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随即自嘲一笑:“怕不都是太子妃的身份吧?这做了太子就是好啊,人人都上赶着慇勤。”
见王妃低头不语,仿佛认同他的话似的,景王顿时来了火气:“你哑巴了?怎么?是不是说中你的心思了?莫不是后悔一早嫁了我,做不成太子妃?”
景王妃面无表情,早已习惯了他的喜怒无常,她抬起头:“臣妾不知该说什么,随王爷怎么想。”
随后又提醒道:“宫里人多口杂,王爷还请慎言。”
景王顿时气的脸红脖子粗,可当着众人的面,他又不能发脾气。
徐贵妃注意到两人这边的动静,心下暗暗骂了景王妃几句没用,连自家的男人都笼络不住。
她若不跟个木头似的,儿子也不至于成日里往妾室通房的屋里钻,这么多年才有一个嫡子。
李皇后将裴络叫了过去,端的一副嫡母的好姿态,问道:“看了这么久,太子可有心仪的?”
裴络摇摇头:“叫母后费心了,儿臣过后去父皇那里请罪。”
贵女们一脸失望,就见太子往那崔五娘子面前去了,他揉了揉对方的脑袋,轻声道:“我先走了。”
接着又朝陈清芷打了个招呼。
一时间各样的眼神都落在自己身上,沈幼宜望着裴络离去的背影,愣住了。
他……他到底想干嘛啊?
陈清芷心下一惊,莫名觉得怪怪的。
惠德帝正在御书房批折子,刚想去御花园里凑凑热闹,门外的申经义便道:“陛下,太子殿下过来了。”
他忙道:“叫他进来。”
“父皇。”裴络行了半礼。
惠德帝摆摆手,笑着问:“我儿可是挑中了太子妃?”
裴络垂眸,拱手道:“请父皇恕罪,儿臣暂时还不想娶。”
惠德帝愣住了,总算懂了往日镇国公的心情。
你便是再心急也无用,人家就是不想娶。
这个岁数的儿郎不想娶妻,要么身体有疾,要么心中有人,惠德帝自然排除了第一个,下意识脱口而出:“可是有了意中人?”
儿子一言不发,便是默认了。惠德帝来了兴致:“既有了意中人,更该早早娶回来才是。”
裴络终于有了反应,似是笑了笑:“等合适了,儿臣想求父皇赐婚。”
虽说现下两人已没了兄妹关系,只日后他若娶她,定是少不了闲言碎语,更有好事者会揣测他还是世子时,两人是否已不清不楚。
裴络不在乎自身,但不想沈幼宜遭受此种恶意。若有了圣旨,便能堵住悠悠众口。
惠德帝拍拍他的肩膀,欣然应允,儿子肯娶便好。
夜里他去了淑妃宫里,次日惠德帝便下了一道圣旨,给安乐公主与济宁候世子赐婚。
然册封太子妃的圣旨却迟迟未下,朝臣不安,惠德帝安抚众人:“太子妃的人选,朕心里有数,爱卿们不必着急。”
众臣顿时放了心,太子肯娶便好。
下朝回府后,想到裴络在崔家住一日便少一日,崔临叹口气道:“今日小厨房早膳丰盛,太子要一道过来用吗?”
裴络颔首:“好。”
他答应的痛快,崔临觉得有些反常,停下脚步看了他几眼也没看出个苗头,笑笑不再多想。
沈幼宜正窝在矮塌上,与幼弟崔明忱说话。姐弟俩见了他,忙规矩见礼。
裴络微微蹙眉:“不必如此。”
待众人落座,他用公筷夹了块单笼金乳酥放到沈幼宜面前的白玉盘子里,淡淡看她一眼:“趁热吃,你说过刚出锅的味道最好。”
沈幼宜微微错愕,她不过随口一说,他竟记到了心上。
她胡乱点点头,筷子都差点拿反。
崔临一脸欣慰,太子果然面冷心善,无关要紧的小事也记得。
他笑笑,想到今日的早朝,好奇问道:“娶太子妃一事,殿下点头了?”
裴络的性子他不是不知,若他不肯,便是陛下也无法逼他。
“嗯。”裴络神色一顿,余光瞥向身侧的沈幼宜。
只见她吃东西吃的很香,再无旁的反应。
沈幼宜的耳朵却早已竖了起来,她有心想再听听,谁知继父问了半嘴便停了下来,勾的她心里难受。
胸口堵的慌,沈幼宜擦擦嘴角:“我吃饱了。”
裴络凝眉,侧过脸去:“你还没吃多少。”
她的饭量,他心中有数。
“不用你管我。”沈幼宜垂眸,脱口而出。
话说了出去,过后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语气有些生硬。
陈清芷眼皮一跳,忙看向裴络:“阿宜不懂事,太子别放在心上,回头我说说她。”
这孩子,怎么胡乱发起脾气来了?
“无妨。”裴络巴不得她向自己发脾气,也好过对他视而不见。
沈幼宜长长的眼睫颤了颤,就见裴络的手伸了过来,她忙闭上眼睛,傻乎乎的想,他不会是要打她吧?
只片刻后,唇角被人碰了碰,她缓缓睁开眼眸,一扭头就对上了裴络清俊的侧脸。
意识到他在给自己擦嘴角,这般亲昵的举动,沈幼宜脑子轰的一下被砸的晕头转向,白嫩的双颊红的跟涂了两层胭脂粉似的。
“没擦干净。”他好像又往自己身边凑了凑。
又细细盯着她看了会儿,才退回自己的位置。
沈幼宜眨眨眼,愣了好一会儿,赶紧罐了两盏凉茶下去清心。
陈清芷的眼神在女儿和裴络身上来回探究,心下莫名不安,那种怪怪的感觉更强烈了。
太子……他方才那反应,就跟娇纵心上人一样,她摇摇脑袋,将那荒谬的念头甩了出去。
只不过他对女儿……实在太上心纵容了些。
一旁站着的高竹,心里呵呵又呵呵,不愧是太子殿下啊,这温水煮青蛙煮的甚好,连未来丈母娘岳父小舅子一块煮了!
·
沈幼宜的手帕交徐颜是在月初从外祖家回长安的,次日她便给自己送了两张画舫的票,邀她去船上一游叙旧。
月底前一晚,沈幼宜拿着票去找了四姐姐崔雪珠,对方眼神先是一亮,随即有气无力道:“你们玩吧,我没几天便要出嫁,实在从我阿娘眼皮子底下跑不了。”
沈幼宜只好作罢,跟母亲说了一声,便带着素莲去了画舫。
她将票递给船头值守的人,由两个婢子领着往里走,一进去便赶上了一支胡舞。
停下观赏片刻,才进了一间上好的雅间。
屋里除了徐颜,竟还坐着张清舟。
沈幼宜惊讶问道:“他怎么也在这?你信上没说啊?还有……你们俩都这么熟了?”
徐颜瞅了瞅脸红成一片,跟个害羞的小媳妇似的张清舟,心道他俩都睡一块了,还谈什么熟不熟的?
她深呼吸一口气,直接道:“阿宜你坐吧,今日约你出来就是想说这件事。”
沈幼宜疑惑:“你们俩惹祸了?”
不然张清舟怎么一句话都不说,他向来是个话唠。
徐颜摇摇头,闭上眼干干脆脆的:“不瞒你说,我们俩要成亲了,过段日子便会过六礼。”
“啊?”沈幼宜一脸懵。
她蹙眉看向张清舟:“你不会早看上阿颜了吧?否则好端端的前段日子为何要去江南?”
张清舟憋红了一张脸:“你别胡说,我不是那样的人,要问你就问她。”
他说着,手指了指徐颜。
徐颜:“……”
她也不懂啊,张清舟去了江南,又没个熟识的人,这一来二去两人便勾搭上了,有次约着出去吃饭,喝了几盏酒,脑子晕晕乎乎,次日起来两人便钻在了一个被窝里。
这些话又不能实实在在跟沈幼宜讲,羞都要羞死人,她红着脸,敷衍几句。
“总之旁的你就别问了,我就是提前跟你说一声,免的你到时候听旁人说起生气。”
“对对,别问了。”张清舟也赶紧转移话题:“我听祖母说,你不是在跟董家郎君相看吗?怎么还没有消息?”
“没消息就是没成啊。”沈幼宜撇撇嘴。
徐颜呸了一声,当即安慰她:“我们阿宜生的美,哪会愁嫁?没成就没成,都是那董家郎君没福气。”
沈幼宜本也不在意,三人点了支小曲儿,喝起茶来。
一刻钟后,她起身道:“我去趟净房。”
回来时路过舫内一观景台,稀稀落落几个纨绔子弟在拼酒,每人怀里都抱着一个歌姬调情,还未走近,沈幼宜便闻到了那熏人的酒气。
她蹙着眉头,刚要捂住鼻子离开,便听到了自己的名字。
“我……我跟你说啊董郎君,那崔五娘子有什么好的,叫你如此惦记念念不忘,依咱们的家世,还愁娶不到夫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