消极应对,还怂恿李存勖的叔叔发动叛乱,意欲谋害李存勖,投降后梁。】
  【李存勖的处境极其危险!】
  李克宁、李存颢:我命休矣!
  【但这难不倒他,李存勖沉着应对,抢先行动,用一场鸿门宴,擒杀了李克宁、李存颢等人,初步稳固了国内政局。】
  【解决了内忧,还有外患!】
  【此时潞州依旧在朱温的包围下,朱温得知李克用去世,对年轻的李存勖十分轻视,自以为大局已定,便先一步返回汴州,将潞州交给部下围攻。】
  【李存勖却奇兵突出,利用梁军的轻敌思维,亲自率军援救潞州,将围攻潞州的梁军打得大败溃走。朱温得到战报,大惊失色,对部下说:等我死后,我的儿子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我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评论区
  “朱温真是一语成谶!”
  “能在乱世立足,眼光还是可以的。”
  “不过李存勖很快就会下去跟你的后梁作伴了。”
  ……
  李存勖:“朕已经灭了后梁,还有谁是朕的敌手!”
  【经此一战,李存勖不仅解了潞州之围,也树立了自己的权威,晋国的将士对新主公心悦诚服。】
  【回到太原的李存勖开始整顿内政,他严肃军纪、抚恤孤寡,任用贤才,惩治贪腐,宽缓刑罚,打击盗贼,使得晋国民俗大变,百姓归心。】
  【此后,李存勖带着部下大将鲸吞蚕食,将后梁的地盘一点点吃了下去,他北击契丹,吞并幽燕,南攻后梁,平定前蜀,威震天下!】
  李存勖得意的朗声大笑:“哈哈哈!”不愧是吾!
  李克用像看傻子一样看着自家儿子:(⊙_⊙)?
  【真正的危机就隐藏在这煊赫辉煌之中……】
  【消灭后梁后,李存勖就进入了唐玄宗的状态,自觉自己天下无敌,功勋盖世,该享受生活了……】
  李隆基:“他怎么敢跟朕比!”
  李世民:“平定天下是最简单的,治理天下才是难事啊……”
  李克用:“天下依旧四分五裂,藩镇林立,你不过是勉强将他们裱糊在一起,怎么就到了享受生活的时候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