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评论区
  “徐有贞这个人名声不扬,但他的两个外孙就比较有名了,一个是明朝书法家祝允明(祝枝山),一个是明朝的文学家蒋焘。”
  “玩弄权术者终会被权术所玩弄!”
  对于这句话,汉武帝和唐玄宗教训最深刻!
  ……
  【朱祁镇力图抹除景泰帝在位的八年时间,自然对所谓“夺门之变”的说法很是不满,这些夺门功臣就是他得位不正的证据啊。】
  【徐有贞和石亨一一被清除,曹吉祥兔死狐悲,与其养子曹钦密谋反叛。天顺五年,他们发动叛乱,最终被孙镗镇压,曹钦全族死于战乱中,曹吉祥也被凌迟处死,史称“曹石之变”。】
  【夺门的“三大功臣”一一退出历史舞台,于谦的冤情才得以真相大白。】
  【成化年间,于谦之子于冕得到赦免,他上奏为自己的父亲喊冤,成化帝朱见深才终于为于谦平冤昭雪,恢复名誉。】
  【弘治年间,追赠于谦为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并允许在他的墓地附近建立祠堂,世代祭祀。万历年间,又改谥为忠肃。于谦生前曾执政过的杭州、河南、山西等地对其祭祀不断。】
  【于谦也与岳飞、张煌言并称为“西湖三杰”。《明史》称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张煌言:岳飞?于谦?难道我也是被冤杀的!
  可是大明的皇帝都快没了,还有谁能冤杀我?
  【于谦一生正直清廉,他常说:“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他从不追求个人私利,而是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待下属和百姓都极为关爱和尊重。他高尚的品德和操守,赢得了朝廷内外的广泛赞誉和尊敬,也成为后人敬仰的榜样!】
  朱元璋:“朕似乎能看到于谦之死带来的动荡!”
  朱标:“父亲,人心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有于谦在前,其他朝臣定然不会为了国朝舍生忘死,他们会趋向于自保,变得趋炎附势,朝中小人佞臣定会掌握更多的权利。”
  朱棣:“结党营私,蝇营狗苟,我大明的朝堂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张居正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正是因为大明的政治体制尚不完善,皇帝的权利失去了制衡!”
  虽说内阁的权利堪比古时的丞相,但整个大明,除了他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全抛开皇帝,执行相权。
  【于谦被冤杀,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师出有名”,还有朝臣之间的争权夺利。景泰朝朝务繁杂,于谦却能“独运征调,合乎机宜,号令明审,令行政达。”他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却因为个性刚直,招到同僚的忌恨。】
  评论区
  “从土木堡之变到北京保卫战再到夺门之变,我们可以发现,内阁在这期间是失声的。三杨入主内阁数十年后,内阁制度已经趋于完善,但他们既无法阻止王振擅权,在后期的北京保卫战中和两次皇位交替中也毫无建树,对于军国大事更是退避三舍。”
  “内阁不堪大用,朱祁镇宠信王振,景泰帝倚重于谦,以至于朝臣不满,上书说于谦太过专权。但于谦死后,他们又任由石亨、曹吉祥等奸佞摆布朝政。”
  “朱祁镇复位后更是杀了以于谦为首众多朝臣,导致明朝军政在土木之变之后第二次断层。”
  “天顺年间,权利斗争愈发激烈,朝臣们为了保护自身利益,左右摇摆、嫁祸诬陷,斗争也更加残酷……”
  【于谦都被冤杀了,曾经坐上皇位的朱祁钰自然也落不着好。朱祁镇很快便将朱祁钰废为郕王,软禁到西内永安宫,夺门之变发生的十八天后,朱祁钰就病死了,死的悄无声息,终年三十岁,景泰朝的时代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对于朱祁钰的死众说纷纭,很多人都说他是被朱祁镇的心腹太监用白绫绞死的。杀人还不够,朱祁镇还给这位弟弟上了恶谥“戾”,以亲王之礼葬于北京西山景泰陵。】
  朱祁钰气的眼睛都红了:“好啊,朕念在兄弟一场的份上,好生养着你,没想到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
  【直到明宪宗朱见深即位后,才承认了叔叔朱祁钰的皇帝名号,追谥其为恭仁康定景皇帝,朱祁钰也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唯一未被葬入帝王陵寝的皇帝。】
  朱见深:扪心自问,是叔叔挽救了大明的江山社稷,若没有他,我怕是早就死在瓦剌人的马蹄下了。
  至于废立之事,我亲爹还想废黜我呢……o(╥﹏╥)o
  【朱祁镇复辟后,除了杀于谦、王文等人之外,还继续清算之前在奉迎、易储等问题上得罪过他的人,甚至为王振平反,为也先立庙……】
  评论区
  “居然为王振平反!”
  “他不光给王振平反正名,还在京城智化寺北院为王振建立旌忠祠,用香木为王振雕像,以祭祀亡灵。”
  朱元璋:“气死偶了!(╬◣д◢)”
  朱棣:“老子跟鞑子打了这么多年,你居然给也先立庙,你不如认也先当爹吧!”
  朱见深:“那个雕像和庙宇还是……还是推倒吧,不要引起民愤。”
  “还有范广,这位多次抵抗瓦剌入侵,战功卓著的将领,因为整顿军队中的腐败问题,得罪了石亨,被当做于谦的同党清算。”
  “他死后,朱祁镇还将他的妻儿、府邸送给了瓦剌降将。”
  “这对于一位将军来说,是莫大的折辱!”
  范广:“!!!”他眼前有些恍惚,都快认不出这几个字了……
  片刻后,范广反应了过来,一口血呕出来,他推开身旁想要扶他的同僚,奔向诏狱,那里关押着石亨。
  他恨不得将朱祁镇、石亨等人一刀刀剐了,现在先去收一些利息!
  【朱祁镇恩将仇报的事做的也不少,都指挥袁彬跟着朱祁镇被俘虏到瓦剌,在瓦剌的时候他舍生忘死保护朱祁镇的安全。夺门之变后却并没有得到朱祁镇的信任,朱祁镇的大兴特务政治,宠信锦衣卫指挥使门达,袁彬因不愿意讨好门达,被他罗织罪名,下狱贬谪。】
  扶苏:“没有王振又来一个门达,真是死性不改!”
  见到这么多奇葩的类人,他深刻的意识到,一味怀柔是没有用的!
  【朱祁镇唯一一件值得一说的政策就是废除殉葬制度,但这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仁慈,朱祁钰的妃嫔就是他下令殉葬的。】
  【不过是因为他的皇后钱氏在软禁期间为了照顾住他的生活,一双眼睛都熬瞎了,且一生无子。朱祁镇担心钱皇后会被新帝和太后随意处置,才下了这道诏令。】
  评论区
  “这个可怜的女人最后也没过几天好日子。”
  “原本新帝登基后应该先尊嫡母,后尊生母。但朱见深的生母周贵妃十分强势,不仅剥夺了钱皇后这个正牌皇后的权利地位,还篡改了朱祁镇的遗诏,不许钱皇后与朱祁镇合葬。”
  “明朝的后宫也是很精彩的,只因为明朝的宫妃选自民间,父族不显,对前朝影响比较小,才没有多少记载。”
  ……
  【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逝,终年三十八岁,这个备受争议、将大明拦腰斩断的皇帝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朱元璋终于明白天幕为何说朱祁镇是唐玄宗和宋朝的徽钦高的集合体了!
  二十万大军被葬送,五十名朝臣枉死,大明朝在最煊赫的时候被拦腰斩断,一个不甚就是迁都亡国的下场!
  尤其是朱祁镇这个胆小、懦弱、不要脸的皇帝,呸!他算什么皇帝,跟宋徽宗、宋钦宗一个样!
  居然还敢学完颜构冤杀忠臣!
  宣德朝的朱祁镇被废黜了太子之位,孙皇后自然也被废为庶人,母子二人迁出皇宫,自生自灭。
  那些因土木堡之战而死的臣民,自然会让他们知道活着有多难。
  正统年间,张太皇太后做主命朱祁镇禅让皇位,将其废为庶人,想让一个庶人不知不觉的死去太简单了。
  景泰朝,朱祁钰不仅得了太祖皇帝的命令,还得到了朱元璋一句“做得好”。以后,谁都不能说他的皇位得来不正,这可比他曾爷爷的皇位还要正统!
  至于朱祁镇不想体面?自会有人替他体面的!
  第545章 艰难中兴
  【朱祁镇的倒行逆施,昏聩无道之所以没有将明朝导向南宋的结局,完全是因为他有一个好弟弟和好儿子给他擦屁股。】
  【朱祁镇死后,太子朱见深继位为帝,改元成化,史称明宪宗。朱见深这个太子可能是历史上过的最艰难的太子了。】
  评论区
  “那可不,被废了太子之位,不得老爹喜欢,还能登上皇位的皇帝也算是独一份了。”
  刘据:……
  李承乾:……
  胤礽:……
  朱见深见天幕说到自己,不由得握住身边万贵妃的手,专注的盯着天幕。
  万贵妃:“陛下,那些日子都过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