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无人监视> 第712章

第712章

  参拜完,天色也已晚了,童子们开始洒扫观内观外,催促人们下山。黎渐川见没更多发现,便也随着人流而走。
  离开时,山门两侧多了两排送客的童子,手执桂枝,在玉碗里点了神水,一下一下敲在出观的人的脚下,寓意步步高升,是福禄观每日闭门前的独特仪式,意在赐福。所以很多人来福禄观,都会磨磨蹭蹭,直等到闭门前才离开,就是为了这桂枝神水的赐福。
  黎渐川也被敲了下,鞋尖湿了点。
  他低头扫过一眼,没什么表情。
  回到村里时,正是下午六点左右,所谓晨昏交界时刻,天与地皆晦暗。
  刚到村头,黎渐川便看到在这晦暗之中,有不少衣着古朴,好似前朝古人的村民怀里抱着一摞摞黄纸,往家家户户的门上贴去。
  黄纸长方,其上字迹猩红,远远一看,就好像是道道黄符。
  黎渐川走过村头几家,看了看,发现这些黄纸所写的全都是令人眼晕的繁体字,内容一样,打头便是“开请神路禁忌”四个字。
  他快步走到一名古朴村民旁,趁他张贴黄纸的空当,问了句:“大爷,这是在干什么?”
  村民像是没注意到黎渐川的突然靠近,吓了一跳,回头横了他一眼,才没好气道:“看不懂吗?贴黄纸呐!明儿早上三点开请神路,要一连开三天,直到清明前夕正式请神,这黄纸上头写的都是忌讳,给大家伙看的,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得记牢喽!”
  老爷子哼哼道:“犯了忌讳,命没了都是轻的,你们这些火力壮的年轻后生,可别不当回事儿!”
  黎渐川瞧着黄纸,正要再问,小顺的声音却忽然从他身后传来:“季先生,你在……和谁说话?”
  这话音入耳,黎渐川脑子嗡的一响,恍惚转头,看见小顺正提着两个袋子立在路中间,眼神奇怪地望着他。
  “……没什么,我习惯自言自语。”
  黎渐川慢慢露出个笑。
  在他回答的工夫,他视线所及范围内,所有抱着黄纸四处走动张贴的古朴村民全都消失了。
  这条路上空荡荡的,不知为何,连许多与他一同下山的游客也都不见了,只余有一扇又一扇贴满黄纸的红漆大门。
  小顺闻言似是松了一口气,但表情仍有些不自然。
  他又看了看黎渐川,道:“没事的话,季先生早点儿回去休息吧,我买了菜,可以提供晚饭。欢喜沟除去拉人的和接人的,天黑以后都不能随处走动,怕会冲撞神明。”
  黎渐川动了动眉梢:“神明晚上出来?”
  小顺摇摇头道:“神明都在沉睡,咋可能晚上出来呢……反正,这是个不成文的规矩,以前就有乱走的,失踪了,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当时就有嬷嬷私底下偷偷说,这是冲撞了神明。”
  “具体的,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总之天黑了,大家就都回家了,也没人出门。”
  黎渐川点点头:“行,你先回去吧,离天黑还有一会儿,我去趟小超市,马上就回。”
  小顺应了声,也没再多说什么,拎着袋子,微微佝着背,继续走了。
  只是在小顺走远的过程中,不知道又是黎渐川的幻觉,还是真的确有其事,他隐隐约约听到晚风里送来了小顺的声音,像是在低声和谁对话,又像是自言自语。
  “……是病了吗?”
  “是病了吧……”
  “还是病了呀,病了不好吃呀……”
  “可惜不是祂,味道变了……不,不是他变了,他一直有病,之前病得轻……是祂变了……”
  “要治病呀,都要治病……吃神丹,就能治病……”
  黎渐川远远注视着小顺,没看到他的面颊和嘴巴有任何动作。
  若有似无的诡异低喃与小顺的身影一同拐进了岔路,渐渐听不见了。
  黎渐川想了想,取出了封在魔盒内的眼镜,再次戴上。
  做完这一切,他回过头,重新看向面前这户人家门上的黄纸与红字。
  “开请神路禁忌:
  一、开请神路前,沿途各家必贴黄纸。
  若黄纸斑驳、潮湿或掉落,立刻闭紧双眼,吐唾沫于纸上,并敞开大门,三小时内不要关闭。
  二、请神队伍经过时,可以观礼,切勿跟随。
  若发现已在跟随,不要停步,继续向前,寻机脱掉双脚的鞋子,踮脚走到路边,后背靠墙。
  三、观礼后归家,第一时间换下衣物,以红布包裹,放置床头。
  入睡后若听到滴水声、衣物摩擦声、走动声,不要睁眼,不要翻身,大声诵念神名,天亮后取走床头衣物,丢入河中。
  观察衣物,若衣物被冲走,而红布仍在,立即离家,外出过夜,次日再返。
  ……”
  第434章 有喜
  “……
  四、开请神路第一日,切勿照镜子。
  若不慎照到镜子,立刻取糯米水洗脸三遍,并默念自己的名字。
  五、开请神路第二日,不可着新衣。
  若发现已着新衣,不要立即脱下,避开人群,迅速前往任意一户在办丧事的村民家中,摘一盏白灯笼,随身携带三小时。
  三小时内,灯笼熄灭,或灯笼颜色由白转红,马上丢掉灯笼,低头闭眼,无论听到什么声音,都不要抬头,不要回应。
  六、开请神路第三日,忌食白米饭与黑芝麻。
  若在桌上见到白米饭或黑芝麻,立刻去取一只空碗,放到桌上正北方向。
  饭后,将碗摔碎,埋在树木阴面,并燃三支香。
  观察香的烟气,上升则无事,下降则必须马上离家,前往任意一户在办喜事的村民家中,留宿一晚,次日再返。
  七、看到此处,不要回头,慢慢后退回到路中央,远离所有黄纸……
  现在,你很危险!
  不要回头!
  后退……后退!”
  看到黄纸末尾,黎渐川神色一紧,只觉一股刺骨寒意飞速爬遍了全身。
  但事实上,他并未感知到什么不妥,四周一切如常,安安静静,空空荡荡。
  大脑飞速运转着,最终,黎渐川还是选择暂时相信黄纸上的禁忌。
  他移动起脚步,缓缓向后退去。
  然而,就在这时,面前这户人家的大门却突然打开了,裹着黑头巾的榆阿娘出现在门内,看向黎渐川,浑浊的眼珠暗沉沉的,像积满腐物的幽潭:“天快要黑了,小季先生怎么还不回家?”
  这是黎渐川第一次与这位充满神秘色彩的榆阿娘正面对视。
  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错觉,他总感觉榆阿娘瞧着他的眼神里,似乎带着一种奇异的非人感。
  “路过看到这些黄纸,上头写了开请神路的注意事项,觉着好奇,就停下来看看。”黎渐川边简单回答,边脚下不停,继续退到了路中央才停下。
  实际上,在榆阿娘出现的刹那,那股莫名的寒意便消失不见了,可黎渐川依然完成了后退的动作。
  “这是您家?”
  他答完便问:“天快要黑了,您这是要出门?”
  “去村长家,明天开请神路,要提前准备。”榆阿娘苍老的声音答着,一双小脚迈过高高的门槛。
  黎渐川注意到,之前给了张秀兰的红绣鞋,又重新回到了榆阿娘身上。
  心中一动,黎渐川惊觉这是个试探昨夜怪事的好时机,目光自然而然落到榆阿娘的脚下,开口道:“您这双绣鞋不是送给张姐穿了吗?这是张姐用完,给您送回来了?”
  这试探的话术黎渐川早就萦挂于心,只是还在车上时,他忌惮副驾驶的异常,没问出口,下了车,这些人一股脑钻进黑暗的进村路,他心有疑虑,也没拦。后来在多子神庙瞥见张秀兰,遇到双胞胎,因前者没找见,后者直觉不对,也便都未开口。
  眼下碰着榆阿娘,见她态度竟还算和善,不像在车上时冷漠阴郁,这试探便是顺理成章了。
  果然,榆阿娘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只一边回身关门,一边低低哑哑地道:“已经到了欢喜沟了,再没有多余的危险,她想生便生,用不着压着了,自然也就把绣鞋还回来了。”
  “我记得张姐半路发动起来的时候,老周是想让张姐就在路上生了的吧?”黎渐川斟酌着字句,好像聊闲话一样,继续问道。
  榆阿娘挂好锁,瞧了眼黎渐川:“他胆子小,又供奉多子菩萨,有忌讳,不拉正在生产的女人。”
  黎渐川不掩好奇:“我对多子菩萨了解不多……这有什么忌讳?”
  “新生孩童是从哪里来?阴间轮回而来,”榆阿娘道,“在多子菩萨的传说里,菩萨在阴间渡人,女人怀胎十月,肚子里却只有肉胎,而没有魂魄。到生产之时,女人便连通了阴间,引来投胎的魂魄。”
  “魂魄融于肉胎,便是顺利生子。死胎,就是魂魄未融入。母死子生,就是女人身子太弱,遭受不住阴气。”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