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继兄折娶> 第23章

第23章

  崔络面色微动,他最近一直在等继妹来跟他讨生辰礼,只几天过去,不知是她忘了还是怎的,她鲜来找他,便拖到了今日。
  继兄不说话,便是默认他忘了。沈幼宜却不想他被误会,笑着解释:“父亲错怪兄长了。前几日他便问了我想要什么礼,是我没想好,说生辰那日再告诉他,待会儿我便跟兄长讨要去。”
  崔临哼了哼:“这才像个样子。”
  兄妹俩相携离去,路上崔络没忍住问道:“不是说想几日便告诉我,怎么等到今天?”
  继兄神情有些怪异,沈幼宜立马就察觉到了不同,品了品这句话后,她错愕的抬头:“兄长最近都在等我吗?”
  这话说不上哪里不对,崔络从继妹脸上移开视线:“早些告诉我,我便能早点准备。”
  崔络的话算变相承认了,沈幼宜倒吸一口气,她这几天光顾着找四姐姐问那卫将军提亲的事了,也是怕过于频繁的叨扰继兄,会惹他不快。
  至于生辰礼,她垂眸,小心翼翼的开口:“兄长的字千金难求,我也没有特别想要的,就想着你为我题几句祝词,我再找人裱起来挂到墙上。因着你今日就能作,才想着今日说也不迟,不是故意叫你等的。”
  最主要的是,就这么一件小事,沈幼宜真没料到继兄会一直记得,心里暖暖的。
  继妹的声音越来越低,好像下一秒他会骂人似的。崔络心口莫名堵了几天的气忽地消散了,他失笑道:“我没生气。”
  说话间进了书房,他叫沈幼宜坐到旁边等一刻钟。自己拿了纸笔,研好磨,沉思了片刻后开始动手。
  一刻钟后见继兄停了笔,沈幼宜想凑过去看,却被继兄若有似无的挡了挡,他道:“还未作完,我歇息片刻,待会儿笔墨干了我叫高竹给你送过去。”
  沈幼宜诧异,就几句话而已,需要这么长时间吗?还是说她在这看着,影响继兄发挥了?
  她嘟了嘟嘴,不情不愿的点点头。临出门前,继兄忽地开口:“妹妹生辰喜乐。”
  沈幼宜呆住,接着便发现继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浅笑。
  她揉了揉眼睛,再看他又恢复了那副淡淡的表情,不过她确信自己没看错,晕头转向的出了门。
  歇晌起来,那副字就放在贵妃塌的小桌案上,只她第一眼看见的不是继兄苍劲有力的书法,而是左下角那只生龙活虎的兔子。
  沈幼宜眼中的惊喜藏也藏不住,原来继兄不仅作了词,还画了插图。所以他那时撵自己走,不会是不好意思了吧?
  第22章 出嫁 才不会,不然我找兄长告状……
  进入二月,天气逐渐回暖,时间仿佛也过的快了起来。因着会试在即,崔府近来安安静静的,好叫三房的两位郎君认真准备考试。
  初十那日,崔明晔和崔明逸在一家子的期盼中进了考场,连考三天下来,兄弟俩的精气神好像也被抽走了,心疼的陆氏和赵姨娘分别给儿子炖了好几天汤。
  庶兄素日里的功课就不如他,崔明逸这次下场也十拿九稳自己的名次会远超庶兄,陆氏更是对自己的儿子信心十足,心里已经琢磨着办个喜宴了。
  四月份的揭榜日,陆氏已经沉不住气了,但上头坐着的崔老太君稳如泰山,她只好又把迫切的心按捺了回去,老老实实地等着自家仆从回来报喜。
  半个时辰后,一名仆从气喘吁吁地进了门,边跑边喊道:“老太君大喜,中了,中了。”
  崔老太君盘佛珠的手一顿,慈眉善目地念了句:“阿弥陀佛,祖宗保佑。”
  陆氏可没有婆母的淡定,唰的一下站起来,急得问:“你倒是说清楚啊,谁中了?”
  仆从连气都顾不上喘,连忙道:“二郎君和三郎君都中了。”
  陆氏喜上眉梢,追问儿子的名次。仆从缓了缓,还是喘:“回三夫人,三郎君中了二甲第十名。”
  他正踌躇着,自己该如何回下一个问题才不会让三夫人迁怒自己,没料想三夫人根本没问他,喜气洋洋的去跟三郎君说话了。
  这名次还算不错,只崔老太君是嫡孙得状元都能稳住的人,她没好气的看了眼陆氏:“行了,瞧把你高兴的,没得叫人笑话,都忘了问二郎的名次。”
  被婆母数落了,陆氏也没一点不快,去拉赵姨娘的手:“哎呀,瞧我这记性,一时高兴的都糊涂了。妹妹且放宽心,二郎再差也是个三甲。”
  赵姨娘被陆氏刺眼的笑恨得牙根都咬碎了,压着心里的火道:“姐姐说的是,二郎自小便比不上三郎聪慧。”
  陆氏只觉通身舒畅,看向仆从:“说吧,二郎得了什么名次?”
  仆从有些尴尬,低下头道:“一……一甲第三名。”
  他声音虽低,屋内的人却都听了个清楚。对崔老太君和崔三爷来说,两人都是崔家的儿孙,谁得了更好的名次都不要紧,难以置信到久久回不了神的是陆氏和崔明逸。
  陆氏方才还在赵姨娘面前炫耀了一通,现下她捂住胸口,白着一张脸质问:“怎么可能?是不是你看错了?我现在再派个人去看。”
  三儿媳越说越不像话,崔老太君沉下脸:“你给我坐下。”接着视线移到向来在府中存在感极低的二孙子身上,缓缓开口:“但凡考试,就难免忽高忽低,明晔这次超常发挥,很不错。”
  她不管二孙子之前是不是扮猪吃虎,只要有才华,她崔府就能容得下。
  至于三孙子,此刻跟她娘一样,早已脸色大变,崔老太君叹口气:“明逸也不错,发挥出了正常水平。”
  她顿了顿,把两个孙子叫过来:“只一次的考试算不了什么,往后的路还长着,你两人切记要不骄不躁,多学学你大哥的为官之道。”
  “是,孙子谨记祖母教诲。”兄弟俩异口同声。
  崔老太君:“都是好孩子,先下去吧。”
  陆氏一张脸烧的火辣辣,忽略掉赵姨娘得意的笑,更怕陈清芷和卢氏笑话她,也赶紧灰溜溜回三房了。
  出了寿安堂,崔明逸瞪了庶兄一眼,冷笑道:“二哥还真是好本事,竟藏拙了这么多年,亏我一点没看出来。”
  崔明晔面无表情:“三弟说的我听不明白,这次权是运气好。”
  庶兄揣着明白装糊涂,崔明逸憋着一肚子火气走了。
  很快朝廷的任令下来了,崔明晔任户部主事,崔明逸进了翰林院做编修,都是大有前途的官职,端看两人往后谁更有本事了。
  有了官身,兄弟两人的婚事也说了起来,沉寂许久的崔府又恢复了往日里的热闹。
  接着便是熠王娶王妃过府的好日子,熠王妃是崔雪珠的表姐,她前一日就跟着母亲回去送嫁吃席了。
  傍晚回来跟沈幼宜说悄悄话:“熠王自打患了哑疾便足不出户,我今儿在迎亲时可算瞧了个明白,不愧是龙子龙孙,那气度叫一个矜贵。”
  说着她压低声音道:“我觉得熠王比上头两个哥哥更有皇子风范,听说他之前文治武功都是顶好的,怪不得是陛下最宠爱的皇子,真真是可惜了。”
  沈幼宜今日来了月事,身子不舒服的在床上躺了一天,不然早去街上看热闹了。
  四姐姐说的绘声绘色,看起来挺夸张的,她好奇问:“熠王殿下比兄长还俊吗?”
  这话难住了崔雪珠,她想了想道:“这么跟你说吧,熠王殿下温润如玉,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兄长却是冷面贵气,不苟言笑,反倒叫人忽略了他的好容貌。”
  沈幼宜懂了,若是以前,她肯定喜欢熠王这样的暖公子,对继兄这样的冷脸避如蛇蝎。可她
  现在知道了继兄的好,就难免气那些以貌取人的,外头时常会传出崔世子傲慢,难以亲近的话。
  崔雪珠又想到什么,叹口气道:“因着熠王说不了话,我舅妈一直操心着,生怕我表姐嫁过去受冷眼。”
  沈幼宜跟卢家娘子不熟,却也说过几句话,觉得她性子直率耿直,不像是会吃亏的,只这话她没说出来,却见四姐姐又重露笑颜:“算了,不想了,我反正是没见表姐有一点不情愿,到底是去做王妃了,又不是过苦日子。”
  熠王娶了王妃,崔雪莹这个准侧妃也该入端王府了,礼部定好的日子是六月初七。刚入了夏,长安的天还是挺清爽的,沈幼宜等人也都换上了夏装。
  一大早姐妹俩就去了崔雪莹的闺房,看她绞面梳妆,诉了一通心里话。继父早已解了崔雪妍的禁令,她却仍旧闭门不出,叫贴身女婢送了份薄礼来。
  看着那敷衍的一方鸳鸯手帕,崔雪珠讽刺道:“大好的日子,就知道给人添堵。”
  沈幼宜耸肩没有开口,只盼着二姐姐出嫁后的下月里崔雪妍也赶紧嫁出去,好叫家里头清静些,她也不用时时防着她,彻底放下心。
  崔府嫁嫡女,本应该再怎么盛大也不为过,只偏偏是个侧妃,既不能越过熠王妃和端王妃的婚仪嫁妆,连家中席面也不能越过今日端王府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