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朱元璋心里暗想:他都已经是皇帝了,他的子孙后代总不能还吃糠咽菜吧,分封不过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罢了……
“成为皇帝的朱元璋脱离了农民阶级,也开始站在统治者的位置上思考问题,屠龙者最终成为了恶龙!”
“所以明朝破天荒的有了有史以来第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狗头)”
朱元璋:噗!
朱棣:……
【明朝的藩王与汉朝的分封制,唐朝的藩镇制都不同。】
【汉朝的分封对象是功臣和宗室子弟,是刘邦为了安抚开国功臣的拖鞋之策,诸侯王拥有相对独立的主权和军权,几乎成为国中之国。】
【高度自治的诸侯王势力膨胀,对中央朝廷构成威胁,最后结果就是七国之乱。】
【唐朝设置藩镇是为了保卫边疆安全,方知异族入侵,到了唐玄宗时期,见表格军政大权下放给节度使,才导致节度使权利膨胀,尾大不掉,形成事实上的割据状态。】
【朱元璋是为了巩固朱家王朝的统治,巩固边防,削弱功臣将领的军功,监督各地方官吏。也为了让子孙后代永保富贵,而推行了分封制。】
【他吸取了汉唐的教训,设置了更加严格的分封制度。限制藩王的权利,降低藩王对中央朝廷的威胁。】
【明朝的藩王有实藩和虚藩之分,实藩王拥有一定的实权,特别是卫所统兵权,但他们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虚藩王则权力更为有限,藩王不具备地方行政权,这就大大降低了藩王在地方的势力。】
评论区
“分封制就是开历史的倒车。”
“这是家天下的固有思维,想要将权利牢牢掌握在一家一姓手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明朝的藩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边防,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藩王的权力逐渐膨胀,对中央朝廷构成了威胁。】
【藩王拥有独立的军队,这对于中央政权的威胁很大。如果藩王与朝廷的矛盾无法调和,甚至可能引发战争。】
评论区
“比如靖难之役!”
朱棣:……
朱棣感觉到了后世之人对他的深深地恶意,其实,后世之人只是因为喜欢他才会不断地提及他罢了。
朱棣:这份喜欢朕可消受不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藩王开始滥用权力、聚敛财富,对朝廷的统治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评论区
“比如朱元璋的次子秦王朱樉。”
朱樉:“本王怎么了!”
“他在封地西安强抢民女、搜刮民财,逼得当地百姓民不聊生,还在秦王宫里滥用私刑,随意把宫人绑在树上饿死、用火烧死。”
“王府内的罪人,按律应押解到京城治罪。但是朱樉害怕这些人到了南京之后,会泄露他在封国的胡作非为,直接将这些人全部灭口。”
“朱元璋千方百计安顿抚恤土番十八族人民,朱樉出征时,却将其中孕妇搜捉入府,使人夫妇生离。朱樉出征西番时,掳走了一百五十名幼女,又将一百五十五名幼男阉割,很多被阉割的男童由于恢复不好直接死亡。”
“他在王府大兴土木,在宫中建亭台池塘取乐,与次妃邓氏在里面折磨宫人,被朱元璋斥责为:不晓人事,蠢如禽兽。”
朱元璋看着尚未及冠的次子,满脸的不敢置信!
朱标:“二弟,你怎么能这样胡作非为!”
朱樉满脸不在乎:“本王可是王爷,杀几个贱民又怎么了!”
马皇后勃然大怒:“你给我跪下!”
朱樉从未见母亲这样愤怒,顿时被惊到了,还是朱棣在后推了他一把,他才跪倒在地。
“朱樉派人制作皇后的服饰给次妃邓氏穿,还将自己房中的床做成五爪龙床。五爪龙可是天子专用,朱元璋在得知此事后却只是斥责秦王:僭分无礼,罪莫大焉……然后赐死了邓氏。”
“朱樉又这么多恶行,朱元璋的纵容起了很大作用。”
马皇后:“子不教父之过,重八,我们确实该好好教教他们了!”
朱元璋面色铁青,微微点头。
“朱樉的恶行罄竹难书,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朱樉在出征洮州西番后回师西安,不久就病死了,年仅40岁。”
“朱元璋对这个儿子的死很心痛,却也觉得他死有余辜,给了他一个‘愍’的谥号,消减丧葬规模,还以此事告诫其他儿子。”
“还有朱元璋的嫡三子朱棡,他是朱元璋分封的第一代晋王,掌握军权的九大塞王之一。”
“就藩太原后,朱棡在封地内多次违法乱纪,鞭打厨师、以车裂极刑处罚得罪他的人,导致太原城内人心惶惶。”
……
【明朝的藩王根据等级享有不同的俸禄,亲王每年的俸禄高达一万石,郡王为两千石,其他各级藩王的俸禄依次递减。然而,随着宗室人口的急剧增长,俸禄支出呈几何式上升,成为明朝财政的沉重负担。】
评论区
“明朝的宗室政策就像在养猪,他们只要生孩子就能得到朝廷发下的俸禄,没有任何风险。”
“藩王的权利被限制的很死,他们不能从事士农工商四民之业,稍微有点上进心的都被朝廷监视着,也只有生孩子这一条创收之路了。”
“弘治年间的庆成王朱钟镒一共生了44个儿子,加上女儿,孩子的总数超过100个,他的长子朱奇浈更是生了70个儿子!”
明孝宗朱佑樘:“噗……”他才只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还夭折了。
朱元璋默默思量着:“济、美、钟、奇,这是老三的后代啊!”
朱棡早已跟着二哥的脚步跪了下来,此刻更是将头低到了胸口,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
“到了万历年间,明朝宗室总数已经达到了三十多万,天启年间更是激增到六十多万。这些藩王及其子孙后代都享有高额的俸禄和赏赐,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朱元璋立刻命户部计算,这么多宗室需要多少俸禄。
最后户部得到了一个天文数字,这个数字几乎就是洪武年间全国财政的一半还多!
朱元璋这才对“养猪”这一说法有了明确的认知。
不同时空的朱标和朱棣更是心肝颤颤,这么多“猪”,他们可养不起,也不想养!
此刻,汉武帝刘彻发出嘲讽的笑声:“到了汉朝末年,刘氏宗亲也数不胜数,但如同刘秀、刘备那样的宗亲早已自谋生路,不需要朝廷养着了。”
刘秀、刘备:o(╥﹏╥)o
【除了高额的俸禄外,明朝政府还赐予藩王大量的土地。这些土地不仅用于藩王的日常开销和享乐,还用于他们的子孙后代的封地和赏赐。】
【藩王所占有的土地数量巨大,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0%,约76万顷。这导致国家可耕种土地减少,百姓无地可种,加剧了社会矛盾。】
想起自己的少年时光,朱元璋眉头皱的死紧!
【在节日、生日等特殊场合,藩王还会得到丰厚的赏赐,包括珠宝、绸缎等物品以及修建王府的费用。这些赏赐不仅增加了朝廷的财政负担,还进一步加剧了藩王的奢侈和享乐之风。】
【由于藩王制度的存在,明朝政府不得不将大量的财政资源用于供养这些藩王及其子孙后代,这导致了国家财政赤字和危机。】
【在明朝末年,随着朱家子孙人数的急剧膨胀,皇室支出已经达到国家财政总支出的50%以上。】
【藩王们过着奢华的生活,坐拥大量财富和土地,而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种巨大的差距引发了社会的强烈不满和民怨沸腾,最终导致了农民起义频发和明朝的灭亡!】
第508章 洪武大帝
随着天幕的讲解,朱元璋的表情急剧变化,直到听到最后的“明朝灭亡”,如同雷霆之音,在朱元璋的脑海炸响!
朱元璋喃喃自语:“农民起义!明朝灭亡!!!”
他就是农民起义起家的,明朝建立才十年时间,他可太知道王朝末年农民起义是什么样子了!
朱标也悚然一惊:“父皇,藩王制度必须修正了!”他可不想给未来的自己留下这么大的隐患。
另一个时空的朱棣却有些麻爪,他就是藩王上位,小宗变成大宗,若是降低藩王的待遇,限制藩王的权利,这不就是变相的削藩吗?说不得哪里就有另一个“燕王”,正在谋划另一场靖难之役呢!
对于如何处理藩王问题,明朝各个时空都陷入了争论之中,不过天幕并不会因为观众的纠结而停下自己的讲解。
【在如今追求男女平等,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现代社会,朱元璋最受人诟病的政策还是其对于女性的压迫!】
朱元璋:???
【自宋朝程朱理学建立以后,逐渐成为后世朝廷的官方学说,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统治阶级往往截取其中只言片语,将其作为武器,对女性进行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