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耶律阿保机:“步骑兼顾……”
  契丹是马背上的民族,但只有骑兵是不能长久的,契丹境内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汉人,或许,他可以先组建一支步兵分队,将步兵与骑兵的战术相结合。
  【契丹的农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经济与军事力量急剧膨胀,与刚刚建国的后晋王朝“藩镇未服,府库殚竭,民间困穷”相比,契丹无疑占据着绝对的优势!】
  【即便如此,耶律德光还嫌不够保险,他一面加强与南唐的联系,远交近攻牵制后晋。一面利用汉将赵延寿想要称帝的野心,许诺他得到中原后,就立其为帝。赵延寿“由是为契丹尽力,尽取中原之策”,成为南下战略的主要谋划和实施者。】
  李世民:“南唐?难道大唐继续延续下去了?”
  魏征冷静的戳破圣人的幻想:“能沦落到与契丹联合,可见也只是苟延馋喘罢了。”
  李世民立刻换了个话题:“赵延寿是想要复制石敬瑭的道路。”
  长孙无忌:“石敬瑭开了一个很坏的头,以国土换取财富地位,将来定会有更多的‘汉奸’!”
  【石重贵即位前后,后晋天灾不断,连年的旱、蝗、涝、饥,致使境内饿殍遍野。长江以南割据的诸多小国大多依附契丹,对中原之地虎视眈眈。】
  【后晋统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刘知远、杨光远等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藩镇叛乱此起彼伏。后晋内部也存在着许多暗中勾结契丹的官员,并不断向契丹传递后晋朝廷的情报。后晋政权此时堪称内外交困,危机四伏!】
  【公元943年,青州节度使杨光远勾结契丹,引契丹军南下。这成为契丹与后晋大战的直接导火索!】
  【在降将杨光远、赵延寿的劝导下,耶律德光乘着中原饥荒、后晋国用困竭的时机,分兵两路进犯后晋,兵锋直达黄河一线。】
  【耶律德光亲赴南京幽州,契丹东路军前锋赵延寿、赵延昭率领骑兵五万入晋,兵锋直达甘陵,在后晋贝州叛将邵珂的帮助下,一举拿下后晋的粮草重地、水路要冲贝州。耶律德光则亲率十万大军殿后。】
  【西路军由耶律德光的叔叔耶律安端率领,自雁门关南下,围攻忻、代二州,以牵制后晋在河东的力量。】
  【面对契丹大军的悍然入侵,后晋立刻派遣使者,表示希望与契丹重修旧好,甚至愿意割让河北诸郡。】
  【但双方都知道这次示弱只是权宜之计,石重贵已经准备北上澶州督军。耶律德光也出动大军南下,优势在手怎么可能接受和谈!】
  评论区
  “石重贵命亲信景延广为御营使,总领北面行营一切军机,这个职位就是为了牵制北面行营指挥官高行周而设的,但此举却险些导致高行周等人的兵败……”
  “刘知远也被任命为幽州招讨使,抵御西路的耶律安端军。”
  【石重贵将晋军的主力布置在澶州一线,依靠坚固的城池,成功阻滞了耶律德光率领的契丹主力。耶律德光转而分兵进攻博州,想要抢占渡口马家口,渡过黄河直达汴梁,又命杨光远侧面包抄,钳制晋军。】
  李存勖:“这不是朕奇袭汴州的战术吗,怎么被他学去了!”
  【一旦这一战略成功,后晋国都汴梁就会暴露在契丹的铁蹄之下。然而祸不单行的是,博州刺史周儒献城投降。还带着契丹大军南下,顺利通过了马家渡,进逼后晋腹地!】
  石敬瑭:“朕的大晋难道已经被契丹渗透成筛子了吗?”
  你这个皇帝都在向契丹俯首称臣,臣子也不过是有样学样罢了。
  【直面契丹大军的郓城身处后晋腹地,守军有限,守将郭谨一面派人向石重贵告急,一面遣部下蔡行遇率数百骑北上截击。结果,蔡行遇战败被俘,部下也都被击溃。】
  【石重贵立刻派遣数万大军驰援各大渡口,尤其对马家渡的契丹军半渡而击。还没有完全通过黄河的契丹人被分割在黄河两岸,顿时人心惶惶,无心渡河,仓皇北撤……】
  【在晋军主力分兵支援东线马家口的同时,耶律德光抓住机会进攻戚城。戚城被大军包围,后晋大将高行周等人带着大军前去支援,也陷入了契丹军的包围圈。就在此危急时刻,景延广居然坐视戚城被围,不肯派出援军。】
  【最后还是石重贵亲自带着亲军前去解围,里应外合,大破契丹军,才解了戚城之围!】
  评论区
  “石重贵任人唯亲,景延广拥立他登基,他便投桃报李,将军政大权都交给了景延广。”
  “但景延广为人心胸狭窄,滥施淫威,以权谋私,因为一己之私给后晋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谁让石重贵就喜欢他呢……”
  【耶律德光见大军在戚城和马家口的进攻都不顺利,只能与晋军在澶州决战!】
  【契丹军先是示敌以弱,向后撤退,实则埋伏于半道上,想要引诱晋军出城追击,以骑兵的优势在旷野之地一举歼灭后晋所有主力。】
  【但天公不作美,因为连日大雨,晋军守城不出,契丹军队空等了十多天。反而因为长期驻扎于旷野,人困马乏,军粮短缺,士气低落。】
  【耶律德光只能采纳赵延寿的建议主动出击,夺取澶州的浮桥然后抢渡黄河。】
  【此时,耶律德光率军十万横陈于澶州城北,晋军主力驻扎在澶州城,先头部队高行周则在戚城的南面。】
  【晋军以步兵军阵对抗契丹骑兵的包抄战术,两军鏖战一日,皆死伤惨重。】
  【耶律德光采用骑兵的“突阵”战术冲击后晋军阵,石重贵立刻率亲兵列为后阵稳定军心。晋军因有皇帝亲自督战,军纪严明,岿然不动,以数万弩箭迎击契丹骑兵,契丹军久攻不下,最终退却……】
  评论区
  “从这点来看,宋太宗连石重贵都比不过呢。”
  “这已经是宋朝能排前三的皇帝了……”
  宋太宗:“天幕居然拿出帝石重贵与朕相比!”
  赵匡胤:“宋太宗到底是朕哪个儿子?”德昭还是德芳……
  哼!不管哪个,先打一顿再说!
  赵德芳,赵德昭:o(╥﹏╥)o
  赵光义:皇兄的儿子也不过如此,若是本王继位为帝,定能收复燕云,一统天下!
  【此时,耶律德光从暗探口中得知,后晋军队在城东布置的人少,防护栅栏也不坚固,耶律德光立刻次利用骑兵的机动性,转正面攻坚为侧翼突袭。】
  【耶律德光亲率精锐骑兵从后晋军阵东面防御薄弱处进行突阵,后晋大军当即被击溃,士兵向南败逃,契丹骑兵在后紧追不舍,一直追到澶州水寨。】
  【关键时刻,又出了一个乌龙事件。】
  【契丹军误把水寨的晋军旗帜当做伏兵,不敢继续追击,晋军抓住机会,重整部队,双方再次交战,契丹军渐渐不敌,一夜后退三十里。】
  【晋军收到契丹退兵的消息,但主帅景延广担心这是契丹的计策,只顾坚守城池,没有派兵追击,错过了一次绝好的机会!】
  【澶州防线的坚固超出了耶律德光的预料,契丹劳师远征却斩获不多。耶律德光令赵延照留守贝州,其他人分两路北撤,在撤退途中,对沿途的后晋城镇大肆破坏,掠夺财物和人口,以至于黄河以北的地区赤地千里……】
  评论区
  “石重贵居然赢了!”
  “可惜,只要燕云十六州回不来,契丹就能纵马南下,只靠着黄河一线的防御是没用的。”
  “河北大地本是中原最富饶的地方,如今却成了战场!”
  “更可悲的是,这样的苦难还要持续四百年……”
  赵匡胤:“若是不能将燕云买回来,就必须一鼓作气,将契丹赶出长城!”
  【此战契丹虽然败北,但他们并没有善罢甘休,耶律德光带着大军留在幽州修整,这几个月不过是中场休息罢了。】
  【后晋也在等待时机,随时准备反攻。】
  【为了补充军事力量,石重贵多次下诏征兵,征用民间马匹,还命令每七户出一套士兵的兵甲。】
  【之后,又下令括借民粟,当然,有没有可能还回来,就要看战场上的情况与统治者的节操了……】
  评论区
  “苛捐杂税,苛政虐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石重贵也就在军事方面能看了,文治上并不合格。”
  第404章 辽金夏元
  【就在这一年十月,契丹天授节(耶律德光的生日)上,契丹各藩属国均遣使进贺,只有后晋没有任何表示。耶律德光便以此为由,再次发兵南征!】
  【耶律德光命赵延寿为前锋,赵延寿率军围困后晋北面行营所在的恒州,连下周边九县,然后又分兵攻掠河北邢、洺、磁等州,势如破竹攻入邺都境内。】
  【恒州守将杜重威立刻向朝廷告急,石重贵因为生病未能亲征,他命令张从恩出任北面行营马步都监,率北面行营诸将兵屯邢州,阻止契丹大军前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