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与君同> 第9章

第9章

  司空大人素爱青竹。
  隋棠有一搭没一搭听着,“他爱喝什么茶?”
  崔芳回话,“司空大人多喝庐山云雾。”
  “沏一壶来。”
  崔芳欲言又止,到底还是应下了。
  水沸茶开,送来时已经半个时辰过去。隋棠重新来到门前,守卫不曾换班,依旧是方才那批人。
  “政事堂论政,总要歇息,把这茶给司空大人送去。”隋棠温声道。
  守卫第二次拦下,“回禀殿下,堂中设有茶歇,无需外头送入。”
  秋风起,隋棠覆眼的白绫边缘微微涌动。少顷,颔首回去廊下。
  政事堂门前重回平静,玄甲卫兵如松挺立,岿然不动。
  隋棠将那茶倒来自饮。
  她没有喝过庐山云雾,只当同大多数茶一般都是小口轻辍慢品。于是便抿来一小口,顿觉香气扑鼻,花果香清冽饶舌。似置身雨后空谷中,叶沾露,花裹珠,野果饱满芬芳,散发出让人采撷的成熟又湿润的气息。
  隋棠正要赞这茶妙绝,忽感舌尖上淡淡苦涩弥漫,还未待她回神,浓郁的苦味已经充斥整个口腔。累她秀眉紧拧,恨不得将未吞下的余茶皆吐出来。偏周身皆是奴仆,只得掩口咽下。
  崔芳见她骤生不适,赶忙近身伺候。
  “水,水……”
  崔芳闻言,立时斟茶与她。
  “殿下慢些。”
  隋棠接过,闻到熟悉的香味,顿时搁下了茶盏,叹声而笑。
  她是想喝清水漱口驱苦,崔芳理解错了。
  “殿下,怎么了?”崔芳眼见茶水洒出大半,恐隋棠衣袖不慎沾湿,以目示意婢子赶紧收拾,自己正预备再奉一盏。
  “无事,搁着吧。”隋棠嫌弃地瞥过头去。
  别的茶都是苦后回甘,先苦后甜,这莫名其妙的茶!
  怎会有人爱喝的?
  政事堂中诸将论军务,已至尾稍。蔺稷站在窗前沉思,廊下人与景便这般映入眼眸,一览无余。
  “今日还有几处事务?”他眺望喜怒形于色的公主,脱口问道。
  “还有一项,事关纳贤令。”
  回话的是尚书令姜灏,其人出生襄阳大族,世代皆为齐臣,乃襄阳世家之首领。今岁刚过不惑,玉面星眸,神姿秀骨。因执掌尚书台,任尚书令一职,为世人敬称“姜令君”。而当日迁天子于洛阳之策,便是他向蔺稷提出的。
  “司空仲春时节发出的纳贤令,于六月结束时,各处推举而来的贤者共四十四人。其中十八人乃刺客已经清除,剩余二十六人中,有以下二十二人下官已经录用,拟用于九卿各部。”姜灏从长案捡起一册卷宗,继续道,“剩得四人,乃大才者,只是德行处,还需考究,需得司空面见定夺。这会人都在外头候着,尤其是汝南钱斌乃本次才学头等者,司空可要见见?”
  “拟用者直接上任即可,这等事令君安排,我放心。”蔺稷转身过来没接卷宗,只握了握姜灏肩膀,“至于剩余四人,这厢我才回来,有些累了。令君另选时辰,我们一起看看。”
  “今日就到这处,除执金吾外,散了吧。”
  诸人拱手离去,蔺稷示意蔺黍候他片刻,自己径直拐去到东廊下。
  “殿下寻臣有事?”蔺稷扫过石桌上的茶水,斟了一杯。
  “司空大人分明说,孤有事寻崔掌事便可。但孤才有所需,便是行不通的。孤是有事,就不知司空大人所言到底算不算数!”隋棠前后等了大近一个时辰,心中多有恼怒。
  蔺稷轻嗅香茗,抬眸看她一张俏生生的面庞,“是臣的不是,离开长泽堂后未及时给他们指令。这厢又让殿下遭了阻拦。”
  他扬手唤来政事堂的长史,“今个政事堂是何人守卫?殿下也敢拦!”
  “不与他们相干,他们奉命行事,你不必罚他们,”隋棠站起身来,懊
  恼自己生怒却连累旁人,话语逐渐低去,“孤也不是什么急事。”
  “谁说臣要罚他们了?”蔺稷饮了口茶,笑道,“他们军旅出身,坚守军纪,不畏强权,理该褒奖。臣都说了,这厢累殿下久等,全是臣的过错。纵是要罚,也该罚臣。”
  隋棠一时哑言,觉得他的话又对又膈应,但又不知何处膈应自己。僵了一会,也懒得纠结,只开口道,“孤想回宫看望母后。”
  蔺稷颔首,“臣尚有俗务在身,这会无法陪伴殿下,让崔芳护殿下前往,如何?”
  隋棠没想到蔺稷这么爽快,顿时笑意朗然,“自然好。”
  蔺稷搁下茶盏,侧身来到隋棠边上,抬起了一只手。
  这日他穿一身广袖交领三重袍,臂膀抬起,袖摆便整齐垂落,在风中静静摆动。隋棠才抬步顷身,手便触到他袖摆。
  光洁绵软的衣料,舒展有力的臂膀,明明累她晃了一下,却瞬间扶稳了她。若她不曾眼盲,便能看到是一个半圈入怀的姿势,宽阔安全。
  然这会,蔺稷只是隔衣帛握上隋棠手腕,恭敬道,“臣给殿下引路。”
  *
  府门外,青年目送马车远去,直到车身拐弯不见踪影,方回来政事堂。
  “阿兄留我何事?我且赶着去鹳流湖。”蔺黍拨玩沙盘图上的旗帜,弹指将一枚代表卫泰的白色旗帜推到,“我闻鹳流湖处,我军略占上风,这会当趁热打铁,您怎会挑这个时辰回来?”
  蔺黍今早闻蔺稷回府,初时只当城防错报,直待早膳时得主簿传话来政事堂论政,方确定他回来了。
  然如他所言,蔺稷同卫泰争夺鹳流湖正处白日化阶段。鹳流湖是南伐的必经之路,若是夺下此地,除了可以打通要塞,更是可以将这处作为日后南伐的后勤粮草储备地。
  大齐十三州,以金江划分南北,北有九州,南存四州。自肃帝三年烽火戏诸侯放权宦官后,大小诸侯纷纷圈地为王,至今已经分裂近六十年。
  蔺氏原算不得世家豪族,乃这洛阳贩马的一商贾之家。
  三十年前尚是肃帝年间,洛阳牧霍嵩不甘中贵人连番索取税收,怜悯百姓艰辛,遂举兵而起,自立为东都王。蔺稷之父蔺雍敬仰其为民之心,献马匹金箔追随之。商贾人家本为世俗所鄙,然乱世之中,蔺氏所拥有的漫天钱财、广交的各路江湖英豪,便都成了无上财富。如此蔺雍为霍嵩座上宾,领校尉职。蔺雍其人聪慧果敢,义薄云天,跟随霍嵩不到三年,便习得兵法,参与作战,深得军心。后领兵平定宦官之乱,救驾于长安,一战成名。霍嵩去世后,蔺雍顺理成章接手其部队,取“东都王”之“东”字,百姓粮食根基之“谷”字,更十二万军队为“东谷军”,自称一方诸侯。同年肃帝崩,太师范洪拥立梁王为帝,便是先皇厉帝。
  先皇厉帝十五年,太师范洪乱政。十三路诸侯入京勤王,蔺雍击杀范洪,挂其头颅于长安朱雀大街,当属首功。庆贺之际,大意轻心,为紧随而来的冀州牧卫泰伏击暗杀,与其长子殒命于长安。
  东谷军全龙无首,与卫泰交战于长安城郊,隐落下风。各路诸侯作壁上观,天子更预备收渔翁之利,卫泰则满怀信心欲吞全军,成诸侯之首。
  事态发展至此,谁也未曾料到,一直于凉州养马寂寂无声的蔺雍次子蔺稷携暗子南下,一路势如破竹,千里之路五日即达。
  蔺氏父子死于用兵骄态,转眼卫泰亦是此状,自负太甚,箭回己身。四十又五身经百战的老将竟不敌十五少年郎,仓皇败回冀州。至此,蔺稷领父亲洛州牧一职,统摄东谷军坐镇长安,成为十三路诸侯中最年轻的首领。五年后,历帝崩,蔺稷扶十岁太子隋霖上位。又五年过去,到如今,西北道五州已尽在其囊中。
  如今所剩之诸侯,唯有领摄东北道四州的卫泰,还有便是金江以南的四州四路诸侯。
  本因金江天堑,理当先一统北地九州,如此可无后顾之忧。只是蔺稷抢先一步胁控天子来洛阳,卫泰知晓自己落了下风又不甘心只周旋于东北道,遂兵行险招欲夺夹在东西两道处的鹳流湖以作后用。这才引得蔺稷出兵交战。
  如此看,蔺稷这会从鹳流湖战场归来,自是不妥。
  “您不会伤势严重了吧?”蔺黍起身就要扯兄长衣襟查验,“半月前信上说,你领队突袭,受了箭伤,高烧不止昏迷数日,难不成伤得厉害回来修养的?”
  “伤在何处?容我看看,我去唤医官。”
  “回来!一点皮外伤,无妨。”蔺稷理正衣衫,摸过尚未痊愈的左臂,神思有些恍惚,片刻方道,“那处我们虽占上风,但也没讨到多少便宜。卫泰粮草就要断绝,我亦受了伤,僵持无意,遂暂且收兵。其实你不去也无妨!”
  “那不行,我且去盯着,待卫泰撤出鹳流湖方可安心。”蔺黍转回话头道,“阿兄留我可是为了婚仪当日的事?”
  “对,大婚那日……”蔺稷莫名顿口,有些颓败地靠在榻椅上,疲惫地揉着眉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