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耶律阿保机消灭渤海国,建东丹国安置渤海遗民后,将太子封为东丹国主人皇王。】
评论区
“耶律倍自幼聪颖好学,深得耶律阿保机的喜爱和器重。916年,阿保机自立为帝时,就将十八岁的长子立为皇太子。”
“此后,耶律倍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也建立了自己的威望!”
“这个人皇王来自天地人三才的典故,耶律阿保机是天皇帝,述律平是地皇后,所以太子是人皇王,足见阿保机对他的看重!”
……
【然而,在耶律阿保机率部西征的岁月里,次子耶律德光也是战功卓然,逐渐掌握了契丹的军事实权。耶律倍虽有名望,军功却不及弟弟耶律德光。】
评论区
“耶律德光被任命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时候年仅二十岁,他相貌端庄厚重,秉性宽厚仁慈,跟随父亲征战多年,立下许多战功,阿保机还将很多军国大事交给他来裁决。”
“耶律阿保机灭了渤海国后,命次子耶律德光镇守西楼,称号为元帅太子。因此,也有一种说法,耶律阿保机死前是想要更换太子的,当然,这个说法支持者很少。”
……
【因此,述律平虽偏爱幼子,但耶律李胡却无论如何都越不过两个哥哥。述律平只能在长子与次子之间做出选择,显然与长子相比,她更倾向于次子耶律德光。】
吕雉:“多生几个儿子还是有用的,一个不成还能选下一个。”
评论区
“阿保机去世前没有交代自己的身后事,耶律倍接到消息立刻从东丹国赶回契丹,但此时,他的母亲和弟弟早已回到了国都,阿保机的葬礼已经开始了。”
“一场皇位之争即将展开!”
【太子耶律倍汉化程度很深,尊孔尚儒,主张契丹全盘汉化,以儒家思想为治国之术。】
【而临朝称制、大权在握的述律平则奉行草原本位主义,主张维护契丹奴隶制度。她关注传统的草原经济,更关心契丹贵族的传统利益。】
【对于汉臣和汉人的农业经济、文化,她会借用,但并不希望看到其势力过大而影响到契丹民族自身。】
评论区
“全面汉化就像北魏孝文帝改革,能将一个奴隶制民族迅速进化为封建制国家,北魏也是因此达到巅峰。”
“但全盘汉化也会失去契丹人勇武的本色,就像清朝中后期的八旗子弟一样,连马都上不去。”
康雍乾:w(°Д°)w
“这两种政策哪种更好,还真说不清楚。”
“政策没有好坏,只看是否适合当时的社会发展。”
“最关键的还是统治者,同一个政策在不同的统治者手中会有完全不同的后果。”
“事实上,即便没有耶律倍,也并不影响契丹逐渐汉化的过程……”
耶律阿保机陷入沉思:……
【述律平不能直接越过太子,立次子为帝,于是,她亲自导演了一场拥立皇帝的戏码。她召集诸部酋长,对他们说:“这两个孩子都很优秀,也都是我的爱子,我不能决定立谁做皇帝,现在把选皇帝的权力交给你们,你们认为谁适合做皇帝就去执谁的鞍辔。”】
【诸酋长心领神会,若是太后想要立太子为帝,还需要问吗?于是,所有人都选了耶律德光!】
评论区
“契丹嫡庶观念不强,还有一些选汗的遗留,才能这样操作。若是在中原王朝,除了嫡长子之外的孩子,都算庶子!”
“所以契丹的王位继承有些玄乎,耶律德光死后,宗室争相上位,换了好几个皇帝。”
“而且,争夺皇位的都是述律平三个儿子的后代,这场皇位之争,延续了三代人,几十年时间,直到耶律贤登上帝位,才算平息。”
耶律阿保机:“不知这个耶律贤是哪个儿子的孩子。”
不如一步到位!
【皇太子耶律倍无奈之下,只能率群臣向述律皇后请求立耶律德光为帝,让出了帝位。】
【公元927年,此时距离阿保机去世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时间,二十五岁的耶律德光终于登基称帝!】
耶律阿保机:“希望尧骨(耶律德光)能够保持这份谨慎勇武,不要让朕失望啊!”
【即便如此,述律平并没有因为长子让位而罢休,为了皇权稳固,她对避居东丹国的耶律倍百般提防。】
【公元930年,耶律倍带着一些仆从逃亡后唐。曾经离契丹皇位仅仅一步之遥的耶律倍,就这样被母亲逼上了弃国出走的不归路。】
耶律倍痛苦道:“难道我就不是您的亲生子吗?”
评论区
“小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
“后唐皇帝李嗣源以天子仪卫迎接耶律倍,并赐姓东丹,名慕华,后改为李赞华,还任命其为节度使。”
“身在异国,但耶律倍却没有忘记自己的身份。李嗣源病死后,其子李从厚即位不到半年,就被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杀死。耶律倍认为这是攻打后唐的极好时机,派人密报辽太宗,希望利用后唐内乱之际攻打后唐。”
“耶律德光果然亲率大军南下,但他不是应耶律倍之邀,而是应石敬瑭之请,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耶律倍虽然在皇位变动中保持了隐忍和退让,却在流亡后唐期间,突然变得“刻急好杀”起来。”
“他有嗜饮人血的毛病,疯狂时甚至在姬妾手臂上刺洞吸血。奴婢侍妾稍微犯了点儿小错,耶律倍就用火烫她们,甚至挖掉她们的眼睛。他的暴躁脾气把嫁给他的汉人妻子夏氏吓得魂飞魄散,为防丈夫的辣手,她只能请求削发为尼。”
“公元936年后唐发生政变,李从珂自焚于玄武楼,临死前他想带走耶律倍,耶律倍可不想陪着他自焚。于是,李从珂就派人杀了耶律倍,耶律倍就这样死在了异国他乡,时年38岁。耶律倍死后被一个僧人草草收葬在荒山上,也算是他嗜杀的报应吧。”
“石敬瑭率军进入洛阳后,为了讨好契丹,亲自为耶律倍服丧,在耶律倍灵柩前放声大哭,并以帝王之礼将其厚葬于洛阳郊外。”
“后来耶律倍的儿子登上帝位,还为他追封为让国皇帝。”
耶律阿保机:“难道耶律贤是突欲的后代?”
耶律阿保机猜对了,但他绝对想不到耶律贤想要登上帝位,要经历多少磨难……
【耶律德光并不是契丹开国之君耶律阿保机指定的皇位继承人,他的皇位合法性是存疑的,在述律太后摄政的情况下,他即位之初也并没有完全掌握契丹的实际权力。】
【因此,他必须建功立业,才能树立自己的权威!】
【北方已经被父亲统一,耶律德光的目光便投向了中原!】
【公元928年,后唐义武军节度使王都派遣使者到契丹,请求献上定州(今河北定州)归降契丹。唐明宗李嗣源立刻出兵征讨,王都不敌朝廷大军,再次遣使赴契丹乞援,耶律德光命奚秃里铁剌前去救援。】
【此战,铁剌不敌后唐大军,战死沙场,耶律德光第一次南征就以失败告终!】
【同年十一月,耶律德光亲帅大军南征后唐,李嗣源及时派出使者出仕契丹,避免了这一场兵祸。】
【公元930年,在述律太后的影响下,耶律李胡得以掌握大军攻略云中郡,取得了一定战果,被立为皇太弟,兼兵马大元帅。此后,耶律德光出征在外的时候,都是耶律李胡镇守后方。】
耶律德光:“果然弟弟才是您的宝贝儿子,朕和大哥都是捡来的吧。”
【公元934年,李嗣源死后,他的儿子李从厚当了不到半年皇帝就被李从珂废黜,身在后唐的耶律倍立刻给弟弟写信,要他趁此时机南下中原。】
【八月,耶律德光亲自率军南征,九月,契丹大军到达云州,攻陷河阴。十月,又攻打灵丘,十一月,进围武州的阳城。阳城、洼只城先后投降契丹。这次试探性进攻取得了一些成果,却也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耶律德光见好就收,继续等待时机。】
第403章 辽金夏元
【公元936年,耶律德光等待的时机终于到了,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称子臣服,祈求契丹出兵帮他抵抗后唐。】
【耶律德光亲率五万骑兵,在晋阳城下击败后唐军,册立石敬塘为后晋皇帝。】
【得到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的声望达到顶峰,他将原本的皇都改为上京,将幽州改为南京。】
【耶律德光想要将燕云十六州当做自己南下的前线基地,对燕云十六州“因俗而治”,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人。】
【此后,契丹不仅占据了巨大的地理优势,还收编了近十万汉军。汉军以步兵为主,契丹军队也得以从骑兵为主,转变为步骑兼顾的新结构,弥补了原本游牧民族军队单一兵种的作战劣势,使契丹在接下来的南下作战中获得更大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