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李嗣源继位后,为了安抚蜀地,将孟知祥的家眷送了回去,还封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加封蜀王。】
  【公元933年,李嗣源去世,934年,李从珂打败李从厚竞争上岗,后唐内乱。同年,孟知祥在成都建国称帝,史称后蜀!】
  【仅仅数月后,孟知祥便在宴席之间发病,很快病逝,年仅十五岁的太子孟昶继位为帝!】
  【孟昶未及弱冠,无法理政,朝政都由将相大臣处理。他们原本是孟知祥的部下,因孟知祥为人宽厚,对他们多有优待。导致他们对孟昶毫无尊重,桀骜不驯,不尊法度,大造房宅,夺人良田,挖人坟墓……】
  【孟昶不动声色,将最骄横的李仁罕逮捕灭族,一举震慑群臣!随后,他勒令昭武军节度使李肇退休,永不录用,将军政大权都抓在了自己的手中!】
  【公元947年,契丹灭亡后晋,刘知远自太原起兵,入主中原,雄武军节度使何重建以秦、成、阶三州归附后蜀,再加上孟昶攻下的凤州,后蜀成功恢复了王建时期的疆域。】
  【948年,孟昶处理了最后几个权臣,正式开始亲政,他在朝堂设置匦函,接受臣民投书来了解下情。】
  【早年的孟昶能够励精图治,衣着朴素,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政策,使得后蜀国势强盛,成为五代时期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维持了30多年的安宁和平。】
  【但善始者却不能善终,孟昶在位后期,沉湎酒色,不思国政,生活荒淫,奢侈无度,朝政十分腐败,此后,国势日衰……】
  【显德二年(955年),周世宗郭荣派向训、王景率军西征后蜀,七月,向训等人被阻于凤州,战事陷入僵局,所有朝臣都提议退兵,只有赵匡胤赞成郭荣继续进攻的命令。两个月后,果然大破后蜀。到十一月,尽复四州之地!】
  【自此,后蜀龟缩到四川盆地,不再干涉川外之事,孟昶也失去了斗志,开始了他荒淫的后半生。而郭荣的目光早已转向了雄踞江南的南唐!】
  第410章 五代十国
  【此时在南方与后周并列的政权还有南唐、吴越、南楚、南汉等国。】
  【与后周隔淮河相望的是占据江南地区的南唐。南唐的东南方,在今天的浙江地区是钱氏建立的吴越政权。】
  【南唐的正南方,占据今天福建地区的是闽国。占据两广、海南的是南汉政权。】
  【在湖南割据一方的是马氏建立的楚国,湖北荆门一代还有一个南平……】
  【怎一个乱字了得!】
  【割据南方最大的政权是南唐,南唐与契丹结为联盟,在背后牵制中原政权,策应契丹的军事行动,为了收复燕云,郭荣必须将自己背后掣肘的势力清理干净!】
  李世民:“南唐!难道我大唐还有延续……”
  【早在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期间,唐朝廷派遣了许多军队分布在江淮一线,抵挡黄巢大军北上。但因人心不齐,防线溃败,主帅淮南节度使高骈先被朝廷革职,又被部下所杀。】
  【剩下的军队在各个将领的带领下各自为政,陷入混战之中。在这场以江淮为背景的吃鸡游戏中,杨行密笑到了最后,成功占据扬州,接过了淮南节度使的桂冠。】
  【与杨行密同台竞争的还有割据两浙的钱镠,他也是吴越政权的建立者。】
  【杨行密招抚流亡,与民休息,政事宽简,安抚百姓。又成功挡住了朱温南下征讨的步伐,在江淮站稳脚跟,唐朝廷加封其为吴王!】
  【杨行密便以扬州为首都,建立了自己的割据政权!】
  【他选拔贤才,招集流散,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江淮一带经济得以复苏,开启了政治经济中心南移的先河。】
  【他还数次打败朱温大军,阻其南下,被誉为“十国第一人”!】
  【公元905年,杨行密病逝,享年五十四岁。此时,唐朝还没有灭亡,但杨氏吴国已经成为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
  【杨行密死后,他的儿子杨渥继位,杨渥荒淫放纵,导致政治混乱,人心不稳。大将徐温发动政变夺得大权,次年弑杀杨渥,立杨行密次子杨隆演为主,从此吴国上下都被徐氏所把持,长达二十年之久!】
  【徐温死后,他的养子徐知诰继承了他的权位,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扶持杨隆演之弟杨溥为帝。】
  【经过十多年的经营,徐知诰身边聚集了南北两方的士人,如韩熙载、常梦锡等人,成功融合了南北两大势力,还获得了吴国旧臣的支持,羽翼大成,图穷匕见!】
  【公元937年,杨溥被迫禅位于徐知诰,吴国灭亡。】
  【徐知诰建国南齐,这次改朝换代之顺利世所罕见,史书称其“上下顺从,人无异意”,“国中夷然无易姓之戚”,可见徐知诰早已偷梁换柱,将杨氏吴国变成了徐氏吴国!】
  【三年后,徐知诰声称自己是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的四世孙,改名李昪,改国号为唐,建都金陵。因此时李存勖建立的后唐已经灭亡,所以,这个唐就被称为南唐。】
  李世民有些无语:原来所谓的南唐是这么来的。
  这关系虽然比中山靖王之后刘备近那么一些,但却没有族谱佐证,谁知道他到底姓什么!
  不过,强汉盛唐,人人慕其风华,人人想要效仿,这正是大唐的骄傲!
  【南唐继承了吴国的疆域,是十国中版图最大的政权。北面隔淮河与中原政权相望,西边是南楚,南边是南汉,东南是闽国,东面是吴越国,堪称四战之地!】
  【南唐立国后,李昪以保境安民为基本国策,休兵罢战,敦睦邻国。甚至当吴越国发生大火,宫室铠甲几乎被一把火烧尽,将领们纷纷建议乘机攻取,扫除后患之时,他仍然坚定地不出兵侵略,还让使者送金币前去慰问。】
  【在睦邻友好的同时,结交契丹以牵制中原政权,在他的治下,江南地区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社会生产逐渐复苏并迅速发展。】
  李昪:“朕的目标是中原大地,是大唐故地,不能与南方的这些割据政权产生矛盾,以免成为日后的掣肘。”
  【李昪坚持轻徭薄赋,劝课农桑,鼓励商业的政策。商人用茶、丝与中原交换羊、马,又经过海运与契丹贸易。】
  【南唐的纺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茶、造纸、晒盐、造船、金银陶瓷、文具制造等行业都有长足的发展,不仅产量高,工艺也很精细。】
  评论区
  “后来的宋朝不仅继承了南唐的地盘,也继承了南唐重视商业的社会风气啊。”
  “所以宋朝的结局还不如南唐……”
  【“息兵安民”的国策,造就了江淮地区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南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
  【李昪设太学,兴科举,广建书院、画院,将南唐打造成了一个艺术的王朝。】
  【安定、富强的南唐,成为饱经战乱的文人士大夫理想的栖身之所。江北士人多流落至此,“儒衣书服盛于南唐”,“文物有元和之风”,“北土士人闻风至者无虚日”。】
  【南唐的社会文化之盛,在五代十国甚至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割据政权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评论区
  “也就这样的风气才能造就一位千古词帝!”
  “这话怎么听着那么讽刺呢。(狗头)”
  “李煜本就不是作为继承人培养的,他继位的时候南唐已经国力大衰,无力回天了。”
  ……
  【公元943年,李昪去世,其子李璟继位为帝。】
  评论区
  “李昪的死亡方式有力的证明了他确实是唐朝皇室后裔。”
  “因为他也是丹药中毒而死的。”
  唐朝皇帝:这个玩笑并不好笑,屑屑!
  【公元944年,南唐的邻国闽国爆发内战,闽国将领朱文进弑杀皇帝,自立为帝。李璟趁机挥兵南下,将闽国国土收归己有。闽国虽被灭,却依旧有残余势力,奉吴越国为主,苟延残喘。】
  【947年,契丹灭后晋,南唐与契丹本就是盟友,商业往来很是频繁,耶律德光传信李璟,要册立他为中原之主。】
  【但李璟正疲兵东南,无暇北顾。契丹离开后,中原又被刘知远占据,李璟失去了北上的时机,只能暂时放弃北伐,这件事让他很是懊悔。】
  【公元951年,南唐乘着南楚内乱,派兵灭楚。】
  评论区
  “南楚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以湖南为中心建立的政权,史称马楚,以潭州(今长沙)为首都。”
  “唐朝末年,时任武安军节度使的马殷逐个消灭了湖南境内的割据势力,统一湖南,被朱温封为楚王。”
  “后唐天成二年(927年),马殷建立楚国,南楚在建国之初就奉行“上奉天子”的政策,将每一个中原王朝奉为宗主国。”
  “930年,马殷去世,他死前留下遗嘱,希望他的儿子们能够兄弟相继,传承楚国的王位。没想到却引发了兄弟相争,导致湖南大乱。马殷的六个儿子相继为王,兄弟阋墙,乱作一团,马楚政权已经慢慢走了下坡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