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但也先帖木儿向来无能,识人不清,将哈麻当做助自己上位的功臣。】
  【趁着脱脱远征在外的时机,哈麻暗中挑拨奇皇后、皇太子与脱脱的关系。唆使亲信弹劾脱脱,声称“脱脱出师三月,略无寸功,倾国家之财以为己用,半朝廷之官以为自随。又其弟也先帖木儿庸材鄙器,玷污清台,纲纪之政不修,贪淫之习益著。”】
  【元顺帝轻信谗言,又害怕脱脱成为伯颜第二,先罢了也先帖木儿的官职,又下诏剥夺脱脱的兵权。】
  【要知道此时脱脱手握全国最精锐的兵力,与张士诚之战正在关键时刻。】
  忽必烈:“脱脱是最后一个有机会挽救大元的能臣了,不要说他本就没有错,便是有错也不能临阵换将。”
  赵匡胤:“亡国昏君果然都是一个德行,你就不怕他倒戈一击,反手灭了元朝。”
  【诏书到达军中,有人劝脱脱“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元军将士也义愤填膺,不肯听命。但脱脱是个愚忠之人,他直接交出了手中的兵权,还宽慰部下听令行事。】
  【元顺帝临阵换将,导致高邮城下百万元军乱作一团,“大军百万,一时四散。其散而无所附者,多从红(巾)军”。】
  【张士诚抓住时机,率领起义军对元军进行了反击。在双方的激战中,元军最终溃败,张士诚取得了高邮之战的胜利。】
  【高邮之战是张士诚辉煌的顶点,也是元末农民战争的转折点。此后,元朝对起义军的军事优势彻底丧失,各路农民军转被动为主动,掀起了规模更大的武装起义!】
  【公元1355年,至正十五年,刘福通拥立韩林儿为皇帝,建都于亳州,改元龙凤,国号宋。刘福通历任平章、丞相、太保,红巾军所有军政大事都由刘福通决断。在刘福通的带领下,红巾军再次掀起了大规模的反元武装斗争!】
  【1357年,刘福通主动出击,分兵三路北伐元朝,兵锋直指大都!】
  天幕上出现了红巾军北伐的军事地图,只见各种线条充斥着北方的中原大地,最西边到达宁夏,最东边到达朝鲜,元朝的首都大都更是被两路大军团团包围……天幕下的观众一片哗然!
  成吉思汗愕然道:“什么!不过是一群农民建立的草台班子,居然胆敢主动出击,还是如此大的规模!”
  秦始皇:“这样大规模的北伐,几乎囊括了整个中原地区,红巾军有这么多人手吗?”
  汉武帝:“若是计划当真成功,元朝就完了。”
  唐太宗:“如此庞大的计划,需要三路大军密切配合,尤其是东路军与西路军必须同时逼近大都,不然就会给元军各个击破的机会。”
  ……
  【东路由原芝麻李麾下大将毛贵率领,经山东、河北进攻大都。】
  【战役开始,东路军进展相当顺利,一路开疆拓土,连战皆胜。他们从海州出海,乘海船登陆山东半岛,攻克胶、莱,平益都,北上沧州、柳林、直逼大都!】
  【元朝见山东形势不妙,立刻派出朝廷军围剿,都被毛贵击败,毛贵占据了黄河沿线与京杭大运河,再次切断了元朝的经济命脉!】
  【元朝无奈之下,只能招安在海上起义的方国珍,希望通过海路运输,弥补漕运的缺口。】
  【1358年,毛贵军攻占济南,在山东站稳了脚跟。毛贵是当时龙凤政权中难得的军政双优人才,通过他的苦心经营,山东成为红巾军最稳固的根据地。】
  【攻占济南后,毛贵继续北伐,进入河北,在南皮与元将董抟霄大战。】
  评论区
  “董抟霄也是当时的元朝名将之一,在浙江与彭和尚、项普略率领的红巾军战斗中立有大功。此战他亲自拔剑督战,最终却被红巾军乱枪刺死。”
  ……
  【兵贵神速,毛贵继续水陆并进,攻克蓟州,前锋离大都仅有一百二十里的路程。元朝廷震惊,元顺帝下诏各地勤王,有些胆小的官员甚至建议迁都……】
  赵匡胤冷哼:“王朝末年的君臣都是一个德行。”
  【然而由于孤军深入,毛贵也已是强弩之末,河南的元军精锐赶来,双方在柳林会战,红巾军败退。】
  【再加上原计划相互策应的中路军迟迟未能赶来增援,毛贵只能退回山东,已占领的河北各州县又被元军夺回。】
  刘彻:“哎,居然失败了……”
  刘彻自然看不惯农民军起义,但如果敌人是元朝的话,他站在汉人一边。
  这大概就是此刻天幕下观众复杂的心理吧。
  第494章 元末起义
  【北伐的中路军由关先生、破头潘等人率领,从山东曹州出发西进山西,攻向山西、河北一带,朝廷立刻调集陕西的察罕帖木儿军东援,红巾军进攻受挫,退入太行山休整。】
  【次年,毛贵攻入河北,吸引了周围大量元军,中路军压力骤减,趁机分兵攻取绛州、沁州、冀宁、大同、上都等地,放火烧毁了“富夸塞北”的蒙古皇宫,震动大都!】
  【但这支红巾军光惦记着占地方了,没有给予毛贵北伐军更直接的支持,导致毛贵军在大都郊区受阻,只得退回山东。】
  【毛贵退军后,北方的各路元军立刻进入山西围剿中路军。】
  毛贵:“哎,真是独木难支……”
  【元军主帅察罕帖木儿进士出身,却成为元朝末年最出彩的将领。红巾军起义后,他组织地方武装,与李思齐等人合作,在河北、河南屡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因功升为河北行枢密院事。】
  【察罕帖木儿堪称红巾军的克星,现在这个克星盯上了在山西攻城略地的中路军,中路军自然也无法抵挡。】
  【关先生只能带着大军离开山西,孤军深入进入辽东。】
  【此时,中路军与东路军会师大都的计划已经无法实现,关先生只能继续进军塞外,攻克位于蒙古草原的上都。】
  【上都的陷落,对元王朝是一个严酷的打击,元朝上下都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对红巾军产生了恐惧心理。】
  【关先生带着红巾军一路打到了朝鲜半岛,朝鲜半岛的高丽国与元朝交往甚密,“世结舅甥之好”,几成“驸马之国”。元朝将高丽当做自己稳固的大后方,元朝皇帝甚至还想去高丽避难,关先生自然不会放过高丽国。】
  评论区
  “脱脱率百万大军进攻高邮的私盐贩子张士诚时,高丽曾派兵两万三千人助战,脱脱失势后,这支部队就留在黄淮一带继续协助“剿匪”。”
  “结果,大元朝的“匪”是越剿越多,人家还跑上门来算账了。”
  ……
  【1359年12月,红巾军第一次渡过鸭绿江,进攻高丽。但因天寒地冻,红巾军中冻伤者甚众,只能暂时退兵,最后被高丽人击败,双方都伤亡惨重!】
  【1360年11月,红巾十多万人侵入高丽西北部,攻占高丽首都开京(今开城),多达十万余人的高丽百姓加入了红巾军,高丽国王逃往安东。】
  【但这场胜利并没有能够持续下去,红巾军孤军深入,没有援军,没有后方,且肆意屠杀朝鲜百姓,也让当地人自发抵抗红巾军,最终这一支红巾军还是被高丽人打败了。】
  卫青:“可惜了,若是东路军与中路军能够互为犄角,定能一战攻下元都。”
  霍去病:“这样的分兵行动必须一支为主,一支为辅,才能相互支应,否则人人都想抢头功,必然会分散自身的力量。”
  ……
  【西路军的目标是陕西,战役一开始他们很顺利的攻破了潼关,但随即便陷入了与元军的攻防战中,潼关几度易手,导致红巾军损兵折将。】
  【西路军孤军深入,打不起这样的消耗战,便回攻陕州、虢州。元朝再次派出察罕帖木儿与李思齐的组合,想要一口吃掉这支西路军。】
  【不出所料,在察罕帖木儿的攻击下,红巾军很快便丢掉了陕州、虢州,只能北渡黄河,攻取平陆、安邑,但却遭到了察罕帖木儿军的围追堵截,损失惨重。】
  【最终,这支西路军在凤翔城下中了察罕帖木儿内外夹攻之计,遭到前所未有的惨败,被斩首数万级,伏尸百余里……】
  【龙凤政权的掌权者刘福通也没有闲着,他自亳州出兵,一路打下开封和洛阳。】
  【当时,山东在东路军手中稳如泰山,中路军将山西的元军彻底打穿,西路军吸引了元朝最精锐的察罕帖木儿的大军……】
  【三路兵马,牵制了元朝所有的军事力量,刘福通得以顺利迁都开封!】
  【沦陷230余年的赵宋旧都得以光复,这是中原人民“反元复宋”的重大胜利,刘福通也到达了自己的政治目的!】
  【此时,红巾军的势力已“东逾齐鲁,西出函秦,南过闽广,北抵幽燕”,达到了极盛时期!】
  李世民还记得天幕曾提过的“抛物线”,顿时感叹:“坏了,巅峰之后就是末路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