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为了争夺正统地位,绍武政权与永历政权爆发了内战。正当绍武、永历二帝自相残杀之时,由佟养甲、李成栋率领的清兵早已攻取潮州、惠州,逼近广州!】
【邵武政权的精兵都在西边与永历政权对抗,一时调不回来,苏观生率领军队与清兵激战一昼夜,眼看着胜利在望,却因为内奸谢尚政引清兵入城,导致广州城陷落……】
【朱聿鐭见大势已去,拖了一条被子混在乞丐当中,打算爬城墙逃走,还是被清军抓获,绝食而死!】
【绍武政权的主要官员何吾驺、王应华、顾元镜等人大多投降清朝,广州城内的二十四个明朝藩王全数被杀!】
【绍武政权仅存在40天就被清军消灭……】
【清军灭邵武政权后,立即举兵西向进攻肇庆,欲消灭最后一支由明朝皇室后裔建立的地方政权。】
【但令人意外的是,永历政权在大顺、大西农民起义军和瞿式耜、何腾蛟等抗清名将的支持下,逐步收复了广东、广西、湖南、江西、贵州、四川、云南等广大地区,掀起了一场抗清浪潮!】
【李自成去世后,他的妻子高氏、妻弟高一功、侄子李过等人带着大顺军余部渡江进入湖南,归顺了南明政权。】
【隆武皇帝为这支军队赐名为“忠贞营”“忠武营”,封高氏为“贞义一品夫人”。】
【他们积极参与抗清斗争,与清军多次激战,但由于南明内部矛盾和清军的强大攻势,最终被迫退入川鄂交界的贫瘠山区。】
【此时,隆武等政权都已覆灭,他们便奉永历政权为主,与永历政权互为依靠。】
【永历二年,李过病逝于南宁,忠贞营由李过的养子李来亨、高一功统帅,在李来亨的指挥下,他们在湖北、湖南等地建立了稳固的抗清根据地。】
【大顺军余部转战各地,逐渐汇聚到川鄂边区,他们接受永历年号,接受明朝的封赏,实现了各路义军的大联合。】
【其中,义军将领刘体纯骁勇善战,胸有方略,“颇以威信御众”,因此各路农民军将领推举他为首领,听从他的节制,最终建立起了以湖北兴山县茅麓山为中心、占据20余县、拥兵数万的抗清基地,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夔东十三家!】
【夔东十三家占据的地理位置大致相当于长江三峡地区。这里山高水急,形势险要,易守难攻。同时,占据这里也切断了四川同湖北的通道,进可出击两湖、豫西、陕南和四川,退可以据险自守。】
【他们边务农边练兵,经常出奇兵袭击南下的清军,一度担负起了三峡地区的抗清大业。也牵制了清朝的大量兵力,为其他反清力量提供了喘息之机。】
【大西政权则是由张献忠在崇祯十六年建立的,他控制了四川大部分州县,以成都为京师,设置文武百官,改元“大顺”,发行自己的货币,开科取士。】
【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南下,张献忠引兵拒战,在西充凤凰山被流矢击中而死,大西政权随之覆灭。】
【大西政权虽然覆灭,但他的余部并没有放弃抗清的目标。】
【张献忠的养子孙可望、李定国等人成为这支军队的领导者。】
【他们率领大西军余部进入贵州,趁着云南爆发沙定洲之乱,守备空虚之际,率军进入云南,连破多城,擒获沙定洲,暂时稳定了云南局势。】
【孙可望曾遣使与南明永历朝廷商洽联合抗清事宜,永历帝诏封其为景国公,赐名朝宗。他先后与李定国等派兵进军四川、广西、湖南等地,收复多郡州县,军势大振。】
【大西政权余部在川滇黔地区,坚持抗清十余年,与清军进行了多次战斗。然而,由于实力悬殊和内部矛盾等原因,他们最终未能成功恢复大西政权。】
评论区
“孙可望一度成为南明的拯救者,但最终却选择了投降清朝,引清兵攻打自己曾经的兄弟。”
“与孙可望不同,李定国是坚决的抗清派。”
“后来,他成为维系南明小朝廷安危的中流砥柱,与清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战。然而,随着南明政权的覆灭,他也无力回天,最终病重而死。”
【在李定国、孙可望、刘体纯、李来亨等部将的联合抗清下,永历政权出现了南明时期第二次抗清斗争的高潮!】
【但由于刘文秀在四川用兵失利,孙可望妒嫉李定国的大功并逼走李定国,自己统兵在宝庆战役中失利,以及郑成功在漳州战役中失利,明军在四川、湖南、福建三个战场上都没能扩大战果,陷入了与清军相持的局面。】
崇祯皇帝:……
好吧,只要你们抗击清军,朕便认你们这些盟友。
农民军首领:我们抗清是为了争一条活路,可不是为了复明!
第589章 日薄西山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致力于反清复明?为什么以覆灭明朝为己任的农民军会与明朝残余势力联合起来,一致抗清?】
天幕下的众人也不明所以。
不论是秦末、汉末、还是唐末,各方势力无不是各自为政,逐鹿天下,没有谁会倒戈投向前朝。
但清朝做到了!
【因为之前所有朝代的农民起义,无不是以推翻一个腐朽的旧政权,建立一个充满希望的新政权为目标的。而在清军的铁蹄与马刀下,人们看到的不是希望与和平,而是血腥与暴虐!】
【是扬州十日!是嘉定三屠!是江阴八十一日,那无处可去的冤魂……】
天幕下的观众心神一颤。
始皇眉头紧皱:“大屠杀!”
汉武帝怒道:“那些蛮子不论过取多少年依旧不改其野蛮的本性!”
所有人都愤怒的盯着天幕,等着后人给他们解惑,大约只有清朝的统治者心惊胆颤了。
秦皇汉武的愤怒对他们没有任何影响,但各地此起彼伏的反清复明势力却能撅起清朝的根基!
自康熙到乾隆朝,不知有多少人将自己手中的兵器掷向天幕,想要关闭天幕,却都徒劳无功……
【清顺治二年,清朝大将多铎携消灭大顺的胜利之师挥兵南下,迅速占据了江南大片领土,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军民抗御清军。】
【四月十五日,多铎率清军包围了扬州城,史可法率四千人上城御敌,誓与扬州城军民共存亡。】
【多铎带领的清军带着红衣大炮,有火力优势。史可法则召集亲信军队,收纳扬州郊野的流民,组织义勇民兵,严防死守。】
【战役伊始,史可法在城外运河布置水师防御,但未能抵挡清军的进攻。清军架设红衣大炮轰击扬州城,扬州城墙损毁严重。】
【史可法写信向江南各城求救,但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此时的南明朝廷内部腐败无能,不想拆台,根本无法给予扬州有效支援。】
【史可法亲自督战守城,双方激战十日,血流成河,清军最终还是攻占了城墙。】
【扬州民兵与清军在每条街巷中展开了肉搏战,史可法的幕府将领几乎全部阵亡,扬州民兵队长也殉国战死。】
【扬州知府任育民不屈被杀,全家投井而亡,史可法慷慨就义!】
【清军占领扬州后,多铎以史可法不肯投降为由,下令屠城“十日不封刀”,造成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
【清军士兵在城内大肆屠杀,无论男女老少,皆不放过,死亡人数多达八十万!后人认为这个数字存疑,但最少也有20-30万,扬州城这座千年古城几乎变成了一座空城!】
刘彻惊呼:“多少!”
李世民眼眶微红:“残忍!野蛮!”
朱元璋气急:“犁庭扫穴还是杀得少了,就该将他们统统灭了!”
朱棣想起南京城的惨状:“他们和那些小日子有什么区别!”
……
【清朝在北方站稳脚跟后,便颁布了剃发令,要求江南地区的文官武将和百姓都要剃发易服,以示服从和忠诚。然而,这一命令却遭到了江南地区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
天幕下的观众也炸开了锅——
“服饰之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
“剃发易服就是要断我华夏民族的根!”
“元朝也没有让汉人剃发!”
“野蛮,无能,只能用这样的方式高压统治。”
“以少数民族统治华夏大地……”
“怪不得会有那么多人反清复明!”
……
一场熊熊烈火即将在清朝各个时空席卷而下,满清统治者却只能瑟瑟发抖,无力反抗……
【在这段悲惨的历史中最具代表的便是“嘉定三屠”!】
【清军将领李成栋率领军队攻破嘉定城后,对城中平民进行了第一次大屠杀。清军无差别地杀戮无辜平民,许多人被杀害,家园被焚毁,死亡人数高达数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