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无人监视> 第738章

第738章

  除这点之外,黎渐川还辨别出了他们的身份——这支队伍大多数军士腰间都挂着一柄手掌大小的桃木剑,结合他们的铠甲、手中工具和之前斥候的回禀,不难猜出,这就是大羿末年赫赫有名的桃木军。
  为何叫桃木军?因为军中人人佩戴一柄小小桃木剑。
  为何赫赫有名?因为这桃木军是常干挖坟掘墓勾当的,犯忌讳,缺阴德,旁人都看低两眼,可偏偏,这桃木军盗墓得来的钱财,只作两个用途,一为军费,二为救济百姓。
  如此行为,惹争议无数。
  照理说这样的军队,在历史上,应该是被避讳的存在,少能为人所知,但这支桃木军却不同。
  它明晃晃出现在夏国大部分历史课本上,不因别的,而是因这桃木军的首领便是夏国的开国皇帝,郑尧。
  在进入克系副本前,黎渐川得到的副本相关信息极少,仅有的几条,大都提到了副本的时代背景,类似于现实世界二十年前的华国。
  但真正进入后,他才知道,这仅仅只是副本所处的这个时代类似罢了。
  这个时代之前的历史发展,以及未来的轨迹,都与华国搭不上关系,可以算是一个完全架空的世界。
  而这个世界由封建旧社会转向民主新社会的开辟者,便是郑尧。
  郑尧的一生非常传奇,毁誉参半。
  他百姓出身,大羿末年文宗因妄图弑神而崩,幼帝登基,奸臣当道,天下大乱,郑尧正当少年,怀揣雄心壮志,正巧家中父母已亡,了无牵挂,便索性投了起义军,也跟着揭竿而起了。
  他在军中文不成武不就,独有一手交友的好本事,上到起义军首领,下到炊事房伙夫,他都能与之称兄道弟,得众人喜爱。
  乱世之中,勤王军、起义军众多,天天打来打去,也打不出个一二三来,只害了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郑尧每每行军到一处,便会见饿殍满地,狠心者易子而食。他为此痛心,常常辗转到深夜,苦思解决之道。
  结束乱世,他有心无力,实在不是那块料。
  赈济百姓,他只是个小小百夫长,左右不了粮草,所跟随的首领也军需紧张,不像那些丧尽天良的,屠戮百姓,烹食人肉,已算是好的了,又怎么能指望他自掏腰包救济那些杂草似的存在?
  杂草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求生意志总是很强,等这阵子过了,就又会长出来。
  人只靠杀,是杀不干净的。
  郑尧自认不聪明,想不出更好的法子,只得求助一些心腹兄弟。有一个手艺人出身,据说曾在福禄天君跟前侍奉过的兄弟给他出了个主意,去盗墓,盗古墓,盗大墓。
  郑尧大惊,不肯干这等遭雷劈的勾当。
  这兄弟便说,百姓没有粮食吃,军中没有军费,不是因为天底下没有粮食了,而是因为那些坐拥粮山的人不肯放粮。
  他们囤积的粮食多到可以倒进海里冲着玩,只是没有好处,他们不肯给出。
  若郑尧能拿出令他们心动的金银或宝贝来,一个两个不答应,但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一个个找过去,总有一张嘴能撬开。有了粮食,首领都能换你来做,更何况其它?
  只要你将大半粮食放在军中,少量粮食放给百姓,就能既堵了将士们的口,又救了百姓,得了民心。
  切记不可把太多粮食放到民间,救命即可,勿要饱腹。否则不仅囤粮的人不饶你,百姓也要恨你,升米恩,斗米仇。
  郑尧挣扎多日,最终按手艺人所说,求到了首领跟前,寻找能人异士,组建了一支百人左右的队伍。
  为求平安,辟邪祟,这支队伍人人挂一小桃木剑,故见过的人便也都称其为桃木军。
  据历史记载,郑尧便是靠这支桃木军发了家,一步步成为了大夏朝的开国皇帝。
  但他当皇帝的时间不长。
  他登基后不久,便被福禄观和多子神教的一篇檄文揭出了桃木军挖坟掘墓的行径,纵情有可原,亦难逃罪责。郑尧主动退位,两大教派入主政治权力中心,改夏朝为夏国,实行两教参与的议会制。郑尧被软禁于霜北台,没活几年便去世了。
  当时有人说,郑尧是知道自己身为盗墓贼,德行有亏,定然下场凄惨,活不太久,所以才未与两教开战,主动退了位。
  也有人说是两教胁迫,拿捏了郑尧的把柄,逼得郑尧不得不退,之后郑尧之死,亦是两教预谋。
  但事实究竟如何,无人知晓,也是一桩扑朔迷离的历史悬案。
  眼下这幻象中的郑尧只有二三十岁,距离成为大夏皇帝还有十年左右的时间。
  历史记载了桃木军,却没有记载桃木军盗过的墓,野史真真假假,则难以判断。但不论正史还是野史,都无人写过郑尧曾率军来过欢喜沟,欲盗欢喜沟附近的某座大墓。
  这犯的可是真神的忌讳。
  黎渐川实在没想到在这幻象中还会看到两百年前的郑尧和桃木军。
  他不清楚郑尧等人能否看到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强行压抑着的疯狂是否会突然失控,所以保险起见,便只远远坠在了桃木军身后,隐藏身形和气息,悄然跟随。
  黎渐川跟着桃木军走了没多久,便出了之前他怎么都出不去的林子,来到了一条连石渣都没铺的乡间小土路,这大约就是两百年前的那条林外小路。
  这里自然也没有宁准,黎渐川猜测,幻象应该仅自己可见,宁准是看不到。他还在幻象外。但幻象中的行动,极可能会与现实同步,宁准如果看到自己离开林子,必然会跟上。
  要是桃木军去的是欢喜沟里,自己大概率就要止步了,因为此时村内赶回家的人必定不少,遇到人,很可能出意外。
  桃木军兴许也存了同样的心思。
  他们没有进入欢喜沟,而是绕去了多子山后的一处崖壁附近。有两个提着鸟,拎着灯的术士等在那里,见到郑尧到来,三人耳语一阵,便凿起了盗洞。
  盗洞刚开凿,黎渐川耳内便被塞入大股噪音,好似那些铲子斧子凿的不是岩壁,而是他的脑袋。
  这痛苦持续了约莫三五秒。
  等它消退,黎渐川冷汗涔涔地一抬眼,却发现盗洞已被凿好了。这在历史上绝对不可能,幻象可能是给予了它一定的扭曲。
  果然,在接下来的幻象里,郑尧刚身先士卒地下了盗洞,没两分钟,便有大批金银玉器抬出来,像是已完全掏空了这座大墓似的。
  又几分钟,郑尧出来了,面上喜色一进帐中,便褪了个干干净净,只剩忧虑与恐惧。
  他找了心腹,也就是他的手艺人兄弟进来,与他说,这次这墓不该动手,自己惹出了天大的麻烦,之后他若出事,这支桃木军便交由手艺人带领。
  手艺人追问。
  郑尧便说,此事与乱世之中仍被尊崇的两位神明有关,他不敢与他详说,怕也让他惹祸上身。
  手艺人却不在意,说越是与神有关,越应与他细说,他在福禄天君座下侍奉过,兴许能为他解难。
  郑尧犹豫半晌,终是从怀里取出了一本老旧的玉册。
  “你可知此处是谁的墓?”郑尧问。
  手艺人未与他们一同下墓,并不知晓,但见到抬上来的物件,心里已有了猜测,答道:“可是道微真人?”
  “正是!”郑尧道,“子贤聪慧,远胜于我,我是直到瞧见这秘册,才知晓。可惜,知晓墓主身份之时,却也已落入其陷阱,再难脱身!”
  “此事不难猜,欢喜沟除那些名士之外,也有开欢喜沟后便原地坐化于此的道微真人,这是史上明文记载的。见到那些术士之物,我心中便有了推断。”名为子贤或字为子贤的手艺人说着,接过玉册,翻开一看,当即也是大惊失色。
  黎渐川藏于暗处,留意四周的同时,在帐上割了个小洞,窥探内里。
  可这小洞仅能看到二人,却绝难看清玉册上的文字。他只能通过这二人的反应来推测玉册上的内容。
  惊惧之后,手艺人却不像郑尧一般忧心忡忡,反而很快就平静了。
  他把玉册递还给郑尧,并说,这是将军的劫难,亦是将军的机会。
  郑尧纳罕,他便又问郑尧,是否还有结束乱世之志。
  郑尧答,自然。
  手艺人说,摆在将军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如这秘册内道微真人所留之言行事,公开两神背后的真相,若成功,两神再无香火,必将垂死,将军也无生路。神陨之前,将军作为揭露这一切真相之人,定会被报复,死也许是最好的结局,最怕生不如死。之后乱世是否能结束,只看各方势力,但据我推算,无外力,这乱世至少还要持续二三十年。
  郑尧问,那第二条路呢?手艺人答,第二条路就是不公开这秘册。
  郑尧哀叹,秘册内道微真人已断了他这条路,第一个读过秘册之人,已被阴虫入体,不公开秘册,便会被阴虫噬心,活不了多少年就将死去,自己已中了招,再无他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