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第466章
【就在南宋内部暗潮涌动的时候,宋金对峙的形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完颜挞懒一派掌权后,不断推动与南宋的和议。为了达成和议,金国放弃了他们扶持多年的伪齐政权。】
【金国趁着刘豫出兵攻宋的时候,将刘豫抓获,取消了存在八年的伪齐,并向宋廷呼吁和谈,他们提出的条件是归还黄河以南原本属于宋朝的地盘,并放还赵构的生母韦氏,归还已死的宋徽宗的梓宫。】
【赵构也一心求和,进一步升任秦桧为右相,让他全权负责和谈之事。南宋中兴四将中,刘光世已经被罢免,张俊见风使舵,趋附和议,只有韩世忠和岳飞二人,对和议一事持坚决反对的态度。】
【岳飞还军鄂州后,“戮力练兵”,“日夜训阅”,时刻不忘北方的敌人。伪齐的消失,使原本齐国境内的很多军民纷纷倒戈,投靠岳家军和其他宋军。岳飞敏锐的抓住了人心思归的机会,想要乘机恢复中原,数次上奏倡议北伐。】
【岳飞对赵构恳切上谏:“夷狄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臧,恐贻后世讥议。”韩世忠也接连上书十余次,坚持反对和谈,却都被赵构置之不理。】
萧何:“文死谏,武死战,武将做了文官的事,怕是会引起皇帝的忌惮啊。”
韩信:“岳飞、韩世忠一片爱国之心,难道有错吗?”
张良:“当然没有错,唯一的错便是他们所遇非人。”
刘邦:“就赵构这样的皇帝,若是乃公身在当时,必然不会与他虚以为蛇。”
萧何:那是,你一定会自立门户,把赵构拉下马的。
【眼见着大好的抗金形势有付诸东流的危险,岳飞的内心极其苦闷。他想发兵北伐,他有把握收复故土,甚至将金军赶到长城之外。但朝中有主和派阻挠,就连主战派内部也处处掣肘,岳飞曲高和寡、知音难遇……】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小重山》)】
……
【这一年的十一月,金国派使者张通古、萧哲二人,携带诏书,来同南宋“讲和”。在诏书中,金人将宋朝称为“江南”,将“议和”称为“诏谕”,还要求赵构亲自跪接金朝皇帝的诏书,把南宋完全置于藩属的地位。消息一经传开,朝野上下,舆论沸腾!】
北宋几个身体不太好的皇帝已经气的快要晕过去了,若是赵构真的跪接金国圣旨,那就相当于他们跪在金国脚下,摇尾乞怜。
这样的耻辱不亚于靖康之耻!
【南宋小朝廷的朝臣对此议论纷纷,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这样的折辱,然而这些提出反对意见的人都被赵构、秦桧罢官免职。就连一向支持议和的宰相赵鼎,也因为不同意金人的划界条款而被罢相,秦桧自此开始独揽相位!】
评论区
“赵鼎曾两度拜相,身为主和派,他主张养民力、稳根基。为政期间,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为巩固南宋根基贡献很大。”
“他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与李纲、胡铨、李光并称为南宋四名臣。”
“南宋中兴过吗?”
“与靖康之耻比起来,怎么不算中兴呢(狗头保命)!”
……
【十二月二十七日,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赵构跪在金使脚下,宋帝“奉表称臣”,承认宋为金的藩属国,接受金“赐给”的河南之地,并每年向金国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南宋与金的第一次和议达成!】
评论区
“赵构以向金朝称臣纳贡的代价,换得金朝“赐与”原刘豫占据的河南陕西之地,以及归还徽宗梓宫和韦太后、钦宗、赵宋皇室的承诺。”
“当然这个承诺最后并没有实现。”
……
【虽然和议已经达成,但朝中有识之士依旧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只是那些提出不同意见的人都被秦桧或贬或流,下场凄惨。】
【岳飞写下《谢讲和赦表》,明确表明自己的态度,他不愿趋附和议,誓要“唾手燕云,复仇报国”。对朝廷加封的官职也不想接受,还是赵构特意下达了“温诏”,岳飞才不得不接受。】
评论区
“岳飞自请跟着宋使到西京洛阳谒扫先帝陵墓,以趁机窥探金国虚实,被赵构驳回。”
“赵构还下诏,不许岳飞深入河南地招纳义军。”
霍去病怒道:“太憋屈了!”
刘彻:“真不知这是谁家江山!”
【朝中无战事,岳飞也心灰意冷,一心想要辞职,但赵构、秦桧依旧不予理睬。】
评论区
“若是此时辞职,也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了!”
“那也没有第四次北伐的壮举了!”
岳飞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下场,但即便只有一丝机会,他也要奋力一搏!只要能光复山河,还百姓一个朗朗青天,纵然岳飞粉身碎骨又何妨!
……
【南宋小朝廷“一片和谐”的接受和议,金国却爆发了内乱。完颜挞懒割让河南、陕西的行为,让主战派首领完颜宗弼极为不满,他悍然发动政变,以谋反罪诛灭了完颜宗磐和完颜挞懒,完颜宗弼进拜都元帅、兼领行台尚书省,成为金朝新的掌权者!】
【完颜宗弼是坚定的主战派,主张以军事力量占领江南,消灭南宋。他掌权后,立刻撕毁了协议,发兵南侵!】
评论区
“金国内乱,韩世忠请求趁机攻金,秦桧居然以《春秋》不伐丧为借口反对,赵构也不赞成,大好机会再次错过……”
董仲舒:“你居然跟蛮夷讲中原的礼仪?”
刘彻:“只有绝对的武力才能让敌人接受你的规矩!”
【绍兴十年(1140年),金朝撕毁和约,完颜宗弼率大军分四路南侵,目标直指开封!】
【此时,南宋朝廷除了派遣东京副留守刘锜率领近两万人马前去驻守开封之外,对新接收的黄河以南之地几乎完全不设防,河南、陕西等地相继沦陷。】
【赵构和秦桧迫于形势,只得改变态度,令诸将迎击金军。】
【和议出现问题,主持和议的秦桧本应该罢相,但御史中丞王次翁却上奏说:“以前国事无人主议;若事态稍变就换宰相,未必妥当。”赵构对此深信不疑,秦桧的相位居然愈加稳固。】
因意见不合被罢免的李纲:……
因用人不当被罢免的张浚:……
因反对割地被罢免的赵鼎:……
【岳家军在鄂州已整训三年,接到北伐命令后,岳飞立即率领岳家军主力从鄂州出发,北上支援前线。临行前,岳家军将士们纷纷与家人约定,待中原平定,再相团圆。这是岳飞的第四次北伐,也是最后一次……】
评论区
“不要立flag!”
“只要说出这样的话,就不可能团圆了……”
【岳飞先派遣张宪、姚政二将率兵东进牵制金军,以解顺昌之围。随后亲率大军北伐中原,目标直指开封。】
【出师之前,岳飞还命李宝、孙彦、梁兴等人率游击军深入金军后方,攻城占地,切断其粮草物资供应线;命武赳率兵进据虢州,与商州知州邵隆协同作战,切断完颜宗弼与进军关中的完颜撒离喝的直接联系。将完颜宗弼的大军变成一只深入中原腹地的孤军!】
【当是时,完颜撒离喝率领的金军与川陕宣抚副使胡世将、吴璘等部相持,陷入胶着状态。完颜宗弼的大军在顺昌之战中又被刘锜大败。】
【正当西线金军受阻,东线顺昌解围,局势稍有稳定之时,赵构却又派遣时任司农少卿的李若虚向岳飞传达诏命,命岳飞“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
李世民无语:“敌军已经围城了,居然不让将士出战,这皇帝才是敌国奸细吧。”
长孙无忌:“若是臣没有记错,后世确实将赵构称为完颜构。”
程咬金:“莫不是这个赵构当真被金人掉包了?”
尉迟恭:“怎么说?”
秦琼:“天幕曾说过,赵构做康王的时候还是很有几分英雄气概的,敢跟金人比赛射箭而不落下风。一个人前后怎么可能变化这么大?”
就在唐人啧啧称奇的时候,北宋的君臣又倒下了一批,也不知他们还能不能撑到最后……
【李若虚赶到的岳飞军中传达旨意,岳飞向李若虚详细陈述了他恢复中原的计划,李若虚也是坚定的主战派,曾经还做过岳飞军中的参议官。于是,他不顾矫诏之罪,主动支持岳飞北伐。】
【岳家军一路北上,收复了郑州、颍昌、陈州、洛阳等地,自此,京西南路、京西北路黄河以南的部分都被岳家军收复。】
【与此同时,宋军诸路战线捷报不断:韩世忠部将王胜收复海州,张俊率军收复了宿州和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