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百合>樊笼> 第78章

第78章

  她把密函收回袖中,紧蹙了下眉,而后长舒一口气,缓解一夜未睡的眩晕感。
  “文心要来安西了。”
  她回身淡淡的笑,如即将消散的雾,纯白而虚弱。
  萧冉盯着她,半晌,紧紧贴住了她的额头,心头酸涩。
  **
  在文心抵达安西之前,萧冉整休了一日,片刻不歇地返回上京。
  林忱当然没法同她一道走。
  几年以来,两人头一回分隔两地,心里都有种异样的情绪在发生。
  走的那日早上,安西难得地缓释了毒辣的日光,夏日里露出几丝秋凉。
  清风沾襟,让人心胸开阔,林忱送她上马,目光里的坚冰都化作了绕指柔。
  萧冉在马上俯低了身,盯她半晌,说:“殿下今日脾气这么好,是不是以后要改做贤妻良母了?”
  林忱一甩袖,背过了身去。
  “好吧好吧。”萧冉眯着眼睛笑了,“那我以后给殿下洗手作羹汤,然后再养一大群孩子。”
  林忱背对着她,指尖微微颤了颤。
  她侧目去偷看,心里憋了半晌,脑中转了不少看过的奇诡话本,问:“怎么养?”
  萧冉瞧她耳朵变作了可疑的赤色,细细一琢磨自己的话,放肆地笑:“你想到哪去了,我是说,咱们可以把民巷里那些孩子收拢收拢,瞧他们也怪可怜的。”
  林忱鲜有的一股热气窜上了脸,有些恼羞成怒,大难之中修来的几分温柔都喂了狗。
  正欲就这么打发人快走,心里却又难过地舍不得。
  她想,此一去相隔千里,事成自然好,若不成…
  “殿下快看我,有东西给你!”
  清朗又快活的声音在耳边响起,萧冉的手递过来,面上的笑像是三月的春花。
  林忱一怔,接过来,是一支手刻的木簪。
  “快看我多贤惠,连以后隐居时候殿下要戴的木簪子都准备好了。”萧冉逗她,笑容里没有一丝阴霾,仿佛完全想不到功败垂成的可能。
  林忱摩挲着沉香木的表面,温润的香味和纹理告诉她,这簪子刻出来着实有一阵了。
  “同我从前送你的那个样式很相仿,不过怎么是木刻的?”她问。
  “殿下不知道吗,隐居的时候要低调,到那个时候你就只能戴木簪、穿粗布衣服、啃冷冰冰的粗面饼子了。”萧冉浅色的瞳孔猫儿似的顽皮。
  林忱不由得笑了,仔细地将簪子收起来。
  她拉住萧冉的手,不说什么话,只是默默伫立。
  萧冉也静下来,小声说:“一定会成功的,我在上京等着殿下回来。”
  她们对视一眼,萧冉翘着嘴角,道:“方才我骗殿下的,其实是我不会银錾的手艺。不过,我要走了,殿下不说点什么?”
  林忱低着头,像个孩子似的。
  她的笑柔软又内敛,像山间的雾。
  “我想你了。”她说。
  萧冉心里猛地一悸动。
  “虽然你还没走,可我却这么想你,想来是因为秋天要到了…等秋天真的到了,我就把你喜欢的红枫叶夹在信里,骑着乌笙去找你。”
  林忱抬起头,幽深幽深的眼睛里,波光粼粼的温柔一阵一阵涌过去,像阳光下风吹麦浪,像晴空里耀眼的厚白色的云。
  萧冉被迷住了,抚上她的脸庞,问:“还有别的话吗?”
  林忱知道她想听什么,可是她不肯说,因为总觉得轻易说出来,味道总是淡了。
  所以她收敛了衣袖,说:“启程吧,一路顺风。”
  第58章 番外(五)
  大梁立国的那日, 赵垣在阶下听吴王——现在是梁皇帝,讲些受命于天的屁话。
  透过眼前垂下的密密珠帘,她得见自己的夫君一步一步拾阶而上, 最终用左手接过那方造工精美的玉玺。
  高高在上地睥睨一切。
  睥睨底下恭肃下跪的臣民,睥睨远方阵列森严的骑兵与步兵, 睥睨皇城里只有繁华没有流血的世界。
  残酷的战争已经结束于宫门之外,至少从他登上皇位这一刻, 已同他没有关系。
  赵垣轻蔑一哂, 只觉得无趣。
  一切的拼杀, 原来只为了这一刹那的簇拥与欢寂。
  瞧瞧底下这些人。
  她转眼望去,瞧见每一张脸上都洋溢着盲目的崇拜与欢欣,受命于天、建立新朝,多么鼓舞人心。
  在这一刻, 应该有许多人心里正憧憬着未来的日子。
  战争业已远离, 会更好。
  会更好吗?
  赵垣知道, 绝不会。
  除了一少部分人, 大部份的男人和全部的女人,都不过重复着轮回的宿命, 跟随着洋流流向毫无尊严的死亡。
  她出神地抚摸着肚腹,眼睛里却没有一丝欢喜——那里有一处生命在孕育。
  吴王的姬妾都恭喜她,吴王的同僚都敬贺她。
  可赵垣却觉得恶心。
  她天然地排斥这过程, 孕育子嗣, 宛如肮脏的原罪和挣脱不破的囚笼,哪怕单从个人情感上,她也利己得不愿接受腹中有这样一个活物来分享她的生命。
  **
  梁帝登基后一个月, 赵垣循礼制被封为皇后。
  那时她已经有孕五个月有余了。
  身边的宫人惋惜不已:“娘娘若再早两月, 吉服的腰身便能改得再瘦一些了。”
  赵垣彼时正把玩着冯芳送的那枚紫玉戒指, 闻言只是淡淡的。
  她这样淡淡的神态已经持续许久,宫人都为她着急。
  吴王素来喜欢温婉多情的女子,皇后有孕本就不易侍寝,若不在旁的地方下功夫,如何能留住帝心。
  哪怕皇后尚且年轻貌美,可后宫粉黛众多,日后圣眷只怕不会长于中宫。
  “那新进宫的王美人,传闻有一舞倾城之资、沉鱼落雁之容…”宫人小心地提醒。
  赵垣闻言眼睛都没转开一下。
  过了半晌,她问:“她今年多大?”
  宫人道:“十六岁了。”
  赵垣应了一声,站起身来,着上华美的吉服。
  她神态轻飘地抚过袖子,就像抚掉一支羽毛般,毫不在意地说:“过两年也就这样罢了,况且,陛下并非因我冷淡才少来雍华宫。”
  而是因为她从一开始就不是他喜欢的那种女人。
  这三年来,她同他南征北讨,颇有几分患难之情,加上浓情蜜意,性情的不合自然被掩盖。
  可现在,他已经是皇帝,又打了一辈子的仗,自然喜欢柔和温婉的美人。
  赵垣不打算勉强自己。
  几个月来,出入宫禁的人流虽然来往不绝,可其实她早已察觉到一种万事俱灭的空虚和疲惫。
  一切都结束了吗?
  她作为人的价值,就到此为止了吗?
  哪怕她生来即有战事的天赋,这三年的戎马之旅也验证了她坐镇筹谋的能力,可能发挥天赋的战火已经熄灭。
  梁帝作为皇帝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她只有十九岁,却被迫在这冰冷深锁的宫禁里虚度一生。
  玉阶前的黄叶已经落了满地。
  赵垣看着窗外,雷雨惊飞了团雀。
  她的心头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由无名怒火组成的铁石。
  从出生开始,她就始终忍耐。
  内心的敏锐是诅咒,让她一生一世接受捶打,直到无声的消散,或者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
  **
  赵垣没有消沉太久。
  她一向是不甘寂寞的女人,哪怕暂时没有目标,也愿意不间断地为来日积累资本。
  比如她的本家——赵氏。
  从一个山旮旯里的小世族一跃而成新贵,任谁都要佩服赵家家主当日择婿的眼光。
  她那风流的老爹进宫来,诚惶诚恐、又大摇大摆。
  诚惶诚恐对梁帝,大摇大摆对她。
  赵垣在看待这年过半百的男人,意识到这男人是如此的矮小。
  他的头发已经稀疏花白,却还做着升官发财的美梦。
  “你那些哥哥,他们都是你亲哥哥,这朝律改了,我也弄不清究竟什么官好,你给他们安排妥当了。”
  赵垣自然答应了。
  她怎么能不答应,若是她着手安排,还可以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免得这群蠢货被有心之人利用,日后倒打她一耙。
  赵家的儿子都被派到了油水颇丰、但毫无权势的位置上。
  只有冯芳,赵垣给了他一个吏部的差事,让他替自己以后要做的事担石铺路。
  “我以为姐姐一坐稳皇后的位置,就会拿赵家那些蠢东西试刀,看来是我想错了。”
  长大后的冯芳是个长相颇为阴柔的美男子,这样笑着说话,显出几分又痒又狠的阴沉。
  赵垣打量着他,说:“赵家的主母还是你的姨母,若没有她,当初你也不能到赵家上学。”
  冯芳满不在乎。
  不过,这也是赵垣喜欢他的地方。
  “这些日子,我悟到了不少东西。今时不同往日啊,早不是打打杀杀的时候了,我也该换个法子,再把面具戴上,等着别的机会到来。”她随意转动着戒指,微微笑了,“至于那些浅薄的恩怨,在我要成就的事业面前,不值一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