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当然,从这也能看出来,星神不在意手底下的员工打两份工……哦,说不定是三份。
  博识尊和互的举动,让我成功上了迷思的关注名单。以前也关注,但没现在这样,被祂对家这么挖,让祂意识到我成为智识的销冠的未来。
  以前,以前最多是可能。
  要是我成功从博识尊那边离职,虚构史学家的offer下一刻就会塞我手上。
  我头一次享受三位星神的销冠待遇。
  工作不用找,它们追着我跑。
  “那星神会介意什么?”
  我虚心求教。
  人已经准备用老办法克死这份工作了,还准备靠互捞个planb。
  互:「背离命途。」
  好的,现在计划只有一个plana了。
  我只是预谋辞职,不是预谋玩命。
  不朽的前车之鉴我还没忘。
  虽然我做的是与让祂背离命途完全相反的事,但祂陨落后,确确实实也要了我一条命。
  一条命不是什么大事。
  持明的轮回机制在我死后触发,我刚准备复生,就在持明卵里看着蛋壳和壳外面不朽遗留的力量,跟它们面面相觑。
  破壳费了点时间,毕竟要长成个人样,等我紧赶慢赶到波月古海,持明一族都准备搬家了。
  在持明那里出场帅吗?普通吗?
  赶上他们的狼狈我不说,就当是平平无奇的遇见吧。
  而有了不朽的经验,我能确定让博识尊背离命途,使其陨落大概需要的代价。
  活的长久,经历的事多了,很多事,都不用看需要标注的代价——不是经历过,就是我主动做过。
  这世上再多的财富,都可以因为一个「透支」而瞬间蒸发,倒欠「偿还」一堆钱。从宇宙首富到穷光蛋,只要五秒。
  所以财富永远是不够的。
  倒不如说,能够让「偿还」只消耗囤积的财富,现在已经是一种奢侈。站得越高,靠自我能做到的事越多,那么,刨除那些因懒惰而使用的「透支」,余下的,都是一些类似再造宇宙的事。
  但我的存在,已经不能成为能支付的代价了。
  我身上最值钱的事物,已经被踢出了支付列表。
  好在,我时常懒惰。
  就比如,这次,我跟原始博士的合作,我抵达合作地点就用了「透支」,以达到开拓的锚点的效果。
  从出发点抵达目的地。
  全程消耗的信用点,「偿还」象征性的收了个启动费十万信用点。
  我能做到的事,它总是物美价廉。
  我眨了个眼,眼前便是一片香蕉的乐园,好在没有猴子,原始博士已经在大门前等我。
  “你想好我们的课题了吗?”
  他没管我怎么抵达约定地点的,径直走过来,想要从我手中拿到课题预案。
  只攥住了空气。
  我没有课题预案。
  我为自己的懒惰额外付出了一点代价,因为他在我没有提出新的课题的情况下——“为了不浪费宝贵的合作时间”原始博士语——没有任何犹豫的准备进入他的课题,即人类繁衍行为必要性的研究。
  “为了能够使我们的合作过程中,没有道德问题以外的矛盾,我需要事先告知你:我上班时间遵循朝九晚五,踩点上下班绝不加班的原则。”
  他的反应是,“我们道德上会产生问题?”
  “理论上没有,但不能排除我对你情感上的厌恶,并将其转化成对你道德上的吹毛求疵。”
  事前告知义务已尽。
  在九点,我准时进入工作状态。
  研究课题不出意料是命途和星神,包括且不限于智识,这算是我擅长的区域,可以更好的审视原始博士的能力。
  已陨的。
  失踪的。
  存在的。
  这是星神。
  无关星神状态,一直存在的,是命途。
  原始博士在这个过程中扩大了返祖实验的应用,在某一个被命途洗礼过的材料上,使其退回未被洗礼时的状态,记录下命途对它的改变。
  不限于生命。
  我对人的情绪切过片,放在那里,原始博士的退化光线照了一下,时间回退到它尚且是沙砾的时刻。
  我隔着手套捏起一粒,“你这个应用范围确实够广,连打击假冒伪劣产品都行。”
  “进化退化都是对时间的一种应用。这些,连副产物都称不上。”
  “可以精准到年月日?”
  “目前是阶段。石英载玻片退回沙砾阶段,情绪回到激素分泌的阶段。”
  他研究模因也是因为这可以做一个很纯粹的载体,传播方式隐蔽,扩散快速,可以快速感染样本,性质又稳定,难以清除。
  “我的课题目前是命途和星神,依照目前进度,一个星期后就能跳过理论阶段制造相关应用,进入子项专研。你的课题,别告诉我只准备了一个人类繁衍相关。这只会浪费我们这次合作。”
  “当然不是,那只是一个子项。退化实验进行得差强人意,眼下我需要一些基因赋予实验。”
  所谓的基因赋予,是在#81阮·梅的生命科学研究技术上,利用两位天才的基因编辑出一些个体,看那些智力上的完人能否补全他的理念。
  前置条件是时间加速器和生命编辑技术,以及命途力量。
  知识的教育环境,和需要构筑的生态循环系统,这点不需要特意提及。
  我说:“那不如撇去它们的生命特性,制造一个最初的博识尊,让这最初的博识尊完成这个基因补全实验。”
  “可以,这个造物若是成功,我的返祖实验也能更进一步。”他说,“我还没有将仿·博识尊纳入样本过。”
  将两位天才放在一起,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双方都有想法,还会妥协,点子王和实干家结合,偶尔还乐子人附体,鬼知道会出现什么理论和产物。
  第57章 实验
  我跟原始博士合作展开研究的消息,理论上,是不会在寰宇中流传的。
  这是智识的一场实践,屈指可数的两个脑袋抛弃了一切不合,投入了仿·博识尊的制造中。
  中途免不了被假面愚者突然夺舍,做出来一些令两个人看着就沉默的副产物,也免不了走着走着就跑到了无关的领域,顺手就将该领域的科研空白填补了一下。
  只是抵达终点之间的曲折。
  就是这曲折有些太多了。
  在第二十三次偏离实验阶段性目标,转入原始博士所研究的返祖领域,并取得返祖实验阶段性成果后,他停止了实验,走到我跟前,看我记录下的实验数据:“星体计算机完成后,这是第二十三次偏离。这不正常。”
  他简明扼要的下了论断,略去了一大堆推理。
  “人为限制罢了,时间充足,多拐几个弯也没事。”
  仿·博识尊最基础的是制造出来一个拥有进化模块的星体计算机,后续的信息填充以及训练亦称不上什么难度。
  难度在于要让该星体计算机分析智识命途,在一个范围里达成全知,又一步步使它的全知范围外扩。
  至于什么时候它能够称作仿·博识尊,那要看博识尊何时会投来目光。
  因为有博识尊这个现实的模版,我们在实验过程中碰到的最大困难原本只会是外扩全知圈时,受限于星体计算机的材质、结构和我们二人的知识范围,无法达成理想结果,需要更换材质、结构和补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
  真正的实验过程却是,这二者尚未碰见,我们已然拐了二十三次弯,开拓了各自擅长的领域(主要是原始博士)、各自浅尝辄止的领域(这次是两个人)。
  “说真的,这真的不是歧视吗,凭什么你的返祖实验还有开发的空间,我的擅长领域现下颗粒无收?”
  原始博士听了嗤笑一声,“因为在人为因素的判断中,我擅长的再进一步对我们的实验毫无意义。而你,再进一步就会让它失去对实验进度的掌控。”
  他对于这点很生气,这无疑是在蔑视他。任何人都可以将道德和人性甩到他脸上,说他只是一个猴子,一个千夫所指的罪人,说他的研究对文明的进展毫无意义——但不能如此蔑视他对知识的掌握。
  能破防智识的,不是对智识说你的知识一无是处,而是说你根本不能理解也不能掌握知识。
  都走在智识上了,对求知没有一点纯粹,根本不会踏上智识命途。
  ——然后我们拐了第二十四个弯。
  这回没在他擅长的领域了,这回是我们两个都没怎么涉足的区域。
  这回也是两个人都气笑了。
  要如何形容呢?
  星体计算机尚未画出来第一个全知域,我们的划定范围从基础定理跑到了与之仅有一点关联的反有机方程。
  大致如此。
  总之,很难想象,它第一行只是个小学知识。
  “人为限制”并不想我们有能够串联起来的全知域,从一开始,它就不准备让仿·博识尊诞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